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口老龄化会毁灭中国经济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nowtree-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写过一篇关于老龄化的科幻小文《死亡与永生》,各位可以去看下。

我建议各位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中国和当下,因为老龄化是整个人类,特别是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共同面临的长期问题。国外的实际经验证明:老龄化不会让一个国家陷入戏剧性的崩溃境地,却会陷入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缓慢衰退,衰退的时间如此之长,很容易让所有人把经济下滑当成一个既成事实坦然接受。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为避免出现独裁,会在8-10年内更换一任领导班子,所以很难应对这种时间尺度的历史趋势。

近几年网上比较爱用“道德婊”一词来形容欧洲人,特别是针对欧洲允许穆斯林人口流入的做法,国内的舆论都是不大理解的。但如果我们深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欧洲其实已经陷入老龄化很久了,他们战后婴儿潮那一代(占当时总人口近30%)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4/50岁,开始要摆脱繁重体力了,所以他们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得不放开人口准入。而同是有战后婴儿潮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本没有引入移民,经济在90年代就开始衰退了。美国一直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他们没有大量穆斯林人口涌入,但几十年来少数族裔占比也一直是在上升的,美国不是没有老龄化,而是老龄化被转移成了移民问题。

与战后婴儿潮人口老龄化问题相伴的是,战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从1945年的预期寿命50岁,到现在老人活到90岁都不是问题。全球人口近三十年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类预期寿命太长了,实际上出生的人口并没有比以前多很多。本来战后建立的退休金制度只预计支付每个老人享受十来年退休生活,现在需要支付30年甚至40年,导致全球社保都普遍困难。

但是,以上的两个原因——战后婴儿潮和人均寿命延长,在我看来并不能解释整个老龄化现象。老龄化还出现了第三个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生育意愿开始不断降低。

上图是各国的总和生育率比较,可以看到生育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直接的相关性。所有主流国家的生育率都在2.0以下(颜色越蓝生育率越低),很多发达国家都在1.5以下,而我们通过简单的算数推演就可以得知,人类要往前延续,平均每对夫妇都必须要生育2个以上小孩,最好是3个以上(因为还有意外死亡、夭折、以及大量不婚不育的人口)。人类适合生育的年龄只有35岁,出生高峰期的人口过了这个年龄,即使想要再刺激生育也没有用了。那些生育率在2.0以下的国家如果这种状况持续超过40年的话,劳动人口就会迎来断崖式减少,这时候就会出现现在日本街上人潮人海全是老人的现象。

很容易会出现一种误解,说是某些人种天性爱生,但其实这是错误的,例如美国是个种族大熔炉,很多到美国的新移民都经历过由后发到先进的过程(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亚裔,拉美裔),几乎无一例外,各个种群都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而生育率降低。现在美国黑人的生育率已经与白人基本持平。目前学界的主流认识还是生育率和经济福利水平相关性最大。越发达的国家越不爱生,同一国家越发达的地区生育率越低,同一地区越富裕的人群越不爱生。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中国生育率下滑的问题也不例外,目前总和生育率已经比日本还低。近三年放开二胎生育,但去年出生的人口顶峰却不过是1786万人,离80-90年代远超过2000万的出生人口相比是少了很多的。而且这两年已经是二胎政策红利效应的最顶峰,愿意生育二胎的近几年都第一时间抢着生了,剩下的都是不愿生的。今后二胎政策红利只会快速衰减,放开三胎也不会有太大作用(当然我还是从人道主义角度呼吁尽早全面放开)。我们中国总和生育率低于1.6已经二十多年了,1980生人今年已经37岁,再过十几年90后的育龄人口高峰过去,我们就会进入类似日本的困境。


技术越进步经济水平越高,就越会刺激生育意愿降低,进入一个无限正反馈。在现有的社会观念里,只要我们认可追求更好生活是人类最高的理想,那就必然要面临生育率低下的困扰。


那么,为什么我们人类日子过得越安逸就越不愿生育呢?

是因为地球的资源总量不足吗?我认为不是的,在欧美澳,甚至俄罗斯这种地广人稀资源过剩的地方,人们都普遍不爱生育,生育意愿和资源总量没太大关系(图一的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这四个典型的资源富裕型国家都陷入了低生育率)。

如果是因为暴政、资源匮乏的原因不愿生那就简单了,通过罢工革命或者技术进步争取福利就可以解决了。问题是生育率过低与这些都不相关,想反抗而找不到反抗的对象,想加速技术进步却发现日子过安逸后更不愿生了。


我认为这涉及到人们在生育时的自我选择:

生育本来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社会保障越发达,越不需要养儿防老,所以生育对于个体,已经变成一种非必要的传统观念了。这种传统观念,在信息时代新观念的洪水冲击下不堪一击:你已经不能否认同性之爱、丁克族和独身主义者在道德上是有什么问题的了。

性爱的快感本来是自然界鼓励生育的bonus,因为避孕水平进步,现在不用生育也能享受快感。而且现在人类获得快感的技术水平正飞速的提高,虚拟体验、物质享受都可以替代性爱的乐趣。

所以,让个体自愿选择生育,靠传统观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我不认为我们中国文化有什么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独特之处,迟早我们的传统家庭观会被冲击得四分五裂(现在已经是了?)。


那么,有什么能够替代性爱的快感,鼓励我们为整个人类的延续多生育子女呢?


鼓励生育并不是新鲜事,欧美和日本早已走在前头,让社会承担很大一部分抚养责任。奶粉钱、教育费用全都由社会承担,从子宫里的胎儿照顾到成人,还在给父母直接发放补贴,让生育者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让不生育者缴纳单身税,(甚至鼓励年轻人开性爱派对、在派对上发扎过孔的避孕套)。但是,这些措施都收效甚微(日本《少子化对策大纲》)。

在日本已经广泛出现了一种叫“食草族”的物种,他们就是对异性完全失去了兴趣,连去免费嫖娼都懒得做。他们不止不关心爱情和性爱,还失去赚钱上进的动力,整天宅在家里,因为在家里可以沉浸在虚拟世界里,那里可以提供的快感廉价到动一下手指头就可以得到。

生育率低于2超过30年的国家还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老龄化越严重,年轻人压力越大。年轻人压力越大,就越不愿意生育。

