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欧洲人家里有空调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xi-58-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年上海世博有两个城市场馆很多做建筑和设备的人都跑去看了,一个是号称完全0排放无空调被动降温的伦敦馆,另一个是号称可以几乎不用空调的汉堡馆。

这两个馆作为欧洲向中国输出节能技术的典范,被大家膜拜和憧憬。

结果上海七八月份的天气大家明白的,汉堡馆还算给自己留了点余地,伦敦馆装逼失败最后用上了空调。

现在如果大陆开发商找英国本土的建筑设计师,都会发现他们往往提出一些很不切实际的设计建议。比如层高给地极低,室内天花无空调进回风口布置,动辄就出现“和室外融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开发商如果反对,他们就会说我们那这种做法很常见巴拉巴拉,加上设计师常见的偏执,可能一天会开下来都不见得肯改。

但是这毛病往往被开发商拉去夏天工地走几圈后就治好了。

前几年据说不知是广州还是深圳,有去工地结果中暑死亡的英国设计师。

所以踏马不要总说中国碳排放了,这种气候环境搞经济建设我们中国人已经很努力了好吗?


user avatar   gui-ling-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

27.7.2017

今年7月还供了暖……大家感受一下。







原答案:


位处德意志,
吾所见如是:
一年十二月,
多是寒如雪,
一月开暖气,
二月复亦然,
三月冻如冰,
四月春不见,
五月冷未休,
六月暖还寒,
七月天突变,
热浪滚滚来,
八月热如狗,
九月始转凉,
十月开暖气,
复又冬天来。

请君细思量,
空调何所用?
七月在度假,
人在西班牙(注),
八月复如是,
九月恐亦然,
待到归来日,
便是转凉时。
纵是穷苦人,
不得逍遥日,
仍有地下室,
阴凉又舒适,
复若风雨至,
秒回三月寒,
深夜更无忧,
甚若裹衣裘。

是故所见者:
教室无空调,
电扇亦木有,
电车如蒸笼,
上车成热狗。
商场赚钱忙,
始把空调装,
裸身小正太,
欢快满街藏,
唯见穆斯林,
依旧戴头巾。


街上见行人,
多在抓精灵。





注:刚开始听DRadio天气预报的时候,每次总是听到播:

科隆xx度……好吧ok,

布拉格xx度……正常,

Mallorca岛xx度……

——这TMD什么鬼?

德国的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为:德国各大城市(圈)天气+欧洲各大城市天气+西班牙马略卡岛天气。最近,西班牙政府要向登这个岛的旅客征收登岛费,立刻成了当日晚间新闻头条……所以请自行感受西班牙度假的地位。


user avatar   hai-er-zhi-hui-sheng-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欧洲的范围还是很大的,不同地区情况不同。


南欧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温度达到40度并不是稀有的事情。所以空调在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马耳他等南欧国家是比较普及的家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海尔空调在相关国家的销售情况有所了解——


  • 意大利是欧盟最大的空调市场,据国际知名耐用消费品调查公司GFK统计的20余个家电品牌销售数据显示,海尔空调超越17个国际品牌,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空调品牌。


  • 在“地中海心脏”马耳他,道路两旁的建筑上随处可见海尔LOGO,2017年12月份,客户甚至主动为海尔空调举办了20周年庆活动。截止至去年年末,海尔空调在马耳他连续3年市场销量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5%。


  • 在西班牙,当地最大的电力公司电网覆盖全境,不仅为近50%的人口提供发电、配电及电力销售等业务,同时还销售海尔智能空调。现在,海尔智能空调已进驻该电力公司300多个服务中心同步进行销售。


在北欧部分国家,像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等国,确实不太需要安装制冷空调。


欧洲中部,像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等国,家庭拥有空调的比率的确并不高,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宜人,不需要安装空调


除了南欧之外的其他欧洲家庭不安装空调的很大原因,是这些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90%以上的欧洲人口居住在北纬40~65度之间,夏天高温持续的天数较短。


西欧地区由于地处大西洋东岸,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中欧和东欧地区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温差大降水少,但是因为欧洲地形平坦,几乎没有高大山脉,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可以在欧洲内陆长驱直入,所以中欧和东欧夏季温度相对而言并不高,很少会超过30度。而且早晚温差大,少有国内南方令人难以入眠的“闷热桑拿天”。


国内很多朋友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就疑问了,像北欧、中欧和东欧这些地区夏天用不到空调可以理解,但是冬天那么冷,也用不到空调吗?其实,在欧洲人的普遍观念中,家用空调是制冷的,不是用来采暖的,集中供暖、独立供暖、打“暖井”等方式是欧洲地区的主流采暖方式。


