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马来西亚华人到底如何看待中国? 第1页

     

user avatar   lonely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国华人是我最喜爱的一个海外族群了。他们勤劳,传统,文化习俗和语言上比中国还要“中华”。
这些年中国的飞速发展,让这个特殊的海外族群更加的耐人寻味起来,我去了马来西亚6次,从最北的槟州到最南的砂捞越州,就是因为这全球独一无二的“海外华族元素”。


下面是我坐在沙捞越河边用手机打的字,打的很辛苦。


我现在在东马第一大城市,马来西亚面积第一大的州砂捞越州的首府古晋

和一个古晋华人公务员聊起中国,我说中国太大了,北方南方长的都不太一样,比如广东可能就比较东南亚化(不要杠,随口的讨论,不要政治正确来辩驳),他马上问,“这个东南亚化是褒义还是贬义”,我说在中国特别是网络上,说东南亚化都是贬义,公务员马上表现出失落

我说,你天天看延禧攻略,奇葩说,我是歌手,我们没有把你们当“这个语境下的东南亚人”啊,你们是同族,他们是“东南亚”。——我的“东亚”种族观在这种对话中总是不经意的显露出来。

马来华人即使是福建潮汕祖籍,都会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为什么?


因为八九十年代他们家家看tvb,看港剧,所以都从看剧中学会了粤语。

21世纪初台剧台湾电影是他们的憧憬(梁静茹光良去台湾发展,跟中国人北漂一个道理),

现在呢?这些二,三,四十岁,这些到了正月十二还在欢度Chinese New year的马来华人,天天看奇葩说,延喜攻略,他们看的东西跟中国城市年轻人已经没什么差别。


他们感叹马币年年贬值,现在存半年钱才能出国旅行一次好辛苦,他们觉得中国这些年太迅速了,我的这个古晋朋友还在艳羡说,昨天刚送走一个好基友,去重庆了。去年那个朋友怎么也不想去中国,今年回来过年赚了挺多钱,刚一签又签了个三年的工作合同。


对了,聊天的这个公务员78年生,说林宇中是他的高中同班同学哦,一查,林宇中果然是古晋人。

我有太多和马来华人的故事要讲,古晋只是其一。欢迎点个赞,我会持续更新。


第一次更新:

我写过多篇东南亚华人以及我在东南亚旅行时一些种族观上的文章,欢迎去我公众号或者过往回答里查阅。比如这篇《有什么事是你去过东南亚才知道的?

在马来西亚用GRAB(东南亚的滴滴)打车时,我会有一个很执着的习惯,照片如果是马来人,我就用英语跟他沟通位置,如果照片是华人(我认为的),我会直接用华语跟他说话,比如刚才这个司机,上车后果然是一位白净的胡渣华人,40岁了

在平时我也是这个习惯,遇到马来人我讲英语,遇到我认为的华人,我会第一句问are you local chinese? 肯定的答复后我就直接开讲华语了。所以我在马来西亚的原则是,能说华语就说华语,并且找一切机会说华语。(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实现这种做法,新加坡也不行)

而且我这个猜华人的习惯,一猜一个准,几乎没有错过。因为一般马华不通婚,这两族长相太好辨认了。。


持续更新中,欢迎收藏和点赞。这篇回答现在和将来会有很多的政治不正确,“逆民族主义者”会觉得“莫名奇妙”的华人优越感,东亚人优越感,但这就是大西洋鳗鱼真实的观点。


更新二:

一个现实是,绝大部分马来华人没有去过中国大陆,但很多人去过台湾香港。

所谓去过大陆,也是因为去香港的缘故顺便去了下对面的深圳,但我跟他们强调,深圳并不能代表中国,一是是深圳太新,二是深圳的气候太炎热,其实跟你们祖国挺像的

这个与中国最亲近的海外族裔来中国现在是需要VISA签证的(马来西亚护照去绝大部分国家可以免签),再加上中国的旅游局没有在这边搞宣传,所以很多马来华人去台湾读研究所(华人在马国读大学受到限制与歧视),旅行,但没有去过北京上海,是挺可惜的。

我昨天跟这个公务员又说,你们去台湾读研究所不如去争取下北大清华,因为外国人的门槛低,你们拥有制度红利,而且你是和14亿人的最佼佼者在一起上学,将来就业竞争力会大很多,去台湾上学是非常没优势的,还不如去香港上学。。台湾的大学多是中文教学,不管是专业还是语言能力,还有学校排名以及就业都是没有优势的

