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技术这么成熟了,为何中国还未能大规模开采? 第1页

  

user avatar   da-peng-32-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页岩油气只适合作为战备资源,不适合大规模开采。原因有三。

1.压裂开采方式破坏环境破。

目前页岩气主流开采方式为压裂法,技术原理是用特殊的高压水压裂岩层,从而使深藏的油气上升。

这种方法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且其使用的并非普通水,而是要加入剧毒化学品。《石油战争》作者提到:海量的有毒水,会从岩层裂缝渗入地下水层。实际上从裂缝上升的石油也会污染地下水——压裂法石油逃逸率极高。

宾夕法尼亚等州广泛使用压裂法开采油气,当地的农业部门报告,不少地下水源因沾染毒素已无法饮用,有时压裂产生的气体甚至会通过厨房的下水道进入居民家中,威胁居民安全。

所以,水裂开采技术早已有之,但美国一直没有采用。直到油气集团利益代言人——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压裂开采法的环保限制才被突破。

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副总统迪克.切尼。此人是油气集团利益代表,曾于1995年至2000年担任曾任油气能源巨头——哈利伯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切尼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具权势的副总统”,作为共和党“党鞭”、老布什忠诚的国防部长,他与小布什的关系,类似诸葛亮与刘禅。

切尼2001年初上任后立即把持了总统级别的能源特别委员会,制定美国综合能源战略。切尼利用政治人脉和油气行业提供的游说资金,让压裂法在豁免权的庇护下一路绿灯,就连环境保护署的法规也对其奈何不得。

油气集团在美国势力极大,奥巴马上台后不敢正面动其奶酪,只敢打打“绿色”牌侧面迂回。

特朗普则是油气集团的另一个代言人。特朗在2016年选择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克斯•蒂勒森担任国务卿,可以看作是对油气集团支持的回报。后来虽然与蒂勒森不和,但特朗普对页岩油气的支持依然不遗余力。

本次疫情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美国的精英并不在乎民众死活,而民众则被精英主导的舆论洗脑。

这一事实,其实在页岩油气开采上已尽显无遗:受害的是当地居民和工人,受益的是油气巨头。但居民和工人却为获得就业而欢呼雀跃,并支持特朗普这样的总统以保住工作。

但咱们是人民共和国,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发展的总体布局叫做“五位一体”,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五个布局之一。

所以,中国的页岩气储量虽然丰富,但多半只会作为战略储备,少量开采估计也是为了储备技术。在环境保护技术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必然不会大规模开采。

2.页岩油气开采与美国霸权密不可分

即便不考虑环境破坏成本,页岩油气开采成本也太高,每桶成本价高达52美元,而中东石油开采成本仅有每桶5美元左右,国际原油价格在2003年之前长期处于20美元的水平,一度跌到10美元。只有把国际原油价格拉到100美元的水平,页岩油才有前途。

供不应求的话,商品就会涨价。问题是:石油并非稀缺资源。全世界探明储量足够接下来50年使用。况且,苏联专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发现枯竭的油井会慢慢被自动充满,石油可以说是可再生能源。其原因在于石油并非如西方石油公司御用专家鼓吹的那样来自远古生物遗体,原苏联科学家提出的地心物质渗出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所以,要拉高油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控制产能。不听话的产油国,不好惹的就封锁他,不让他出口石油,如俄罗斯、伊朗。弱小的就搞乱它,如伊拉克、委内瑞拉。

为了油气集团的利益,去攻打一个国家,伤亡几万大兵,花费几万亿美元。这样的事情,只有美国总统干的出来。因为石油和美元挂钩,石油价格高涨,同时可以满足石油集团、金融集团利益,而这两个集团对美国政治影响力极大。

2001年,小布什上台。从德克萨斯发家的布什家族,是美国石油、金融家族之一。小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布什,是洛克菲勒石油集团重要的合作伙伴。小布什的爷爷又与华尔街金融巨头沃克家族联姻。所以,老布什全名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布什全名乔治·沃克·布什。1977年小布什创业时,开办的第一家企业就是石油公司,叫做阿布斯托能源公司,后来被哈肯能源公司收购。