在这个循环中,每个人都失去了利他的动机。如果其他社会阶层——特别是想要享受高质量退休生活的老人——是因为纯粹的经济效益来鼓励年轻人生育,那么年轻人很自然的就想到要逃避责任,最符合他自己的经济效益的做法就是不生育,转而在虚拟世界零成本获得快感,而让毫无经济效益的老年人阶层自己死去。明明物质财富已经足够富裕,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却爆发了最黑暗的战争,没有人再相信人世存在善意。每个人都想压榨另外一个社会阶层,每个人:老人或是年轻人,都想转嫁责任。战争中没有任何光荣和梦想可言,年轻人再生育一个新生命卷入这场黑暗的战争?即使是想想都已经觉得令他自己作呕了。

如果只以自己的快乐为最高目标,就不可能找到解决低生育率的办法,人是自己想把人类这个种族灭绝掉的。老人不愿死去、年轻人不愿生育,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自杀行为。

这种趋势早已蔓延到全世界,在欧美大把年轻人选择窝在家里吃低保维持肉体生存,让电子游戏占据自己的精神世界,直到胖死在床上也不愿挪动一步。

所以,单纯的金钱刺激都不会起作用了,人们已经不觉得对外部世界负有什么责任,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完全足够了。

随着AI时代的到来,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经济活动中,不再需要人贡献劳动,而只需要人来进行消费、享受。

所以哪怕医疗水平快速进步到生育风险降为零、孕育的痛苦完全消失、而抚养小孩的责任完全交由机器,也很难想象女性愿意选择身材完全走样十个月,而不是选择避孕并天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

AI时代虽然会减少人劳动的必要性,但AI替代不了人进行消费和科技创新。当世界进入几十亿老人在AI的帮助下勉强活着的境地,那文明已经进入不可避免的永久性衰退了。

当然,如果让各国政府通过强制措施,让妇女被迫怀孕生产,让男人被迫领养小孩,这也是会显著增加出生人口的。但是,这会摧毁人道主义,一旦让政府意识到人的主动性毫无价值,按照这套操作逻辑养育出来的就会是一批服从高于一切的奴隶,这样很难说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而且与其那么麻烦去养小孩,政府还不如直接增加机器的数量来得划算,马上见效、要多少有多少,地球上最后出现的就是一批生产一切并消费一切的机器人。

通过技术加大性爱的快感,甚至让女性普遍在生育期都享有某种愉悦,但那终究是生物本能而非理性选择,生物本能都是可以替代的,虚拟世界和其它效果更强烈的药物刺激(物质享受)更有诱惑力。我们也不能等待某次灾难唤起个体对于人类整体的责任感,比如战争虽然也能达到刺激生育的目的,但后果太不可控,说不定只是把从衰退到崩溃的时间从100年缩短到了几个月。

所以,我认为让社会代替个人解决生育问题,是一条实际不成功、理论不可行的死路。


能够刺激个体主动多生育的新观念,我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能让人主动生育的,是正面的感召力量:

让人们相信,人不应当只是依附于别人或是机器来供养的累赘,而是有着超越现实享乐的远大目标,为了让人类文明能够朝这个目标不断进发,哪怕经历短暂的生育痛苦也在所不惜。

新观念做到了这些,就能战胜人类不愿主动生育的困境。那就是另外一次文艺复兴运动才能达到的效果了。


user avatar   stgreg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龄化带来的是什么?是阶级对立。

未来这个国家,会是较为富裕的老人掌控着绝大多数的资源,然后面对十分庞大的贫穷阶级。贫穷的老人,是最早被淘汰出局的弱者。而贫穷的年轻人和富裕的老人,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所在。

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年轻的时候,劳动效率高,用劳动创造价值,这个时候,是生产大于消耗的,所以一个成年的工作者,不仅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头上的各种食利者和整个社会。老年人,则是纯粹不生产,只消费的。

对这两个阶段的人来说,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年轻人当然希望更高的劳动报酬,老年人希望更低的消费支出,这就是矛盾所在,也是经济的隐患所在。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处于焦点时刻,随时人口的变量会引爆这个结界点。未来通胀大还是通缩大?毫无疑问是通胀。

现阶段,还有一大批中年人,这些人,拿着非常微薄的薪资,干着非常辛苦的工作,任劳任怨,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观念还是很保守,很老实,就像老黄牛一样。但是年轻一代呢,年轻一代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了。现在体现出来的苗头已经很显著了,工厂招工,基本很难招到年轻人,工厂开4000块,年轻人会嫌弃脏累,宁愿去星巴克抬盘子3000块。

一旦这一代中年劳动力逐渐衰老,社会的劳动成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量变,突然增高。

比如现在你找个家政阿姨,大冬天的来家里帮你打扫房子,又是洗又是拖,油腻不堪和污渍很重的地方都给你搞干净,一个小时收费多少?二三线城市可能就30块,一线城市最多翻一倍。

比如,你老人没人照顾,找个保姆,又是洗衣服又是倒屎盆,一个月多少钱,几千块。

你想想,等这些人老了不工作了,你换年轻一代人来搞,会怎么样?几千块,你去死把。知道发达国家干这样脏活的人工资多高吗,高级蓝领绝对秒杀一众小白领的,端屎盆子,一个月没有2万块谁会干?

通胀是不是就上去了。

而掌握资源的老人们习惯了几千块的阿姨,你叫他突然换个两万块的小妹,他会怎么想。

到那个时候,中产阶级跌落神坛的时候才真正到来,因为中产阶级全身心工作,目前还能占据一点人力成本不对等的优势,把很多事情雇佣给外人来解决。等到扫地的小妹也要一千块一次的时候,中产阶级们就要不得不自己花费额外的精力来做这些事情,时间精力就不够用了。

物价会急剧上涨,不大幅加薪就没人干活,产品减少供应不足和加薪导致的成本上涨,都是通胀的推动力。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腐蚀性非常强。

============================================

针对评论里面小清新最可爱最愚蠢的几个问题补充一下。

机器人的替代性,机器人在目前可预测的时间内,不具备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流水线上做标准化工作可以,复杂的家务不可能。举个例子,你家的马桶1000块,隔壁老王的马桶20000块,差了20倍,而且工艺材质功能完全不一样,机器人怎么分辨。你拉的屎不粘马桶,老王拉的屎黏在马桶上很难刷,机器人怎么分辨。还有什么扫地机器人之所以不好卖,原因是一样的,扫不干净,效率太低。真的有机器保姆出现了,你敢把小孩送给机器保姆照顾?扪心自问。

然后新兴行业的问题,什么游戏、竞技、直播,这正好体现了现在年轻人价值观和经济的扭曲度,真正创造价值的实业不赚钱,这类娱乐游戏赚钱,年轻人都跑去干这个。假如A时点,某经济体内是一亿人口,100万皇亲国戚勋贵阶层和富人资本家,9900万劳动者(包括农民和工人),这些人的劳动提供了食物和生产资料,维持了这个经济体的运转。后来,劳动者发现直播游戏赚钱,其他劳动者都喜欢,于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跑去直播游戏。到了B时点,全经济体还是一亿人,100万皇亲国戚权贵,9900万游戏竞技设计开发人员和直播,某些小区全部都是网红。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直播给外国人看,全民对全世界直播?

