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是你去东北才知道的事情? 第2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活质量性价比很高

因为要结婚,我就和父母去老婆的老家提亲,其实对方早答应了....也就是去看看老丈人家顺便玩玩。

没想到丹东和宽甸环境非常优美,大量的山区覆盖着植被,可以说是被森林包围的城市。(我以前概念里的东北全是工厂,到处都是烟囱冒烟,类似赛博朋克)不说丹东,就是我老婆家所在的宽甸我都十分喜爱,我也算去过很多地方,包括海外。十分客观的说,丹东和宽甸比江浙沪更适合人类生存(不是农民那种农业生产的生存,是在有钱的情况下的居住)。

然后我必然会去打听房价,尼玛,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几乎等于白送......

我是12年第一次去,当时宽甸最好的楼大概3,4千一平;丹东在鸭绿江边的新盘不超过6千。今年春节我又去老婆家了。几年来房价涨幅不大,大概也就涨了20%左右。

还记得第一次去丹东江边玩,聊到房价的时候,我确实非常震惊,跟我妈说,你可以从底层刷到6楼问题不大,可一次性付款,最好是按揭,贷款压力不大,6套房才需贷款200万不到,分25年偿还,其压力等于在上海买一个中小户型。因为按一层100个平方一个单元,一套房大概50-60万,六层也就是6套一共300-360万...

宽甸的房更是便宜。刚才说的是市中心(城市很小)一套大两居在30万左右,加上装修40万。要是位置偏一点的10-20万就能搞定....

相比于其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生活设施(新开了一个市场里面所有的南方蔬菜水果都有,超市里商品与大城市无任何差别)这房价真的是,我很羡慕我老婆在宽甸的亲戚,幸福指数很高,因为这房价确实太低了...

我本人是做风险投资的,据我的观察,东北经济应该已经过了最低谷的峰值阶段(今年宽甸新建了几个大型生活基础设施)我现在正打算去宽甸买一套房,不是为了投资...为了以后养老.....我很有信心,在我老了以后,丹东可以接近北海道那种水平。

现在我要强力推介下这个美好的小城

(匿名是为了防止别人说我装逼炫富或者当地人认为就是我这种想法的人炒热了当地房价进而产生仇恨情绪)

































最后放一张我和我老婆的照片,目的是让各位老铁放心,这个东北姑娘并不是因为“东北经济下行”“迫于生计”嫁给一个南方马来人种的矮黑糟老头子,本人181,和我老婆同岁,内斗省985毕业。而我老婆是我见过最善良,心里最干净的一个女生,与她相处,你永远不用担心“被辜负”,尽管她没有江南姑娘的细心,出门有时不带餐巾纸...结婚至今已经6年,无重大矛盾,偶尔为一些琐事争执一两句或者互翻白眼....

———

写作初衷:作为东北女婿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东北的文章,我没有做过系统的东北经济发展状况调查,对东北的了解也不可能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相提并论,更不想罗列一堆数据以“厉害了XX”的论调去证明什么,反驳什么。我写的就是我,一个东北女婿视角下,老婆家人在她家乡的生活以及我的所见所闻;

中国是典型的东亚阶级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位置越高,自我感觉越好;大部分人感觉自己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拥有,而是取决于我的相对拥有和别人的比较结果。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最成功的地区,同时必然成为经济转型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东北的经济问题其实和目前的俄罗斯如出一辙,根本不用去刨析到灵魂深处,体制的转轨,地缘政治的剧烈变动,不是普通人能左右的,日本人战争罪行累累并没有妨碍他们过着全球最高质量的生活,尼泊尔人无欲无求,天真善良也没能帮他们获得物质的丰盛。东北地区目前的经济困境与人祸根本不沾边,纯属天灾。同样是天灾,你会嘲笑被地震夷为平地的四川汶川人吗?会去分析分析是不是因为四川人坏才招致了地震吗?俄罗斯毕竟是外国,是亦敌亦友,甚至长时间是中国的重大威胁,我们可以落井下石,而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东北人是我们的骨肉至亲,东北人他不就是我们的妻子,丈夫,舅舅,伯伯,姨妈,姑妈,同学,同事吗?难道东北背后不应该有一个伟大祖国,有12亿同胞支持吗?

