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中的动物实际上现在认为不是动物,而是与一些藻类相关。淮南生物群的碳质压膜宏体化石实际上都是各种各样的藻类。
2.淮南生物群和蓝田生物群的关系比较远,淮南生物群的年龄应该是8-10亿年,可能在9亿年左右,蓝田生物群的年龄在6亿年左右,中间差了大概3亿年,而且蓝田生物群在扬子板块上,淮南生物群在华北板块上,古地理上来讲它们差的也很远,所以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这两者差的都很远。
3.淮南生物群和后来的小壳类也没有联系,淮南生物群根本没有可以称为动物的东西。
现在淮南生物群的研究重点还是碳质压膜宏体化石,当然这些细碎屑岩中也可以泡出丰富的微体有机质壁疑源类化石,这也是另一个研究重点。这两类化石中有一些可以对应到现在的绿藻、蓝藻,但是更多的化石无法对应到现生的类群,一是因为形态保存的过于简单,也没有丰富的结构,二是就是没有现在能对应上的……但是估计绝大多数应该还是和多细胞真核藻类有关(这里面的藻类是广义的包括褐藻之类的,而不是单只原始色素体生物的后代绿藻、红藻和植物),少数微体化石可能会和真菌有关系,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些有机质壁微体化石上有原生生物取食的痕迹,比如孔洞。当然淮南生物群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还没有发现相关记录,但是在同时代其他地区的有机质壁化石中发现了这种现象,但是你要知道原生生物不一定是动物。
我不太认为淮南生物群会出现真核多细胞动物,我个人认为动物的多细胞化很可能发生在成冰纪雪球地球全球大冰期时期,在埃迪卡拉纪(距今6.35-5.41亿年)多细胞动物开始隐形演化,到接近寒武纪时期(5.5亿年)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遗迹化石和带壳化石,到了寒武纪动物才开始大发展。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蠕虫类生物除了长得像蠕虫有一些环节似的结构以外,并没有更多的能表明它们是动物的结构,而且当时的环境(氧气匮乏,海水底部缺氧,起码在淮南地区是这样)以及沉积物的特征(没有扰动构造,没有遗迹化石)并不支持动物的存在。
现在最早的后生动物化石记录还是蓝田生物群中的一些生物,虽然只是putative animal,假定的,不过学界接受的还是比较多的。
淮南生物群的文献可以看钱迈平写的《华北古陆东南缘新元古代生物群》
最后再强调一下,淮南生物群的时间应该在新元古代早期,属于拉伸纪而不是成冰纪,我个人认为在9亿年之前,还是比较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