===================================

好多人喜欢提日本,再统一说一下有什么区别和相似点。

日本是已经富了才老的,中国是未富先老。这是根本的差距所在。

日本的物价高不高,非常高,就是因为人工成本太贵了。而社会已经很富裕发达,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就丧失了奋斗的积极性,随便打点零工养活自己就完了。老年人不消费,年轻人低欲望不敢消费,所以社会变得萧条。但是大家的日子还是照过,没有很悲惨。老本都还够吃很多年。

中国不一样,大部分人根本还没富裕起来,一大堆农民还没进城,同时还是个养蛊思维很严重的社会,老龄化来临,阶层固化,年轻人不会安于命运的,反而会更加激进和愤怒,这就带来更加动荡和不稳定。统治者更加会倾向于增加年轻人的待遇,剥削中产及以下的老年人来满足年轻人的诉求。中产及以下的老人,年轻为国接盘,年老还要给年轻人让步,可能会是悲剧的一生。

进行基础生产创造价值的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会大幅上升,修灯泡,通马桶,接电线,理发这一类最基本的生活服务价格会暴涨,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因为人工的飞涨而飞涨。代际剥削会更显著(什么叫代际剥削,就是对不同代人的定价不同,刚毕业的年轻人的工资比工作了几十年的父母还高,因为父母这代人物质需求不多,对此不敏感,所以可以剥削这代人来满足年轻人的物质需求)。


user avatar   meng-xin-43-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呵呵,不让早恋?

过了早恋的时期,这辈子都不想谈恋爱了。

头脑清醒的时候,别说生孩子,连恋爱都懒得谈。一个人过得自在。

就是在学生时代,年幼无知的时候才会真心喜欢一个人。

还有什么各种禁止色情电影。你不去刺激一下年轻人,年轻人怎么可能就给你出个孩子,你以为流水线生产啊。

现在整个中国就是个GDP量产机器,全民拼命赚钱提升GDP,加班的加班,熬夜的熬夜,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都想着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在一起的对象身上还不如好好赚钱,自己拿钱潇洒。

就拿韩寒当年的话,不准早恋,禁止色情文化,压迫年轻人学习,拼命工作。到了年龄就想一个两个全都有孩子?想的很美啊。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

1,为什么要把AI作为重要国策进行推进?

2,为什么只有中国用海量资金在支持核聚变研究?

3,当人口的拐点到来的时候,生娃会有更多的社会以及政策支持。

前两点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节点,这两个节点在未来20年会使生产力摆脱劳动力限制。

尤其是核聚变,是与火的使用、蒸汽机、信息化一样的,对文明本质的突破。

关于第三点,不要怀疑国内的执行力和决心,计生机构不仅仅能减少新生儿出生,他们完全能够做更多。

另外,中国制造2025本身就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经济危机主要由于消费不足???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裸贷了,老了会消费不足吗?

以上是开玩笑,一带一路来输出价值吧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口老龄化永远不会毁灭任何经济,毁灭经济的是人的行为。

首先必须要纠正一点,人口老龄化是大大的好事,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绝对不是坏事。

坏事的是只占便宜不出力的老龄化,比如明明多活了几十年占了便宜,却一定要认为自己多吸了几十年雾霾、多吃了几十年地沟油吃了大亏,妄图走反智路线推翻工业化成果;明明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了,却不肯做一点贡献,妄图掏空社会财富,这类思想才是真正的毁灭之源。

说到底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不是老龄化,群众的创造力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程度。如果年轻人都不能提供有效工作量,哪怕人均寿命只有30岁,这个国家的经济一样会崩溃。

老龄化带来的所有问题,都有一个终极解决办法,那就是让大家去死吧,别活那么久就行了。那么你愿意选择早死呢,还是赖活着呢?所以老龄化带来的所有问题都是伪命题。

老龄化到底会带来什么?

一、医疗开支加大

但是问题是,一个人要活那么久,必定是能够承担其医疗开支的,如果承担不了,那么自然就会死亡,所以医疗开支大并不是什么问题,现在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是建立在大家能够支付该档次的医疗费的基础上来的,如果支付不了,也不会增加到这么高的寿命了。但是问题是人们喜欢一边占了寿命增加的便宜,一边以弱势自居:“我就是要活100岁,我看病就是要免费”。感觉好像是别人欠他的一样。殊不知国家只是资源的分配者,而不是生产者,任何分配方式都无法增加现有资源,人均寿命不可能架设在空中。人均寿命的提高要求所有人做更多的贡献才行。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

医保个人缴费比重将适当提高? 为什么?利弊? - 詹于的回答

在这里批评一下某些人的思想错误,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是认为自己赚的钱理所当然应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特别是一些女人,看见东西就想买,每次都能找到借口。但是其实他们买来的东西,利用率是非常低的,比如有些人一年只买一套新衣服,也是穿。有的人一年买5套,也是穿。一套的利用率肯定超过5套的。有人听不惯反对意见,自认为自己是在促进消费,反对他的人是吝啬。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我们能够赚取的钱是一定的,也就是我们能提供的劳动力是一定的,那么在一个地方多花钱的结果就是在另外一些地方少花钱(比如对老人的医疗)。我想没有哪个人是将钱存着永远不用的吧,他们所谓的吝啬,只是认为钱应该花在其他更好的地方而已。很多时候父母舍不得花钱其实是因为担心你没有存款,他们是在为你节约钱呀。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比如你在衣服上浪费了很多钱,而你的父母还在省吃俭用,病了都舍不得去看专家门诊。其结果就是,你用你父母的寿命,去买了那些没有用的衣服。你父母本来可以活80岁,因为你买衣服浪费了钱,可能只能活78岁了。你的父母如果哪天突然生病了,由于你大手大脚花钱无法缴纳医疗费,到时候才是悔之晚矣。所以,如果你家经济条件足够好,宁愿少买几件衣服,宁愿“生活品位”差点,让你父母多花点钱吧,现在中国也有私人医生了,有条件的可以给父母请一个。

二、养老保险入不敷出

有的人认为养老保险只是国家的一个承诺而已,他们认为国家既然承诺了,那么就必须办到。这就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养老保险说到底就是一种分配方式,养老金的来源依然是来自人们的劳动。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不足了,没有足够的来源了,无论什么国家的养老系统都只能崩溃。而最简单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重新算账。

