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欧洲在走向衰落」是真的吗?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chong-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说,其实欧洲是完全被低估了,国内天天黑欧洲药丸… 所谓的“欧洲崩溃论”在中国的流行程度甚至远远高于所谓西方的“中国bk论”。

我就不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西欧国家个个劳动生产率 产业链 居民可支配收入 人均创汇能力依然是世界最高水准,丝毫没有动摇,到底哪里药丸了,人家提早几十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依然非常发达,各项科研指标依然傲视全球,到底怎么药丸了,走向衰落了?

西方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世界的“主人” 很多所谓的后发工业国不过是人家的打工仔罢了,靠着人口优势经济增长率自然是要更快的,而欧洲国家老龄化严重,很多老年人是拖后腿的,没有提供很大的经济贡献,但这个世界的高端产业链几乎都被传统西方国家给包围了,落后国家根本无法转型啊,短暂的经济增长率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本质吗 ?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别说欧洲国家还有极高的创汇能力,欧洲的金融业银行,法国的非洲腹地,英国的印度腹地,西班牙的拉美腹地,举个例子就是西班牙的santander 和bbva银行在拉美的地位相当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中国的地位,且地位十分牢固,光靠金融行业的收入都足够让本国人生活的不错,更别说人家在其他产业的“老底”。这都是后发国家 什么韩国泰国甚至中国根本不能比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搞一带一路,想扩大自己的“腹地范围”啊…

全世界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在欧洲,保险产业是有那么多钱,才敢为别人担保,否则拿什么赔?而保险业的资产来自保险客户的投资,但保险客户投资的钱不是静止的,而是这些公司再转手投资,赚了钱,再去担保,但总的来说赔偿是少的,赚的是多的,欧洲的保险公司资产之和比中国GDP还高。欧洲不少金融企业的总资产也相当于中国GDP的百分之十几,比如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2021总资产也只有3400亿美元,而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2021总资产是18842亿美元,相当于5个三星,相当于中国GDP的13%,这些巨大的资产在流动中产生多少红利?

另外,欧洲国家一个个都有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我认为所谓的“完整产业链”就是他不需要依赖外国的技术,或者说国产化率很高就能完成从工业母机到设备到产品的全过程。西欧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完整生产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笑话欧洲没有工业能力,工业不行,大夸一些后发国家的工业水平,比如韩国之类的,呵呵。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国家可都能自主的生产航母军舰飞机豪车等,直到80年代世界造船三大国都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之后被廉价的韩国取代了,但是人家韩国还是要买法国和西班牙的专利,合着人家欧洲人啥都不干光收专利费都赚死,但是高端豪华游艇,澳洲的军舰,中东的自卫舰是不会拿给比如韩国去造的,而都是拿给欧洲国家造,这说明欧洲的产业链非常齐全,啥都能造,但是人家只造贵的造你造不出来的,比如被韩国人吹上天的lng船技术也是从欧洲转移的,80年代前欧洲的lng船不是法国的大西洋船厂就是西班牙的izar船厂,韩国生产一艘船,扣掉专利费和买西方设备的钱,利润还不到5% 而且就算如此,欧洲依然可以造lng船,但是造价比韩国高80% 所以04年后几乎没人找欧洲造lng船了,但是不代表人家工业不行 造不出来。韩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两倍,但依然改变不了三星购买ARM架构修修补补,依然改变不了英国法国西班牙都能造航发韩国造不了,依然改变不了西班牙ITP是罗罗的一级供应商而且是供应涡轮的,而韩国连三级都没有,这就是区别。欧洲国家虽然都只有几千万人,但人家不仅有造船、汽车、轨道交通、建材、石化、精细化工、纺织、陶瓷、医疗仪器、钢铁、食品加工,还有门槛高的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生物制药、军火、核能,还有金融电信能源建筑水务遍布国际市场。而后发国家中发展最好的韩国的许多工业都是空白的? 比如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光学设备,医疗设备等。

很多人说欧洲国家已经没有了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只在行某些领域,呵呵。现在的欧洲已经形成了互相融洽的产业链,就是造你在行的就行,我直接买你在行的,卖你我在行的,但是不代表你在行的我就造不出来,或者我在行的你就造不出来,只不过你的好 我就买你的好了,干嘛还要自己造。

