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TG短期内不指望海基核力量能达到多大效果,我国的海基核力量部署条件实在恶劣,其作用任是辅助性的
目前从南海堡垒区打击加州都要接近1.2w公里射程,这么远即使是三叉戟D5投掷重量都不到1吨,更何况我国尚不够先进的导弹技术即使能研制出来也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效费比也不划算(打到东海岸可能性不大) 猜测TG在不把ww收回来把堡垒区推到太平洋去之前不会着急搞所谓JL3 最多在JL2上进一步挖潜和试验 暂时重点估计还在df-41和铁路机动导弹方面
先说结论,巨浪3和M51一个水平是可以相信的。
首先明确一点,我们和西方从材料,推进剂,发动机到弹头都一直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目前的现役装备差距很大,不过相比核潜艇工业的差距小得多。总体说只能了解大概,我们找找西方同行的数据来更深地感受一下: 三叉戟IID5导弹的重量59吨,直径2.11米,长度13.6米。射程可以达到1.2万千米(经过提醒,说明一下,弹头数量和射程成反比),而携带弹头的数量相比前代则增加到14个;法国的M51性能是仅次于美国三叉戟D5的世界第二水平,还仅仅是因为核弹头技术水平不如美帝,所以影响了弹头数量(M51携带6个15万吨,而老大三叉戟能带12个10万吨的弹头,差了快一半)导弹本身水平跟三叉戟D5是基本匹敌的。巨浪2的数据相比于这两位说自己是弟弟都不好意思了,差了大概四十年。
这些傲“弹”的数据,都是站在碳纤维壳体、品控良好的燃料、有力的发动机这些以基础学科搭建的优秀基础上堆出来。 M51作为一款代表着西方上世纪八九年代水平的装备,巨浪3的水平也代表了我们新世纪初的水平,整体上差了二三十年,而巨浪3水平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找找公开的八股文来看:官方报道3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200吨推力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获得圆满成功。在这个新闻照片里展示了碳纤维外壳,而这个国产200吨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为:2.65米,说明弹体材料上我们达到了和两位大哥一个级别的水平;至于燃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PL-15和AIM120之间差异;航天发动机工业现在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网上公开的资料浩如烟海。弹头这个没有办法说,不过可以参考一下外媒对DF41的评价,比M51的六枚还是要多的。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不断增长的巨浪3在水平上可以和M51较劲了。在现在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急需像空警2000、歼20、055这样真正能为中国人争口气的装备,巨浪3能不能担此重任,就看我们的大国工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