即使是所谓的经济增速下行,我所见的东北也远非“草木凋零,万行俱灰”,我老婆的家庭是一个县城普通家庭,家里有退休公务员,有出租车司机,有幼儿园老师,有个体户,有农民,有大货车司机,这些普通人虽然收入无法与一线城市高端白领相媲美,但是考虑到生活成本(房价低,无房租,在家吃饭,以及乡下亲戚的蔬菜水果支援),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实现了安居乐业,每户家庭都有一套装修完善的县城两居,冬天有暖气供应,家里有辆代步车,偶尔能组织聚会或旅游,孩子们都努力的上着学校,毫无破败迹象,甚至在某些方面生活质量还要高于一些地区。东北的低房价并不完全是低收入导致的,实质上东北人的收入也比全国大部分地区低不了多少,而房价却显著的低,这是因为东北的城市化起步早,没有大量需要城市化的刚需人口,再加上东北没有大规模外来人口流入造成的,这是东北人的福气,是享受前人的建设结果,实际上房价高对大部分人都不是好事,因为房子是一种总价很高的资产,你要想获得产权需要跨过一定的资产门槛,所以在高房价地区,房子是有钱人收割穷人的一种工具,朋友们千万别在房价上和外地攀比。而由于物流,商业,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小城市居民的生活真的比大城市差很多吗?我自己亲生体验下来,并没有,基础生活质量无重大差异。

我的文章看着文风很轻快,可爱,这是我选择的表达方式,实则我想反应一个深重的话题,就是“经济发展下行局面下的东北到底怎么样?”,正文全篇皆是我这个个体的实际感受,至少我看到的东北,他不宏大,但也不破败。他很平静的在努力的慢慢变得更好,和我们其他人一样。

俄罗斯也许会永远沉沦,因其全国同质化,无回旋余地;而东北不会,因为东北人是中国人,东北在中国,中国有广大的腹地可以迂回调整,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在中国发达地区产业继续上攻,工业进一步集聚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产业类型和人口分布是在整个国家体系内协同变化的,即使无法重现往日工业中心的辉煌,以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特征也可以在将来的中国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北海道);最后,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过轻言放弃,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

渺小而伟大 坚韧而不拔


———本来不想秀,评论区有一些奇葩认为我没去过什么地方,因而才感觉丹东挺好的,那我稍微秀一下,以显示可能我去的地方比你多很多呢也为未可知……


最后是结婚后带我老婆去过的一部分地方...







希望一些人不要以自己的眼界去恶意揣测别人,我只想表达些真实的想法而已。


user avatar   mao-rui-lin-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沈阳的服务员特彪悍。


我有次在沈阳某小餐馆吃饭,2个男的点了菜,过了一阵子服务员上上来了,男的觉得菜点多了,说“这个菜不点了”。

服务员是个肤白胸大的妹子,对着两个男的咆哮:

“草泥马,你TM不是点了吗?”

那两个男的跟做错事的小孩似的,低头吃自己碗里的菜。

大胸妹子骂了有1分钟的时间,终于骂骂咧咧地把菜端回去了。



我第一次去沈阳的网吧玩,机子开不了。

去找前台,这次前台又是个肤白貌美的妹子。

妹子撂下3个字:“叫机修”。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我当时懵了:这是什么意思?在哪里叫?为什么不是你帮我叫?

看到我没反应过来,貌美妹子一字一字地跟我说:“叫、机、修”。

然后特鄙视地嘟囔了一句:“听不懂人话吗?”

我跟个做错事的小孩似的,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旁边有个上网的男的,机子出了问题,大嗓门嚎叫一声:“机修!!!”

网吧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人叫到:“来了!!!”

