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日本生活是什么感觉?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常生活啥感觉?跟老婆磨疼了磨干了还找不到跟左手的温存,对了,我只有那啥时才是左撇子。而且男人那时都是左撇子。


user avatar   yang-da-bao-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整个社会是一个超级稳定的系统,运行得有序。像所有其他成熟的系统一样,日本整个系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稳定、秩序、以及巨大的惯性。

  • 稳定

超市里的蔬菜水果包装精致,连大葱都是休整得整整齐齐;各个药妆店的商品格局都一样,走进任何一个商店,你要找的感冒药还是洗发水,都会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整齐有序地放着。

电车不会晚点,你打开app可以帮你的出行规划到分钟;

鞋子尺码精确到0.5cm(我在国内买鞋子就常常要各种试,好像不同牌子的鞋子尺码常常出现偏大或者偏小的情况,所以我穿鞋在好几个尺码间浮动,但是在日本我只要统一报脚多少厘米就好了,尺码精准);

去任何一家居酒屋或者天妇罗或者乌冬面或者炸鸡店,你不会吃到特别难吃的东西,味道都是差不多的。稳定在某个水平线,然后根据价格稍微上下波动;

所有的人的都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子生活着。

上班族就是皮鞋西装加标准的日式公文包,头发摸发蜡;职业女性就就是大衣、套裙、电发棒卷过的栗色头发,精致的高跟鞋;上学的孩子的校服,统一的书包;主妇们一样的棉布宽松衣服,挂着相似的育儿袋,牵着差不多的孩子,带着温柔的笑容;

每个电车急行站旁边都是商场,每个商场的品牌都差不多,装修风格都一样,就连吉祥寺这种地方,路过街边烤肉店,味道都别无二致。

这样的环境让你的生活特别平稳,没有意外,生活可以维持在很精致的状态。冬天可以穿裙子,雨天不用怕淋雨,妆容不用怕花,到处有化妆品或者药妆店。三百米以内一定会有便利店, 至少会有自动售货机。

电车冬天的座椅是热的,马桶圈是热的,自动售货机里买的热饮都是温度刚刚好的。极大的稳定,保证了你的日常生活会非常体面而平稳,人们把这一切当做理所当然,24小时的便利店,永远有卫生纸的公共卫生间。

这也是大部分去日本旅游过的国人,所赞扬的日本状态。


但是如果你见过凌晨五点时候的日本街道,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图景。

你会看到穿着旧衣服的老人头发凌乱步伐缓慢,有宿醉了的上班族皱着一张脸,你会看到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或者便利店收银台全换成了东南亚人,那些从运货车里搬运货物的菲律宾人或者印度尼西亚男人,面容透露着憔悴。

这是日本难以在光鲜下看到的,疲惫的一面。平稳的上班族和中产占据了日常光鲜整齐的日本;而那些主流之外的, 老人、外国人,以及失意的人,只有在凌晨才出没。


  • 秩序

日本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秩序。其实从上面的黑夜和白天的切割画面,你也可以看出来,属于不同社会角色和阶层的人,都固守着自己的时间秩序和空间秩序,互不打扰。

这样平稳的系统,其秩序,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边界和上下序列非常清晰

人们的边界意识特别强,陌生人从不逾越界限,即使是在再长的队伍里排队,人和人之间也会保留着既定的礼貌距离,绝对不会碰到你。

每日碰到的人,都是重复的标准问好,看起来是一样的笑容,传达出一样的心情,彼此的界限刚刚好。所有人都在时刻读着空气,小心地遵守着自己的边界。

一次,我住的那个电车站发生了跳轨自杀的事件,于是车站被封锁了,消防员去下面清理尸体。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车站被重新开放,电车照常运营,我进站的时候恰好和处理完的消防员对面而过,消防员额头上还挂着汗水,脸上还写着疲倦和挫败,却仍旧默默地向人群鞠躬,表示耽误大家的行程了。