比如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是几十年前制定的,当时的平均寿命很低,40岁左右吧。规定男的60岁退休,其实大部分人是活不到退休年龄的,这其实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并非人人都能够享受养老金福利。现在平均寿命76岁了,还是60岁退休,那么养老金所占社会每年创造的财富的比例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养老金自然会出现不足,有些人就认为要崩溃了,把这件事当成了坏事。其实坏吗?让你回到过去那种平均寿命40岁的时代,你愿意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人均寿命增加了,这当然是好事而不是坏事。那么养老金缺口怎么办?你不能光占便宜不出力呀,大家活得久了,自然应该提供更多的劳动,所以延迟退休吧。

那些反对延迟退休的人其实就是耍无赖,他们伪造出“国家的承诺”,其实国家什么时候承诺过永远不会改变退休年龄了?以前的60岁退休依据是劳动法,现在推迟到65岁依然是依据劳动法,只要达到条件,连国家宪法都是可以改动的,何况一个劳动法了。如果国家宪法不能改动,那么秦朝建立的时候你的祖先还发誓要效忠始皇帝的,是不是你也不能改变誓言?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永远只能60岁退休”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承诺,难道有一天你能活1万岁了,也要60岁退休?谁来养活你?

总之,其实寿命这玩意也是有类似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波动那样的波动曲线的。一个国家,人们生产力提高了->物质条件好了->寿命提高 ; 相反的,如果物质条件变差了,寿命自然会降低。说起来很残忍,但是这就是自然规律。而会导致物质条件变差的原因,一个是生产力衰退,比如经济危机、战争、政局混乱等;二是不工作,包括各种失业、出工不出力、做无用功、退休等情况。三是分配不公。在这里又不得不说一个“贪官万能理论”了,这是我国的一个专属理论,就是无论说到什么,需要谈钱的时候,总是有人会抬出这个理论来,大约就是这钱反正我是不出的,我交了税就是纳税人,钱不够不关我的事,肯定是贪官贪污了。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抓贪官来解决。其实贪污腐败确实是导致国家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会导致分配不公,但是绝对没有贪腐的国家是不存在的。贪腐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活下去呀,难道贪腐问题不解决,我们就要自残?难道因为存在分配不公现象,我们其他事就也别做了,就让生产力衰退,就让大家一起死?

回到题主的问题,显然题主是问反了,应该是经济崩溃导致人口无法老龄化,而不是老龄化导致经济崩溃。

另外,说一句更残酷的话。某些时期、某些国家,由于人均寿命超出了生产力发展,有的是人们变得懒惰了,有的是社会管理变差了,有的是贪腐太严重了,总之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崩溃。而崩溃的结果往往是屠杀人民,屠杀到一定程度,人们被生活所迫变得更加勤劳了,人均寿命足够低了,社会管理也变得容易一些了,这时候又建立新制度,开始下一次循环。中外各国,如果陷入了这种局面,几乎没有能例外的。所以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作想,还是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吧,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没有人能够避免。我知道有些人还抱着“国家不行了我就移民”这种幻想。然而现实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真出现了什么重大危机,周边国家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封锁边境。你要想移民?你有爱因斯坦的才华吗?你有几亿美元的境外存款吗?什么都没有还想移民?和平时期都无法移民,战乱了还想移民?到时候移民成本至少上涨百倍,中国14亿人,出去1%就是1千4百万,哪个国家敢接招?就算是当难民,中国周边你能跑到哪个国家去?西伯利亚?缅甸?朝鲜?想去美国,先练习游泳吧。

————————————————2月3日的分割线————————————————

先说所谓的“未富先老”问题。

很多人无法理解“现在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是建立在大家能够支付该档次的医疗费的基础上来的,如果支付不了,也不会增加到这么高的寿命了。”这句话的含义,那么我就解释得更加血淋淋一些吧。

一个国家的平均寿命,要如何才能增加呢?首先生活水平特别是衣食住要达到一定标准,其次医疗要尽可能的好,然后各种压力不能太大,最后是不要过度使用身体。很遗憾的是,上述4个条件,都与经济密切相关。所以说所谓的“未富先老”根本就是一句屁话!

我们国家脱离贫困也才几十年的事情,如果时间回到几十年前,即便是国家制度不变,医疗科技不变,平均寿命会达到现在的水平吗?肯定达不到。现在进一个三甲医院看病动辄数千元,人们喊贵,但是在平均工资2000-3000元的条件下,依然挤破头的涌向三甲医院。但是如果回到30年前,连中药都吃不起,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去现在这种水平的三甲医院看病了,你凭什么活那么长?

正如人们一边嚷嚷三甲医院太贵,一边对社区医院嗤之以鼻一样,这些人同样是一边享受着平均寿命76岁的好处,一边嚷嚷自己太穷,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所以未富先老”这样的谬论才能大行其道。也有人举出例子,说某某国家经济不怎么样,但是人均寿命较高。但是要搞清楚,这里的经济不怎么样是和谁比,如果一个国家能够达到上述4个条件,那么在“经济不怎么样”的背后一定有其他优势,要知道中国的人均GDP排名那是相当的靠后,估计这些“经济不怎么样”人均GDP肯定是远超过中国的,而在人均GDP超过中国的那些“看上去经济比中国好”的国家中,混得比中国差的大有国在,不要被某些片面的数据蒙蔽了眼睛。

然后是分析所谓的崩溃问题。

我前面说了,老龄化是优势,无论是1个老人对10个年轻人的老龄化,还是10个老人对1个年轻人的老龄化,从客观上来说,如果是与11个年轻人(未达到老年就死去)的情况相比,都是优势。因为老龄化国家是可以通过消耗老人来很容易的变得“年轻化”,我本来不想用“消耗老人"这样冷血的词汇,但是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当然了,10个老人对1个年轻人的老龄化肯定不是最优的人口构架,但是不是最优不等于就是负资产,前面说了,它至少比11个人全部夭折这种人口结构更有优势。

我们国家的国情就是如此,前两辈人急速的从4亿增加到了14亿,随着时间的增加,无论如何这些人口都是要老去的。如果有人觉得老人所占的比例太大,那么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了,一个就是屠杀老人,这里的屠杀并非用刀子杀,而是通过降低上述4个条件,变相的杀死老人,也就是说降低人均寿命,到了60岁左右就去死,这样就不会老龄化了。第二个办法就是无限的生殖。有人不是说了吗,最好是8个孩子养4个老人,OK,平均一对夫妻要生5个孩子(视夭折率而变动)。但是中国已经有14亿人了,再这样生,那就是20亿、30亿,你确定真的没有问题?如果有人在这里还睁眼说瞎话认为没有问题的话,那我只能黑名单伺候了。

