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暗物质和暗能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yu-guang-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rning!图多,流量慎入。

(答主不持有以下多数图片的版权,侵删)

从物理性质上来说,主要是区别,并没有什么联系。只不过凑巧在相近的时间里发现,所以起了两个非常类似的名字。

简单来说,暗物质表现的更像普通可观测到的物质,贡献引力;而暗能量则与日常物质大相径庭,贡献斥力。下面仔细来说一下。

======================================

首先来说暗物质。暗物质的发现来源于1970年左右Vera Rubin对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M31)的星系旋转曲线的测量。简单来说就是测量距离星系中心不同半径处物质的旋转速度。得到如下的图。横坐标是距离星系中心的距离,纵坐标速度。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如果知道星系的质量分布的话,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可以用开普勒定律很容易的求出来(红线)。补充一下质量分布是怎么求的。原理就是,通过测量光的分布,然后猜测一些星系的年龄和恒星形成率可以算出来一个相对靠谱的光度-质量比。所以求质量分布时假设了所有物质会按一定比例发光。另外也说明,很多人说,不会发光的就是暗物质那么像地球行星这些不会发光只会反射光的是不是也是暗物质。实际情况时,这些物质首先占比相对于恒星很小,其次,这些物质已经基本上考虑进来了。然而测量结果(白线)令人大跌眼镜,在星系外围的绕转速度比计算得到的要快很多。

现在通常会说的是,这说明了星系里有很多质量是看不见的,因为。想要支撑这么大的速度需要更多的质量。当然,明眼人还能想出来其他很多原因。天文学家们也不傻,当时发现了以后,大家立刻想出了很多解释,比如外围的物质因为某些原因并不能有效形成恒星,所以不发光。或者有的人干脆说你这玩意测错了,也许你把背景的一些不属于这个星系的物质测进来了。但是事后的结果越发的“不正常”,最终起名为“暗物质”。比如人们发现这些不会发光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与能发光的正常物质相差太大。

首先先说人们现在测量暗物质并不需要星系旋转曲线这种“愚蠢”的办法了。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是通过引力透镜。也就是如下图,光线通过大质量天体时会发生弯曲。

所以,如果一个大质量天体后面正好有个光源,会变成这样:

传说中的爱因斯坦环,这玩意和前景的引力场状态密切相关。有的时候会变成这样,

天文学家仔细看图里哪里有被引力透镜弯曲了的背景星系,就可以判定前景星系的质量分布。

通过类似的观测,人们发现了很多像下面这个比较著名的例子,Bullet Cluster:

蓝色代表暗物质分布,红色是通过X射线观测到的星系团中气体的分布。可以发现,这个星系团实际上是两个星系团正在进行并合的产物。气体在并合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互相穿过对方以后,已经完全变形了。而不发光的暗物质则表现的完全不同,两团物质依然十分分明,碰撞过后对形态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可以发现,暗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比正常物质要弱的多。

现在一般认为,暗物质粒子之间,或暗物质与正常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除了引力相互作用以外,只能进行弱相互作用。同时,根据暗物质粒子的可能的运动速度,人们将暗物质粒子分类为热暗物质(Hot Dark Matter,HDM,粒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冷暗物质(Cold Dark Matter,CDM,粒子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和温暗物质(Warm Dark Matter,WDM,速度居中)。通过计算机模拟,天文学家现在认为,组成宇宙中暗物质的主要成分应该为冷暗物质。但是冷暗物质模型也存在一些疑难,比如冷暗物质预言的银河系伴星系明显多于现在已知的伴星系。而且另外,暗物质也吸引了很多粒子物理学家,例如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就在国际空间站放了一个实验仪器(阿尔法磁谱仪),用来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同时,人们还知道,暗物质所占的宇宙中的质量要比正常物质多得多。所以很明确的是,宇宙尺度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事件都是暗物质主导的,比如星系的形成和并合。

总的来说,对于暗物质的性质,人们目前认识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暗物质粒子的候选体。个人认为,直接探测到暗物质粒子,并且确认其物理组成只是时间问题。

========================================

再来说暗能量。相比于暗物质,人们对这种与我们熟悉的物质的表现大相径庭的物质则知之甚少。

暗能量与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息息相关。它的发现主要起源于Adam Riess在1998年用超新星发现的宇宙在加速膨胀的事实。(注:诺奖授予了Adam Riess, Brian Schmidt和Saul Perlmutter三人,但由于历史原因,Adam Riess和Saul Perlmutter谁第一个作出了发现存在争议,八卦问题就不讨论了)。

大致来说,更遥远的宇宙意味着更古老的宇宙,因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同时,更遥远的宇宙远离我们运动的速度越快(也就有更大的红移),因为宇宙在膨胀。这可以用大名鼎鼎的哈勃定律来表示:。下图就是哈勃当年发的paper里的图。纵坐标是速度,横坐标是距离,每个点代表一个星系。