人群陆陆续续经过消防员身边,始终和他保持一米多的距离。整个车站,人群安静无比,没有人议论,没有人喧哗,排队、看书、刷手机, 大家还井然有序。

好似刚刚这里并没有死过人,好似大家闻不到空气中奇怪的(大约是消毒水)掩盖下的,似有若无的,血腥味。

而日本是一个上下序列非常清楚的国家,可能外国人多的地方就还好,但是日本人的圈子里,会有自己默认的上下或者长辈和晚辈,亦或者男人和女人的规则。

会议室座位顺序、发言流程、发言内容、时间长短都是尊卑有序。什么问题应该什么人来回答,什么样的访客应该什么职位的人来接待,什么样的人可以看什么地方,以什么规格来招待,都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非常清楚地地运行着。

这些规则,你看不到,却又无时无刻地不感受着它们的存在。

  • 巨大的惯性

这样一个高度发达,流畅的巨大系统,能够被设计出来,并且在强大的无形文化驱动下,平稳地运行,必然也存在着巨大的惯性。

在日本你很难期待变化和意外。打开各种电视剧,如果不特意留意,就画面、话题和人物来看,你很难看出这个是14年、15年还是17年的电视剧。

甚至是二十多年前,九几年的电视剧里面的城市街道建设,家具风格,甚至是便利店的包装袋都没有变。

明明整体人口在衰老,但除了电车上头发渐白的上班族人口比例比较大之外,你似乎感受不到这个社会有多么大的变化。

人们该如何过还是如何过,遵循着既定的惯例,干干净净、舒舒服服、体体面面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里,日复一日。

所以,在日本生活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没有强大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可以探索和拓展,那么,这样的整齐与秩序,将让把你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敲打成,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差别的,零件。



——END——
其他阅读推荐: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到日本留学的时候,眼睛里写满了兴奋与期待。

当时师兄去机场接我,沿途看到所有东西都恨不得拍下来,哪哪儿都像是动漫二刺猿的场景,那是靠自己努力实现梦想的味道。

对一个地方熟悉了,就如同结婚一样,夫妻之间一开始是爱情,到最后太熟悉了,就是亲情了。刚去日本你会觉得这个岛国充满了新鲜与梦幻感,呆的时间久了,其实都一样,都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的普通生活而已。

知道她好的地方在哪,差的地方在哪。

留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有他们留下来的理由,回国的人有回国的理由,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无可指责。因为这就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生活而已。有些朋友在日本呆的太久,回国各种不适应,哪哪儿看不惯,都变成了“我不住在这里的理由”,都是可以理解尊重的。

没什么好吹的,黑点也不少,都有优点与缺点。

之前的帖子也黑过日本了,再说几点日本让我感觉好的地方吧。

明明是个老牌ZB主义国家,却总是干一些SH主义的“勾当”!

1.没有户口与车牌的限制。刚回国的我虽然很多城市都可以是博士落户,但是还是给户口这个东西搞的头疼,然后买车也是,还要摇牌照,大城市还限行限号,外地车还不能进。日本没有户口,你想去东京生活有钱你就去,交得起税你就尽管买房子,你开个穷乡僻壤的车牌去东京涩谷等个红绿灯有什么问题吗?

2.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我说的是“相对”,不可能完全的公平。小学轮班制,山沟沟里的小学设施齐全,有东京的老师来轮班,工资还很高,用不着呼吁志愿者去山区“支教”。租房子同样享受学区。有钱你就送私立,没钱就在公立好好学。之前有人说东京人考东大最容易,我说东京人占了全日本多少人?近水楼台这么多私塾辅导老师的情况下如果考东大比其他地方还难那特么就有问题了好吗,但是东京人跟外地人考东大的试卷可是一样的哦。日本的高考更加类似国内的考研与自主招生,就相当于北上广985本校生考研考本校与附近的高校肯定比外地省份的要容易的多。反观......