很多人觉得欧洲没前途,反而大赞一些后发国家前途无量,比如韩国越南之类的,呵呵,而我认为这些国家更没有前途,甚至肉眼可见的衰落…
你去韩国的工厂看看,看看他们的设备都是哪里产的,韩国连一台高端机床都生产不出来,全是进口欧洲的,一个生产设备,一个买人家的设备专利生产产品,谁能过的更好,谁更有前途,这还需要问吗?韩国的工业就是一个“万国造” 造个壳子,高端设备完全高度依赖日本欧洲… 所以韩国福利差,韩国人生活的累,韩国的人均gdp看着和西班牙意大利差不多,but韩国的人均财政收入连西班牙的一半都没有,人均福利支出更是不到人家的1/3,养老金失业金只有人家的1/8,这都是有官方数据说明的,别说韩国了,就连亚洲的老大哥日本人的生活水准也比不过人家欧洲人。人家欧洲人8月份全民度假,韩国越南人8月份全民加班?

欧洲的问题是他不缺技术,也不缺科研能力和科研人才,他什么都有,他的各种实验室,研究中心都是世界最高的水准,他缺的就是人口。

但是这个趋势也在改变了。我觉得现在的趋势就是欧洲国家再往右走,然后他再一直拉回自己的工业,拉回自己的工厂。因为现在的条件也很成熟了,欧洲国家他不缺技术不缺科研能力不缺科研人员,他就是缺的人口,但是现在的机械化设备已经非常健全了,越来越多的黑灯工厂投入使用,而且这将是一个趋势,就是不需要很多人力就能完成生产。尤其是疫情之后,肯定会尽量地把工厂往回搬,然后给小地方小城市的人口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比欧洲,我反而觉得这对中国的未来将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因为中国那么大的人口,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就是基础的制造业,如果都转到服务业的话,那么服务业将会内卷到死了,而13亿人的产业升级,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产生一些新的产业,因为老工业已经被欧美吃透透了,韩国中国台湾能成为发达地区就是因为90年代的互联网属于新产业,这部分的加工交给了这两个地区,加上他们属于人口不大的小地方,才成了发达地区,而中国要产生多少新的行业才能让十几亿人产业升级呢?就算中国开挂了,把人家西方的产业链全都吃透了都不够让十几亿人都产业升级啊,这几乎是不可能是啊。

说实话,很多人也都是瞎操心,欧洲人自己都没担心自己的未来会衰落成啥样,看看欧洲国家的各项未来计划,根本没有定多大的宏伟目标 ,欧洲人对未来的计划都是如何降低工作时长,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倒是嫌自己国民工作太久了,不利于国民对思想科研各方面的创造力,这就是区别,因为欧洲和其他国家完全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user avatar   sala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你们怎么吹我就说一个事

德国的热水壶,单层的,不是一体成型不锈钢,丑成这个样子,就因为是made in Germany, 售价58和78欧

今天在德国Mediamarket刚刚拍的。冰箱 电视 微波炉我就不发了,比国内价格翻一倍不止。别说质量好,服务好。保修期坏了确实给你修,修就是3周起步,注意是起步。也不给你换新,除非修不好。而且从你保修到来人至少2天。

国内要是给你修个家电要7天,你都能去给他店砸了吧。但是德国就是拉跨成这样的家电制造业..........

有人看,那我再贴一个好玩的。德国人一般有钱的爱环保人士会选择电动车,电动山地助力车什么的。为什么说是有钱人呢,因为一般人买不起。给你们看一下国内那个小牛电动车在欧洲售价,3700欧顶配版,快要人民币3w了。这是官网售价

还有亚马逊上的电动山地车价格,也是快3w人民币。

但是小牛那样的因为功率大,需要上牌买保险,每个月又要多几十欧保险。所以只能是有钱环保人士专属。

你说为啥那么贵?因为保护本地制造业,德国特斯拉工厂拖拖拉拉几年了就是不给盖好。(这里是我自己理解的,错了欢迎指正,不抬杠哈)(修改,之前说特斯拉比国内贵很多,经评论指正修改。modle3 46560欧,modle s 101990欧,Google查的。评论说可以申请9000欧的补助)

别说德国人有钱,普通人,大众,一般人,一个月就2-3000欧元的收入。我不敢说是不是在衰落,免得有人输出我,但是起码不是在走上坡路吧....