但是很清楚的是,由于宇宙里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个膨胀的速度是会改变的。所以我们测的远会发现哈勃定律并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变成了下图这个样子。

横轴是红移(与速度直接相关),纵轴是等效亮度(与距离直接相关)。蓝色虚线和黑色实现是几种宇宙模型。细节并不重要,让人惊诧的是,从上往下第三根蓝线是人们最容易预料的,也就是宇宙里所有物质都贡献引力,于是宇宙在减速膨胀。然而通过Ia型超新星测量出来的数据点却并不支持这样的宇宙。测量数据倒是倾向于一个加速膨胀的宇宙。也就是说,宇宙中占主导的并不是物质之间的引力,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外的压力。人们将这种压力的来源称之为暗能量。

当然,天文学家还是不傻。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可能不引入暗能量这一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比如用Ia型超新星测量距离要依赖于它一个性质。那就是Ia型超新星爆发之后亮度会逐渐变暗。其亮度变暗的速度与其亮度峰值时的光度(也就是发出来的所有光的能量)有线性关系。因此知道了几个Ia型超新星的光度,在比较这些值与我们看到的亮度,就可以知道它们的距离。下图给出了几个Ia型超新星的光变曲线。纵轴是光度,横轴是时间。可以明显的看到Ia型超新星变暗的速度越快(斜率越大),它们的光度就越小。

但是人们当时会吐槽,这样的线性关系实际上是基于观测的,人们并不十分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关系,也就不知道这个性质在遥远的宇宙是否会发生变化。不过后来,人们除了使用Ia型超新星这一种办法,还用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重子声波震荡(BAO)等方法,分别独立的确认了暗能量的存在,并且给出了类似的暗能量密度数值。

暗能量具有什么性质,在空间中的分布是不是均匀的,还是存在什么样的结构实际上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也就更难讨论暗能量的物理起源。目前我知道的从天文上能做的(非我领域,不知道有没有更新),就是引入爱因斯坦常数,然后确定它的值现在有多大。爱因斯坦常数就是爱因斯坦当年拿他的广义相对论算宇宙演化,然后算着算着发现不对,因为他算出来宇宙的尺度不能是不变的。这与当时人们认为的静态宇宙观不符,于是就只好在方程里放进一个常数,使得宇宙既不膨胀也不收缩。但是宇宙的尺度虽然不变了,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平衡是不稳定平衡。也就是说的值稍微变化一点,宇宙就会不可逆转的膨胀或者收缩下去。哈勃定律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宇宙学常数的引入是爱因斯坦的一个错误。但是同时暗能量的发现又让人们重新拾起这个常数,用它来制造一个可以加速膨胀的宇宙。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暗能量的物理起源似乎还没有头绪。但是讨论它的具体性质,比如是否是一个合适的表征暗能量的参数,以及暗能量的空间分布还是可能的。

========================================

目前(Planck卫星)最精确的测量(以能量密度表征),宇宙中正常物质占4.9%,暗物质占26.8%,暗能量占68.3%。可以发现宇宙中主要是暗能量()主导,其次是冷暗物质(CDM),再次才是我们平常可见、可触摸到的正常物质。也就是说宇宙中绝大部分还是我们不能充分了解的东西。而这样的缩写,也代表了现代标准的宇宙学模型。


user avatar   lilew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概念其实不宜并举……

如此的并举,不禁想起了高中时被人问过的这样一个问题:“点电荷和正电荷有什么区别?”——我当时就哽咽了,全然没有意识到,在当时,“自己白学了”的,其实并不是物理,而是语文和逻辑学……

所以,还不如说说它们各自是什么;至于“有什么区别”,只好请看官自行判断。

简单地说,它们都是某种“存在”,却根本不是一种东西;最大的相同之处,大概就是这个“暗”字了。

这个“暗”,基本上意味着,它们几乎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波(从射电、毫米/亚毫米,到红外、可见、紫外,再到 X-射线和 Gamma 射线)是我们探测宇宙的最重要窗口,而且在目前远远比中微子和引力波重要得多。“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意味着它们无法直接参与发射电磁波的过程,也意味着它们不散射(在微观上看,“反射”也不过是散射而已)、不吸收电磁波。

想直接探测暗物质,用任何形式的电磁波(比如,“用肉眼看”,便是使用了可见光频段的电磁波),都是不行的。

怎么办?人们设想,暗物质很有可能会参与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与很多核物理过程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当核子的性质发生变化时。所以,人们就设法囤积大量的某类物质(这类物质通常都在每个原子核内有许多数量的核子——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生弱相互作用,而又相对不太昂贵、容易找到,也要能够相对容易地把可能影响探测的杂质剔除),放在地下以屏蔽宇宙射线(来自太空的无时无刻不在轰炸我们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干扰,以期看到与暗物质有关的实验。

