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南方的宗族观念这么强? 第1页

  

user avatar   lutu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个人认为,南方社会的宗族化是稻作区深度内卷化的体现。

实际上南方社会也有非宗族化的地区,太湖平原,两湖平原,以及整个长江上游(川渝大部,鄂西宜昌一带)都是相当小家庭化(原子化)的。

最典型的宗族化社会在华南(福建广东,广西东南),其次是江右,徽地(皖南山区),然后是鄂东,湘楚(即湘语区)。宗族性依次减弱。

观察这些非宗族化与宗族化地区,有个很大不同就是宗族化的村庄都是聚居的,并且宗族化越深,村庄规模越大;而非宗族化的村庄,都是散居的,并且小家庭化越深,村庄规模越小。

有一个可供直观对比的样本就是两湖平原,这里显然社会形态较为接近。平原虽然总体是非宗族化的,但是东部江泛区,例如仙桃,天门,监利,却有相对半成型的宗族,而这里的村庄就聚居的比例比较大。相比之下,西部正常区的松滋,石首,京山等地,基本村庄就很散。

南方社会都是纯粹稻作区,或者旱稻兼作区(主要在长江上游),这些地区,水系相对发达,特别是纯粹稻作区,土地都是水田。这是因为所谓水稻,本身就带一个水字,生长所需水源很多。因此,稻作必定需要水田。所以,稻作区的村庄形成,一开始很难认为是聚居的,因为人们可以就近在耕作的田地附近居住,不需要担心水源远近,因为取水是很容易的。

散居的村庄必定不容易形成宗族,这是很明显的,因为个体之间的联系比较疏远。这也表明,聚居化就是宗族化的开始。不过,散居阶段,并不意味着个体没有超出小家庭范围的合作,由于水稻需要大量水源,灌溉工程的规模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群体性的协作,而这些群体通常是就近的同族,这是宗族组织的一个初始雏形。

相对散居和相对协作,构成了某种对冲,使得宗族化不容易马上推进。不过,水稻生长又有一个特点,就是单位产量很高,而且很容易通过精耕细作来提升单位产量,因此,水稻总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同时,稻作区的生态环境,一般也比较稳定,所以,这种过程会持续推进,使得人口很快就进入过密化的增长,人口与资源(土地,水源)的关系就变得紧张,产生了资源的争夺。

这样一来,宗族化就开始了,或者说,是一种与原有的小家庭形式的原子化对应的,借助血缘联结构建的宗族形式产生的集体化。在灌溉协作中,同族的人们不仅加强了联系,并且有了一种共同为某片田地贡献劳力的体验,因此,为了争夺资源,这种联系就会在此基础上迅速扩张,而且也将这种共同贡献推进为土地的真正共有,这就是族田机制。当然,在对未开发,未定主土地的集体争夺中,这种土地必然也很容易归于集体所有。

族田机制使得宗族组织产生了经济连带,他就不单纯是一个血缘共同体了,而是有着更切实的,世俗目的一个经济共同体,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了。在这种宗族化的过程中,同族的个体不断聚居化,散村合拢为集村,形成一个又一个“山头”。宗族即村庄,村庄即宗族。他们彼此划定土地界限,互相斗争,不过有时候也会联合。

同样通过两湖平原,和华南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宗族化的两个阶段。在两湖平原,有个特殊的情形,就是生态环境不稳定,长江经常泛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明初开始形成的两湖平原村庄,就一直维持在初始的“散居小农”状态,个体多散居并且自有土地,也就是自耕农主导。每次洪水褪去,良田尽显,好不容易可以耕作,但有会被下一次洪水所冲击吞没,就这样反复震荡,于是人口就始终无法迅速增长,抵达资源紧张的内卷态。

而在华南地区,显然是另外一番图景。它已经进入了深度的“聚居宗族”阶段。这里生态稳定,但是土地狭小,于是人口很快迅速增长,人地资源关系抵达高度紧张,土客械斗,土土械斗层出不穷,并且宗族开始各种吞并,扩张,小姓被迫改姓大姓,或者集体逃亡,或者失去了土地,被强迫成为大姓宗族族田的佃户,世世代代不能改变。由于人口压力实在太大,这里还出现了去往海外的浪潮,北美南洋,都有闽粤华工的身影。

两湖平原东部的江泛区则可以视为一种资源紧张提前到来的状态。由于此地长江泛滥太过严重,严重影响耕作,土地争夺就提前到来了。不过,这里不能像华南一样形成典型的“聚居宗族”模式,而是一种“半聚居半小农半宗族”的状态,宗族组织很不完备,聚居程度比较弱,族田比例也很低。应该说,这种状态是比较特殊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南方社会,就没有进入宗族化呢?

