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类似“火辣辣地疼”“酸痛”一类能正确认识这些感觉本质的词语是如何形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i-huan-vir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运动觉、平衡觉等。其中人类能感受到的味觉有酸、甜、苦、咸、鲜这有限的五种,很好区分。但是对于触觉和嗅觉来说,感受种类太多,从几百到上万种,通过造专门的词来描述不方便,采取的是以形容或隐喻的方式构成合成词进行描述,动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

以触觉上的痛为例子:

北京协和医院的王玲等在汉语疼痛描述词汇的研究中,收集整理了汉语中形容疼痛和疼痛有关的词汇472个,并对这些词汇进行了分类。他们将疼痛描述词汇4大类:

a、形容疼痛性质的词汇,这个占比最大有230多个,如刺痛,胀痛,绞痛等

b、形容疼痛强度的词汇,剧痛,不疼等

c、形容情感反应和评价性词汇,如痛不欲生,不舒服

d、其他与疼痛相关的词汇,如头晕、牵扯、弥漫等

又对形容疼痛性质的词汇进行分类,通常是以“性质或性状”+“痛”组成的短语,大致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次,这些词汇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我们会接触的到的事物或自然现象,这些事物或者现象通常具有危险性,容易对人造成伤害,我们将感受与这些词相关联,达到传递感受的目的。

再以嗅觉为例子:人类有几百种气味细胞受体,研究认为人类可以识别1万种气味,描述气味时,由于气味通常来自于生活中的物体,而非动作,因此以名词性描述为主。

以名词性描述为主:比如玫瑰香、雪松香、柠檬香、汗臭、脚臭、臭鸡蛋味,腋臭、狐臭、麝香、枫香、龙脑香;

还有以形容词性描述:比如腐臭、骚臭、冷香等等;

参考我之前的两个回答:




  

相关话题

  野生动物直接喝浑浊的脏水都没事,为什么人类不行? 
  汉语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那为什么还有一些外国人说汉语而且是方言,说得一溜一溜的? 
  为什么关于生物的科幻作品较少,并且生物发展在那些小说中较少提及,像人类寿命、大脑、躯体、都没有变化? 
  地球上会不会有比人类更智能的生物存在,在空气、大气层或是在土壤等地方。? 
  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带个「老」字,有些动物带个「子」字,有些则都不带? 
  生物演化到今天,DNA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类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脂可以用来擦拭皮具,以达到保养皮具的目的吗? 
  水飞蓟素真的可以护肝吗?原理是怎样的?普通人和服用很多药的老年人有必要预防性服用吗? 
  如何看待韩春雨对重复实验失败的回应:「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 
  生命演化史中有没有「生殖隔离」出现之后又消失的情况? 

前一个讨论
纳斯卡线条是用什么画出来的?为什么能保存数千年之久?
下一个讨论
宋代冗兵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