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究其实质而言,是一部披着共产党和解放军外衣的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武侠类作品,走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年代初“伤痕文学”的路子。
这部作品的走红,说明了两个问题:1、大多数人对于解放军历史没有常识可言。2、大多数人图的就是个痛快,图的就是个过瘾,什么是史实、什么是真相,在他们眼里根本不重要。
作为小说或者电视剧而言,说他精彩好看,一点问题没有。真正的问题在于太多的人拿他当史实了,以为历史上解放军就是那个样子的,这就荒谬绝伦了。
团长管打仗,政委管生活???
党在军队的政治工作,是解放军区别于近现代以来其他所有军队的根本标志。解放军的军魂是党的领导,不是什么亮剑精神。而党的领导就是靠政治工作来贯彻,来保证。
张子健那一版铁道游击队虽然拍的不怎么好看,但在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是反映到位了的,刘洪时时处处尊重政委李正,在大政方针上拥护李正的领导。
纵然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我也要亮剑!逢敌必亮剑……这些话,看得恶心死了(有没有街边古惑仔来信砍的即视感?)要是不顾敌我力量对比,不讲战略战术,只知道死打硬拼,解放军早就被灭得渣都不剩了。
十年内战初期毛委员、朱军长怎么教导我们的?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上山打游击。
抗日战争开始时,毛主席怎么教导我们的?
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剧,在这种拿手剧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则不能并举,然而,只能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无二的办法,集中打仗在目前是豪[毫]无结果之可言的。
《南征北战》里面怎么说的?
我们今天大踏步的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
政治工作是解放军的生命线,现在某些人一提到政治工作就贴”左“的标签,以为可有可无,以为政工干部是多余、只会卖狗皮膏药,只会添乱。对于这种人,只能说他们不具备解放军历史的起码常识。
要说真正反映解放军历史的好作品,还得算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
亮剑最大的硬伤当然是对我军军政关系的严重歪曲,抹杀了我军三湾改编以来的根本精神,抹杀了政治建军,党委领导一切,三大民主的新型军队本质,重新退回到岳家军、李家军式的传统旧军队,并胡说血勇之气的亮剑精神是我军胜利的根本原因。
对比《井冈山的斗争》的解释(这是毛写给中央的报告):
“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 " 伙食尾子 " ,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象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武器。”
什么是三大民主呢?
政治民主是:官兵政治上平等,只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的贵贱,都是军队的主人,都有关心军队建设、关心国家大事的权利。干部尊重战士的民主权利,发扬民主作风,实行群众路线。战士参加连队管理,并有权批评和监督干部。
经济民主是:官兵有权管理和监督经济生活,通过经济委员会协助连队首长管理伙食和农副业生产,监督经济开支,维护财经制度,防止贪污浪费、侵占战士利益和违反政策等现象发生,使生活不断获得改善。
军事民主是:在军事训练中,实行官兵互教的练兵方法,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在作战时,发动干部战士出主意、想办法,解决战术、技术难点,讨论如何执行作战命令、作战计划;战后开展战评活动,总结战斗经验。
对于以上这些我军真正的精华和灵魂,亮剑几乎没有展现或很少但歪曲的展现。
我军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人说这部剧谈的只是战斗精神,是我在上纲上线。然而恰恰相反,上纲上线的不是我,而是这部剧。这部剧把所谓战斗精神无限拔高,这些人不说这种拔高是上纲上线,反倒说批评这种拔高的人是上纲上线。李云龙最后一集的演讲怎么说的,他说亮剑精神是我军的军魂,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我军胜利之本。(这等于连日军和我军的区别也抹杀了)按照亮剑里面李云龙的逻辑,为什么我军能打赢日军呢,因为你武士道狠,我比你更狠,你勇敢,我比你更勇敢,所以我把你打赢了,所以狭路相逢勇者胜了。问题是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要论狠论不要命,你还真的拼不过日军……因此这种解释难道不是最大的硬伤吗?