卧槽,原来这么回事。

后来去了其他网吧,也是这样的习俗。


我在沈阳呆了4个月,挺喜欢这里彪悍的服务员,总比某些地方跟死鱼一样的服务员有活力多了。


user avatar   li-jia-ha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北人是全国酒量最大的群体之一,那位来自内蒙的同学请你坐下。

东北男人是全国最怕老婆的群体之一,那位来自川渝的男同志请你坐下。

在东北餐馆吃饭,要遵循人数—1=点菜量的原则。切不可俩人吃饭打肿脸充胖子非要点四个菜。服务员一般也会劝你:够吃了,别点了。

在东北迷路,路人会热心的为你指路,顺路的还会带你过去。这一点我曾经认为全国都一样。直到去了一个本地人以提笼架鸟为爱好的地区,一口一个“您”的给你问东指西拿你当傻子溜。

东北夏天也很热。

大金链子大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大哥”,和紧身裤豆豆鞋的社会人,其实在东北的现实生活中极不常见。大多数东北人,也都是忙碌于生活的普通人。

近年来新闻报道,如果一个东北老爷们做了点好事,标题一般是“一男子如何如何”。如果一个东北人做了点坏事,标题一般是“一东北男子如何如何”。我们也很无奈。

在东北长春开车,左转叫“大回”,右转叫“小回”。

在哈尔滨,超市叫仓买。

在东北读书的外地人,很难不被东北室友把口音带跑偏了。

东北地区的方言同样是十里不同音,各地有各地的特色。

写作“锅包肉”,读作“锅包又”。

希望有人记得,抗日战争,我们打了十四年。英雄无分南北,俱是不朽。

东北男孩大多从小被灌输“不能欺负女孩”、“要让着女孩”、“有男生在不能让女孩干活”的思想。

东北的所谓“落后”,不如说是“祖上曾经阔过”。更何况东北每个省的经济实力,实际上都处于全国中上游。

在长春,一汽是个特殊的存在。一汽曾经拥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电视台、娱乐文化设施。由于一汽实在是应有尽有,一汽的孩子过去都不怎么和老长春的孩子玩。

长春火车站修了二十多年。

新中国的第一辆轿车,是老一汽人全手工打造的,当时的名字是“东风”。至今在长春汽开区,仍然有一条大街叫“东风大街”。为什么车牌号是42406呢?因为全国当时包括42405之前所有的车牌号都属于卡车和其他车类。

东北的大米很好吃,许多东北人是离开东北才意识到这一点。我有一个同事去成都进修,感慨他一个黑龙江五常人,到了四川买不起黑龙江五常大米。

曾经的东北,有九个省,三个直辖市。

事实上,黑龙江人和吉林人和辽宁人之间,是老乡关系。

在吉林省,当一个人说他是吉林人的时候,他指的是吉林市。

东北的家庭,很少家里有“皇位”等待继承,“重男轻女”的程度很低。倒是有听说生了几个孩子就为生个姑娘的。

我们东北婚礼从来只有伴娘闹,没有闹伴娘。不兴这个。

吉林省的特色菜不多,雪衣豆沙算一个。

就像老北京人比较认北冰洋一样,老长春人比较认大白梨。

在东北,正宗的锅包肉不放番茄酱。

长春处处有吉大。

东北人不都是活雷锋,但是从来不缺活雷锋。

东北人虽然看起来性格张扬,但骨子里十分讨厌“装”。

弱弱的说一句,青岛市不是东北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外地人认为青岛是东北的。

东北,严格来讲是黑吉辽加上内蒙古东五盟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

许多直播网站里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并不是东北人。

东北的不存在什么贵上天的酒店,大多物美价廉。

贾玲口音是东北的,其实她是湖北的。

东北的冬天,水面上冰结厚的时候能走人能走牲口。但是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考虑,不建议做出尝试。

在东北,许多信“佛”信“神仙”的老头老太太其实信的是具有浓烈原始宗教色彩的“出马仙”萨满教的延续。只不过他们大多数并不知道这一点。

在哈尔滨,你能看到全中国最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和美食。

在东北,清真面馆可以开在基督教堂旁边而两者相安无事。很少有人因为这些事“扯那些没有用的”。

东北地区的面积将近152万平方公里,人口12950万人。当您想开地图炮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无形之中伤害了多少人。