3.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与社会诚信。也不能说日本的医疗就很好,效率有时很差,有些治疗医保也是不报销的,但是感受就是用着很舒心放心。我可以在谷歌上直接搜当地哪家诊所的评价好,也不用担心被骗,打个电话预约一下搞定。丢了钱包大部分情况都有人联系你或者直接给送回来,很多时候家里门都不锁的,手机、包包等也敢直接放在车里不怕被砸车窗户。

4.相对健康的社会格局。虽然日本老龄化严重,这里不是说日本社会的人口结构,而是整个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与风气,我觉得目前至少是暂时比我们要好,因为日本也是经历过泡沫经济的洗礼后才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格局。平均主义,一亿总中流的观念,可能不适合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一定是中国将来发展的目标或者最终结果(你看看是不是又在搞SH主义GC主义的勾当?)。就有一种“耕者有其田”的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没那么多竞争,没那么卷,很平均,工资都差不多,你高中毕业也能找到工作,大学本科毕业也能找到工作,读研读博也能找到工作,没有谁比谁优越。不会变成你读个博去当街道班主任这种情况。

5.环境好,空气好。环境治理的好,我本身就是学环境的,日本很多污水与固废处理的环保工艺其实领先国内,很多理论早就产业化了,只不过论文没国内发的牛批而已。回国隔离了14+14,一天蓝天都没看到,就算是个大晴天,也是灰蒙蒙的感觉。我每次有人说日本环境好,就会有人拿核废水来黑整个日本的环保,当然这玩意没得洗,因为本来日本就没人会搞核废水,有小礼而无大义又拿他没辙。

6.风景好。没有国内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但是看着精致,让人觉得舒服。放几张照片给大家爽爽吧。


user avatar   kenn12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说下好的方面,简单总结为8个字:

干净,安静,安心,安全。

1,厕所干净,这个被说太对了,出门在外不会困扰。

2,东京圈人口密度极大,但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小心翼翼的害怕影响到周围的人。比如,马路上完全听不到汽车喇叭,电车上也没有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旁若无人的大声说话,对于怕吵的我真的太友好了。

3,相比国内,日本的公共设施慢慢显得陈旧了,但是维护做得好,几乎都在正常运作,可以使用。

4,除了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多以外,不用担心被偷被抢,治安状况良好。


随着岛国的生活慢慢习惯,这些优点会渐渐地变成生活中的理所当然,被忽视。不过,等到休假时,去别的国家转一圈回来,又会重新发现岛国是真的很不错。


user avatar   ishare-e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日本留学3年了,我对这里总的印象是舒服。

对日本最初的印象是静。飞机落地在成田国际机场,诺大的机场没有人群的熙攘和嘈杂,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只有在车站附近的范围,才觉得比较热闹,稍微远一些就觉得非常安静,傍晚六,七点的街道就恍如国内的凌晨一般寂静。凌晨被吵醒的只是乌鸦的叫声。这里的建筑的基本布局深深的烙上了唐朝的影子,街道两侧房屋错落有致的排列。一般的住宅面积并不会很大,但是风格各异却又不显突兀。最值得一提得是每家每户的都会开拓空间种植花草,街道非常的整洁漂亮。

这里的工资收入还是比较高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我最欣赏的是日本没有户籍制度,不会因为户籍影响你的医疗和教育。你搬家落户的地方就是你户口所在地,你的医疗保险也会随之迁入。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幼儿不但看病免费而且会在六岁之前每月都是有补助的。日本国民素质还是很高的,记得我的公交卡遗忘在了人流量非常大的上野,警察给我打了2次电话。日本的垃圾分类,乘坐电梯自动靠左站的这些习惯虽然刚开始会比较别扭,适应后也挺好的。此外,办理业务的时候,无论是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办事效率都让人很满意。

生活无不就是衣食住行,这里的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主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味道还是可以接受的,中华物产店也能买到中国的调味料和一些本土素材。日本的房租还是不便宜的,房子虽小却是五脏俱全,配置合理,除了有点小住着还是很舒服的。当然也可以阻个比较大的,租金就看房屋的位置和大小了。出行电车就很方便了,新干线也很方便就是价格不美丽,出租车起步太贵啦。日常生活也很方便了,车站附近超市,药妆店还是很齐全的。