还有人说,只有这么拍才好看,不这么拍就不好看,那麻烦请去B站看看52年的《南征北战》和63年的《红日》先(不是李幼斌版的红日哦)
总有人以为我军基本是由农民组成,士兵就不懂党的政策,不懂主义,不懂信仰,这完全是以今人的眼光去臆测当时的情况。早在古田会议的时候,毛就已经提出,要让农民军队保持无产阶级性质,要做绝大的艰苦卓绝的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思想灌输到军队中去。你们认为很难做到很困难的事情,不代表就不去做,就不可能。我军不光重视对于战士的文化教育;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更是一刻也不放松。同时教育广大指战员要有远大的眼光,不光要看到当下和中国,还要看到整个世界的情况,要“放眼世界”,有全球眼光,知道当前的世界在发生些什么。绝不是把士兵当做工具人看待。所以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里面才有底气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
关于军队内部军事民主气氛的具体表现,就拿刚刚提到的《红日》这部电影来说,它是如何表现的呢:
莱芜战役后,团党委在政委主持下进行战斗总结,战士们先是就为什么打胜仗的问题讲了很多优点,然后团政委说,“同志们,别光谈好的,在我们指挥上有什么缺点?”有一个连队因为被敌人碉堡假投降欺骗,遭到很大损失。于是一个战士发言说:“我们连不应该上敌人假投降的当。”连长听到后虽然心情很低沉,但是也还是鼓励畅所欲言:“说吧,大炮机关枪都抬出来!”
战士含着眼泪说,“敌人摇白旗,丢枪,凭心说,我不信敌人真投降。枪丢出来,人为什么不出来?可是连长急着叫上,安兆峰同志牺牲了,杨排长负了伤。”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65 77710?from=search&seid=3770533433905115694
挂一个zz,在史盲眼里,土匪是军队的最高形式,任何革除旧军队形式,提高组织度的革命性措施,叫做傻白甜~
然后推荐一本简单好读的书,讲的是滇军60军是怎么在我军的改造下变成朝鲜战场上的王牌50军的,都采取了哪些细致科学而革命的改造措施,这样就能了解我军真正的军魂和本质是什么:
亮剑这部剧的实质,就是用廉价的“民族主义叙事”代替“革命叙事”,用所谓“国家遭到侵犯男儿当自强”降低无产阶级领导的军队的崇高政治目标,以此来消解我军“政治建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一点从其主题曲便可以看出(注意加黑部分):
《中国军魂》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红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中国军魂!
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再对比一下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军歌《钢铁的部队》:
阶级的部队,阶级的英雄,阶级的意志,阶级的心。 劳动人民上战场,复仇显本领。 嘿!人人逞英雄,个个是模范。 英雄模范,成千成万杀敌立大功。 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跟着英明的共产党。 嘿!勇猛的向前进。
你能说这和《亮剑》体现的是同一支军队的价值观么??究竟为何而斗争,以及其政治格局和本质的高下有霄壤之别。
现在有些人不懂什么叫做无产阶级政治,什么叫做一支军队的阶级本质,请看下面由东野首长给你们上课:
当然,任何事情的改变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比如上面这首38军的歌词,85年以后就把歌词中体现的鲜明的阶级立场改成了“团结奋发为四化,军史增荣光”这类东西。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转述一个我当医生同学的话:
《亮剑》电视剧再一次喜闻乐见的出现了主流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战士用枪指着医生说:老子一枪毙了你。然后,政委出场叫战士回去写份检查就没事了。
事件处理结果:
记得《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也有类似的场景。
当然最后又是母子平安,“皆大欢喜”
回复中有朋友说:战士拿枪指大夫,除了写检查,还有后续处罚措施。
《亮剑》电视剧中拿枪指医生的段鹏,当时是侦查连长,一年后任团参谋长。
28集张白鹿畅谈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
