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结构改革(【日文】构造改革)这个词,印象中最早是1950年代日本新左翼从意大利引入的,最早是在日本共产党内部出现的派别。在日共内部,这个词指的是从葛兰西等人的著作中汲取心得,要用“社会结构改革”来取代“政治革命”作为目标,思想更接近于后来的“欧洲共产主义”。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在日本共产党内这一势力的代表人物是春日庄三郎,后来此人被开除出党,跟志贺义雄一起建立了亲苏的“日本共产党(日本之声)”。随着苏修“现实社会主义”和意共、法共、西共等“欧洲共产主义”在60—70年代分道扬镳,春日庄三郎也跟志贺义雄分道扬镳,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后来销声匿迹。
同时在1960—70年代纯粹的新左翼组织中,也有标榜自己是“结构改革派”的团体,参加了全共斗和相关的一系列学生运动。
上述这些派别,这里不加以介绍了,因为他们跟江田三郎的结构改革论虽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毕竟不完全是一回事。从日后的组织发展来看,他们跟江田三郎的政治实践活动,也没有特别重大的联系。因此,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源流在此加以简要说明。
但是,江田三郎的“结构改革纶”看来跟上述学理性的“结构改革”不完全是一回事,某种意义上是借用了这个词汇,但在核心取向上又有相似之处。
1950年代左转之后的日本社会党,在西方社会民主党中比较左翼的存在,是公然将马克思主义(注意,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方针、将生产资料公有化等社会主义改造列为自己施政纲领的。1960年民社党(原来的社会党右翼)分裂出去之后,党内的左翼势力进一步强化,认定社会党是一个所谓的“(无产)阶级的大众政党”。当时,亲苏的社会主义协会派控制了日本社会党的理论界,他们基本上认为日本社会党应该采取某种完全和平的、合法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办法(注意,这是当时社会党和日共最大的理论区别,日共乃至于代代木派在90年代之前是不放弃武装斗争手段的),通过罢工、选举等手段,将日本改造成一个像苏联那样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协会派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左翼派别,但是他们基本上也都是着眼于阶级斗争、生产资料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等等。
但是,江田三郎显然是持有异议的,他认为采用这样纲领的日本社会党是不可能在选举中胜利上台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重点在后面)。所以,他提出的“结构改革论”基本上就是要淡化马克思主义、淡化阶级斗争、政治革命,淡化社会党的阶级斗争属性。从题主摘引的语录中可以看到,江田三郎的所谓结构改革是很简单的:政治上就是要打倒自民党,实现社会党为中心的政党轮替;经济上就是要打倒垄断财阀,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实质上就是要将日本社会党从一个至少是自我标榜的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一个资产阶级左翼政党、一台能够跟自民党在资产阶级大选中并驾齐驱的选举机器。他提出的其他口号诸如以“美国式的社会生产力、苏联式的社会保障、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度”作为奋斗目标等等,也都反映了他的这一核心思想。
江田三郎提出他的结构改革论之后,起初在党内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亲华的佐佐木更三和亲苏的社会主义协会派联合起来,对江田三郎及其支持者进行了打击。
江田三郎于是退党,建立了社会民主联合(后又改名“社会市民联合”),搜罗社会党右派分子和新左翼转向分子(如菅直人、石井崇基等),继续推广其主张。1970年代中后期,江田三郎进一步转向反共(包括反对苏修、反对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代代木派等),主张联合民社党、公明党推进所谓的“非自民、非共产联合政府”。
江田三郎去世后,包括其子江田五月在内的社民联继续在上述各党之间拉皮条。到了1980年代,随着日本社会党的逐步右转,这一路线出现了实现的可能性。当然最终实现还是要到自民党在1990年代初自己分裂,以及小选举区制度的实行。
非自民非共产联合政权成立后,社民联认为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遂解散,转入联合政权各党拼凑而成的新进党。但是新进党被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小泽一郎所掌握,并且在大选中败给了逆转同盟的自民党/社会党,于是社民联同人又在1996年钻入了新成立的民主党。1998年旧民主党收编其他小党成为了后来两大政党之一的日本民主党,并在21世纪初真正成为日本的两大政党之一。至此,社民联的计划终于完全实现了,社民联出身的菅直人也在2010年成了日本首相。
但是结构改革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日本民主党的下场大家已经看到了。尽管江田的主张目前仍然是日本“左翼”的主流,甚至把曾经反对的对象代代木也囊括了进来,但是其衰微的命运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谢辉老邀,俺再重新组织下答案
江田三郎的构造改革论是非常不和时宜的东西。
江田担任书记长时候的情况是
1.前书记长浅沼稻次郎被右翼刺杀,党内存在着一定的反右派情绪。
2.社会党右派中极右翼的西尾等人(西尾派)离党自立门户
3.左派优位体制确立
4.虽然社会党重新统一,但是党内左右派依旧是对立的
而江田三郎提出与池田内阁针锋相对的1)提高国民生活【生活向上】、2)限制与控制垄断以及改革贸易结构【反独占】、3)实行与之适应的中立政策【中立】为三个中心是不假,但是这三个政策被认为是在现有的资本主义框架内可以实施的改革,被当时处于党内优势地位的社会党左派认为是可能容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政策。
江田三郎在后来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也让反构造改革派抓住口实,从理论斗争转变成了反构造改革派和构造改革派之间派系斗争。
62年江田在全国地方社会运动联络会议上提到江田展望的四个点是
(1) アメリカの平均した生活水準の高さ
(2) ソ連の徹底した社会保障
(3) イギリスの議会制民主主義
(4) 日本の平和憲法
这四点中的美国式的高生活水准,英国式的议会民主主义被反构造改革派认为是江田理论中最右倾的部分。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不久以后,本就在党内岌岌可危的社会党右派江田不幸受到了西尾的支持,从而持有构造改革论的江田被视为新西尾主义遭到社会党过半人士的反对而辞职,社会党彻底进入左派优位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