许多人看赵本山的小品觉得他在讽刺底层人,而东北人看他的小品大多认为他在讽刺上层人。

东北的澡堂子里面大家是不穿衣服的。一点都不穿的那种。很多从南方来东北读书的大学生特别不适应这一点。

东北人打雪仗,喜欢用西瓜大的雪块子往人脑袋上拍(只拍男生)。

我们东北人冬天买大白菜,普通人家也都是几十颗几十颗的买。当然这些年来由于蔬菜供应充足,自己家还腌酸菜的人少了很多。

在东北菜市场,没有论颗买菜的。你要是上菜市场买一根葱,会弄得人家很迷茫。

东北的酸菜和南方的酸菜不是一回事,却和德国的酸菜有异曲同工之妙。某次在披萨店点了一份德国酸菜五花肉的披萨,愣是吃出了家乡的味道。

东北人确实很爱撸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一毛撸”。

大冬天躲家里烤着暖气吃着冰棍对东北人来说也确实是常规操作。

小姑娘们,如果你们在东北的公交车上遇见流氓,请大胆的喊出来,会有人帮你做主。我不敢保证东北人里没有流氓,但我敢保证在东北的公交车里,至少会有几个敢于伸张正义的东北人,他们会将坏人绳之以法,并且保护你的安全。

冬天的铁不能舔。

未完待续,欢迎各位网友在评论区补充。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user avatar   wang-peng-8-79-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跟他谈道德,他就跟你谈法律。

你跟他谈法律,他就跟你谈道德。

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百出还有人追的原因。

父母愿意给弟弟二十万而不给老大,那确实在法律上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这样就伤害了老大一家的感情,在道德上就是立不住脚的。

本答案在谈伤感情这件事,就有人跳出来说我三观不正且逻辑不清,说那是人家父母的权利。

好啊,既然谈法律权利,那么大儿子将来也不需要对父母太热心,只要完成基本的法律义务就行了。

可是问题是,他父母现在或将来会仅仅满足于大儿子完成法律责任吗?

肯定会挥舞道德大棒子,把大儿子打得血流满面。

所以我劝题主远离这样的家人,警惕本回答下那些逻辑混乱不明事理的人。

————以下为原答案

这个事件更加证明一个事实:你老家就是一个烂泥潭。

所以你要远离他们。

他们怎么骂,随便。反正你以后少回去,如果要尽孝心,将来寄点生活费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烂泥潭,你会拖着你妻子孩子一起沉没。


至于村里人的看法,你还在乎干什么?

跳出来了,就别再跳进去受虐。

加油

———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通情达理的家庭是怎么处理和你类似的情况的,也免得有人在评论区非议我。

我有个好朋友,是兄弟俩。

哥哥被他爸从小培养上重点高中,从初中就给他哥买进重点初中。

而他呢,初中毕业,即便考上了普通高中,也不让上了。

但给他拜了师傅,学手艺,跟着父母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哥考上大学,他就成了店主。

后来他哥留在了重庆,成为某银行信贷部部长。

后来老家盖房,他父亲直接对他哥哥说:“当年倾力培养你,你现在出息了。当年你弟弟是受了委屈的,并且以后照顾我们就靠你弟弟。所以盖房子的钱,你来出,以后经济上,能帮你弟弟就尽量帮点。”

这个父亲是拎得清的。

他父亲本身是入赘的,但是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成就今日之局面,也是厉害角色。

所以尽管我朋友也曾经感叹父亲不公,但是老来一席话,也是释然了。

并且他哥对他也不错。

这样比起来,你父母就差远了。

其实,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你父母心偏了不说还不明事理。

不求完全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他们心里要明白谁暂时受了委屈,并愿意有机会做补偿,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道理就像:洪水来了,为了保城市,把水往农村引,是迫不得已,但是不能理直气壮啊,相反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农村受到的损失。


user avatar   li-yuan-hao-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user avatar   ta-ji-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user avatar   zuo-deng-fe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孩子特好看,是那种攻击性长相,类似这种↓

当时军训的时候就被人拍下来发到学校,然后就被校友们肉出来了,就暂时叫它小a吧,后来分班的时候她分到了16班,就属于吊车尾的理科班,那个班一共就12个女生,她是里面最漂亮的,所以一开学就收到情书,小礼物什么的,她都没收过,就算是硬塞给她的东西她也一直保存着等找机会还过去,她的性格有一丢丢高冷,也没啥朋友,小a在高一从来没谈过恋爱,可能是追她的人都太低质了吧,后来她和一个小她一届的学弟在一起了,那个学弟长的也不错,但学习不错,属于年级的前30名,当时和小a谈恋爱的事全校师生几乎都知道了,老师同学们也劝过那个男生无数次,但他不听,和小a的关系一直很好,小a和他在一起之后成绩也再慢慢上去,老师们也就没再说什么。