我还说,很多西方人不来中国是担心中国人英语水平不好,旅行困难(这是事实),你们完全免去了这个语言障碍,来中国可以“以假乱真”,中国这么多好的资源不去旅行实在是可惜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在墨西哥旅行,在青旅认识一个哥伦比亚小哥,这小哥每天和其它拉美,墨西哥,巴拿马的人(全是西语国家)在公共区谈天说地,让我非常羡慕,一个外国游客竟然在墨西哥可以用母语和这么多当地人和外国人打成一片,这就是西班牙打下的基业!而中国人想实现这种旅行愿景,很难,几乎没有可能,有一点可能,那就是在马来西亚旅行的时候。而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旅行是可以实现这种状态的

待续,点赞的多我就会继续写


第三次更新:

没有华校,就没有现在海外唯一一支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华人族群,这张贴在茶餐厅前台的海报写的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华校,是华人的文化堡垒!”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唯一保留了华人独小独中的国家,这保证了该国华人文化不断层。与之对比的是,2000年印度尼西亚放开了几十年的华语教育禁令,但如今19年过去了,没有什么用,因为印度尼西亚整整一代华人的根(禁止华校与华语教育)已经被苏哈托当年狠毒的掐灭了。

马来西亚的华人太不容易了。海外华人拥有完整的华语教育体系,寰球仅有此国。如果你去过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绝对会很“悲壮的与我感同深受”。


第四次更新:


2月17号,我从古晋来到沙巴首府亚庇,这里开始有遍地的中国游客。

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中,华人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减少。根据马来西亚最大的独立智库“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如果该国华人目前的外向移民趋势不变的话,到2030年,马来西亚华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将从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

马来西亚华人逐年流失的原因有多方面。在1957年建国初期,马来西亚的华人和马来人的人口比例是不相上下的。华人比例逐年下降,一是华人的出生率相较其他种族更低,像马来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到四个孩子,甚至十几个孩子,这就造成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第二个原因是,马来西亚政府实行的“固打制”,要求按照种族比例来录取大学生,给马来人很大的优待,导致华人去国外追求更好的教育,继而在国外工作并移民定居。


第三个原因,虽然马来西亚政府取消了以马来人优先的新经济政策,但马来人优先的思想在马来西亚还有广泛的社会根基。这些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外向移民。


而在东巴的沙巴州,华人比例也在剧烈的下降中,原因却并不同于以上三种。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大家都熟悉的沙巴,很多中国人把沙巴当东马(东马来西亚)代表,其实是不对的,沙巴和砂捞越是构成东马的两州,一直以基督徒非马来人为主,当年阴差阳错才和西马组成邦联。

但这两州的发展后来也不同,沙巴离菲律宾的穆斯林区近,八十年代引入大量菲律宾和印尼穆斯林(移民人口数已达到三分之一),一个基督州结果被外来移民绿化了,1994年本土政党被穆斯林投下台,西马的巫统打入了沙巴执政。1963年,沙巴华裔占该州总人口23%,但几十年来随丰菲印移民的大量涌入,导致目前沙巴华裔人口比重下降至10%左右

而古晋的沙捞越则是南中国海上被东南西北的穆斯林区包围的非穆斯林多数地区,因为没有像沙巴州那样被菲律宾人绿化,所以现在沙捞越的华人和非穆斯林土著要求独立自主的声音强烈,沙捞越的执政党是本土党,已经和沙巴走上了一条不同的路。


被移民绿化从而发生执政党变迁,在最近三十年最近的例子就是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有些中国人对移民的顾虑有一定道理。

希望华人气氛如今远浓于沙巴的沙捞越要挺住


烦请点赞,我才有动力持续更新…

相关回答:

在公众号“大西洋鳗鱼”回复“马来西亚”,阅读马来西亚的更多实地解读文章。


user avatar   xu-hao-tian-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新西兰上学也遇到一些马拉西亚的华人。绝大多数是很友善的,但是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中国不是很了解。

华人1:我们住在一个公寓,他是粤菜厨师,平时做饭时候会遇到,中文说的非常好。他人很好,经常会教我怎么把菜做的更好吃,偶尔还会把自己做好的菜分享给我。有一次他问我家是哪里的,我说我是哈尔滨的。他就说那就是蒙古那边,是不是要骑马。。。我。。。。(关于东北跟蒙古是两个地方我跟他解释过好几次,感觉他还是分不清)。


华人2:我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想体验下当地的教会文化,就跟着一个教堂认识的马拉西亚华人去了他们马来华人的家里每周聚会。里面基本都是同龄人,但是特点就是大家都不怎么会说中文。这个华人跟她女朋友都是马来华人,但是只能说一点中文。总体来说对我比较热情。因为他们要结婚了,最近正在买婚礼相关的物品。他们跟我说基本都是在淘宝上买的。。不过因为他们不是很懂中文,所以买起来很费劲。。他们觉得淘宝很好很强大。。


