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经说法来说,需要不断的兼并其它国家和部落来夺得更多的奴隶,知乎有挺多人说奴隶没有后代,这点未必有这么夸张,但是据《汤姆叔叔的小屋》之类的美国作品描述,即便黑奴生了子女,还得寄托于奴隶主愿意自己付出成本来养,所以很多奴隶主就是直接把小孩卖掉了。
即便部分奴隶主愿意帮奴隶繁衍子女,奴隶作为一个整体,至少可以说,繁衍后代的环境应该也是不稳定的。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等到某一代奴隶集体阳寿尽的时候,该国国内的奴隶数量就会大为减少,需要不断于外国、外族发生战争来补充。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扩张,但也还有达西亚战争、马科曼尼战争等大规模的莱茵河、多瑙河边境战争,奴隶的补充应该还是源源不断的。
直到三世纪危机期间,不但对日耳曼人的用兵规模有所减弱,而且帝国还长时间内战带来内耗,这个时候开始罗马帝国(尤其是对奴隶经济比较依赖的欧洲)的确就发生了很严重的经济危机,比如古典时代繁荣无比的希腊(当时巴掌大的地养了100多个城邦)、北非都全面衰败,很多大城市沦为了渔村,有些前城邦甚至变成了自然状态,如此惊人的衰退似乎也的确可以用没有“人”(劳动力)了来解释。后来隶农制或者封建制建立起了小农经济之后,中世纪欧洲国家就开始变得稳定,扩张性有所减弱。
不讨论马经的话,我认为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各古代帝国大一统君主专制时期,扩张性其实一般,往往只是开国皇帝侵略扩张性比较强(罗马也不例外,帝国时期最大的领土扩张就是奥古斯都时期,此后除了克劳狄、图拉真之外几乎全为守成之君),只要前几代皇帝一死,帝国的扩张往往就会停下来。
元老院时代就不是这样,从罗马城周边巴掌大的地区一路扩张到大半个西欧、整个地中海沿岸,根据阿庇安《罗马史》的记载元老院毫无理由开战,甚至撕毁条约开战简直如家常便饭,扩张动力犹如永动机一样。
再考虑到无论你认为先秦中国是不是一个"奴隶社会",但确实可以说扩张欲望最强的那一段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始皇没后,西汉前期历经高惠吕文景这五代君主,帝国疆界都是几乎原封不动的,直到武帝才再度推进到南海、西南和西域)。
这么说,帝国建立起来之前的罗马和先秦体制可能反而比较好的贯彻了(军事)贵族阶层的意志,推动了源源不断的军事扩张,无论这些贵族的扩张动力是不是出于经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