后来高考了,小a没考上,那个男生考上了985的学校,小a为了能和她对象在一起,就去了男生上大学的地方打工,那个男生因为长的不错,到大学有很多人追,追她的女生都是超级优秀的,当然也有比小a漂亮的,那个男的都没答应,他和小a的感情超级好不过后来男的带小a回去见父母的时候,男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男的直接不和家里联系了,就自己生活,后来同学聚会的时候小a也是和他一起来的...

就是说,这男方真的很优秀,女方也是,郎才女貌,女孩后来做微商去了,直接比男方还牛,可能这就是真爱吧,最后说一句,小a我爱你

没错我就是小a男朋友,嘿嘿


user avatar   mu-zi-yun-zhi-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举报女友吸毒,自己反而被判刑六个月…”


今天的推送我觉得是所有去夜店蹦迪、电音节的人都应该看的一篇文章。


tututu先讲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白纸男孩,我们就叫小白吧。


小白去蹦迪认识了朋友的朋友Yuki,Yuki是个留学生、老夜店玩咖,一看到小白跟个宝藏男孩一样,就疯狂的去倒追小白,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之后,Yuki就经常会去小白家里睡觉。


但因为Yuki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喜欢飞叶子(大麻),每次事后就喜欢在小白家里自己卷上一根。


一次、两次、三次…小白实在受不来了,他是个小白纸啊,咋可能找个会飞叶子的女朋友啊?


两个人就吵架,小白说:“你以后不能碰这种东西了。”


Yuki就跟他说美国叶子合法之云云,两个人越吵越厉害,小白气坏了说我现在就报警叫警察抓你!


结果Yuki也是个岔道B,她说你报警就报警,我他妈现在就自己举报我自己。


警察就来了,一到现场,好,看到叶子了,给小白和Yuki验尿,小白没事,Yuki倒闭了,警察跟说Yuki得被关进去十四天,完了Yuki就进去了。


行政拘留十四天,第一次吸毒被抓都是这个处理结果。


接下来就到了这个故事最他妈精彩的部分了——


小白知道自己没事啊,就问警察叔叔说我要不先回家了?明天还得早起去上班呢。


警察叔叔笑了笑,就跟小白说你更走不了。


“吧哒”,一个手铐跟呼啦圈一样拷小白手上了,“您因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请配合调查。”


那一刻小白的心里真的是日了大狗了。


两个月后,法院判决结果出来了:


小白在三次明知女友在自己家吸毒的情况下,仍然容留她,为其提供吸毒场所,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有期徒刑6个月,罚款5000元。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在扯犊子?


你会觉得,WTF??小白连他妈碰都没碰,他简直太无辜了!


但对不起,这个故事就是现实中的判例:


而且判的合理合法,没有任何错误。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容留他人吸毒的量刑标准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跟你吸不吸没有任何关系。


你说那我假如夜店认识了一个女生,我把她带回酒店满分,但她却要打气、飞叶子,我根本不碰这些东西,我就是在旁边守株待兔玩手机呢,我这也得被判刑么?


是的,如果缉毒警察突击进来,那你就拉闸了。


要是她还带了几个女生一起,是在你酒店房间高轰趴,那情节更严重,还得加刑。


你得被判半年,那个害你入狱的岔道B,没准被关了14天就出来了,还能去监狱探访你呢。


她还会隔着玻璃跟你说,兄弟你太惨了,我就是被关看守所里而已,环境还不错呢,你咋就进监狱了呢?等兄弟你出来之后我请你蹦迪好吧!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昨天朋友跟我吐槽了她以前一个蹭住的朋友,那个朋友就天天蹭住在她家里,她那个蹭住的朋友不仅每天带不同的男生回家,还玩东西。


