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关于水浒传有几个章回名不确定,能帮忙解答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a-wa-yu-5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正好在整理《水浒传》的回目,顺便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简单普及一下《水浒》的版本。

最基本的情况就是:

1、分成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

繁本包括一百回的容与堂本、一百二十回的袁无涯本(也叫杨定见刊本)和金圣叹删改成七十回的贯华堂本。

2、贯本删掉了容本和袁本的“引首”(讲的是大宋开国的故事),又把第一回改成了“楔子”,这样一来,所有的回目都提前了一回。

这就是为什么容本、袁本第二十八回的内容,在贯本中是第二十七回。

3、简本的体系更复杂一些,有一百零四回的《水浒志传评林》,有一百一十五回的刘兴我刊本,此外还有双峰堂刊本、藜光堂刊本等等。

这些版本市场上一般见不到,如果不是对《水浒》特别有兴趣,要做研究,基本上可以忽略。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采用双行对偶回目的白话长篇小说。

比它更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虽然已经开始正式分回立目,但却是单行的,统一为七言。

只不过,《水浒》开创的这种回目形式,刚出现的时候并不稳定,接下来的《封神演义》仍然是单行七言的回目(其中有3回是八言)。

《西游记》虽然使用双行标题,但是回目的字数长短不一,差异比较大,少的只有四言,多的有八言,其它五字、六字、七字的情况都有。

《水浒传》虽然最早给小说取双行标题,但整体上还算整齐。

以百回本来看,除了第二十七回、第七十六回,这2回是九言,第七十三回是六言之外,其余均为七言和八言。

百二十回本增加的“征田王”二十回中,倒有4回是六言。大概因为这两大段最初的来源是简本,那里的回目比较混乱。

章回小说发展到顶峰,就是《红楼梦》。

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全部八言、双行、对偶,既工整又完美。


关于《水浒》繁本的回目,本文简单说两点:

一是回目中存在的错误;

二是三种繁本在回目上的差异。

第二部分可以解答题主的疑问。


先说错误。

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上下联颠倒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这六回的情况,或是上句的事在后,下句的事在前;或是下句是因,上句是果;或者上句事包含于下句之中。

2、回目与正文不符

“第八回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事情实际发生在下一回;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故事其实在上一回;

“第三十四回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秦明来到青州城外时,已经是白天了,不是“夜走”。

3、总目和分目前后不一致

在卷首的总目部分,第八回是“花和尚大闹野猪林”、第四十三回是“假李逵剪径劫单身”、第八十五回是“宋公明夜渡益津关”。

但是在正文开头的分目上,这四回又分别作:“鲁智深大闹”、“劫单人”、“夜度”。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就是校对工作没做好,抄写的时候弄错了。

现在出版的各种《水浒传》,很多都已经修订这三回的错误,以正文里的分目录为准,前后保持一致。

再说一下,百回容与堂本和百二十回袁无涯本的回目差异,主要有8处。

1、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VS“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郓哥大闹授官厅”的情节在今天的通行本中不存在。

很可能这部分情节原来有,被删掉了;但也有可能作者先拟定了回目,写正文时又写了其它的内容,结果又忘记修改回目。

经过修改后的袁本明显更符合现有的内容。

这一回,在各种简本,如刘兴我刊本、双峰堂本、藜光堂刊本中又有另一个回目名叫《郓哥报知武松 武松杀西门庆》,上下联中都出现了“武松”,是重复,又不对仗,显然不好。

2、第三十七回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VS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从内容上看,容本的“夜闹”更准确,但是考虑到与上联“没遮拦追赶及时雨”的对仗关系,袁本以“大闹”对“追赶”更好一些。

而各种简本里,都没有《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这一回。

3、第四十六回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VS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这一回的内容发生在祝家庄的酒店里,石秀烧的是酒店,不是祝家庄,容本有误,不够准确。

袁本做了修正。

4、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用”连环计VS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双用”和“双掌”意思差不多,看不出好坏。

5、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夜月”赚关胜VS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夜月”和“月夜”意思一样,但这一回的下联是“宋公明雪天擒索超”,考虑到对仗,以“月夜”对“雪天”更为合适。