1、列宁格勒交响曲世界首演在古比雪夫,肖斯塔科维奇在首演前也已经疏散至此,指挥是萨穆苏德,乐团是莫斯科大剧院。而在列宁格勒包围圈中史诗级首演的指挥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同学艾里阿斯贝尔格(由于乐团和音乐学院已经疏散后方,仅剩的广播乐团幸存的职业乐手只有15人,为了筹备演出全市召集临时乐手,大部分是前线战士,总谱由空军空运)。因此没有所谓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指挥第七交响曲的事。另外,“北极圈内”也挺迷,摩尔曼斯克吗?并且就是在列宁格勒,演出也是在音乐厅室内,虽然供暖缺乏,要说顶着寒风云云就略夸张了。
2、“列宁格勒”这个名字并非他人所起肖斯塔科维奇认可,而是在创作时肖斯塔科维奇自己所起。1941年10月9日的《苏联艺术》上,肖斯塔科维奇撰文说:“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作品献给过谁。但这部交响曲——倘若我能完成的话——我将把它献给列宁格勒。因为我所有写进去的、我表现于其中的,都是和我热爱的故乡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和她抗击法西斯强盗的历史性时刻紧紧相连的。”古比雪夫首演后三个星期,肖斯塔科维奇1942年3月29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我想写一部歌颂我们人民的作品,他们正在为战胜敌人而斗争,他们是英雄。写这部交响曲的时候,我想到我们人民的伟大,想到他们的英雄气概,想到人类美好的理想和人的优秀品质,想到绮丽的自然风光,想到人道主义,想到美。我把《第七交响曲》献给我们向法西斯进行的斗争,献给我们未来的胜利,献给我的故乡列宁格勒。”
3、如张白鹿自言,她这些故事源于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这个所谓“回忆录”(即《见证》)今天已经被证实是伏尔科夫作伪,这个且不说。只是按伏尔科夫的说法,1960年伏尔科夫才同肖斯塔科维奇建立私交,所谓其和肖斯塔科维奇悄悄搞回忆录是70年代初的事。肖斯塔科维奇去世后,伏尔科夫赴美,然后1979年《见证》以英文在美国首版。那么,50年代张白鹿从哪里看到的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阎锡山的军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团拥有五千人员和炮营。这是师级步兵和军级炮兵的兵力。
就只谈几个军史方面的硬伤:
1.小说里面明说李云龙的上级是129师386旅的陈赓,当然李云龙也应该属于129师编制。但独立团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晋西北。晋西北却是120师和新军的活动范围,后期又调入了冀中的部队。总之129师的手伸不到晋西北去。
当然,为了回避这一点,电视剧把师长、旅长的名字都隐去了,虽然你根据演员猜的出来师长和旅长是谁,但人家没承认,当然你就不能说错了。
2.前面也说了独立团的主要活动范围是晋西北,但在1939年的晋西事变以后,阎老西的部队已经被完全挤出晋西北,所以亮剑安排一个晋绥军的主力团在百团大战前后出现在晋西北,这就有点天外飞仙的感觉了。不过楚云飞本来就是魔幻人物,身为晋绥军人员后来还能去淮海战场。
1940 年l 月底,贺龙、关向应同志率师主力5 个团,由晋察冀边区返回晋西北,统一指挥晋西北的八路军及新军。2 月初,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集结师主力、晋西支队、决死2 、4 纵队共14 个团的兵力,堆备在阎锡山发动新的进攻时,相机反攻晋西南。同时派彭3 58旅主力以新军的名义及暂编1 师的36 团,肃清盘据在河曲、保德、奇岚等地的叛军。叛军被我打击后全部逃过黄河以西。至此,晋西北地区的顽固派势力全部被我肃清。
“十二月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进一步向山西扩张,阎锡山既对蒋介石顾虑重重,又白知武装解决新军已非力所能及,不得不接受我党主张,继续谈判,于4 月初正式达成了停止武装冲突的协议,以汾阳经离石至军渡的公路为晋西南和晋西北的分界线,晋西南为旧军活动的区域,晋西北为八路军及新军活动的区域。从此,晋西北地区就成为完全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3.楚云飞和李云龙讨论问题时,李云龙说晋绥军战斗力不行,楚云飞马上用中条山举例说中央军也不行。
楚云飞这可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中条山战役开始时除了有中央军以外,也有晋军。而且晋军(43军赵世铃部)防守的是黄河的主要渡口——垣曲,也是日军的主攻方向。结果赵世铃一天之内就丢了垣曲,导致中条山的国军与黄河以南完全隔绝。可以说晋绥军的迅速失败对中条山会战的大败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所以说那么多晋绥军打得比较好的战例,楚云飞都不提,非要提一个晋绥军自己都觉得丢脸的战例,看来楚团长当真是委座的卧底。
——我更新啦!图片都补上了!