2022年4月5加更一个,最近在看车锁,德国亚马逊......感受下价格.....



user avatar   wen-yi-gong-cheng-shi-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算题主链接中说的欧洲工业老国机械领先我国百年没错,但是如果我国的高级人才愿意奋起直追的话,十年时间可能就能追上三五十年的差距。

毕竟我这边工业老国的技术人员们都在自嘲是在原地踏步。

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并不是传统行业,而是新兴行业。这就导致了中国和欧洲逐渐形成互补关系。嗯,因为欧洲的机械强国们实在是太爱吃老本,太不重视信息业的发展了。


甚至最近我周边满街都有一条神奇的宣传,大意是:如果我们普及摄像头和二维码,我们就会变成中国。

好吧,我知道你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欧洲人到中国出差旅行,发现中国手机扫码点单付款一条龙,发现中国刷脸就能办成很多事,简直一脸惊叹号。


但是,我同时也知道,在知乎的政治正确是劝退机械行业。我们中国子公司的技术人员基本上培训完一两年了就跳槽走了,到现在那边还不能独立进行复杂的计算分析和机械设计。

是啊,干机械哪有干IT挣得快,做技术哪有当销售搞管理收入高。

质量改革?技术革新?要投入多少钱?不干,我现在这小作坊的破质量老技术照样能做出来东西,为啥要多花钱去改革创新?老板们只有赚钱的梦想,没那个发展技术的梦想。

跟欧洲在工厂里闷头一干一辈子的员工们比起来,中国人民更关注局势和利益。


在传统行业被新兴行业替代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新中国的崛起和工业老国的衰落。

但正是因为传统行业不可能全部被取代,这也就成了全球合作的意义。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说的,你应该在100年前去问。

100年前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欧洲是不是已经衰落到底了。

一战之前是欧洲的顶点,一战打完后,欧洲的精英全死了,要不然希特勒怎么可能再德国执政?

二战打完了,欧洲从强势区坠入弱势区,日线都跌到均线之下了。

到了超跌区域后反弹,所以有了德国重建一小波强势,然并卵,年线死叉的。

所以不要问欧洲是不是衰落了,一百年前欧洲一大片殖民地,大英帝国雄风犹在,国联美国没有加入也没事,还是世界性组织,再看现在,你还问欧洲有没有衰落,你应该问欧洲有没有底背离。

问了也没用,弱势就算底背离还是要下跌一波,最怕实在搞不下去了被ST找人接盘

尚若美帝接盘也就罢了,尚若伊斯兰接盘,这股准备退市吧。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就看冷战后的GDP增长率嘛,美国大致是欧洲的两倍,中国大概是欧洲的三到四倍。然后欧洲在国防上最独立的法国GDP掉到德国的一半。基本形势就是经济和美国差距越来越大还被中国疯狂蚕食。防务上逐渐成为美国的附庸。未来就是第二个拉美。


user avatar   lonely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知道这个问题下,99.9%的回答是大国崛起,欧洲一塌糊涂。

但引用我以下这篇文章公众号原文的置顶留言所说的那句话,“10分到50分很不容易,值得尊敬与自豪,但因此极度瞧不起,处处鄙视同一时间从70分提升到80分的人,这是不健康,也不合理的。


以下是原文:

如今的欧洲真的已经这么不堪吗?


本文是一篇Q&A的短文,谨就一篇文章,发表我个人的观点。


以下是知识星球群友分享的一篇网络游记:

以下是我的看法


今天群友分享的那篇网络欧洲游记,其实是典型的“宁南山式文章”。这样的文章如今在网络很受欢迎,传播度很高,而且传播起来民族自豪感满满,特别正能量,也特别容易吸粉。


然而从那篇贴子的留言中可以看到,我们星球的群友还是对这种思想具有辨别能力的。


欧洲虽然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仍然,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全世界最宜居,发展水平最高,人民素质最好,旅游体验最好的地区,全是最,没有之一。


我写欧洲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在公众号相关的文章中,对于欧洲的推崇和态度也表达的明确与肯定。