2、重视人文环境,保持整体建筑外观美


很多国家注重建筑保护,许多居住在老建筑里面的人为了保持整体建筑外观的原生态美,是不喜欢安装空调的。如果自己家想安装空调,必须征求左邻右舍的同意后才能安装,如果是租住的公寓,则更不会主动安装一台空调,天气实在炎热时会在室内放置一台风扇或者窗户下安装一台排气扇。


其实走在欧洲街头上,阳台或屋顶上种植的花卉绿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种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在市区的居民住宅、机关场所、学校和百货商厦墙外非常普及。反观国内,几乎很少见到这种垂直绿化,有些地方禁止放置盆栽植物甚至清理掉墙外自生的植被。有研究数据显示:屋顶绿化在夏天能使顶楼温度降低3~4度,可免去开空调并节约20%~40%的耗电量。


3、电费太贵,选择公共场所避暑


欧洲的主要发电方式是核能、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电费真的非常贵,这是部分南欧家庭不安装空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有些家庭来说买一台空调并不是难事,但是电费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欧洲,喷泉是有实用作用的,许多湖泊和森林免费开放,遇到高温天气,欧洲人更喜欢到室外纳凉避暑,德国人经常全家相聚在湖边休闲,法国人更喜欢去公共水域享受水的清凉。而在国内,我们虽然也想去户外避暑,但是能够免费纳凉避暑的公共水域、湖泊和公园草地实在太少,或者拒绝纳客,或者收费高昂,水质的安全性也让人望而却步。


特别是近年来,节能环保逐渐成为整个家电产业的主旋律,世界各地,特别是节能标准向来严苛的欧洲,都提高了空调等家电的能效等级。海尔在2016年就推出了达到欧洲最高能效A+++的智能空调,也是为了响应全球的环保举措。


总的来说,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绿化方式、节能意识,甚至假期的安排,都会影响欧洲家庭空调的普及率。不同地区情况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必要的时候,有台空调还是挺幸福的~ (^_^) ~


user avatar   li-hao-yi-80-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毫无疑问,中国的治安状况放眼全球也是第一阵营,每10万人谋杀率为0.8,与瑞士指标差不多。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全世界排名70名左右,为什么治安状况能达到富裕的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超越美国?

几个原因都很有中国特色:

1 消灭贫民窟

首先,中国基本消灭了贫民窟。

贫民窟简直就是城市的毒瘤、犯罪的温床,全世界有无数精英提出过无数的方案,都没办法解决贫民窟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包括我大美利坚,也是有贫民窟存在的。一个城市只要有贫民窟存在,犯罪率就下不来,治安状况就好不到哪里去。

来源:新浪

印度贫民窟

来源:新浪

巴西贫民窟

来源:新浪

美国贫民窟

我有朋友在洛杉矶看房,某个中产阶级社区的卖房中介明确告诉朋友,这里不通公交车,没有沃尔玛,所以不用担心房价会下降——这个神奇的逻辑让朋友觉得不可思议。细问才知道,如果开通公家车,流浪汉就会搭车过来,占领社区的公共资源——图书馆、公园等等。美国流浪汉大多是吸毒者,所以毒贩也会跟着过来,犯罪率就会急剧上升。沃尔玛也是同理,美国沃尔玛是可以使用美国政府向社会底层发放食品券的超市。有沃尔玛的地方一定聚集很多失业者与低收入人群,流浪汉+失业者+低收入人群聚集地就会成为一个危险人群的聚居地,这种地方就是犯罪的温床。

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贫民区成为城市的毒瘤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中国政府是怎么消灭贫民区的呢?

两个办法,控制增量,消除存量。

所谓的控制增量,就是我们的城市化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每年城市化率大致增加1.2%,这个指标的意思就是每年会吸纳1000万+的农民,这个数量在中国经济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的背景下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农村土地制度一直停留在承包制这个阶段,改革开放40年,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没有搞大的变革,就是担心土地私有化后,将大量农民推入城市影响社会稳定。

消除存量就是旧城改造——或者叫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这个改造不但能让城市功能更加合理,最重要的是,将底层人民打散居住,让高、中、低人群混合——高端人群需要贫困人群提供家庭劳务与配套商业服务,贫困人群也可以依托高端人群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这种搭配是最合理的。