我国既没有屠杀老人,也没有无限生殖,所以才出现了这个必定会出现的局面,那就是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很高。但还是那句话,这些老人之所以还没有死,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

那么,假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无法支撑了,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非理性的情况,那就是恐慌者占了多数。对于恐慌者来说,什么道理都是没有用的,他们会散播恐慌从而扰乱社会秩序,一旦整个国家陷入这种混乱局面,那局面就会不可逆的恶化下去,最终导致崩溃。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崩溃并非是老龄化所带来的,而是人的行为,是人采取了不理智行为带来的后果。人的不理智行为可以来自任何事情,比如地震时的抢盐风波,类似事情如果国家不能阻止,恐慌继续蔓延,也会导致崩溃。

第二种就是理性情况。老人并非负担,老人也是生产力呀,一个老人总比一个死人更有生产力吧。其实我们中国人本来不应该对这样的事情太陌生的,因为我们的身边这种事情并非什么新闻。城市中的人由于能够享受退休待遇,所以觉得人老了就没有了生产力,就完全是社会负担了,但是这并非绝对的事情,在广大农村,依然是活到老工作到老的。假设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太大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延迟退休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延迟退休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劳动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调节上述4个条件,劳动时间长了,生活水平就会相对下降,劳动压力大了,要继续增加平均寿命就更难了。不错,有的人会活不到退休,有的老人会过劳死,这很冷血,但是各位不是担心老人太多吗?70岁过劳死总比30岁过劳死幸福一些吧。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让人根本活不到70岁,会比让人在70岁时过劳死更仁慈更幸福呢?

有的人阴暗想法是很容易分析的,很抱歉我又要来扒这些人的皮了。他们认为自己享受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而如果要他付出,他就绝对不愿意,他宁愿去相信一些稍微动动脑子就能看破的谣言,他们宁愿拖着大家一起去灭亡,也不愿意稍微改变一下权利。在这个话题上非常能够体现这类思想,那就是,很多人宁愿相信“寿命脱离社会财富”这样不值一驳的谎言,宁愿相信“年轻社会比老龄社会更好”,宁愿让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夭折,他们可以为自己虚幻的“未富”而不断哀怨,可以为未来那已经不可逆转的劳动力极度短缺而忧心忡忡,可以为了国家将来可能会崩溃而恐慌不已,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接受让老人继续工作这么一个并不太难,且又能够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方法。对不起,其实这里不应该说“让老人继续工作”,因为一个人是不是老人也是要看对比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候50岁就是老人,战乱时40岁就是老人,而在人均寿命超过75岁的今天,有的人一口咬定说60岁是老人,恐怕也是没有多少底气的。所以,跳出思想包袱来看问题的话,延迟退休并非让老人继续工作,而是重新划分了老龄的界限,以前是60岁就算老龄了,现在是65岁之前都是青壮年。让你多工作5年你不愿意,但是让你的青壮年时期增加5年的话,你还会不愿意吗?现在的事实是,大家确实是已经享受了“增加5年青壮年”的待遇,现在一个65岁的人,身体状况比30年前一个60岁的人好多了,不信的可以去和农村老人比较一下,而延迟退休只是从劳动法上确认这种定义而已。


我拥护延迟退休,不是因为我愿意多工作,我也希望多玩多休息,如果只考虑个人利益,我巴不得30岁就退休。但是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是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在机器人大范围使用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是能够看清楚延迟退休问题的根源是源于寿命更长这个利好的结果的,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是可以看清楚孰优孰劣的,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是不愿意看见明明提高寿命是好事却因为无知的恐慌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的,


user avatar   Yefe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是无争议的事实,“少子化时代”来临,社会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我们应如何做出自己的经济决策?我们可以观察下日本正在发生的事情! ……………………………………………………………………………………

第一章 我国新生人口减少的现实


1. 人口政策的变迁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7年是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


2. 全面二孩后,新生人口不及预期

卫计委曾预测全面放开2胎之后,2017年出生人口的最低为2023.2万。 而现实数据却是,2016年新生1786万人,2017年新生1723万,同比减少63万。

2017年新生人口中,二胎占比重达到了51.2%,,一孩为841万,比2016年的一孩962万,足足少了121万人。 这意味着二胎开放之后,年轻人连一胎都不愿意生了。图中蓝色线条是卫计委预测的新生人口曲线,而实际出生人口是下面的红色线条。


3. 90后、00后母亲数量减少,会导致新生人口进一步下降

有人要说了,从图中曲线看,新出生人口从2010年开始不是在上升吗?2016年和2017年都有1700w的新生人口,是近20年的高峰,说明2胎政策还是有效果的嘛,不用担心发生像日本那样的“少子化”问题。错!千万别忽略了2016-2017年新生人口高峰的两个关键因素:

  • 1985-1990 年的新生人口高峰(平均2480w人/年),到2016-2017年正好在婚育年龄。
  • 突击2胎

30年前的2480w,到现在放开二胎,也就生出1700w。1700w/2480w=0.685

按这个比例,到2020年-2025年,年均出生1900w的90后成为生育主体的时候,新生儿数量降为1300w,再往后看00后为1550w/年,到2030年后,新生人口只有1060w/年。这个数字准确吗?

实际情况只会更差!为啥?

  • 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更低(至于原因,后面会讲到);
  • 90后00后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请看下图)。

上图清晰地表明90后、00后男女比例失调,大致为115:100~118:100,也就是说不仅90后00后总人数在减少,适龄婚育的女青年更是严重减少。5年后,中国母亲的数量是现在的70%,10年后中国母亲是数量只有现在的55%。再加上她们的生育意愿持续降低,2023年,我国新生人口预计= 2017年新生人口数字1720w / 85-90年生的人口数2480w * 90-95年生人口均数2000w * 70%= 970w人/年,到2027年,我国新生人口决计不会超过800w/年。


中国人均寿命为75岁,到2025年,1950年后生的老人开始逐渐离世,平均估算为1650w/年(按当年出生人口数据粗略取均值即可),也就是说那时候人口负增长速度预计为-680w/年。这么一估算,即使全面开放二胎,要不了多久中国仍会开启人口负增长的路程。随着时间推移,死亡人口增多,新生人口减少的剪刀差只会越来越大……

前阵子看到有人大代表提出开放三孩的提议,其实要我说开放多少胎都没用,因为好多年轻人连一胎都不愿意生。而实际上生二胎的又更多地出现在农村。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网友诚不欺我!