谢邀
我来强行回答一波
亮剑可能是被观众发现的
低级穿帮最多的电视剧
我整理了一下大概有这些:
1.第一集老李就口胡:我们独立团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
(老李啊!你还是新一团团长,你还没被总指挥撸下来,还没到被服厂当厂长啊!!)
2.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从水泉方向增员来的日军里面,有一辆军车上的歪把子,直接散架了。
同样的场景还有,吕奉先,错了,楚云飞被部下围在李家镇,然后老李去大户人家打短工…又错了,是老李派骑兵连去帮忙的时候,一个骑兵直接翻下马了……
3.后来老李和楚云飞干架的时候,老李负伤之前,有个场景,老李让段鹏去抓几个舌头,段鹏说:我也不能坐定确标
是的,这个没文化的段鹏,把“确定坐标”说成了“坐定确标”~
4.王有胜阅兵的时候,有一箱物资上直接写的是北京市丰台区。
补两个评论区指出的穿帮:
另外,这里我不知道算不算穿帮:
这个师长明明姓李
但是老李却叫他老张
——小割一下——
以上是穿帮的地方,还有拍摄的硬伤
1.整个电视剧都是在冬天,不管是晋西北铁三角吹流批,还是后来老李捅楚云飞的腚眼子(错了,是追击楚云飞),甚至到了老李跟张白鹿吃烧鸡,这些都是在冬天。
#据说,是因为当时就在冬季拍了几个月#
2.电视剧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逻辑错误,比如日本人说日语,但是中国汉奸说中文,他们两者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居然可以沟通…
3.很多演员重复使用,说的就是你老李,有些人表面上是独立团团长,没想到居然是黑云寨二当家手下的npc,还干死了和尚…
再看一处:
——再割一下——
还有一些不合理的情节
1.老赵五百米一枪干死了迫击炮手
2.3600个手榴弹打山崎大队,其实用土工的方式掘进,是不现实的。
3.楚云飞,李云龙,和尚,孙铭上尉四个人居然把一个那么多鬼子干掉了,还全身而退,真是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事情干了
4.后面背炸弹去赴宴的时候,段鹏的皮衣居然跟旅长的一模一样(这个是凑数的)
#好吧,剧情上,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要总(装)结(13)了
亮剑的硬伤很多
但是,无愧于中国电视剧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什么?
亮剑里虽然有很多神奇的镜头,但是这是少有的不降低日本人智商的电视剧。
从一开始苍云岭突围,到全歼山崎大队,伏击观摩团,反扫荡,最后到攻打平安县城。
其实,所有的镜头都没有说日本人弱鸡,反而告诉了观众日本人很强,抗战很艰难。
当然,为了平衡战斗力,亮剑里肯定突出了独立团的战斗力。
所以,才有了李云龙用土工干掉山崎大队,独立团一个连阻挡了鬼子很久,最后还给了意大利炮让老李炮轰平安县城。
但是,这些提升八路军战斗力都是前提的。
比如,老李能够用土工,是旅长调用了整旅所有的迫击炮做掩护(当然,其实土工这里还是有槽点)
比如,老李能炮轰平安格勒是因为所有的兄弟部队都帮他打援。不管是晋绥军,中央军还是八路兄弟部队,都帮他了。
甚至副总指挥和旅长都亲自下令,让八路军部队配合李云龙部行动。
加上平安县只有日军的特种分队和伪军,还有楚帮场,丁炸桥和孔过瘾的全力相助,当然MVP是二营长缴获的攻坚重武器——意大利炮!!