就这两个华人来说,第一个懂中文,跟他聊天时候可以感受到他是有很跟我们很相似的传统文化,但是他对于中国,我觉得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个可能也有他年纪比较大的原因。第二个不懂中文,文化上已经有不少不同(可能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移民到新西兰有关,也混合了一些这边的文化),但是因为比较年轻,可能对于中国的一些认知会好很多(比如说淘宝)。但是对于中国的偏见,至少基本没有在我面前表现出来。


说个题外话,就题主发的这个人来说,我觉得就像其他答主说的,哪里都有好人有不好的人,中国是这样的,马来西亚也是这样的,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对待这种人无视他就好了。作为中国人还是要骄傲一些的。我承认过去这几十年,马来西亚可能经济上比中国发展的要好。不过这几年从各种数据指标上看,现在这两个国家已经没有可比性了。总的GDP,科技,军事我们就不比较了,人口基数差太多,没意思。说说大家最喜欢说的人均GDP,毕竟这应该是题目中的这个马来华人自豪骄傲的基础。2017年,马来西亚人均GDP 9944.9美元

中国2017年人均GDP 8829.99美元。

两个国家从人均GDP上来看已经非常接近了。而且2018年年前三个季度的中国GDP已经出来了,按照IMF预测,中国2018全年的人均GDP将会是约9630美元。我不知道马来西亚2018年的统计数据可能回事多少,不过我想到时候最多差距也就是几百美金而已了。而且这种差距是建立在,一个人口3200万人的国家与1个人口14亿人的国家的比较。


所以我真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这种偏见的看法不用太在意。现在从人均GDP上看,两国至少是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了,我们可以期盼一下,两国哪个先跨国中等收入陷阱,毕竟都离12000美元很近了呢。


对AI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haotian3141或者我的博客:www.neohsu.com



user avatar   jiu-suan-fan-shen-huan-shi-zhi-xia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15岁,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从懂事以来特别喜欢中国,直到现在,甚至一度有离开马来西亚不再回来的念头。马来西亚是个好地方,就是政治......不说了。我身边的朋友都特别向往中国。“诶你以后要去哪里上大学啊?” “中国啊,你呢?” “我也是啊。”

我算是特别迷恋吧……总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我个人和身边的朋友都很喜欢中国,想要过去玩。因为追星,我遇见很多的中国人。我遇见的都特别好,真的对我特别照顾(大概是我年纪小?),特别热情的招呼我以后记得去玩,他们可以带我到处走,我甚至....网恋了嗯.....所以我脑海里,中国人都特别善良,虽然也看过不少报道说中国人不欢迎马来西亚人,不过没关系呀,我也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那样想的。

一般中国网友在我说我是马来西亚人的时候都说“哇你的中文好好啊” ,就一般吧我也没多好,习惯性总会标准一点的,和朋友聊天就不是那样了。在一个群里我自称马来妹,其实我个人是觉得没什么。解释我解释过了,他们也懂了,可是那样比较容易记住的话也没什么,毕竟我原名太平凡了,很容易被遗忘。看了一些回答我....有点愧疚,我是不是该努力争取一下下不叫马来妹.....

啊啊啊就那样吧我也不知道我在瞎写什么,一激动就回答了.....就,我很喜欢中国!请你们要加油!!!看到中国也特别兴奋那种!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恨铁不成钢,还不敢跟老铁说,拿钢成天晃老铁,还担心老铁翻白眼儿。


user avatar   zhang-yu-huan-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提供一些比较不同的答案吧。而且全文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并且我相信,我这样的经历的马来西亚华人,估计找不到第二个吧。

我91年生,08年高中毕业,09年去厦门读本科,14年毕业后来德国读研究生,计划明年5月份结束,然后回去中国。

我是马来西亚独立中学毕业的。对于独立中学,我有比较复杂的感情。一方面,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靠自身力量从政府的打压中保住了华文教育的火苗,到今天已经生根发芽。马来西亚应该是大中华圈以外,华文教育无可置疑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了。

然而,也是由于这种学校在诞生之初就有着其先天的问题,所以会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带来了局限。比如,独立中学毕业的,基本不会留在马来西亚上大学。当时09年,去中国大陆的还是少数。我是偶然的情况下才去的。当时要么选择去台湾,要么去大陆。我想了几秒,台湾比马来西亚还小,就去了大陆。

09年的时候,国外对中国的误解和歧视仍是根深蒂固的。即便我家人对中国已持很开放的态度,我仍清晰记得我爸爸在我小时候跟我说过的故事:共产主义就是医生和农夫赚一样多的钱。现在想起,估计,是我爸爸在台湾留学时听到的故事吧。

