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曾经/现在居于「统治级别」的国产动画? 第1页

  

user avatar   momo-o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低龄化真是太严重了……蓝猫刚出来的时候,和现在的喜羊羊、熊出没一样,是被当做垃圾动画口诛笔伐的(有人说链接点进去有病毒,可能是年代太久,网页没人维护了吧。我换了人民网和网易的链接,这次总可以了吧):

鉴于这些文章年头都太久远,现在连找都不太好找了。说不定哪天就真的变成钓鱼网站了,我把它们转载到了文章的最后,如果看不了,请拉到问题最后看转载。

知乎上的各位小朋友,你们真以为蓝猫是什么好动画?他不过是200x年国产动画质量滑坡中矬子里边挑将军罢了。

和其他一些优秀的科普动画,比如《海尔兄弟》等比起来,蓝猫对于知识的植入是十分生硬的,基本上每一集就是演一段前戏然后照搬文献。如果你看过《比克曼科学世界》,看过更早的《咪姆》,你会更明显地闻到蓝猫那股扑鼻的廉价PVC再生塑料味。只可惜,你生的太晚了,你只看过蓝猫。他在你还不懂事的时候,把他的形象植入到了你的脑中,影响了你的判断。

打着科普之类的“政治正确”大旗兜售质量不佳的私货这种把戏,蓝猫可以说是后来那些垃圾国产动画的祖师爷。

我能明白有些小朋友会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也许蓝猫是你小时候看的第一部动画,也许他确实是你很多知识的启蒙,也许那时候你没有条件看到别的优秀作品。但遗憾的是,不管你曾经爱的他多么如醉如痴,它质量的低劣,并且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动画做好的打算,也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在评价某部动画时都会犯一个毛病,就是用的标准永远停留在了他第一次看到此片时的状态。在评价他长大后看的作品时,他用现在的标准。可是在评价他小时候看的作品时,立刻就又变回了许多年前那个坐在电视机前,流着哈喇子啥都不懂的小孩,仿佛这么多年的成长都没起过任何作用。

为什么你会觉得蓝猫很好呢?因为在你出生之前,国产动画的质量就开始滑坡,在你出生之后,国产动画接着滑,比蓝猫还差的作品出来了,就连蓝猫自己也在跟着变差,和他们一比较,蓝猫反而显得不那么差了。

就像有些人接受不了自己痴迷的《爱情公寓》竟然是抄袭作,有些人接受不了带自己入坑唐七和郭敬明居然是抄袭犯。一个曾经被批判的渣作在十多年后,在他忽悠的那批观众长大以后,竟然成了所谓的良心作,实在可叹。蓝猫熬到了这一天,熊出没也会熬到这一天的……不过,真的会吗?

孩子是一个很容易对看起来好像知道很多东西的人产生崇拜心理的人,可是能当教师的至少已经是成年人了,相对于小学的一班处男来说,哪怕是一个流氓,都能让这班处男肃然起敬。所以首先,小学的教师水平往往是比较低的。
——韩寒《通稿2003》

《蓝猫淘气三千问》就是知乎上很多人童年“处男(女)时代”遇上的那个“流氓老师”。


从评论里的情况,足以看出蓝猫(以及国产动画滑坡时代的其他一众作品)对某些人审美的摧残,居然至今都觉察不出蓝猫的粗糙。还有一些则是“拎不清”,把精神生活贫瘠的童年时代由蓝猫带来的那点快乐和它的制作水平混为一谈。

还有一些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一部渣作罢了。为了不让自己遭受这种打击后过于难受,他们采取的策略便是扭曲世界观——“蓝猫其实没那么差,它是一部好作品”或者“我小时候是受制于客观条件,我看不到别的好动画”或者“它至少让我学了知识,提起了我对知识的兴趣”。

有些作品确实在你童年时代给你带来了快乐,但这不代表它就一定是优秀的。

我知道,接受自己以前的愚蠢确实挺难的,特别是在我国这种舆论环境下,其实我小时候也喜欢过一些很傻的东西,比如听我二舅弹棉花。后来我发现这玩意没什么可听的,其他的音乐比弹棉花好听多了,我就不再执迷于弹棉花这一种音乐了(其实我直到现在都还挺怀念那独特的声音)。