原因就在于,稻作区尽管很容易造成资源紧张,但是,稻作区又更容易产生生产剩余,进而发展商品经济,而这局部改变了原本农业经济的一般模式,使得资源紧张得到缓解。商品经济体现在土地关系上最显性的特征,就是从土地自有化走向租佃化,个体从自耕农转向佃农和地主,村庄出现了阶层分化,有了资金的往少数人的聚集。自耕农状态下是没有商品经济的,因为没有任何分化,资金总是平摊而微薄,个体始终是自给自足的。

所以,一个地区是否进入宗族化,主要是看,资源矛盾的大爆发是否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提前到来。如果没有提前到来,那么散居村庄随着佃户和地主的阶层分化,在地理上也将走向分离,而不是聚居。商品经济将独立形成聚居的市镇,也就是集镇,与散村对立,而地主将会不断城居化。如此一来,佃户始终是小家庭化的,而地主则反而在市镇获得家族扩张。于是两层结构就形成而不能回退了。

长江上游,太湖平原的情况符合这种情况。无数周边环绕的散村与中心较大体量的集镇并立,小家庭化的佃户住在乡村,而大地主则城居市镇,这里的商品经济也颇为发达。与此对应,两湖平原就不是这种情形,这里散村主导,集镇规模比较小,这就和它作为散居小农的初始状态适应,没有过多的商品经济,个体多数为居住乡村的,小家庭化的自耕农。

而如果资源紧张确实提前到来,那么土地将不是走向租佃,而是共有,也就是族田化,宗族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实际上,如果我们观察宗族化地区的土地关系,族田毕竟是一小部分,也有大量田地是私人租佃的,所以,这说明宗族化村庄同样也是存在商品经济的,只是它相对的比较延后,并且没有那么能有力对抗资源紧张。

(另外,租佃私田,以及自有田地的存在,显然也会削弱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前者加速佃户与地主的分化,后者则使个体持续保持原子化,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族田比例是衡量一个宗族强弱的标志。对于土地来说,它只有租佃,自有,族田三种形式,族田多了,前两种就少了,反之亦然。当一个村庄的土地全面走向租佃或者自有,不再有族田时,宗族也就事实上不存在了。)

由于土地共有,那么就无法形成佃户和地主两个阶层,宗族内部是一体的,于是,资金不是集中到地主,而是集中到集体,因此,宗族又被人称为团体地主。在早期,为了维持土地共有的纯洁性,族田甚至是不允许族人租佃耕作的。因此,这样一来,宗族内部无法出现佃户和地主的彻底分化(尽管内部也确实存在私田的租佃),族田构建的租佃关系是宗族与外部异姓展开的,有时候体现为宗族村庄与佃户村庄的分离。商品经济也不能使得市镇和村庄分离,宗族将集体性参与并主导商品经济,而不是少数地主。于是,这些地方的集镇实际上是集村的一部分。两层结构始终无法形成。

华南,江右徽地最符合这种情形。村庄规模庞大,市镇与乡村混杂在一起,且市镇通常被宗族(村庄)控制。由于宗族是集体性的进入商业活动,因此,它有时候甚至是市镇基础,也就是市场本身的构建者,主要是出租客商收取租金,而不是充当私人化的小型业主。在这些大型村庄以外,还围绕着小型的佃户村庄,佃仆村庄为其服务。

不过,一般来说,商品经济总是只能延缓资源紧张,而不能彻底解决,并且商品经济的强弱也和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长江上游,太湖平原的情况,实际上都是比较特殊的状态。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商品经济天然发达,并且村庄是清初开始重建,因此资源并不紧张,也来不及抵达紧张的状态;长江上游的其他地区,则是旱稻兼作区,生产条件相对艰苦,这可能抑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它与商品经济的规模维持在一个可以相对宽松的限度。

而对于太湖平原来说,也就是典型江南社会,其人口是相当稠密的,甚至是帝国最高密度,但是这里又有着异常的,最繁荣的商品经济,因此这里也始终没有进入宗族化状态。不过,对比一下其和长江上游(事实上也包括两湖平原),可以发现,这里的村庄相对规模要大一些,小家庭化的趋向也明显弱于长江上游,宗族性要强一些。这也是很好理解的,这里人口要稠密的多,其更接近那个宗族化的临界态。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两湖平原西—长江上游—太湖平原—鄂东湘楚—江右徽地—华南”看成南方稻作区社会宗族化的六个阶段。越往后,宗族性越强。这个指标还和村庄大小,族田比例呈现正相关。

其中,两湖平原的东西两片,又可以看出稻作区初始“散居小农”阶段不完全分化的两种模样。东部江泛区有逐步走向类似江右乃至华南“聚居宗族”的趋向,族田比例相对西部较多,而西部正常区则有走向类似长江上游“散居佃户”的趋向,租佃田地比例相对东部较多。可以说,观察稻作区的社会演化,两湖平原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深度的宗族化,宗族组织是逐渐从血缘共同体,往经济共同体的更世俗目的转化的,因此最终实际上越来越靠近一种拟血缘共同体,这在华南最为典型。小姓吞并,同姓联宗,异姓联宗,都是这种拟血缘的体现,个体不再具有实质的共同远祖了。甚至还出现了将公鸡骨头供奉为共同远祖,构建宗族的魔幻场景。

宗族组织在组织市场,进而掌握市镇以后,也会逐渐将自己的力量往更大的城市渗透,在大都会实现各种联宗,扩充实力,甚至在城里也大兴土木,建造各种祠堂。因此,南方宗族化的社会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其总是将乡村视为某种根基,城市是角力的舞台,是乡村的极限延展,而非长久居留之所,这也体现了这种社会中,民间社会的强韧。

那么,为什么北方社会没有出现比较强的宗族化呢?

