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其实清宫剧的问题不在于美化清朝,而是让观众提起中国古代,只知道清朝,把清朝当成整个中国古代的代表,就好像诗里的老年宫女一样,被宫殿禁锢了见识,只知道谈论唐玄宗,不知秦皇汉武乃至更广阔的天地
评论区有人建议我删除前半段,好的。
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阶级斗争为纲”的遗毒。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人做什么都是要讲究政治意义。吃饭,是忆苦思甜,工作,是参加革命,做眼保健操,是为革命保护视力,就连去百货皆无的百货商店买东西,都得背一段领袖语录。
那段时间,报社编辑要成为现行反革命很容易,只需要某天让领袖照片的背面印上“敌人”“叛徒”“工贼”这样的字就行了,火眼金睛的革命群众立马就能把你这个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余孽揪出来批斗。
至于文化领域,成为反革命的花样更多,这里为了不至于政治敏感被折叠,就不贴最高指示了,各位可以自行查找。
想不到文革结束四十年,革命群众又回来了。
=======随便扯两句=========
知名的清宫剧,大体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戏说体,也是最多最滥以《戏说乾隆》为首,王刚老师扮演和珅和大人的一系列“相声剧”是其中翘楚。这一种清宫剧,算是洗白清朝吗?
二是言情体,说白了就是披了个清宫皮的言情偶像剧,琼瑶老师是个中好手,当年一部《还珠格格》,参演的女演员现在个个都是当红大腕。说这一系是“美化清朝”倒是情有可原,言情剧一向是把营造如梦似幻的环境作为基础工作的,不过琼瑶老师似乎不是满人啊。
三是晚清背景的“平民故事”,代表作是《神医喜来乐》、《乔家大院》。这一类剧选择晚清为背景的主要原因就是矛盾丰富方便升级,打完了土豪有贪官,打完了贪官有邪教,打完了邪教有外国人,最后还能扯到光绪维新变法上强行“家国大义”。这些剧往往会强调社会的阴暗面,同样很难说“洗白清朝”。
四是经常被拿出来当成靶子批的二月河帝王三部曲,这几部的确是有很强的政治因素在里面,不过对懂的人来说,这还真不是洗白清朝,洗白的是……政治敏感就不说了吧。
归结一下,清宫戏:
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跟风拍的;
不为着赚快钱的那部分,又绝大多数是为了捧角的;
连角都懒得捧,带着政治意义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借古讽今的;
剩下的左右都是烂剧。
要么是跟风和大人讲段子的,要么是跟风小燕子谈恋爱的,这种纯为赚热钱的清宫剧怎么就成了“洗白清朝”呢?你觉得他们真的有这么高觉悟?
把“跟风”当成是“有组织有预谋”,还一定要找出主谋找出目的,这种行为,就是最标准的上纲上线。
我们永远不会吸取教训。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因为清算的不彻底,这些遗老遗少还都有钱有势,所以天天拍辫子戏给自己的老祖宗洗白
因为现实中皇汉和反皇汉都很少,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贯彻这两种思想,大概率会因为历史和政治不及格而中学毕不了业。
这两种人,就像一场无聊的公开辩论赛的正反方,整个剧场里只能听见这两个人吵架的声音,似乎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台下还有上千名观众,这上千名观众不是没有观点,而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无聊太没有价值和现实生活太远了,已经无聊的睡着了。
辩论赛结束之后,有人问别人,这两个人吵的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没有见到和他们持相同观点的呢?刚睡醒的观众:结束了?哦,剧院椅子不舒服没睡好,他们吵啥来着?
毕竟青海是一个取消牺牲的警察子女加分而给少民加35分的存在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