09年到厦门。当时还没通高铁。10还是11年的时候第一次坐高铁去杭州,第一次看到积雪。第一次见到厦门以外的大城市。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去的地方越来越多,看到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多。

站在嘉峪关往外望,会情不自禁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大理写生的时候,才感受到如此秀丽的环境。跟朋友去江浙旅游,亲眼感受长三角的繁华。西安、华山、武当山、嵩山、泰山、北京、香港、澳门。以及,13年尾去上海学德语时,第一次如此强烈地喜欢一个城市。

其实我的三观是在大学时才建立起来的。我中学时过得不太好,属于比较早熟一些的性格。但很多问题,当时的环境没法给我答案。我只能自己寻找。既然三观是在中国建立的,那么,我估计我也很难再去中国以外的地方了。

我现在会认为,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落魄的时候,用尽全力保住了华文教育。但在中国已经逐渐强大的时候,反而可能慢慢失去了目标了。这事情很复杂,而且可能也跟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过回头一想,其实我还是或多或少已经站在中国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其实马来西亚华人保存中文教育,不是为了中国吧。纯粹就是为了自己而已。所以到今天生根发芽,也是只属于马来西亚华人的果实而已。跟中国其实,好像还真没有多少关系了。也许能称为熟悉的陌生人?

不过,马来西亚华人有着自身的局限,却是不争的事实。700万人口,没有局限是不可能的。何况,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整个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政经文教思想体系,都受着西方强烈的影响。所以,坦白说,我已经能感受到,我跟马来西亚朋友的交集已经不是很多了。

思想上的差异,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反而是最难逾越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过,说到底,我的前半生(1-18岁)仍是在马来西亚度过的。尽管08年到现在十年,我在马来西亚的时间应该已经没超过半年了。而且我的家人亲戚,都在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和中国没什么可比的。你不能拿一个省的人口和全国比较吧?中国是一个世界,是独立于西方体系以外的,完整的一个世界。相比较西方的文化,我还是更喜欢中国多一些吧。

何况,一个人一辈子,有多少次机会,能见证如此激动人心的发展和变化?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母的学生D,女,改革开放初,是某美资企业在中国的二把手。她去马来西亚出差,找美资企业在马来的一把手,一个华人中年妇女。这个马来老阿姨见D的时候,两腿就翘在办公桌上,一开口:“呵呵,你们中国人啊......”

但是后来我出去留学,碰到两个马来的华人女同学,对我都很友好。还跟我诉苦,马来西亚的高考,如果歧视华人,分数高也不录取。

其实台湾人也是,在欧美的留学生素质比较高(是比较,男同学下流),但是来上海的台商,无论男女老幼,素质各种差。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来西亚华人。另,以下谨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全部群体。 因有先祖血缘作纽带,相比其他国家,我倾向亲近中国。但我也知道,我与那片土地及上面所生长的人事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现在所立的土地才是哺育我长大的母亲,我生于马来西亚,长于马来西亚。一些马来西亚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已入骨髓,它永远是我的国家。中国,只是我所亲近的、文化上的先祖之国。

评论区我不会再回了。请大家散了吧。


user avatar   pcliau02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打斑之前我还是站卡卡西的,其实在凯vs鬼鲛那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明白了,凯老师已经强的过分了,但是我仍然觉得卡卡西有胜算。

但直到六道斑登场

所有人都很绝望,当年追剧的我也很绝望。但是,你永远想不到那个男人有多强,当红色蒸汽沸腾时,无论是风影火影还是卡卡西都只能有观战的份。

另外感谢岸本老师没有把凯写死


user avatar   lixk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user avatar   dda-xiao-s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白了就是人不行。

只要国际环境开放,能发展的早就发展了

我发现印度人总是想当然,觉得他们任何事情和他们的人和民族性没有任何关系,总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不愿意为了某某东西不肯妥协导致的。

就比如制造业,说什么怕污染,不肯进血汗工厂,实际上他们人力成本低的没话说。

根本原因就是人不行,制造业是你想干就能干的?

说的好像制造业和人还有民族性就没什么关系了一样,真以为底层职工不需要训练??真以为技工好当不费脑子?

操作流程你可以保证都规范,质检可以检测到位?