北方社会是旱作区,多种小麦,与稻作区相比,很大的不同在于小麦对水的依赖比较小,这也是为什么水稻对应水田,小麦对应旱田,这就使得北方不存在南方那种灌溉协作机制,在最开始就是相对小家庭化的,而没有超出小家庭范围的协作。

不过,旱作区却不能像稻作区那样有相对随处可见的水系,因此,个体要居住就无法随意散居,而是只能依赖少数河流或者开凿的水井。于是,即使一开始是相对散居的,随着人口增加,也会更快进入聚居。水井工程可能也需要一定的协作,并且常为一个村庄所公用,但这种工程是一次性的,后续也没有常态化的合作,只是单纯公用,因此,它还是不能像灌溉协作一样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

旱作区的生态环境相对不稳定,作物单位产量也相对较低,因此,这里不容易形成商品经济,也不容易进入长期性的人口过密增长,否则会在一次灾害到来时深度动荡,迅速回退。于是,这里既不会出现南方商品经济较早出现而进入了土地租佃化,佃户地主分层化,也不会出现资源紧张较早到来而进入的土地共有化,进而进入宗族化阶段,土地是始终自有主导的。

南方社会的聚居是同族聚拢的过程,是宗族化的体现,也因此,同村总是同姓加同族,从而形成一个宗族对一个村庄的整合,但北方社会的聚居来的很早,并且并不是因为资源紧张,同族聚拢的目的,因此,北方的集村就常常是多姓,多族的格局。

相较于南方社会在相对散居和相对协作中获得对冲,进而从“散居多姓小农”走入“散居多姓佃户”与“聚居单姓宗族”两种最终状态,北方则显然是在相对聚居和相对独立中,最终走入了“聚居杂姓小农”的状态。在这里,土地没有发生共有,宗族无法凝聚,更因为多姓共存,无法统一村庄。而在这种聚居格局下的村庄内部力量的紧张格局中,则产生了另外一种集体化,也就是“小亲族”组织,它不出五服,比宗族小,也更加松散。一个村庄中,往往多个小亲族并存,互相拉拢并且争斗。

由此可见,因为北方村庄的聚居提前到来,它的力量紧张是来源于村庄内部,而不像南方村庄,其力量紧张是来源于散村阶段人地的资源紧张,因此,南方村庄聚居化必然带来村庄内部的统一,而不会分裂,因为聚居就是统一的结果,敌对的异族只会远离,不会靠拢,争斗的单位也就变成了村庄与村庄(也是宗族与宗族),而不是村庄内部的若干小亲族力量。

缺乏农业协作,提前进入聚居,不易深度内卷,这是北方社会不容易宗族化的原因,实际上还是旱作区和稻作区的生产条件不同带来的。在北方,虽然也有一些同村同族整合起来的宗族组织,但相对虚化,内部依然会分裂为小亲族,而且往往也没有多少族田。这些宗族组织,倒是比较接近没有宗族化的南方社会,后者也存在这类组织,特别是在长江下游平原,不过,长江下游平原的虚化宗族之下,就是数个小家庭了,这与北方的虚化宗族之下是小亲族,又有不同。

总结:南北社会发展的三个路径

北方旱作区:“散居小家庭多姓小农社会”—>“聚居小亲族多姓小农社会”,土地始终自有化,不产生宗族(村庄)同一结构。

南方稻作区:“散居小家庭多姓小农社会”—>“散居小家庭多姓佃户社会”+“聚居大家族单姓宗族社会”,土地走向租佃化和族田化两个方向,后者产生宗族(村庄)同一结构。




  

相关话题

  中国社会哪些方面已经畸形?解决办法是什么? 
  如何看待男子网吧上厕所回来发现奶茶被投安眠药,投药男子交代「看他长得帅」?出门在外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有哪些是因为年轻才会犯的错误? 
  大学教授遭遇「杀猪盘」,意外发现「 32 人骗我一个」,如何识别「杀猪盘」?被骗走的钱有办法追回吗? 
  人为什么没有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身体不是自己的吗?为什么不能想卖个器官就卖? 
  为什么很多文章还有一些名人都劝说散户不要涉足中国股市? 
  微博上的男孩们会不会开始反抗女拳? 
  现存的西方典型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多数人暴政? 
  如何看待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反对女生做全职太太?受教育女性当全职太太是浪费吗? 
  骑手殴打顾客后疑仍正常工作,美团回应「永久拉黑全行业禁入,将全额垫付医药费」,如何看待平台的处理方式?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以色列的研究发现,南非发现的变种病毒能突破疫苗保护网?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年薪百万金融分析师测算的「外卖财务模型」,有钱人是否更爱省钱?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