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同样是石油集团代言人。两人加上洗衣粉国务卿鲍威尔,共同推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这个重要产油国落入美国油气集团控制,比如副总统切尼曾任CEO的美国能源巨头哈利伯顿公司,未经招标便获得了伊拉克石油业重建的巨额合同。

同时,中东地区战乱绵延近十年,让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小布什在2001年上台时,国际原油价格为20美元一桶,并维持了十多年。到2008年小布什卸任时,国际原油价格已经飙升到147美元一桶。

所以,美国的页岩油气开采,是三个前提的结果:1.原油价格暴涨,能够弥补开采成本;2.主要产油国控制产能,为美国油企腾出市场空间;3.不受控制的产油国被封锁。这三个前提都是美国政治家不吸血本、劳民伤财操纵的结果。

所以,页岩油气开采,是政治挂钩的系统工程,只有见利忘义的全球霸主才能玩。实力弱的玩不了,脸皮薄的也玩不了。

3.帮助中国开采页岩油气,很可能是美国的“战忽”。

美国总统奥巴马任期内提出“重返亚太”,用意是把军事力量从中东转移到中国周边。同时也险些完成围堵中国的“TPP”,可谓处心积虑削弱中国。

然而,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时,却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开发页岩油气资源。这是典型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011年,美国能源信息局发布报告,称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页岩气资源,约36万亿立方米。其目的很可能是引诱贫油贫气的中国给误入歧途,并破坏中俄能源战略合作。

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似乎也加入了战忽。2012年,英荷皇家壳牌集团与中石油签署一份重要页岩油气开发协议,协议覆盖面积达3500平方公里,位置在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距离直辖市重庆咫尺之遥。然而,与此同时,壳牌已经在着手放弃在美国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页岩气投资。

美国还调动了中国的舆论,铺天盖地都是页岩油气对中国的利好。一方面不了解北美页岩气公司的实际运转,另一方面被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美国政府的吹嘘所迷惑,中国一些部门误把页岩气项目作为重点来发展。

到2014年夏,中国的页岩气产业在痛苦中挣扎。2014年8月,中国的能源官员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发现,要实现北美那样的页岩气繁荣,实在比预期的难上加难。

减少对外能源依赖的梦想难以实现,巨额的投资付之东流。幸好中国及时止损。在2014年5月的亚信峰会上,中俄两国签订世纪能源协议,协议为期三十年,资金总额达4000亿美元,由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实际上,现在我们发现,页岩油气在美国像是一场资本骗局。美国油气企业入坑后很快发现页岩油气开采不可持续,主要原因是页岩油气逃逸太严重。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分析了美国主要页岩气产区的生产数据,他们发现,大多数产区刚开始的产量都高得离奇,但一年内产量就迅速下滑近60%。从第二年起,下降的速度会变慢,但仍然达到每年下滑20%。

美国开采的30个页岩区块中,平均开采36个月后,产量就可能下降79%—95%。

维持页岩油气的神话,必须依靠大量资本注入,不断新开油井才能弥补产量下滑。但是,打一口井的投资过高,其产出根本弥补不了投资成本。

美国页岩油气,可谓是资本市场的一场炒作,一场金融骗局。

2020年,国际原油暴跌,骗局再也维持不下去,泡沫破裂。美国页岩气巨头纷纷宣告破产了事,多少买了页岩题材的美国股民血本无归。

最可恶的是,美国政府肯定早就知道实情,但还是来忽悠全世界。被坑的最惨的是乌克兰,他们本以为可以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结果投入巨资打水漂,还得罪了俄罗斯。

4.页岩油气开采,不符合中国开放理念

我国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正在从一个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已经不足1%,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是消费。

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所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的巨大消费市场。未来,中国市场将远远超过美国,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到中国赚大钱,人民币国际化就顺理成章。大家不必用美元结算了,直接来把产品出口到中国赚人民币吧,然后再用人民币买点工业品回去,中国什么好东西都能生产。

中国的开放力度在增大,而不是减少。中国并不希望把全世界的钱都赚光,而是有钱一起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不买他们的石油天然气,他们哪里有钱买我们的工业品?