过去三年,中国政府完成20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18——20年还要完成1800万套棚改,两者相加就是4000万套,这不仅至少可以干掉上万个城中村,而且可以让4000万个底层家庭获得一笔不菲的拆迁收入。到2020年,中国在县级以上城市将全面消除所有的城中村与贫民区。

——当然,能做到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棚户区前后对比照

2 打击犯罪

对有组织犯罪的严厉打击,包括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有组织活动统统纳入打击范围。

中国的体制下没有黑社会,是的,你没看错。黑社会要长期生存一定是要有制度土壤的,而不是依附个别官员,这种土壤只有西方皿煮体制才能提供。

在西方社会,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所有的民众都知道某个人是罪犯或者黑社会大头目,但是司法机关就是拿他没办法。

来源:武家的历史

绑架过李嘉诚儿子勒索10亿的张子强在香港无罪释放

来大陆试试?


3天网

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天网工程。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摄像头超过2000万个。这是守护公共安全最重要的“天网”。而且,中国在天网监控中最先应用人脸识别科技,这项科技将在预防犯罪、民用搜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上,中国已经领先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未来几年内人脸识别科技在天网工程普及后,所有的在逃罪犯、暴恐分子、拐卖儿童犯罪将无所遁形。

多啰嗦一句,天网工程+智能摄像手机的普及不但可以降低犯罪率,对于提升民众整体的道德水平也是很有好处的。

来源:凤凰网


4 警务系统

警务系统很给力

和平年代,中国警察是牺牲最大,奉献最多的队伍,没有之一。

据公安部统计:

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 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有280名公安民警、147名辅警因公牺牲,6211名公安民警、5699名辅警因公负伤。

另外我们牺牲的警察平均年龄只有40几岁,他们在家庭也是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仅2019年,就有的427名警察家庭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宁奉献了家庭的顶梁柱,平均一天就有一名警察牺牲!

来源:新浪微博 平安武汉

5年来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头像组成的一个特别的警徽

正是我们公安干警以及辅警的奉献,我国命案破获率连续10年超过90%。

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5 禁枪禁枪

公知们长期吹嘘美国民众拥有持枪的权利——据称民众持枪就可以约束政府不作恶。这么清奇的逻辑让我实在无力吐槽。然而公知们却对一个事实却视而不见——任何枪支泛滥的国家必然带来治安环境的恶化。

讲一段中国的历史。(以下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网两高联合发布禁枪新规 为何如此严格?

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由于枪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另一个方面不少企业、个人大量非法生产枪支,导致民间非法枪支数量大增,恶性事件不断。
公安部统计,1991—1995年全国发生杀人、抢劫、强奸等持枪犯罪案件1万多起,其中1995年光是持枪的恶性案件就有3000多起!
仅1991—1995年,全国收缴各类非法枪支105万支,其中包括1.3万支军用枪。为进一步严格枪支使用制度,1996年出台了至今最为严厉的《枪支管理法》。
这部法律完善了枪支管理制度,确立了“非法持枪就是犯罪”原则。公务用枪范围被再度缩小,完全废除了党政干部配备枪支的可能。

96年之后,持枪恶性案件逐渐下降,时至今天,这类案件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

6 文末

最后强调一点:

治安环境本质上还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中国日以良好的治安环境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如果停滞甚至崩溃,所有的治理措施统统失效。比如委内瑞拉,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每年死于谋杀的人数高达几千人。

委内瑞拉街头恶性案件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良好的治安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比如,中国的夜生活就是全球最发达最丰富的

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在深夜出去搓麻K歌桑拿,撸串开房保健——即使不考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因素,就是我们自己,是不是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繁华的中国夜生活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知乎:花猫哥哥,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管理层的宏观调控思路出现重大变化

原创 | 印象不是真相:执政党的支持率到底有多高?

原文阅读: 中国治安状况为什么可以超越发达国家?




  

相关话题

  如何说服师姐住我奶奶家? 
  哪些东西欧洲比美国便宜很多?便宜多少? 
  2020年双11买空调有哪些建议和推荐? 
  如何看待董明珠称:有钱人买空调肯定选择格力?你家的空调是什么品牌? 
  大选在即,「法版特朗普」竞选集会突遭袭击,极右翼在法国是否能成功?法国大选将走向何方? 
  中国和东欧小国哪些生活水平更高? 
  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怎么从欧洲第一大国衰落到普通大国的? 
  英国复兴的可能性有多大? 
  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怎么从欧洲第一大国衰落到普通大国的? 
  西班牙、意大利衰退了吗?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在西伯利亚地区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个讨论
陈丹青说「两千年文脉已断」,他的依据是什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