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明王朝1566要为胡宗宪重塑形象? 第1页

  

user avatar   xie-chang-s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不能是因为文学需要吗?


user avatar   SGB_GOV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觉得胡宗宪形象被重塑,大约是只能读懂剧中人说出来的漂亮话,而读不懂背后的实际情况。

胡宗宪真实形象如何,我只查过《明史》,明史说胡宗宪负面的话,主要是这一段:

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文华死,宗宪结嵩益厚,威权震东南。性善宾客,招致东南士大夫预谋议,名用是起。至技术杂流,豢养皆有恩,能得其力。然创编提均徭之法,加赋额外,民为困敝,而所侵官帑、敛富人财物亦不赀。嘉宾、尚鹏还,上宗宪侵帑状,计三万三千,他册籍沉灭。宗宪自辩,言:“臣为国除贼,用间用饵,非小惠不成大谋。”

电视剧的形象和这个描写差别大不大?其实没什么差别。不妨一一对比一番。

  1. 宗宪多权术(剧中明写)
郑泌昌、何茂才这才省悟刚才他们的话,都落到胡宗宪的套子里去了,两个人都低着头望着地面。
服了丹,嘉靖没有像平时那样入定打坐,而是望着吕芳:“你说这个胡宗宪到底是哪路神仙,居然把我们都绕进去了。”
海瑞之所以爽快答应赵贞吉来送军需,其实也是为了能在胡宗宪处略略了解虚实。然而,这三件事问得如浪打空城,海瑞第一次领略了被别人的气场笼罩的感受,一时怔在那里。

2.(宗宪)喜功名。(剧中明写)

胡宗宪不再看他,自顾说道:“……我的老家给我竖了三座牌坊,我都五十多了,活到七十也就再熬过十几年,我不会让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大明王朝1566》

3. (宗宪)宗宪结嵩益厚(剧中明写)

高拱立刻不以为然了,“他这个浙直总督可是从知府任上在严嵩手里一步一步拔擢上来的。不是说哪棵树都不能挪,胡宗宪这棵树的根可是深埋在严嵩府里,你想挪他也挪不过来。”
胡宗宪不再看他,自顾说道:“朝野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千秋万代以后,史书上我胡宗宪还会是严阁老的人。……

4. 威权震东南。(剧中明写)

嘉靖:“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严嵩:“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5. 至技术杂流,豢养皆有恩,能得其力。(剧中明写)

马宁远:“我是个举人出身,拔贡也拔了几年,当时如果没有部堂赏识,我现在顶多也就是个县丞。"
“呦,是胡大人。”门口站着的门房显然也是故人,见到胡宗宪这一声里便能见出久违的亲切。
那书办只好直说了:“前任巡抚是胡部堂,我是胡部堂的人。”
胡宗宪:“你现在虽然是官军了,打这一仗还是义民所为。我没有别的赏你,送你这把剑吧。”说着解下了腰间的那把剑递了过去。

剧中只对三点没有明写,第一点是胡宗宪长期给严嵩行贿(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第二点是他提倡均瑶法向老百姓加赋(创编提均徭之法,加赋额外),第三点是他挪用公款和向商人索财(侵官帑、敛富人财物)。

因为本剧对胡宗宪的主要立意是抗倭英雄,所以这三点没有实写。不过,虽然没有明写,但剧中对这三点都是有细微的表达的,。

  1. 给严嵩行贿问题:
严嵩:“汝贞啊,二十年了,我什么时候要过你的东西。每次进京,我都给你打招呼,什么东西都不要送。我用你,从来没有这些心思,只是为国用贤。"

严嵩说二十年来没收过胡宗宪的东西。这句话与国情、世情、人情都明显不符,只能说是句纯粹的客套话。中国古代人情,以下拜上绝对不可能空手去。胡宗宪是严嵩的人,这一点朝野皆知,胡严二人即使避嫌,也不可能避到二十年完全不送东西,总不成连点土产都不带?也要避嫌?再说胡宗宪明显不是海瑞那样的清官,你看剧中海瑞的清贫生活,再看胡宗宪在剧里从始至终的那个架子,一对比,两个人的家产情况不言自明。所以凭严嵩一句漂亮话就相信胡宗宪真的二十年没送东西,未免幼稚。这就跟你给领导送礼,领导一边默默收下一边嘴上说让你拿回去一个道理。编剧让严嵩说这么虚假的话,我认为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故意给聪明的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2. 加赋问题。

胡宗宪转过头深深地也望向戚继光,“我必须留在台州!我在这里,朝廷才会改变决策。举全国之力也要筹粮募军。

胡宗宪想让嘉靖举全国之力筹粮募军,加点赋算什么?不值一写。有人看见胡宗宪在改稻为桑问题上同情老百姓,就觉得胡宗宪舍不得向老百姓加赋了。其实胡宗宪并不心疼老百姓,他只是害怕浙江出反民,害怕老百姓拆自己的祠堂而已。为了这个,他会努力维稳,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压榨百姓。胡宗宪想让嘉靖举全国之力筹粮募军,这背后代表什么?他这样一个精通业务的老油条,难道你觉得他认为全国之力的背后是嘉靖的内库?是严嵩的家产?他当然知道,全国之力背后的意思,就是向老百姓加赋!但这一点没必要明写,否则剧中这个人物的形象就毁了。

3. 挪用公款和敛富人财物。

胡宗宪:……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现在立刻去向各米行催贷粮食,担心官府不还,我胡宗宪可以在所有的借据上加盖总督衙门的印章!
胡宗宪:……逼他们(商人),总比逼百姓造反好!
田县丞:胡部堂公子到台州看望父亲,从淳安经过换船。卑职按照惯例,接待了一下

胡宗宪位高权重,可以盖总督衙门公章向各地随便打借条,这样的绝对权力下,挪用点公款有什么稀奇?他自己用也好,自己不用赏赐给自己赏识的英雄壮士也好,这都是很容易的。他并不重视商人,认为百姓会造反,商人不会。所以逼商人比百姓好。在紧急用钱的时候,强行要求商人们“捐赠”一点,并不算破格。他的儿子无官无爵,仗着自己的权势,走到哪都有地方官按照“惯例”接待,地方官接待完,当地的红顶商人接待不接待?这当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敛财”吧?这些东西,作者并不明着表现,但读者完全可以自己领会出来。

作者不写,是因为电视剧篇幅有限,写人物要按照塑造人物的重点来写,不能又臭又长的把毛病都写上。比如写大侠行侠仗义,但不写拉屎放屁,这些事不写,不代表没有,只是写了会影响人物形象。但我们看书,不能因为作者不写,便说:这个人物居然从头到尾没有放过一个屁,太不正常啦。这就没有意思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冯小刚首次执导的电视剧《北辙南辕》这么不接地气?反映了什么问题? 
  30 天打卡挑战:如果只能推荐两部电视剧你会推荐哪两部? 
  有哪些影视剧片段让你当时看的津津有味,回头重温却觉得尴尬异常? 
  如果李幼斌老师出演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适合演什么角色呢? 
  为什么《人世间》43 、44 集剧情越来越离谱? 
  在隔离期间,你做了哪些活动来保持娱乐呢? 
  你最喜欢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是什么? 
  如何评价电视剧《请回答1988》? 
  最值得回味来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有哪些? 
  如何评价电视剧《双面胶》? 

前一个讨论
如果由美、俄、欧、韩、日来拍《红海行动》会是什么风格?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西方女人不坐月子,中国女人必须坐月子?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