为什么觉得欧洲好,上面的几张过往文章截图,应该能清楚的说明原因了。在这里,我们只讨论,这个地区现在的人类发展指数和发展档次确实是世界最高的,至于为什么高,很多人会开始引申的“罪孽”,抱歉,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不能我说事情是东,然后你转移话题说为什么是东,而不是到底是不是东。


欧洲旅行对于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自身有种族情绪,大东亚主义等一些个人思想思潮,在后期的欧洲旅行中,对比其它地缘区域,我会感受到冷漠,不受重视,甚至被种族歧视,仅仅在这一方面,我会更喜欢东南亚和拉美国家。毕竟我在民族认同和个人性格上,都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人。(相关的文章我也有写过三篇,请参见。)


被辱骂小丁丁的亚洲人?细数我遭遇的种族歧视与种族红利

我为什么开始重新爱上东南亚?

这个柬埔寨城市正在变成中国的一个飞地



就像我们的媒体,和日常宣传中,唱衰日本失落和停滞了30年,然而我们和日本的差距也仅仅是从1993年的一百倍(1995年日本人均GDP36000美元,中国是370美元左右),缩小到了现在的四至五倍(仍然是人均GDP指标)。

而这四五倍也是天大的,在GDP增速破六时代,这极有可能是我有生之年不可能弥补的差距。


除了经济之外,更不用说我经常所讲的,长时间,几十年经历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国家的国民,所具有的文明素质与教化优势。

我们与欧洲、日本的差距仍然十分的巨大,我们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高端产业也暂时还不够多,因此大部分人民时刻生活在高度激烈的竞争之下(高度内卷),这是我在欧洲旅行,最心生感叹的地方。为什么工作日的下午,有这么多年轻人在海边,在河边散步,睡觉,谈恋爱?他们哪来的时间,他们不需要赚钱吗?此刻的南方经济中心,深圳的福田中心区,路上可是几乎没有人烟的啊。


在欧洲旅行的时候,最多的是感叹到这种因为人均资源充盈,以及食物链顶端的产业能养活足够的人口,导致的不争不抢与内心平和(相对于中国)。

我们在社会发展平均水平远超过我国的国家旅行时,可以观察我们在某些方面的赶超,感受我们的逐渐进步,树立适当的民族自信,更加下定不折腾,坚持线路,埋头产业继续升级发展的决心。


但盲目自大,只是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就下结论我们已经全面超过他们了,他们的制度、文化、社会生态腐朽了,我们不应该继续再学习了,我们真的是世界之巅了,这并不是明智和有益的。


以上。



众所周知的原因,知乎很多文章不在了,更多被和谐的文章,请在公众号“大西洋鳗鱼”阅读查看。

相关文章:

原创不易,烦请您点个赞,感谢。


user avatar   chang-fei-85-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欧洲唯一的门面俄罗斯被一群欧奸德法意等制裁,你说这不是衰落是啥?

甘心做狗,不愿意做狼,哎…….


user avatar   RoseofVersaill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到讨论欧洲的时候,我都要放这张图,屡试不爽。

看下图:

纵轴是这个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年工作多少个小时。横轴是这个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工作一小时能产出多少GDP。圆圈大小是人口数量。

举个例子,左上角是中国,平均每人每年工作2200小时,除去假期,相当于每天工作9小时左右,中国人平均每工作一小时产出10美元的GDP。右侧大圆是美国,平均每年工作1750小时,比中国人少450小时,每小时产出是65美元,中国人的6.5倍。

总的来讲,这张图,越靠右下角,这个国家的人工作效率就越高,产出越多,科技越发达,产业越尖端。

那么欧洲人在哪里呢?注意看最右下角,法国、瑞士、卢森堡、荷兰、挪威、德国。其中德国人拥有全世界最低的工作时间,平均每天也就是5小时出头,但是却产出了比公认的科技大国--美国还高的GDP。

现在你再想想“欧洲正走向衰落”这件事?不管中国怎么想,反正美国肯定是不敢这么声称。


user avatar   wang-hu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懂经济,国际发展啊这些宏观大事,只敢拿身边的事情说说。

1. 坐标法国大巴黎92省(就是巴黎高楼大厦CBD所在省),号称巴黎地区的富人区,门前的一条小路,修修挖挖,眼见从去年秋天到今年夏天了,还没有修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说好的工业4.0呢?

