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现代音乐在大众眼里确实基本上已经“死了”,或者说就没活过。因为直至今天,普通群众的主流审美依然是建立在贝多芬瓦格纳李斯特他们的浪漫主义时代上,无论哪个国家的流行/应用音乐都是如此。大部分作曲者在面对普通听众的应用音乐写作里,几乎使用的都是19世纪的技法;而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的作曲手法在应用领域几乎是空白。而如今已经2019年了……
个人的观点是,现代音乐写作手法的应用化目前还挖掘得太少,成为了小圈子自嗨。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无论是所谓的“欣赏门槛高”,还是“生存环境差”,归根结底都是没有应用化,没有在群众间普及的结果。
所幸的是凡事皆有例外。找到了少部分将现代作曲手法成功应用化的例子,希望能给题主一点启发。
比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原声音乐:
比如《猫和老鼠》后期的原声音乐,有序列主义和多调性:
甚至还有流行歌曲(广义上的):
当这样的作品越来越普及,普通听众对现代音乐的听觉审美也会逐步建立。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希望大家都别放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