很欣赏日本人的一个品质就是守时,电车除了特殊事件都是准点运行,很有效率。大家也都会自觉遵守,这里的兼职都是按照小时计费的,所以大家也都格外珍惜时间。

我只是从一个学生的视角来看待我的周围,但要深入了解日本社会,3年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去感受。


user avatar   wenheng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kannzaki_minem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题一定要强答一发。对这件事的看法让我觉得是不是我的思维异于常人。以下是个人看法。
第一,宝钗为什么跑去王夫人那。
宝钗住在贾家,是因为王夫人的关系,王夫人可以说是贾府里她最亲的人,现在自己亲姨妈的房里出事了,作为外甥女,过去看看,安慰一下生者,是理所当然的礼数,她不是去发表高论的。

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没了,宝玉还要去道个恼,“爱妾”是主人比较重要的“奴”,“贴身丫鬟”甚至“首席丫鬟”同理,宝钗去问候王夫人没问题。金钏可以类比为黛玉的紫鹃,宝钗的莺儿,如果她们出事了,宝玉,三春乃至熙凤李纨王夫人,是不是也会第一时间去看望。
第二,至少从文本上看,宝钗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里的想法是“这也奇了”
第三,“金簪子”一语成谶,但我并不认为金钏是向宝玉“明志”,有什么“志”呢?她和宝玉不过是调笑几句暧昧一下,并没什么感情基础,而从金钏随便轻佻的举止看,她也并不像晴雯一样是个心高气傲的刚烈人(更何况官方的说辞是弄坏了一样东西,不算什么丢脸的事)。不过是被打被撵走了心里想不开,气性大投了井。在深宅大院里不知检点,又承担不起轻浮的后果,这一句“糊涂人”,严格来说并不算冤枉了她。
宝钗给衣服一节,可能是千里伏线,毕竟金簪雪里埋,宝钗也是未得善终。而从情节设置来看,宝钗其实是被王夫人逼到这个份儿上的“我打算给她两件衣服装裹,手头没有现成的,你林妹妹有可我又怕她多心”这明摆着等你表态呢。这事儿换成黛玉,听舅妈都这么说了,也肯定得自己出点儿血啊。(这里王夫人小人之心了,事急从权,黛玉虽心细,却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题外的,说说本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吧。可能也会被很多人认为冷漠无情草菅人命吧。
我从第一次读就认为这个事儿匪夷所思。匪夷所思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一事件所涉及的几个人的评价。
首先,我认为造成最后金钏跳井的后果,王夫人处置失当占三成,宝玉临阵脱逃占两成,金钏本人轻佻冲动占五成。宝钗处理的没有任何问题。
首先,金钏可不是个清纯无辜的傻白甜,在挨打事件之前,就有过她逗宝玉吃自己嘴上胭脂的事儿。事件发生当日又是什么情形呢,宝玉进来,先逗引金钏吃香药,金钏姑娘呢,在王夫人屋里当着假寐的王夫人就敢闭着眼睛衔了,此处还不算太夸张,可以解释为小孩儿玩闹。而接下来,宝玉又作大死,说要跟王夫人讨了金钏去,金钏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怎么就“有你的”了,就算王夫人自动脑补出两人有私都不算无根无据,毕竟书中人没有读者的上帝视角。然而到此时,王夫人仍然不动声色。要命的是金钏竟然让宝玉去拿环哥和彩云!这不明摆着教人不学好么,哪个当妈的能忍!王夫人打一巴掌撵出去真的不算特别严重的惩罚了,她无疑有这个权力。就算现代,小保姆勾搭主人家的高中生看爱情动作片女主人知道了也会毫不犹豫解除合同吧。