仅仅一个页岩油气开采,就能看出中美的区别。中国是造福世界的大同文明,美国是破坏世界的霸权小邦。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

资料来源于《石油战争》(威廉.恩道尔),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分析研究愈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经济学硕士。 威廉·恩道尔先生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家和新闻调查记者先后在纽约和欧洲工作。他的研究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威廉·恩道尔_百度百科】mbd.baidu.com/ma/s/2gje

有自称石油行业从业者的读者置疑压裂法破坏环境是外行话。对此,读者自行判断吧,我不是石油专家,仅仅是爱读书的人。尽信书不如无书,经验很重要。同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乎也进行了提示。

普通人不了解行业知识不奇怪。但从业者不知道真正的行业内幕也不奇怪,很多行业都有核心秘密。比如含铅汽油从1920年用到1996年才被禁止,七十多年里不断被汽油行业论证很安全,最终才捂不住铅中毒的广泛案例,特别是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

——————————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啊,你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user avatar   yuan-xi-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国内搞得规模并不小,只是达不到美国的规模,也没有达到美国的效果。

国内第一油气当量的长庆油田,相当一部分就是靠的压裂开发出的致密油产量,四川页岩气,包括最近的新疆玛湖油田都在大规模搞压裂开发。

只是达不到像美国那样靠页岩油气突然就达到自给自足甚至出口的程度。

有人说是成本问题真的有点学生思维,我都怀疑你在不在国内石油行业。中石油几年前喊着降本增效的时候都没有真的在意成本,了解的人应该知道CNPC是唯产量论,并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其他的统统往后排。

至于为什么达不到美国的规模和效果,无非两种可能:

1中国的勘探开发技术比起美国差太多

2中国页岩油/致密油的地质禀赋不佳

技术上有差距,但是并不是大到质变的程度,咱们毕竟也请人家世界顶尖油服过来干过,结果也都不太好,经过专家事后讨论分析:之前因为政策导向,看待问题还是太乐观,很多理论需要重新认识,具体应用时整个问题要复杂很多。

再纵观全球搞石油的,好像也就北美搞页岩油效果很好,欧洲忙着把水力压裂禁了,毛子那边也不需要挖这种高成本的油,也就中国严重缺油怕被人卡脖子,一直追赶着学这个东西,其实技术理论或者装备层面还都可以,技术交流也没少搞,就是效果一直上不去。

所以我觉得主要影响还是后者,也就是地质禀赋的问题。大佬们很早以前就从地质层面把国内各盆地致密油和北美巴肯、巴内特、鹰滩页岩区的地质差异做过对比分析,相关论文都反复在证明,其结论大概是:中美沉积构造具有本质区别,但禀赋差不多?

有一点咱们国内应该从管理上学习的,北美也有开发成本高、效益差的那种区块,低油价的时候就闲置着,等高油价再开采。

#顺便说下,前面有答案抬杠说国内也考虑成本的,不是唯产量论?

如果真考虑,现阶段国内有一半以上的水平井和水力压裂的工作就该停下,有没有效益开发的能力,心里没点数吗?

一口水平井钻井几千万,多级压裂又几千万,产量好的时候10吨,理论上稳产十年差不多收回成本。实际呢?能稳产一年就了不起了。对了,这还是开发井,勘探井的成本再翻一两倍很正常,不出东西也很正常。

这种操作叫考虑成本?明明是为了一点点产量不择手段好嘛?这种现象在国内多普遍,业内的应该都清楚就不说了。

#20190421更:

吐槽到此为止,放点有意思的东西给业内人看,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按知乎惯例,论文拿出来都是佐证自己观点的并能凸显自己专业,我这次准备拿这个论文干点别的:

前面说了主要是地质禀赋导致开发困难,下面这张,中国和北美页岩油地质参数对比的图可供参考(摘自论文【中美页岩油、致密油发育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岩性油气藏》←石油类的中文核心哦~)感兴趣最好直接去搜索原文。