而比人口负增长更为惨烈的是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大量减少,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未富先老的社会景象,至于这幅景象是什么样,后文将会为大家介绍。


4.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持续下降的原因:

  • 养育成本高(时间,金钱)
  • 托育服务短缺。
  • 对女性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 部分年轻人生活态度的变化——佛系青年(在日本这叫“得道世代”)希望生活越简单越好。
  • 房价高企,经济压力大增。
  • 都市女性对于生孩子会破坏身材加速衰老的恐惧。

这样看来,我国新生人口大量下降是确凿无疑的了。那么随着新生人口下降,我国进入“少子化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呢?我们在投资决策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第二章 少子化会出现的经济及社会现象

我在之前一篇描述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章中立了flag——我会谈一谈日本的人口问题,那么现在仍旧以日本这个与我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为对象,讨论一下人口减少会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日本2017年新生人口94w,是日本1899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而死亡数则逐年上升,日本的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学家都关心的话题。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人口问题都会随之发生,在新生人口减少的问题中焦虑的还有韩国人,这里安利一个比较赞的纪录片《明见万里》,有几番提到少子化会造成的现象。

贴出片中的几个核心观点的截图。(具体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去看,不得不说韩国人这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


1.小城镇大量空置

年轻人减少,老人留守。即使是曾经人口聚集的城市也不可避免。片中以东京的卫星城市多摩市为例,这个曾经为疏散东京人口压力的卫星城,如今俨然一副鬼城的造型。


人口减少的城市,由于城市物业服务不能正常供应,居民楼居住价值降低。进一步造成人口外流。

2. 生源减少,学校合并。

这一现象其实现在中国的小城镇也很明显了,这次回老家发现10多年前我们那一届学生要很辛苦才能考上的普通高中已经因为没有了生源而停止办学。


3. 房产价值迅速下跌

人口减少带来的在投资商最直接的参考价值就是房价的快速下降。

途中蓝线是日本新生人口的变化曲线,红线是房价的变化曲线。只是巧合么?日本房价迅速崩盘,与泡沫经济的破灭最直接相关,我在有一篇文章中(原来当代的中国和“泡沫时代”的日本那么相像)有着重提到。当时也埋了个伏笔“90后出生人口的下降,增加了房产抛售预期”,预期这个词,我在研究泡沫经济的时候就很喜欢。我觉得这个词是一切泡沫之源,比如最近很热的“台湾人疯抢卫生纸这件事”,很令人不可思议吧(这事在70年代的日本也发生过),人性相通吧?哈哈哈!卫生纸这东西说破大天,也没有抢的必要,那些欧巴桑家里的仓库都堆满了,还在抢,以至于超市的纸巾还没上架就被抢光了。


台湾人搞出一大堆解释纸巾会涨价的道理,什么环保政策不能伐树喽,什么运输成本增大喽……即使这样,就算纸巾涨上去的话,会到你们买不起用不上的程度么?还不是预期在作祟,人们预期纸巾这玩意儿会一直涨价,不会跌。就会发生所有人都屯,没有人卖的状况,这东西就会脱离本身价值形成泡沫。回想当年中国抢盐,一个尿性。就连现在中国全民炒房,也是一回事。各路专家扯破嗓子喊出各种房价会涨的理由,什么刚需啦,丈母娘逼的啦,中国人的置业传统啦,土地限制供应啦,房子不够住啦,政府不会让房价崩盘啦……一大堆,其实就一个——“房价涨了这么多年,人们预期它会一直涨下去,就只会是买的人多,卖的人少” 。就好比说,你有一房子目前值500w,你一看过去房价翻涨的速度预期它2年后会变1000w,那你现在卖不卖?又来一哥们儿,在专家的忽悠下真相信自己是“刚需”,预期自己2年后铁定买不起,你说他会不会抢着买?

但是预期一旦换个方向呢?刚需还会觉得自己的需求很“刚”么?卖房的还会等着两年后翻番么?那时候就会是卖的多,买的少,原来怎么涨后面怎么掉,曾经说过房价会涨的理由也会烟消云散。


所以少子化,会形成房产抛售预期。日本东京第一个卫星城多摩市,80年代的时候房价曾经疯狂地翻了10倍,然后现在变成了空城。许多人一直到现在还在为没有人住的房子还着贷款,片中的房产中介(下图最右那个人)讲“即使还完了贷款,手里也只剩下价值很少的房产”。最近中国的环京地区是不是降的幅度很大?上海周边的昆山花桥还值不值3w/平?

4 养老金问题严重,公共支出减少,国家面临破产

关于这个话题我就不展开了,中国东北黑龙江由于青年人口净流出已经造成养老金短缺,在2017年末的时候被各路大神讨论过。中央财政为了救济黑省,给出了从宽裕省份调配的方案。可是再过几年,所有省份都面临养老金短缺的问题了……现在意大利的年轻人都确信了他们将来领不到退休金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这代正在缴纳社保的人,将来大概率领不到养老金。是不是很蛋疼?


5. 消费主体发生变化——成人纸尿裤比婴幼儿纸尿裤还多

前面都说了很多悲观的方面,这里给一个明确的投资方向——老年消费市场。日本已经出现专门供老年人购物的市场和超市。中国未来的养老市场和老年人消费市场只会规模更大,什么老年人纸尿裤啊,老年人康复中心啊,老年人服装(到时候肯定比童装火)…… 甚至丧葬,反正大家考虑换工作换行业的,考虑买股票的,都可以及时准备起来。


6. 青年人的就业状况恶化——非正式雇佣扩大

首先跟大家确认这一现象是现实存在的,在日本、意大利这两个超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非常明显,目前韩国和台湾也逐渐出现这种情况。可是转念一想,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减少,那么他们不就变成稀缺资源了吗?按道理来说他们拥有更多选择工作机会的权力才对啊,怎么会机会变少、收入变少,以至于生存艰难呢?我花了好长的时间一直想找一套合理的逻辑来解释这个现象,至今无果,在这里提出来,希望读者朋友能够一起探讨。

我目前想到的是年轻人的活力不仅仅体现在创造和生产上,还体现在消费上。消费主体的变化导致新兴经济发生变化,实体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限制,企业会压缩人力成本,雇佣紧缩。于是年轻人的机会只会进一步减少。


另外我觉得这个话题更像是一个社会学的课题。少子化导致青年人都出生在蜜罐里,成长阶段受到的保护和过于理想化的熏陶,以至于他们不能胜任压力大或者服务性强的工作而被淘汰下来也可能是一种原因。还有就是他们比较“佛系”,对什么都无所谓,也没什么追求。总之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现象。