这时候有人说“你二舅弹棉花不如郎朗弹钢琴好听”,我怎么说?我是说“郎朗的钢琴和我二舅弹棉花一样好听,你凭什么说他弹得难听”,还是说“我小时候根本就没别的音乐可听,只能听我二舅弹棉花,你凭什么说他弹得难听”,还是说“郎朗那钢琴谈的是什么啊,还没我二舅弹棉花好听,你就是酸吧”。

试问一个小时候听不到别的音乐,只能听二舅弹棉花的童年,别人有什么可酸的?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就如同你那把蓝猫当经典的童年。

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你把别人对蓝猫这部作品的批判,自行扩大成了对你整个童年时代的否定。你可能都已经十几岁,二十几岁甚至年纪更大了,却还要为了维护这么一部质量不佳的作品,反复地欺骗自己,费尽口舌去和别人辩驳甚至谩骂,你的整个童年就这样被一只电视里的猫绑架了。

你应该庆幸自己逃离了那物质文化生活贫瘠的时代,而不是一遍遍地去扭曲并美化他,这种行为跟最近一众资本家鼓吹996并无二致。


最后把链接里的原文放上,方便那些担惊受怕的人:

蓝猫还是“烂猫”?
——不要假借科普之名
2002-02-18 20:16
  如果有人问你一个铁分子含有几个铁原子,你可能认为此人不是没上过中学就是受****功的迷惑太深。然而真的有这种事,在前几天的所谓“世界长度第一”的所谓“科普动画”《蓝猫淘气3000问》的最后,提出的问题就是“铁分子有几个原子构成”。备选答案有一个、两个等等,然后就以奖品诱惑小观众们拨打一个16899199的声讯电话(通常这类电话的收费非常高)。
  真是滑稽透顶,一个号称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打着“科学精神”大旗的“科普动画”,居然连最基本的科学概念都分不清:没有所谓的“铁分子”,金属都不称“分子”,这是因为金属原子和电子形成了特殊的金属键。一块金属中存在的是金属晶格,而不是靠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分子。这样的知识在初中化学课上就有。
  我相信这样的错误不过是号称要拍摄3000集,现在已经拍摄了 700 多集的《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九牛一毛。我不能浪费时间去把那 700 多集一一看完,然而,只要是我看到的,都能挑出错误。从概率角度来讲,如果蓝猫出错的几率小,我怎么可能每次都碰上?所以,我能得出结论,从“抽查”的结果看,“蓝猫”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劣质产品。
作为一部科普电视作品,它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可看性。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能吸引观众看下去:情节、台词、作为动画片,还应该考虑配音。给它附加上什么功用,永远不能脱离这个基础。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观众连看都不愿意看,还能实现什么所谓的功能和社会效益?然而,蓝猫恰恰是忽视了这一点。
  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节目中,蓝猫的制作单位负责人竟然说蓝猫是以数量取胜的,要让全国电视台一年到头把蓝猫播个没完,于是进口动画就无法立足。这里面有很奇怪的逻辑:第一,如果依靠保护主义的政策搞这种“猫海战术”(在蓝猫的网站上有若干部门的推荐信),对于提高作品的水平没有任何帮助;第二,即使是最好的影视作品,也不能一点到头的看个没完,会倒胃口的。蓝猫能称得上优秀作品吗?不能,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没有办法和真正的优秀动画作品相提并论。在去年9月19日的《北京晚报》上,有文章对蓝猫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语言“油腔滑调”,讲述的知识很难让小观众听懂(实际上还包括无数的错误)等等。真遗憾,真难得。遗憾的是大多数媒体都在一边倒的吹捧蓝猫,就连对蓝猫的介绍都是一个模子,什么用高科技模拟龙卷风、原子弹爆炸云云。我现在看到类似的报道都能把下面的说辞背诵下来。