我朋友给我吐槽的时候,她就根本不知道她已经触犯了刑法里“容留他人吸毒”这条罪名。


这也让我意识到,大部分的蹦迪选手也好、电音节Raver也好,其实都缺乏法律常识的,不知道有一条罪名是“容留他人吸毒”,总觉得“我不碰,就一点关系都没有”,真别等到自己被关半年,才后悔自己是个法盲。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不是正确的:


但根据2019年国家禁毒办发布的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是214.8W名,这个群体其实鱼龙混杂,人们总觉得吸毒的都是黑社会、站街女,其实不是。


富二代、女艺人、留学生、网红、导演、金融…各行各业都有,所以如果你常去电音节和夜店,总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这类人。


这是很常出现的一种情况:


你知道对方吸毒,对方却不会像电影里一样教唆你吸毒,反而是在你好奇的时候严厉呵斥你,让你别碰这种东西。


而你自己也有一定的自制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碰那些东西。


你会发现对方也并不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精神错乱,反而温和有礼,跟你还很聊得来,而且人家还有正当工作,并且杰出优秀。


于是你们渐渐的变成了好友,你们会一起去电音节或夜店,之后你们还会一起在酒店的房间里轰趴、小酌。


他有时候还会来你的城市,你会直接让他住在你家里,因为你信的过他的人品。


他会在你的酒店房间、你家玩点东西什么的,当然每次你好奇的时候,他都让你别碰这些。


结果有一天恰好是电音节的时候,一个瘾君子被警察抓了,他又跟警察报出了很多他知道的名字,于是你朋友就被点了,警察来抓你朋友,直接敲开了你酒店房间的门。


一进门,你在沙发上玩手机喝酒上头呢,你朋友在那里玩东西。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你朋友被关14天,而且他是行政处罚,你得被关半年甚至更久,你这个叫刑事处罚。


所以我希望所有蹦迪选手、Raver都能记住这一点:


不管你碰不碰那些东西,请务必不要收留任何人在你家吸毒。


也别随便让吸毒的人来你家,你咋知道人家会不会因为你抢过他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故意接近你,去你家吸毒,自己举报自己,然后跟你来个同归于尽呢?


最后我想来理性的谈谈毒品和法律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吸毒对于灵感创作、人生顿悟的帮助,比如许多画家、作家、音乐人都通过毒品创造了传世的佳作,比如柯尔律、济慈、勃朗宁、伯勒斯、梅勒、金斯堡、迪克、卡林、斯蒂芬金,甚至连白求恩都是经过一段毒品、糜烂的生活后,才寻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但须知,世界上没有对错,所谓价值观即是多种利益之妥协,法律乃是社会契约所成,法律的本质目的在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在大部分人生命权益的自由和小部人创作灵感的自由中进行取舍是困难的,这就像“电车难题”一样,从来不会有一个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主观的。


但如果我是立法者,我仍然会坚定的在毒品和枪支两件事上以重刑。


很多自由派会批评社会过于追求稳定,但须知一个人生在中国,他大可以在凌晨三点放心的出门,他不用担心自己乘坐的地铁会突然爆炸,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办公室会突然遭到枪击,甚至连新冠流行你都会像没事人一样轻松。


但生在其他国家,你必须为这些事情担心,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兼顾到所有人、所有事的法律,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任何一种法律和制度都是在各种问题上进行取舍得出一个答案而已。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tututu、一个从衡中考到上财之后不务正业的蹦迪博主,并莫名其妙写着写着就成了中国最大的蹦迪公众号,如果你想看更多有趣的蹦迪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


user avatar   notting-53-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




        

相关话题

  如果让东北自主发展,政府不做计划经济规划,东北会不会成为北欧国家那样? 
  长春疫情解封之后的第一天,你准备如何安排你的时间表? 
  准备旅游,你们会带哪些一次性用品呢? 
  拥有房车后,有哪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同被日本殖民多年,台湾和东北对日态度相差甚远? 
  Airbnb 在中国有哪些特别的房源? 
  去以色列旅游应注意哪些问题? 
  能否火车买多张卧铺票,把周围的位置清空来提高旅行质量? 
  如果清朝没有入关,中国现在什么状态? 
  为什么外国的草地可以随便踩并且供人野餐休息,而国内多数地方不可以踩踏草坪?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四川眉山 13 岁男孩与母亲争吵后弑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军武次位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