有了这些准备(甚至可以说是理想条件)才有了攻击平安县城。
除了没有弱化日本人,亮剑里一样塑造了铁血抗日的国军将领楚云飞,也一样表明了美国人太强,在朝鲜我们打的很艰苦(孔二愣子说的)。
弱弱说一下,李云龙,丁伟,赵刚和田墨轩,后期的剧情,其实委婉说出了书中下半部分的故事。
综上所述,亮剑剧情结构是很合理的,就算有夸张的地方,也圆过来了,所以很多人说亮剑是神剧鼻祖,我只能说,你们只看了表明,从来没看懂亮剑的内涵。
补充一句,亮剑演员全体在线,不知道比现在的电视剧好多少倍,现在的小鲜肉敢拍长镜头吗?亮剑里多处用了长镜头,直接一镜到底,很多镜头都是演员一遍就过。
场景都是冬天,演员重复,那是因为剧组没钱,但是就是因为这个穷逼剧组,居然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多个奇迹。
再回到我开头说的那些穿帮镜头上,其实电视剧刚刚出来的时候,只有新一团说成独立团,这个穿帮被观众看出来了。
其他的穿帮都是很久以后才被发现的,就是因为电视剧反复的播出,还有在网上有网友反复观看,看的次数太多了,大家才发现了这些bug。
尤其是确定坐标,和坐定确标,这种就两秒的镜头,如果不是有人反复刷,看的人多,怎么可能会被发现?
由此可见,亮剑被观众刷了太多次,还是都是有效播放量,而不像现在那些刷出来的网络播放量~
——好了,再扯一句——
观众们,所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一定是不会差。
有些总觉得,他看到了真相,全国其他的几亿人都是傻的,就是反大众而行之,是因为自己特立独行,其实不过是二傻子罢了。送这群二傻子一个表情包:
最后,亮剑再不济,也贡献了很多表情包,其他的电视剧能吗?比如这个:
——7月9日更新图片
真的没想到这么,我能得到那么多赞,受宠若惊鸭!!感谢各位大佬!!谢谢!!!!!!
如果有空再给大家更新无水印的亮剑表情包,今天就更新到这里啦~
说起来真的好笑啊,书卷派是真的多。
红军一办个学习班,人均知识分子了。
红军一三湾改编,官兵就突然平等了。
毛主席毙个黄克功,就没有渣干部了。
遵义会议以后就都实事求是了。
延安整风整的都是空气啊。
政委打仗生活都管,要团长干嘛?李云龙是说自己要独立领兵?政委不能插手军务?是怕他乱指挥嘛。
有硬伤,很多硬伤。但一些书卷气的回答真的是无语了。真就不想想现实?刘青山为何能存在?那些没有被枪毙的刘青山就等于没有?
再说说硬伤吧。
1,刚开始打坂田,两支军队确实已经交战在一起了,这时候团长理应有临时处置权,根据战场形式作出反应。而且战略目标是突围,也没有说需要配合友军,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即使这次行动失败,损失的也就一个主力团,意义不大,但这次直接贬到被服厂了。
如果说八路军军纪严明,违令必究。那么下面几个例子怎么说?
2,战地观光团之战
这场仗着实稀里糊涂,一大批军官参观山本的一百个特种部队的战法。
鬼子的战略意图是什么?特种部队打击一个主力团,给别人开开眼?