6、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VS柴进簪花入“禁苑”

“禁院”和“禁苑”差别不大,袁本估计是觉得“苑”字更符合皇宫大内的情况吧。

原著中有:

柴进便离了内苑,出了东华门,回到酒楼上……

从这个内容看,袁本称之为“禁苑”似乎也有根据。

7、第七十五回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VS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这部分内容,刘兴我刊本在第七十回,志传评林在第六十四回,这些简本的回目都叫《小七倒船偷御酒 李逵扯诏谤朝廷》。

从原著看,李逵骂的确实是皇帝:

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简本的“谤朝廷”和“谤徽宗”意思相近,书中李逵的话还少了几句:

李逵曰:“你皇帝姓宋做皇帝,我哥哥也姓宋。你莫来恼犯黑爷爷,把那写诏官员尽都杀了。”

就这几句话来看,说成是“谤朝廷”也没什么不妥。

但是袁本改成“骂钦差”,批判的力度明显减弱了,这样的修改应该是为了避免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本人。

8、第八十一回 戴宗定计“赚萧让” VS 戴宗定计“出乐和”

这一回里,萧让与乐和被困在高俅的太尉府中,戴宗定了条计谋,与燕青假扮公人,买通了小虞侯,同乐和见了一面,大家约定半夜通过爬树、翻墙逃脱。

从内容上看,与燕青见面的人乐和,这一回中,萧让根本没有出过场,所以“出乐和”和“赚萧让”虽然指的是同一件事,但还是袁本的改动更合理。

小结

从上述八条来看,除了第4和第7两条,其余六条都是袁本的修改较为合理,足以证明一百二十回本出现得比较晚,在增加了二十回内容之外,也对百回本做了全面的修订。

然而,由于《水浒》的体量过于巨大,再怎么修订也难免有失误,比如前面提到的“总目和分目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袁无涯本就全盘照录,没有改正。

最后,说一下金圣叹贯华堂本的回目。

金圣叹删改的贯华堂本,在回目上基本延续了袁无涯本,但有四处不同:

一是“船火儿闹浔阳江”,贯本仍然保留了容本的“夜闹”而不是“大闹”;

二是《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贯本作“浪里白”。

因为这个本子里,张顺的绰号已经被改成了“浪里白条”,所以回目也相应有了调整。

张顺的绰号“浪里白跳”来自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赞语是“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随忠魂,来驾怒潮”。

“白跳”是一个动词,形容他在波涛中起伏穿梭,如同在白浪中跳跃。

贯本改成“白条”,就成了名词,形容张顺像一条银白色细长的鲦鱼,未免不够生动。

三是《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改成了《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之所以“独劈”,是因为上联已经变成了“二取”,对仗的需要。

金大师应该是希望突出戴宗这是“第二次”去寻找公孙胜。

四是“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改成了“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李逵的确是下到一个枯井里救了柴进,“下井”确实比“探穴”更准确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第三、第四条都是金圣叹贯华堂本独有的,是他自己改的,在此之前,《水浒》各种简本、繁本都作“浪里白跳”、“智取”、“斧劈”、“探穴”。



最后补充一下孟州牢城“安平寨”,它在任何版本里,从来都不叫“平安寨”。


2022.3.25




  

相关话题

  青面兽杨志聚义梁山当天,怎样做才能避免与晁盖、阮氏兄弟等人碰面尴尬? 
  为什么我感觉水浒传的大多数好汉并非忠义? 
  梁山上的士兵从哪来的? 
  古典小说中那些有百夫不当之勇的猛将真的存在吗? 
  你认为《水浒传》中的猪队友都有谁? 
  为什么戏曲中人物很多和历史人物差别很大,庞太师,刘皇后,潘仁美这些贤臣写成奸臣? 
  《水浒传》里宋江的江湖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方腊与宋江,你更喜欢谁? 
  宋江为什么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 
  《水浒传》中的李逵有没有道德底线?为什么被称为英雄好汉? 

前一个讨论
孩子对奥特曼如中毒一样喜欢,学习成绩年年倒数第一,咋办呐?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03年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