国际上,从事这个实验的研究组有许多——在国内,清华和上海交大就打算在二滩水电站的施工涵洞里,摆上一堆闪烁体(此处的闪烁体不是碘化钠,感谢评论中 @

吕松林

指正——果然通宵写东西的事情不能干,当年还和岳骞、陶嘉琳两位老师讨教过闪烁体的选择标准来着,这就自己打自己脸了……),用于探测暗物质的信号。

2002 年,当其他的暗物质探测研究组都没发出什么声音时,有个叫做 DAMA 的研究组声称,通过使用某种“秘制”的碘化钠晶体(采用碘化钠的原因是,碘的原子核里头的核子数量相对较多),他们探测到了稳定且强烈的暗物质存在的信号。可是,这个研究组做了件颇有点儿“伤天害理”的事儿:他们以“商业机密”(为他们制造碘化钠的是一家商业公司)为由,拒绝公布原始数据、晶体制造过程,以及实验的具体方案。特别地,他们与为他们制作碘化钠晶体的公司达成协议,严禁其公布制造(高纯度、充分剔除各种干扰性同位素的)碘化钠的工艺和配方——也不知这“商业机密”究竟成了什么机密。简而言之,他们拒绝任何人重复他们的实验的企图。所以,尽管这个研究组的人们发表了重量级论文,并言之凿凿地声称结果绝对可靠,但学界并没有普遍承认他们的结果。

奈何,除了 DAMA,其他实验组都没有得出清晰而稳定的暗物质存在证据相关的结果。

看来,直接探测颇有点儿严重受阻的味道;那么,能不能退而求其次,做间接探测呢?

简单地说,如果你在我与一个灯泡之前放上一团暗物质,那我看到的还是那个灯泡,什么异常都发现不了……

…… 除非你放得太多了,使得暗物质的引力场能够明显地“折弯光线”。这时,取决于你怎么放置这一团暗物质,我可能会看见灯泡变亮了(微引力透镜——虽然常见的微引力透镜基本上都与暗物质没什么关系),可能会看见灯泡的样子变得奇形怪状而且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强引力透镜);如果暗物质背后不止是一个灯泡,而是数十个,那么,经过统计之后,我发现灯泡的样子的圆扁程度发生了总体性的变化(弱引力透镜)。

看官问了,不是暗物质的东西(比如太阳),也能折弯光线啊?答曰,要是没有暗物质,那么引力透镜现象应该比现在所能见到的少得多也弱得多。

我们看到多少这类现象呢?真是很多很多的。下图中的那些弧形就是。

(图片本身已经标注来源了)

甚至,前一小阵子,人们还发现了强引力透镜成像中的超新星——因为四个像各自对应的光的轨迹长度不同,所以人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了同一颗超新星的爆发……

(图片摘自

Gravitational lensing creates 'Einstein's cross' of distant supernova

除了这个,便是最经典的证据——星系的旋转曲线。如果没有暗物质,星系中星体绕星系中心的旋转速度,会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曲线:

(图片摘自

Galaxy rotation curve

同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也有暗物质一份子。

目前宇宙中热门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 王力乐的回答

这个答案的最后一节,提到了宇宙中超过星系团尺度的结构。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如果宇宙中仅仅有着非暗物质的普通物质的数量,则我们应该得到的超星系团尺度结构的形态,会与我们观测到的完全不同。比如,一团在自身引力下塌缩的物质,同等尺度下,质量越大,塌缩得越快;如果没有暗物质,则那些大尺度结构形成的速度,会大大慢于观测所揭示的速度。又如,当普通物质(可以称为“气体”)的密度足够高时,借助电磁相互作用之下的散射,气体内部会发生动量的平均化——或者叫做粘滞——这使得普通物质能够消耗掉过剩的能量,在相对较小一些的尺度上形成结构的速度,会快于暗物质——暗物质缺乏这种粘滞(通常只能通过引力,把动量传递给普通物质,再由普通物质“粘滞掉“这部分动量),会像一群苍蝇围着烂苹果一直转悠那样,围绕着质量中心进进出出地“转悠”。

这张图片里,这星系团尺度的结构的形成,就是由暗物质引致的:

(图片来自

Formation of Galaxy Clusters

曾经,人们认为,中微子可以是暗物质的良好候选者——它几乎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而且数量庞大,也是被人们理解得相对好的一种东西。中微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只要稍有动能,它们就以几乎是光速的速度运动——人们于是管这叫“热暗物质”。与之相对的,如果暗物质是由某些理论预言的大质量粒子构成,则它们在一定能量下的运动速度会相当低,于是被称为”冷暗物质“。在这两个模型竞争了许久之后,人们发现,如果暗物质是”热的“,则因为它们本身的速度一直很快,它们也可以在自身引力下塌缩凝聚,却难免让粒子们因为拥有高速而流失,使得塌缩形成结构的速度更慢,也不容易形成更小的结构;而这一切限制,则都与观测结论相悖。所以,时至今日,占据主导地位的暗物质模型,便是所谓“冷暗物质”了。虽然,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人能准确指出,“冷暗物质”到底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甚至,整个宇宙的演化历史,也与暗物质有关系。