不怕一个不留神技工调不好机器,操作工不按流程操作,质检忘了检查。

一个不注意,技工没调好机器,机器坏了,成本上万,一个不小心操作工不按流程,受工伤。再一个粗心大意质检不细心,残次品多的一批。

还有你也得保证原材料没有问题,一切协调运作好才能保证出来的东西可以达标。

别以为制造业都是底层干的事,实际上没有足够多的聪明人协调运作,赔都赔死你。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底层操作工老不老实,有的偷工减料,想尽办法偷懒,或者手贱乱动,谁能保证得了?到时候出了问题,人家又不承认,出了问题要找半天原因。一个上百人的厂 只要出现一个sb那就够让人受不了了,要是乱七八糟的人特别多,我只能说呵呵足以表达我的心情。

对,没错我就是想说他们人就不行。

你看东南亚非洲那个起来了。

东西设备不行,人行。那可以通过各种简易设备和土方法做出粗制滥造的东西,通过低价贱卖获得资本。

但是就算是东西设备到位了,你没有那方面的人才,你也不可持续做出来可以用的东西。

以印度军工那种囧样,我真想不出来他们能做出什么好东西,你像是it这个代码能用起来就可以,了不起后人看的脑子炸裂,要是实体高精密仪器得坏多少东西,到时候一堆乱七八糟的步骤做出一个东西最后成品率低的不行,还不好用的东西,放到市场都没有竞争力。

你看南亚那些地方,比中国早发展多少年,有什么制造业?越是复杂的东西,需要协作的人就越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达标。要都是老实人,老老实实回答问题,找出问题修正就可以,要是有一堆不老实的。你连找出哪里出问题都费劲,你以为找出答案了,结果还是不能用,于是又要费力去找问题。

我这么说就是要说明,别以为勤劳,踏实,肯干。看起来好像是个人就能做到,但真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在补充一下,假设世界上有了勤劳聪明踏实肯干药丸,印度人吃了也于事无补了。

中国的制造业的高效率就是从上到下一起协同做出来的。

像是以前最早的手工仪表设计轨道,优化刀路各个小厂都有各自的小窍门,到现在基本上都改成了自动仪表了,一万多块或者不到就能搞定普通的切割和螺纹,人力压根就不参与了,还有土方法一千多快做出来的数控车床半自动化,利用滑轮组和轴承,然后用一个空心铁条外加大石头,就能做一个了。

现在基本上量大的产品都能做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了。要是复杂的产品做一个可能都要三四分钟到两个小时,安排合理一个操作工经过培训就能操作三四台大型高精密设备。要都是自动化的,一个人看个小厂十多台大机器的都不少见。所以说人力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我这边区域进行集中化管理,成立了一个工业区,污染之类的统一集中化处理。

其实除了操作工直面接触以外,污染并不会很夸张,对我们有影响的其实是化工厂,垃圾处理,还有煤电火电厂,能源相关的。这些就需要高科技处理了。技术不达标的,那也只能凑合用,你看这些东西印度就一个不拉了,各种高污染的化工业,什么下水道挖污泥提炼金子,这种土法炼金污染大的很,各种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活,印度都做了。

我估计印度以后了不起通天了也就做一个配件组装厂和制衣厂,问题是也就能做自己国家的,而且还是面子工程,因为在中国物流那么发达,都可以进行统一组装,当然了印度在这方面就有人力成本优势了,你工资超低确实也可以做的起来。至于制衣厂,各种颜色漂染,我感觉污染应该也会很大吧。

可惜印度也就这点儿优势了。

大多数的制造业已经被做到头了。我是想破头也想不出印度未来的经济提升点,靠房地产吗,但没有实体经济或者高科技,你的国民没有托底的收入,你想泡沫也泡沫不了啊。靠名牌效应,做个东西加个情怀卖天价?有人要?

我估计印度人想要过上好日子真心得期待ai技术,到时候通过ai技术,让机器自动化变成智能自动化,到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可以做到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印度可以通过施舍走上发达之路。或者未来对人的神经网络有了突破,身上插个插管进行营养补充,头上连个端口,思想进入虚拟世界,到时候躺倒死为止。




     

相关话题

  日本现在有哪些厉害的华人黑帮吗? 
  为什么东南亚国家铁路沿线房子距铁轨这么近? 
  下南洋的华人有多少北方人/非闽粤琼南方人?他们的后代如今在华人社群中境况如何? 
  越南和泰国谁的综合国力更强? 
  为什么中南半岛没形成过大一统的国家? 
  对于“20余名中国女孩在马来西亚被控“贩毒” 坚称遭蒙骗”,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马来西亚 2019 年财政预算案? 
  如何看待马来西亚华人的未来? 
  如何看待马来西亚华人财政部长?是否意味着马来西亚华人正在抛弃华人认同来取得政治地位? 
  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新西兰枪击案?
下一个讨论
随着印度网民越来越多印度人会觉醒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