2. 我的意大利女室友,在巴黎工作,拿的工资是法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各种charge保险除去大概是1200多欧。房租大概600欧,生活状态你们自己想想吧。 她毕业于意大利某不错高校,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来法国是因为在意大利实在找不到工作。同时她抱怨说她哥哥在意大利没工作,靠周末在餐馆打工和父母的支持度日。

3. 好朋友在马德里德勤咨询工作,月薪不足2000欧。上海的德勤筒子们报报你们的薪水哈~ (修正一下,他说是税后1500欧,还加了句yeah, it's very busy but so well-paid。。。。)

4. 巴黎的地铁很多线路没有空调,反正西安地铁是有的。巴黎地铁的线路设计真的相当完美,但是运行的车辆旧的让人难以想象。政府似乎也并没有钱维护更换。

5, 再描述下我今天上班的状态啊,早上9点半进办公室,十点开会,大家在会议室里闲聊到10点半才开始议题,正事儿加上闲扯到11点半结束,然后旁边办公室要去度假的大叔又来我们办公室闲聊,到12点。。。12点半大家都去食堂吃饭了,1点多回来咖啡到快两点,然后四点的时候好多人又去咖啡了,五点半大家就回家了。。你们算算今天的工作时间有多少呢? (不能代表法国的整体情况,因为我也知道不少公司挺忙的,但这种工作情况也能代表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很好,但仔细想想,凭什么呢?所谓的技术底子,还能吃多久?)

6. 法国的工业之花Alstom集团去年被GE买走了,今年另一大工业巨头阿海珐集团也陷入了困境,正要被卖出。看看法国的世界500企业,除了靠垄断的EDF gdf和奢侈品,其他涉及工业科技的运营状况都堪忧。

7. 大企业越来越不敢招人,尤其是以前常见的CDI合同越来越少。Prestaire, CDD 等越来越多。为了降低成本,今年公司又把业务外包了一部分给摩洛哥。

8. 越来越恶化的社会治安,相信生活在巴黎的同胞们都有体会。

我想说我真的很喜欢巴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绝对是世界上人文旅行最棒的地方,但是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欧洲从一战开始就在走向衰落,一直衰落到现在。

1914年8月份,英国政客爱德华·格雷感叹道:“整个欧洲的灯正在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不会再看到它们被重新点燃。”

一战导致了战后的超级大兵变和大革命,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参考马督工的一篇文章。最终一战毁灭了三个帝国,欧洲列强的内斗使得欧洲人丧失了对全世界的霸权。

一战之后,两个实质上是欧洲文明的边缘国家开始崛起,一个是美国,昂撒私生子,一个是俄罗斯,欧亚文明的混血儿。

最让人忍不住喷饭的是,到了二战欧洲又重复来一次自我毁灭。但这也是情理之中,二战的导火索早就深埋在凡尔赛合约之中了。当时就有人评论: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就算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内斗和自我毁灭,欧洲依然是一大堆工业化强国和发达国家。只能说欧洲人三百年的家底的确是太厚了,想败也一时败不光。要不是欧洲内部分裂再加上犯了很多错误,全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都没有啥机会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美国能够非常有效的同化移民而欧洲近几十年对移民的同化却是失败的? 
  游客在酒店私属海滩溺亡,酒店回应「系公共海滩,入住有安全提醒」,私属海滩是怎么划定的?酒店有没有责任? 
  2019年你都在哪些地方留下过足迹? 
  如何看待测评爆料部分五星级酒店不换床单、清洁卫生间、马桶? 
  奥地利瑞士解体,各州单独加入德国的可能? 
  如何看待德国驻华大使贺岩去世,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没有钱的两个女大学生怎么穷游西藏? 
  如果法定婚龄降低为男 20 女 18,会对人口增长带来哪些影响? 
  波黑内战打得这么惨烈,为什么国际社会并没有协调让波黑分裂? 
  为什么地图上的大型岛屿多在大陆板块的右下角? 

前一个讨论
大连新机场征名开始,最佳命名奖可获 2 万元,你有哪些好想法?
下一个讨论
与西方媒体开展舆论战是否必要?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