6. 青年人不堪重负,压力暴增,社会问题出现

由于年老一代经历过经济大发展的红利,更多的金融资产集中在年老一代人手中。积累少的青年人所占据的社会资源更少,在经济危机中也更脆弱。


随着平均寿命增长,年老一代60岁退休后还能再活20-40年。这将在政府福利资源分配上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进一步挤占年轻人的福利空间。数量更少的年轻人,没有钱,没有机会,没有激情……没有未来。他们认为:

  • 即使努力工作,也改变不了社会阶层,还努力干嘛呢?
  • 即使努力工作,也买不了房,索性就不考虑了吧。
  • 不要告诉我拥有财富才是成功,我的成功是过得轻松。
  • 对什么都可以无所谓。
  • 尽量过简单的生活,没有负担。还结什么婚啊?还生什么孩子啊?
  • 性生活也不需要。(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啊,请看下图)

8 得道世代(佛系青年)出现!消费需求急剧减少,市场结构发生巨变

其实中国的佛系青年就是copy这个得道世代的,我又要唠叨一句了“人性相通啊~”

所以你要是还持有某奢侈品牌公司的股票的话,赶紧抛!恋爱都不谈了,也没有装逼需求了,所以豪车也不需要了,花店开不下去了,钻石不值钱了……而那些老年人喜欢的东西,会有更多的需求,比如红内衣、成年纸尿布、拐杖……


9 少子化发生后,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刺激政策

  • 减少投机市场,不能让年老一代握住太多的金融资源啊。
  • 对年轻人支付更多的失业福利(德国是这么做的,所以经济相对稳定)
  • 投入有更多刺激经济的基建项目(日本这么干了,但是效果不明显,不知道英明神武的party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 延迟退休。
  • 我们这代人退休的时候停发养老金。

本篇完!

喜欢的话,还请帮忙转发!感激不尽……


文章参考资料:

  • 韩国纪录片《明见万里之人口冲击》
  • BBC纪录片《别和日本人谈性》
  • 《日本今年新生人口数创新低 空房子如瘟疫般蔓延》


原来当代的中国和“泡沫时代”的日本那么相像

为啥当前中国的M2一直在增长还会发生通缩?

炒房没前途——写给朋友圈的中介朋友们,别再BB房价会涨了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地悲观。

考虑一个世代交替模型,每一期都有两类人:年轻人工作,老年人休息。每一期,年轻人工作的产出Y供给所有人(包括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消费)。年轻人下一期会变成老年人,因而必须在第一期进行储蓄(养老金、储蓄、投资等),才能在下一期年老的时候换取年轻人的产出。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结果是老年人特别多,但是年轻人特别少。为了维持同等的消费,相当于投入同样多的劳动力,要产出更多的产出。

比如,现在社会上有60个年轻人40个老人,生产600个馒头,那么每个人平均可以得到6个馒头。如果下一期,60个年轻人变老,但是这60个年轻人不给力,只生了40个新年轻人,如果技术不变,那么40个年轻人生产400个馒头,分给100个人,每个人只有4个馒头了。

如果希望保持每个人6个馒头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让40个年轻人生产处600个馒头来,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必须要提高50%。

注意上面说的是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这个东西的提高有很多途径,比如:

  1.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提高,也就是说给定同样的投入(各种投入),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东西。TFP的提高依赖于很多因素,比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更有效配置等等。实际上,我们国家制造业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很高的提升空间。此外,仍然有很多的改革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很高的提高空间。这点是那些老牌的发达国家所不能比的,这些国家想要提高科技水平的难度比我们国家大多了。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追赶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更遥遥无期了。
  2. 其他要素投入的提高,比如资本。实际上,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因为劳动的相对价格提高了。如果人均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的。这也就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所以产业空心化不可取,金融部门的资金空转更不可取,资本必须要有效的转化为制造投资才行。

所以只要中国能够在要素积累和生产率上下足功夫,促进技术进步和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老龄化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当然,由于老龄人口多了,年轻人的生活质量会大大折扣,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劳动力的减少会导致劳动的价格上升,所以退休的老年人也不会闲着,还是可以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的,虽然很残酷,但是这也是可以预想到的。

所以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时候,会变成年轻人累、老年人更累的阶段。

以上的技术进步、资本替代劳动,从国家政策层面而言,是非常非常需要重视的,一定要重点发展那些能够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如果一定要搞产业政策,那也不能瞎搞,不能什么热搞什么,比如不应该把那么多资源投入到所谓的大数据上,投入到机器人、高端加工、高端制造上可能更加符合未来国情需要。反过来想,为什么日本的机器人那么牛,也是有原因的。

与其担心中国经济被毁灭,不如担心中国的生育率问题。试想一下,到时候一对夫妇养四个老人,谁还愿意多生孩子?这才是最该需要担心的问题。


user avatar   neromo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1.20最终更新

先说结论, 放心吧, 老人不会多到让文明灭亡的地步的.

高能预警,以下论证会引起部分人的不适, 请"善良的人绕道"

老人问题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实际上涉及到了两个方面, 正如硬币的正反面.

1. 贫困的老人

首先 人类并非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是善良, 友好,会负担老人直至其自然死亡的种族. 人们看上去都是一个个善良的孝子贤孙,但是实际上, 当老人的负担让我们觉得沉重不堪的时候, 我们之中绝大多数都会抛弃他们。

人类从诞生伊始就面对老人问题, 对其也早有相应的一整套逻辑。 那就是当群体承担不下负担的时候,通过各种较道德的手段提高老人的死亡率(例如漠视其生活条件降低, 例如漠视其的老年痴呆症状. 例如传说中经常做的弃老, 例如放置其直至死亡再对外宣称其为自然死亡).

这是一个被人们经常使用,却又无视的事实. 你可以看到街边乞讨老者, 可以看到看大门的大爷, 可以看到卖茶蛋的大妈, 可以看到扫大街的阿姨. 每一个人都曾经有一个精彩的一生,其人生的高度不亚于你. 你有时候会纳闷为啥这些人不在家颐养天年, 在外面喝风挨晒. 其实你可能不知道, 他们很可能要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去给儿子攒钱盖房子, 或者为了自己兜里多几个零花钱, 因为他们明白, 没有自己收入,在家里就没有地位, 没有用处就意味着会处于一个被人无视的状态. 被人无视也就离死不远.

我这里不是为了谴责养老制度. 我这里只是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人类对自己的长者其实也一样的残酷.

因为他们老了, 若不从事经验型工作, 老就意味着没用, 意味着缺乏价值. 人类从来不是一个会对缺乏价值的群体仁慈的生物.