日军第四旅团配合一些地方部队向八路军总部靠拢,刘伯承师长请求副总指挥离开当前比较危险的地方,副总指挥认为日军并不清楚总部的确切位置,因此下令让129师放开了打,打出敌人的真实意图。个人猜测是暴露一部分兵力吸引鬼子注意,如果鬼子去跟这部分兵力打,那说明鬼子就是普通的扫荡,战略目标是打击八路军主力。
师长亲自下令,让李云龙负责总部防御,试探地方意图的事由别的部队负责。然而这次李云龙抗命了,把战斗力最强的一营给带走了。
山本特种部队遭遇到二三营的顽强阻击,怎么也该想到这里应该有大鱼的,不然八路怎么可能会打这种阵地阻击战。
然后最大的槽点出现了,山本打了半天,就因为所谓的观众被消灭了,取消了行动?
从结果上看,李云龙间接完成了保护总部的任务,但过程的逻辑性是说不清楚的。
一旦李云龙判断错误,枪毙都不足以抵消其罪。副总指挥失陷,可比战地观光团重要多了。就像小时候玩的坦克大战小游戏,对方下去一个坦克,虽然它确实很笨,但你敢赌它不会向基地开枪嘛?
结果,这次是功过相抵。
3,平安格勒战役。
以下克上的典型事例,公器私用的典型。
它的成功,依旧寄托在友军们能战胜敌人的前提下。
整个团上万人的命被他用私人情感掌控,着实是离谱。
就这,还是功过相抵。
4,打土匪报仇被贬。
我真的不懂这次李云龙有啥错。前面俩事例枪毙我都觉得合理,但这次真的不合理。孔捷和李云龙啥关系,和谢宝庆啥关系,好兄弟不占理都该帮衬着,更何况李云龙占理。虽然只是小惩戒,但也是种惩罚啊。
别的,还真没觉得有太理解不了的地方。
1. 国军战俘+山崎大队副官+八路军区小队队长
第一次出现是在鬼子的战俘营,饰演的是一位被俘的中央军战士,也是3v1和鬼子特种兵徒手格斗的其中一位(右)。
离开战俘营之后,又化身山崎大队的一位下级军官。在独立团攻山时被手榴弹炸死。
后来,在独立团进攻平安县城时,这位老哥又成了八路军的区小队队长。带领手下顽强阻击日军四个小时,最后英勇牺牲,上演了“领盒饭帽子戏法”。
另外,在鬼子特种兵进行训练时,左侧这位持枪士兵看上去也很像是他。
2. 国军战俘+孔捷的警卫员 战俘营三勇士的左边那位,后来摇身一变成了孔捷身边的警卫员。在孔捷向黑云寨追讨晋绥军被抢的物资时,霸气的怒骂二当家。按道理说,三勇士中间那位,应该也在剧中串了不止一个角色,不过目前尚未发现。有眼尖的朋友可以补充。
3. 国军战俘+八路军区小队战士+晋绥军士兵王贵 和尚在战俘营K.O.了鬼子特工队军官之后,一个机灵的国军士兵立马抢下旁边鬼子士兵的冲锋枪,准备鱼死网破。
离开了战俘营之后,这位老哥又加入了晋绥军。成为358团1营营长钱伯钧手下的警卫员王贵。在楚云飞追杀钱伯钧时被楚云飞网开一面,留了一命。
可能是被楚云飞痛斥让他怀恨在心,转身就投奔了八路军,加入了区小队。并且在区小队重逢了自己在中央军的战友。
4. 晋绥军联络官+挟持秀琴的特工队队员 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时,八路军的一个步兵连在周围阻击日军援兵。楚云飞觉得八路军快要顶不住了,派联络员传信,让他们撤出战场,换358团来迎战。
结果没过几分钟,这位联络官又站上城墙,挟持了秀琴(还笑场了),最后死在意大利炮下。怪不得李团长打县城打得如此艰难,原来是有内奸。
另外,孔团长左边这位士兵,看上去也很眼熟,估计在剧中也串了不止一个角色。有眼尖的朋友欢迎继续补充。
最后,无论党派、无论出身,向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所有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那些先辈们致敬!!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