宇宙的膨胀速度,由弗里德曼方程给出;方程之中,有一个位置,是给暗物质的(当然,还有一个位置,是给暗能量的)。简单地说,暗物质的存在,与普通物质和辐射一样,是在“将宇宙膨胀减速”的伟大事业中出了一份力气的……

顺便说一句,引力场的场源是能量——动量张量。辐射是有能量的,是会产生引力的!如若不然,我们的宇宙学理论就会从头错到尾,与观测结论完全对应不上。不要因为有“权威人士”声称“辐射场不产生引力”就相信他——任何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领域,很容易什么都不懂还爱讲废话。

可这最终还是对抗不过暗能量。随着宇宙的膨胀,辐射、普通物质与暗物质的密度越来越低,对抗暗能量的能力越来越弱;而暗能量的密度,却从不衰减。

在通常的宇宙学模型中,暗能量是一种分布于全空间的能量,而且密度并不随着膨胀而降低。

对暗能量直接进行解说有些困难——毕竟,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个计算起来一团糟的东西,而就算是弗里德曼方程也是一个非线性的方程——这里就说一个不太严格但很有效的类比吧。

想象一个密闭的气缸,里头充满了普通物质、暗物质,或者辐射,外面什么也没有。气缸的活塞会被普通物质的压强向外顶;往外运动之后,气缸中的总能量,是要降低的。可是,如果把普通物质换成暗能量,活塞往外运动之后,暗能量的密度并不下降,总体积却增加了;于是,气缸中的总能量不降反升。这意味着,就“膨胀”一事而言,暗能量扮演着与普通物质、暗物质和辐射相反的角色(人们常说,暗能量差不多能算个“处处为负的压强”);人们发现,后三者使宇宙膨胀减速,但暗能量则使宇宙的膨胀加速。

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与 2011 年诺贝尔奖有密切关系。通过对 SN Ia(Ia 型超新星)的观测,人们获取了宇宙的“光度距离”(这是宇宙学尺度上的遥远物体的表观星等与实际光度之间关系的量度,与宇宙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与宇宙学红移(这是光子被宇宙膨胀“拉长”的结果——在相当一部分物理教材中,它被错误地解释为多普勒效应)的关系,确认了这样一件事儿:如果暗能量不存在,那么,我们对 SN Ia 的观测结果,是无法解释的。下图中,图作者列举了不同 (暗能量的相对密度)下的“宇宙演化历史”,并发现,观测数据点明显偏向 的一侧——观测表明,这个宇宙的暗能量密度不是零。

(图片摘自

Supernova Hubble Diagram (SCP 1998)

,这正是诺贝尔奖得主在他的篇关键论文中所用的图;图中的“光度距离”已被转化为“有效星等”)

那暗能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曾几何时,人们都说,这暗能量,乃是量子场论中所说的“真空能”。这个名字其实并没有它听上去那么神秘——它只不过是说,在当今的条件之下,我们所谓的“真空”,本就该被某种东西充满(而且这个东西的密度确实与膨胀之类的情形都没什么关系);只有这样,整个空间的总能量才能变得最低、最稳定。

听上去是个非常漂亮的解释——可是,量子场论给出来的暗能量密度,是宇宙学观测所得到的暗能量密度的 (一的后面跟上 120 个零)倍。人们只能对暗能量的性质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了。

所以,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一定意义上,它们是唯象的模型。只是,这两个唯象模型,能给出对现在宇宙学的诸多观测事实的漂亮解释——而这确实很不容易了。




  

相关话题

  是什么导致了生命的存在?它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有何不同? 
  为何美国现在没有像7,80年代那样热衷于宇宙工程?? 
  为何美国现在没有像7,80年代那样热衷于宇宙工程?? 
  宇宙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 
  黑洞能吸收光,是不是意味着能量能转化为质量? 
  既然暗物质“观测”不到为什么还要定义为物质? 
  天文学家发现了银河系中最大的结构,这一发现具有哪些意义? 
  音爆的能量足以震坏范围内居民的耳膜,E=mc^2可以解释音爆麽?那速度到达光速的能量是否将毁灭地球甚至宇宙? 
  天文学家们口中的适合生存星球真的可信么? 
  《星际穿越》进入虫洞后,一个不明物体突然出现在舱内(见视频)。它可能是什么,碰到它会发生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表现?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文明 6》在 Steam 上的大量差评?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