这件事上金钏绝对算不上什么冤枉,她和宝玉这种互动的暧昧程度纵观全书也就仅次于自居准姨娘的袭人,比晴雯的拌嘴撕扇子不知道严重到哪里去了!可人家袭人晴雯都是贾母放到宝玉那照顾他的,就算有点什么也是当时的社会道德体系默认的,但金钏是什么身份?母婢啊,奸淫母婢在当时是灭绝人伦的行为,站在王夫人的角度,这可不单单是勾搭主子了,这是陷宝玉于不孝不义!当然宝玉到处招惹丫头的毛病大家都知道,但你看看人家鸳鸯、紫鹃、翠缕、香菱是怎么做的,稍微过界一点儿赶紧避嫌,因为人家知道分寸和规则边界。更别提真正干净刚强的晴雯了。金钏这些行为倒未必一定是想攀高枝当姨娘(这个可能性也有),但其轻浮不知检点却是板上钉钉的,无论如何也洗白不成天真单纯(真正的天真单纯,参见翠缕香菱)。而她的投井,也真的是太冲动了,王夫人顾及宝玉,一定不会让这件事的真相流传出来的,她完全可以重新开始生活,可能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但总比自杀惹人非议强。
而宝玉的反应呢,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溜了。这也不奇怪,这没心没肺不扛事儿的孩子分明还没长大,看比金钏亲厚多了的晴雯出事的时候,他的反应也是如出一辙——根本没想过保护这些姑娘,只是在她们死后玩儿点行为艺术自我感动一下。
而王夫人的做法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毫无疑问的,愚蠢。这种事怎么能现事现报呢?连平儿都懂得等过两天寻个别的由头打发了偷盗的坠儿保全大家颜面,作为当家主母的王夫人这么冲动地当场撵人真是太不讲体统了。过阵子,施个恩,让家里把金钏领回去嫁了,岂不又省心又没有后患?还不惹人怀疑。所以曹公隐晦地说王夫人是个“天真烂漫”的人,而对于一个中年的贵妇而言,“天真烂漫”≈脑子不灵光。
最后说宝钗,两个字,躺枪,莫名地就背了个冷血的罪名。她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必然的。借住的姨妈家出了事,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能不出于礼节去看一眼么,既然去了,当然是安慰自己姨妈给人家解心宽啊,难道还义正言辞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给人添堵么,这种事儿晴雯都干不出来,那是陆依萍!而“糊涂人”云云,她也确实没有说错。至于为什么没陪着掉几滴眼泪,和尤三姐柳湘莲的事儿一样,她根本就不熟啊,就比如一个不太熟的同事出事了,有人会叹惋几声,有人安慰下逝者的朋友,有人无感,都很正常。掉几滴眼泪赚个心软的名儿其实是成本很低的事儿,但宝钗的性格,恰恰是礼节不错就好,从不惮于表现自己的淡漠,懒得迎合别人去做个现成的好人(比如谁都能看出贾母喜欢风流灵巧的姑娘情致盎然的居室,她虽然出于礼节会点贾母喜欢的食物和戏文,却不会在审美情趣上去迎合,因为那已经超出了她“应该做的”,明明黛玉对自己掏心掏肺心存感激,她也欲盖弥彰一句“只恐我人人之前失于应候罢了”)。这姑娘,真的是将自己疏离于众人之外,自带生人勿近高山仰止气息,相对而言,热情至性的黛玉容易亲近和取悦多了,真真是个可爱的妙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2021年10月31号日本众议院大选? 
  为什么美国跟日本经常在咱们国家搞小动作 咱们还跟它们保持建交关系? 
  二战时日本什么时候就已经输了? 
  明治维新之后如何处置倒幕以及佐幕的大名,西南叛乱发生地又是倒幕主力的岛津大名是如何处置的呢? 
  日本有没有社交软件? 
  二战日军高层为什么这么没骨气?东条连切腹的也不敢? 
  这样的条件在日本娶妻成家的难度大不大? 
  收到了日本BASE公司的内定通知书,职位是SE,正社员,税前年薪300万日元,我该何去何从呢? 
  在日本买东西那些不含税的怎么缴纳? 
  作为中国人,我们认为日本人要怎样道歉才能得到我们的原谅? 

前一个讨论
被男朋友当女儿养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投行人士的遭遇,没有做过投行的人不会相信?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