注意看表格里面倒数第三列osi,比较有参考意义,现在普遍采用的含油饱和指数 OSI(oil saturation index)来指示页岩油潜力的相对大小,OSI 为 S1 (残留烃含量)与 TOC(有机碳)的比值,若比值大于100, 则认为存在油跨越(Oil Crossover)现象,其范围段可定位为页岩油的有利段。

了解这个参数以后,咱们再看里面咱们国内东部各盆地凹陷,虽然基本都是湖相沉积页岩,但是参数并没有比上面几个北美赫赫有名的致密油区块低多少,甚至差不多(除了osi高破天际的巴肯页岩区,其他区域都差不多)。

所以结论应该是。。。我国页岩油地质禀赋,是好的,跟北美差不多的???

前面我说了技术上差距并不大,甚至曾有顶尖油服带设备和人过来搞最新工艺,所以应该和人家北美产量也差不多?

虽然国内这几个区块后来产量怎样我不知道,但这个结论明显和现实背离的,这几个区块任何一个能做到北美那种规模开发,都是能随便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够央视记者追着你吹一年的成果。

那这个论文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可以看看时间节点。论文节点是2014年,正是全球低油价背景,可北美页岩油依然热火朝天,同时也是国内致密油体积压裂最热门的时间,多重因素下(不能多说),认为咱们国内致密油潜力巨大的声音越来越高涨,大家可以搜搜看,这段时间出来很多论文的论点,类似这篇的论文还有不少。

也是要说明一个我前面说的论点,政策导向,就是不行的也得行。

再往后延伸说,就会扯到咱们国内石油科研的问题,容我组织一下语言再说。好吧,感觉最根本上的锅,可能还是要甩到管理上。


user avatar   liu-chang-peng-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真的,我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对结果不做太多评论。只是就这封回复感到疑惑。

1、原论文的核心结果到底有没有被严格复现过?如果有,直接说明,某某文献按照我们的流程获得了相同的结论。end of story。饶毅道歉,他们获得清白之名。不用扯什么别的。如果没有,或者是列举的文献并没有真正严格复现他们的结果,那就是混淆视听。如果是列举的文献有部分佐证,但是并不能复现,那么这些文献所重复的结果和原论文有何区别,需要做出说明。

2、“第三方实验室重复GPCR截短体仍具有功能实验结果的文献目录”,所说的“GPCR截短体仍具有功能”是不是就是原论文的核心结论?我虽然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我想无论如何一篇学术论文都不会把这样笼统的说法作为一个结论的。就好像说,我发一篇论文说我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煤制金刚石,我不能引用其他高温高压下石墨制金刚石的文献,说一句“碳材料可以制成金刚石”来给我背书,虽然我引用的文献没错。也就是说,这些文献中的结论和原论文的有何区别?这个不应该被一个笼统的说法含糊过去。

所以,扯了半天,我们期望的回答:“到底有没有第三方严格重复的实验结果?”被回避了。




  

相关话题

  現今全球資源都以石油為主要的經濟導向。但在後石油時代, 什麼產業/商品會成為世界的主要經濟導向? 
  沙特阿美宣布重启中国大型炼化项目投资,此次重启有何目的? 
  如何看待发改委为油价涨跌设限——低于40美元国内不降价? 
  如果日本在伪满洲国发现大庆油田会对抗战乃至二战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人类烧了这么多年的煤和石油,地球是不是在变轻。会不会影响公转轨道呢? 
  贡沃集团(Gunvor Group)在石油行业的影响力如何? 
  为什么中国生产石油成本高? 
  忽然想起个问题,俄国那么多石油和天然气,为什么人民这么穷? 
  为什么电动车耗电的费用只有普通汽车耗油成本的十分之一? 
  如何看待特朗普全国演讲的最新声明中提到:美国不需要中东石油? 

前一个讨论
如果项羽当年过了江东他将是什么结局?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为什么这么高?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