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显示,来源于境外毒品最多的是离我国比较近的世界两大毒品主要产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内的合成毒品来源则是遍地开花,高达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制作,俨然成了国内毒品黑市的来源大头。
金三角曾经是全球非法种植罂粟的最大毒源地,是我国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南方大部分省份的海洛因最大供应地。近几年,由于中国联合金三角各国,特别是缅甸,采取“罂粟替代种植”政策,出钱补贴当地农民种植其他农作物,罂粟种植面积已经在逐年减少。
据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老挝禁毒委员会合作开展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生长季,缅北、老北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共60万亩,同比下降19.6%,可产鸦片550多吨。
金三角传统毒品原植物减少后,当地毒贩在保持一定规模海洛因产量的同时,开始大量制贩冰毒晶体、麻古、氯胺酮(K粉)等合成毒品,通过漫长的边境线,将海洛因、冰毒、麻古走私进入我国。
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是“金新月”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却在大幅度上升,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阿富汗禁毒部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阿富汗罂粟种植面积490万亩、可产鸦片9000吨,同比分别增长63%和87%,创历史新高。
2017年,中国破获涉“金新月”海洛因入境案件25起,缴获“金新月”海洛因101.8公斤,同比增长3.2倍,主要通过航空渠道迂回中东、非洲国家,“点对点”从东南沿海入境,或从中国西北边境地区渗透。
我国的新疆,以及西北各省海洛因泛滥,主要来源就是金月新的走私毒品。目前金月新地区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最大的的罂粟种植国阿富汗的鸦片价值达到13亿9000万美元,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与2016年相比,鸦片生产的农场价值增加了55%。
境外毒品来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三角”毒品渗透加剧,合成毒品入境增多;“金新月”毒品产量大幅增长,海洛因走私入境增多;南美可卡因大宗过境中转增势迅猛。
境外的两大毒源地走私进来的毒品,虽然一直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对象,但在海洛因“如日中天”的 时候,供应量一直很稳步上涨,暴利之下必有死士。然而在合成毒品替代海洛因成为主流之后,境外的毒贩遇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境内制毒毒贩。
目前在我国海洛因已成明日黄花,而合成毒品成了毒贩和吸毒人员的新宠,这一点从报告中的毒品的吸食人群也看得出。尽管海洛因吸食人群目前还占很大一块量,但是从数据来看,已经在逐年减少,而合成毒品吸食人群则逐年增加。
2017年,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97起,缴获毒品23.3吨,同比分别上升1%和18.8%;捣毁制毒窝点317个,同比下降27.6%。在强力打压下,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福建等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管控薄弱地区转移。
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地下制毒产业链依然存在,制毒窝点逐步转向偏远、便于藏匿、易于逃离的省市县交界地带,有的制毒分子甚至潜入深山林区、海上或者在改装的流动货车上制造毒品,隐蔽性、流动性明显增强,发现难度更大。
合成毒品兴起可是说是中国毒品来源的一个转折点,从之前传统毒品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合成毒品制造以及出口国。题外话,美国政府多次表明,在美国泛滥成灾的芬太尼镇痛药和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来源地就是中国。
但是美国政府把国内处方镇痛药(主要是芬太尼)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即第三代毒品)泛滥的锅甩给中国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同样有这方面的药物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即第三代毒品),但都受到了受严格管制和打击,并没有出现美国、加拿大那般泛滥,说到底还是监管出了问题。
这个地区的毒品,虽然没有前面几个量大,但是对我国东北地区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深受其害。早些年朝鲜境内的罂粟种植面积也不少,但如今也从生产海洛因转向冰毒,被称之为“高丽冰”。
由于丹东海、陆、空交通方便,逐成了朝鲜毒品对外运输和中转的主要通道,朝鲜境内的毒贩(特权阶层)与国内毒贩勾结,经丹东走私到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各省。更加恶劣的是,为了让毒品更方便的进入中国,朝鲜方面采用威逼利诱待方式强迫中国边民及贸易人员携带毒品入境,以毒抵债、不买毒品就不给提供货物的强迫行为,胁迫中方客户参与毒品走私、贩卖活动(出自《丹东地区毒品犯罪及其防控对策探析》文献)。
以上四个地方,应该占据中国毒品黑市来源90%以上,剩下份额则是东南亚、日韩等国的走私毒品。另外,互联网的发达,也给贩毒带来新的渠道,这些在《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有详细解说,以下为直接引用:
2017年,全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10.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万名,缴获毒品49.9吨。随着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贩毒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明显升级。
——跨国跨境贩毒增多。受缅北、西非、南美等地国际贩毒集团雇佣,一些外国籍人员充当运毒工具,携带毒品走私入境,全年共抓获外国籍贩毒嫌疑人1470名。港台籍毒枭和华裔不法分子充当毒品犯罪幕后组织者、资金提供者,通过网上招募雇佣、指挥操纵内地不法分子走私贩毒。2017年,内地和港澳警方通过实施“猎剑—黑武士”行动,共抓获港澳台籍毒贩188名,涉案毒品7.3吨。
——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联交易的平台。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物色、诱骗、招募“马仔”运毒,“入伙”需要熟人介绍,通信联络使用隐语、暗语,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比特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两头不见人,贩毒活动在互联网上更加隐蔽。
——“海陆空”仍为贩毒主要渠道。2017年,全国破获陆路贩毒案件5.7万起,占全国案件总数四成以上,缴获各类毒品48.3吨,占全国缴毒总量一半以上;铁路渠道缴毒2.2吨,同比上升63%。海上大宗毒品贩运更加突出,不法分子租用货船、渔船或利用集装箱藏匿大宗毒品,全年破获海上贩毒大案35起,缴获毒品7吨多、制毒原料近4吨。利用航空渠道人体藏毒、行李夹带毒品案件多发,全年航空渠道缴毒570公斤,同比上升58.9%,2017年下半年,各地机场日均查获人体藏毒嫌疑人2.3名、缴毒近900克。
——寄递物流贩运毒品愈加突出。贩毒分子利用寄递物流渠道,通过假名、藏匿、夹带等手段走私贩运毒品,全年破获寄递物流渠道毒品犯罪案件14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9名,缴获毒品12.1吨,同比上升1.8倍,其中物流渠道缴毒10吨,同比上升近5倍。国际快递已成为跨国贩毒集团向中国走私大麻、恰特草等毒品和中国毒品走私出境的“双向渠道”。
——外流贩毒活动仍很活跃。一些地方形成家族式、地域性的外流贩毒团伙,四川、湖南、广西、贵州、湖北、重庆等地是主要流出地,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是主要流入地,全年抓获外流贩毒人员3万名,其中严重病残等特殊群体贩毒人员1693名。部分地区毒贩还外流至“金三角”地区,与缅北毒枭结成跨国跨区域贩毒团伙网络,多层级策划指挥向中国境内大肆贩运毒品。
补一个数据,据《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
我国毒品流向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是境内毒品贩运的主要起源地。云南、广西是“金三角”毒品内流一线通道 。毗邻云南的贵州、四川及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是“金三角”毒品内流二线通道。广东是“金新月”海洛因外围迂回的主要流入地。海洛因主要流向我国西南、西北、华南地区。冰毒、氯胺酮(K粉)主要流向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地区。
本答案数据主要参考来源《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以及《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调查报告》。
更多毒品毒枭,历史故事,请阅读我的盐选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