  那些吹捧蓝猫的人,到底有几个真正仔细看过蓝猫?又有多少稿子是假扮的广告?在去年9月6日的《南方周末》上也有一篇批评蓝猫的文章,这也是难得的不同声音之一。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说:“没有独特吸引人的外在形象也就算了,如果在一个幽默、风趣、有内容的剧本里,动画人物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那也会吸引人的,而且这比外在形象更容易打动观众,但这恰恰也是国内动画所严重缺乏的。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处理、事件的冲突、高潮的出现都安排得很中庸、统一化、简单化,缺乏夸张、变形、幽默的俏皮与技巧。“蓝猫”企图避开剧情设计,拣了一条“捷径”,那就是照搬《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问题。提问并回答和讲故事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蓝猫”里就会出现两个傻动物站在屏幕里,一动不动或做些很多余的动作,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对着话,倒是有点像说相声!”
  说相声!这话还不太到位。在我看来,那简直是在耍贫嘴。蓝猫就是前后依靠这种耍贫嘴的剧情,中间加一段有旁白讲解的所谓“科普”。其实完全可以拆开来:蓝猫耍贫嘴的那二十分钟可以不看,纯粹瞎耽误工夫。而剩下的那五分钟的“科普”不看也罢,因为这“科普”纯粹就是七拼八凑。
  看一看蓝猫已有的700多集的目录:维生素ABCDE有什么作用(每个字母都是一集)、天上星座的传说(可算一条大鱼,至少能拍80多集,如果加上中国古代星宿、印度的、玛雅的,200集也打不住)、“为什么说地毯式轰炸是现代战争的王牌?”(??)、“Windows NT是什么?”,等等。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好像打补丁一样东拼西凑,逮着什么算什么。这也难怪,蓝猫制作单位就公开承认“我们从47个版本的前沿性科普读物中筛选知识点,制作成我国第一部大型科普动画系列片”。至于到底是那“47个版本”,都是哪国的读物,有什么人来筛选,编者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够不够,全都一笔带过,只要能依靠广告、依靠特殊的国情,就能卖得出去,一切万事大吉。
  2001年8月1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出了一篇名为《专家论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的文章。然而与会的大部分“专家”,除了方成和张开逊分别在形式和内容上对蓝猫提出了批评之外,竟然没有任何人稍微关心一下:蓝猫的“科普”质量是否过关?它的艺术质量又如何?其中有人提到用蓝猫反****功,我不知道,在****志言必称“铁分子”(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揭开****志伪科学“画皮”》)、其弟子煞费苦心地用所谓特殊的“分子、原子概念”为这种可笑说法辩护,遭到科学界严正驳斥的情况下,言必称“铁分子”的蓝猫如何反对****功?这就是《蓝猫淘气3000问》的“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要说科普,错误竟然一出再出,而且都是低级错误。要说“传播先进文化”,我倒要问,到底蓝猫哪一点代表了先进文化?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其他?不,我一个也没看见。
  事实上,不仅仅是《蓝猫》,还有很多所谓的“科普”书籍也是如此的东拼西凑。只要贴上“科普”、“高科技”的标签,就立刻登堂入室。如果是把各类书籍放在一起让大家选择比较,那还算公平合理——毕竟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利;然而,如果偏偏依靠政策强制推行,有没有人对内容把关,那只能是误人子弟。
  蓝猫为什么能受到这么多部门的推荐,理由无外乎,这部作品是国产的(相对于所谓的外国色情暴力作品)、而且是“科普”的(只要挂个名头就好,并没有人真正关心“科普”的质量),还有就是长度创下了纪录(已经拍摄了700多集,据说3000集是
拍定了)。
  即使是科普作品,也有优秀的和劣质的。这是个简单的道理,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一部作品的长度和优秀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花费那么多的资源制造出一堆残次品,这是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更何况蓝猫的直接受众是未成年人,“科普”的内容有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更大。即使是抄书,也应该有点鉴别能力,有点系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抄来。应该提醒某些人,不要假借“科普”之名。

另一篇:

蓝猫是部劣质的“科普片”
2005-11-09 22:02:17 来源: 网易社区
  湖南三辰公司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动画片,并以此最为蓝猫是精品的证据。这很没有说服力,倘若长就是好,海带确实很长;倘若长就是精品,那么世界上的精品只有肥皂剧。明眼人可以看出,这是地道的炒作,更令人担忧的是,蓝猫很可能是一部劣质的“科普片”,并不值得如此向青少年推荐。
  大约半年前曾经在书店见过成套的《蓝猫》画册,出于好奇,也因为我热衷于科普工作,我花了半天时间翻阅了那套画册。结果,我从中找出许多处的错误,其中有些是很莫名其妙的错误。例如,上面提到了光年的长度,但是给出的竟然是中国古代的数字计量方法,而按照一般的——也是科学上通用的理解方式——竟然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蓝猫》还弄错了地球磁场的南北极(属于望文生义,把南磁极当作了S极,北磁极当作了N极)。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个所谓的“肯德拉塞哈极限”(大意如此),我联系上下文好不容易才明白那是“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质量上限,大约是1.44倍太阳质量)。从这一个小的错误上就可以看出,蓝猫的制作方没有相关的人士为科普的内容把关,撰写剧本的人根本不懂天文学,否则怎么会写出“肯德拉塞哈极限”这样荒唐的译名?按照我的推测,那很可能是从外文资料上面抄过来的,然而抄也没有抄好(Chandrasekhar是个印度名字,如果不熟悉,确实会把发音弄错)。
  以前看过几集蓝猫,看不下去,因为质量太差。动画的制作质量差,看着眼晕(不是因为制作精美而晕)。制作不敬业的程度让人无法容忍,比如那个主持人李湘的口型竟然和声音对不起来。前不久为了彻底研究这个蓝猫,我耐着性子又看了一些。我个人认为,作为动画片,蓝猫的水平很差,不仅仅是技术,也包括编剧;作为科普片,蓝猫属于质量低劣的科普(科普也分好坏,这不奇怪,不要认为只要挂上“科普”就可以一路绿灯),其内容令人担忧;作为教育片,我怀疑制作人员是否真正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倾向?
  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依靠行政命令推广有可能让蓝猫获得一时的成功,然而精神产品是不能用行政命令让人们强制接受的。在那个蓝猫的网站上,赫然列着某些部门的推荐信。然而有些推荐信的内容竟然和蓝猫的广告词分毫不差。这说明什么?这些单位是否真正看了那几百集的蓝猫?其中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的推荐信竟然还有这么一句:“……金字塔为什么具有神秘的能量这样孩子们经常问的问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大意)我没有看到这一集,不知道蓝猫对所谓的“金字塔能量”持什么态度(从科协的这句话判断是肯定了这一事实)。然而“金字塔能量”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没有什么神秘的能量。这是对于蓝猫所鼓吹“宣扬科学精神”的极大讽刺。《蓝猫》的制作方宣称:“我们做得长是有特殊的意义的,我们要让全国所有352个频道全部播放我们这部国产动画(指蓝猫的3000集天天播),让欧美、日本的动画没有机会在电视台播放……”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第一、如果制作得不好,就算一天24小时播出也不会有人看;第二、如果制作质量不高,这种行为是不是资源的浪费、对少年儿童的不负责任?
  国内的动画片往往内容受到限制,这也不能拍、那也不能拍,到头来只好披一件“科普”的外衣,仿佛这样才有益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蓝猫》是如此,《海尔兄弟》也是如此。在无形之中,国产动画的创作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糟糕的是,以“教育”、“科普”面目出现的动画片形神皆不兼备,也浪费的大量的资源。(《蓝猫》曾号称“要覆盖中小学全部知识点”,这到底是动画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习题集?)在媒体上,人们往往只看到“长度创造吉尼斯纪录”、“科普、益智”,然而是否关心过,作品本身的质量如何?

user avatar   bao-ne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打斑之前我还是站卡卡西的,其实在凯vs鬼鲛那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明白了,凯老师已经强的过分了,但是我仍然觉得卡卡西有胜算。

但直到六道斑登场

所有人都很绝望,当年追剧的我也很绝望。但是,你永远想不到那个男人有多强,当红色蒸汽沸腾时,无论是风影火影还是卡卡西都只能有观战的份。

另外感谢岸本老师没有把凯写死




  

相关话题

  为什么国产动画/漫画始终无法崛起? 
  如何评价动画《鸭子侦探》及主人公梅拉德小姐? 
  如果《足球小将》的角色都打篮球,会是什么样的水平? 
  如何评价 4 月新番动画《测不准的阿波连同学》第一集? 
  你童年嗑过最上头的动画影视 cp 是什么? 
  2017年,你对《前进,达瓦里希》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动画的剧情过于悲伤让你不能看第二次? 
  为什么野原广志总是升不了官? 
  2021 年中国传媒大学被指「招生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学校回应称「从未限制性别比例」,实际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动画《国王排名》第 23 集(最终话)? 

前一个讨论
如果羊膜动物和两栖动物全部灭绝,鱼类还可能重新登陆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张益唐的论文没被数学年刊忽视掉?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