(ps, 所以我每次看到那个程心的问题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他们太不了解人性了,认为所谓的善良会最终统治人间, 其实能够统治人间的只有伪善. 程心不是善者,她在每个选择植的选择其实只证明了她是一个习惯于伪装自己善良的伪善者.

2. 富有的老人.

富有的老人不会让文明因他们灭亡, 但是却会将文明吃垮.因为富有的老人拥有过强的政治话语权.

这是另一个掩藏在社会规律中的, 人们故意忽视的事实.

富有的老人是什么? 富有的老人代表了社会的权力,金钱,知识, 富有的老人通过血脉将权力和金钱传承. 富有的老人本身组成了社会的基石. 他们曾经是整个社会运转的内核和源动力. 现在他们老了, 他们的子女和弟子们遍布社会上下, 他们借此获得了超出他们应有的政治话语权.

富有的老人,也因此成为了社会的一个供养阶层. 他们是这个世界发展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可以使用成吨低效的治疗手段为自己延续几天生命, 可以为了自己年轻时的乐趣消耗大量的金钱. 我们就不举例那些在夏威夷度假的的政客, 也不去说那些北戴河疗养的老干部.

我们的社会体系在代际传承之时要消耗掉大量的维稳成本, 因为根本找不到一个良好的办法去处理这些既得利益阶层, 既要让他们高兴, 同样也要让他们的子嗣高兴. 他们想变成老钱, 想变成永固的食利者. 他们的权力过分扩张则堵塞了社会上升管道, 让社会失去了流动性和活力. 这在东西方都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东方是孝道, 西方则是老人团体,.

腹黑一点说, 东方的孝道并非为了孝敬老人而设立, 而是为了巩固老人的权力而设立. 所谓东亚国家的特质就是老人政治特质, 是一切为" 富有的老人" 服务的政治体制. 我们不是敬老, 只是尊敬有权有钱的老人.

东方现有国家形态,是一种为老人的年龄,智力,精神状况量身定做的一种国家形态. 所以我们一直在担忧创造力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直纠结于既得利益过大的问题. 或许日本和我国将来都会面对被"富有的老年阶层"绑架的现实"

用一个形象来形容最合适, 那就是这些富有的老年阶层,实际上就是守护财宝的龙. 慵懒而又强大. 他们事实上阻塞了青年人上升的道路.


结论, 本文并非想要谴责"富有的老人" 或者同情"贫困的老人" . 只是说明一个事实, 那就是老年阶层并非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呈现许多层次的, 许多不同状态的,和你我一样同样是活生生的人的群体.

老年问题对人类文明来说,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课题, 无论是财富传承还是社会公平, 抑或过大的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缺乏同情. 我们对待我们长者的方式深刻的塑造了我们现有的社会,

而通过讨论这些问题, 能够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我以为会的,直到我从采购同事那边得到信息:现在的工业机器人价格只有七八年前的几分之一。按照公司的标准计算,一个操作工一年的成本可以买两三台机器人。

我承认自己真的被惊到了,知道这一天很快会来,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大家还是担心这几年中低端制造业大量失业怎么办吧。

------------------------------------------

20180424更新

针对评论区很多人的误解,在这里追加谈一谈。

很多人的误解之一:把这次的产业革命和以往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等同起来,觉得汽车代替了马车,最终工作只会增加,不用担心马车工失业。

这是很多人的普遍误解,误解的原因在于对这次的产业革命认知不深刻。这么说吧,第一次蒸汽机革命和第二次电气革命,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带来新的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工作。旧的被淘汰的从业人员,可以简单的转移到新的产业中去。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因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是在某一个行业取代了人,而是在几乎所有的中低端制造业、服务业取代了人,不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于中低层白领也一样。不存在什么汽车淘汰马车,大家都去生产线当工人的事情了,所有的中低端职业,统统一扫而光。这是第一点。

而被淘汰的从业人员能够很轻松的找到一份工作吗?并不能!因为剩下来的职业,要么需要多年经验或者技术;要么是同人打交道的职位,需要人脉和客户积累;要么是需要非常高的知识和教育,比如程序员。未来的五到十年,光是中国就会有数以亿计的中低端劳动力失业,他们需要新的岗位来安置,需要接受职业再教育。这是第二点。

还有些人对这种趋势的道理没有充分的预计,总觉得是三五十年之后的事情。然而从现在的成本下降速度和技术进步速度来看,这种取代的速度会快的超出大众的想象,会快到超过社会制度和结构演化的速度,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简单来说,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无法适应智能化、自动化的社会大生产的时代,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会从几年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变成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时时刻刻存在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

用不了多长时间的技术演化和生产力进步,整个社会系统就会进化到这样的地步(现在已经有苗头了)——形成一个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物流体系。也就是中国十几亿人,只需要几千万(甚至更少)的人,去管理、维护、运营和升级整个国家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物流体系就行了——用更直白的话来说,也就是淘宝、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最终形态。剩下的十几亿人干什么呢?连服务业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能够容纳一两亿人不错了。剩下的人在现有的社会制度下,只能失业。由于技术演进和替换淘汰的速度太快,所以整个社会都没有做好准备,大多数人只有以下几个选择:一个是拼命学习,找一份机器人干不来的活,然而竞争必然会非常激烈。第二个是被迫降低自己的工资,把自己的工资压低到比机器人还低,负荷比机器人还重的程度。第三个是接受失业的命运,拿一份救济金勉强糊口,然后在街头和那些同样失业的人聚集和抗议,最终形成洪流冲毁旧的制度,爆发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革命和战乱。


user avatar   tai-shang-lao-ju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河北人口发展规划:多政策支持生育,2035年人口增至7910万人? 
  如何看待中国新增 7 个自贸区?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现在的经济到底哪种情况,未来又会是什么哪种状态? 
  为什么唯独在出生率、结婚率、老龄化等人口问题上,国家可以报忧不报喜?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想学习经济学,该怎么开始入手学习呢? 
  如何看待《上海的黄金时代已谢幕,这座城市注定要为它的保守付出代价》一文中关于上海的论述? 
  韩国、日本是我们的未来,越南、柬埔寨是我们的过往,这句话正确吗? 
  为什么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半导体行业不害怕美国制裁? 
  西方主流经济学能解释现代中国的经济吗? 
  怎么看待2019广州GDP仅仅比重庆高20多亿,于深圳差距拉大?五年内从第三到现在差点第五?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 3》的结局?
下一个讨论
你们讨厌「小哥哥」「小姐姐」这种称呼吗?为什么?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