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当年吕后不杀韩信,而让韩信远征匈奴,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局依然不乐观,战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领素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假,但是单兵素质,装备水平,后勤补给能力,兵种相克等等方面也同样重要。把一场战争的胜负完全寄托在某个将领的身上,这岂不是很儿戏?这种思想归根结底,就是一切功劳归领导的封建残余思想。

题主的问题说明不够详细,有两个重要条件没有说明。其一,战场在哪里。其二,战略目标是什么,是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守。

如果换成韩信带领着汉朝步兵主力出塞,然后在草原上与匈奴骑兵对阵的话,那凶多吉少。这不是将领水平的问题,这是兵种相克造成的。那时候的匈奴骑兵准确地说是骑射兵,匈奴骑兵的近身格斗武器大多以短刃匕首为主,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就是弓箭了,并且匈奴骑兵射术了得,给你看一段史记原文。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

如果是在草原上开展野战的话,匈奴骑兵在速度、冲击力、射术上对汉朝步兵形成碾压之势,匈奴骑兵完全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控制好与汉朝步兵的距离,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射杀汉军,放汉军士兵的风筝。

但是,换个场景。韩信代替刘邦去北部边境的目的是战略防守,只需对匈奴进行有效的防守反击,将匈奴驱赶出汉朝边境的话,那结果就会大不一样。韩信作为一代兵仙,断不会像刘邦那样鲁莽,不可能脱离大部队陷入重围。韩信以其智慧完全能够将士兵战力与边境要塞相结合,有效部署从而达到战略防守的目的。

总的说一句,匈奴骑兵的优势在于,在广袤而平坦的草原上从横驰骋,可以出其不意地发动闪击战,但是碰到坚固的城防和山地等其攻坚能力非常弱。比如,冒顿四十万大军围困刘邦于白登山七天七夜,硬是没攻下来。匈奴骑兵来无影去无踪,但是攻城拔寨的能力不强,基本上对汉朝边境都是抄掠为主。汉朝步兵的优势在于马下近身格斗、阵地战、守城战、山地战。所以战场的选择很重要。

后来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等人之所以能够重创匈奴,除了将领本身很优秀以外,就是因为汉帝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如果你让卫青、霍去病等人带着步兵去草原上,那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呵呵了。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如果只说打仗,韩信能打败匈奴,但是远征不可能。

先澄清军事领域几个常见的错误:

1、匈奴兵战斗力强。

各种史料都有记载,匈奴兵战斗力远远低于汉军。而且早期更弱,后来是和汉朝打仗多了,学习了很多汉朝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所有后期的匈奴虽然被打得到处跑,但论单兵战斗力其实更强。

如果你认为史料不可信,也可以翻翻战绩。即使是在白登山,匈奴仅仅是依靠战术和机动优势将刘邦的先锋军围了起来。刘邦军在被包围、缺少补给、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匈奴人依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汉武帝时期几次和匈奴人打仗,但是匈奴人几乎没有正面硬怼击败汉军的战例。相反的,卫青偏师遭遇匈奴人主力,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正面硬抗,卫青用的战术就是,假装自己是主力,最后匈奴人逃走。

2、骑兵战斗力比步兵强

这个问题详见

简单的说,如果是双方装备、训练、准备程度、物资成本相当的情况下,骑兵与步兵正面硬怼是非常不智的行为。


所以,就算加上马的考虑,其实根本不正常什么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汉族战斗力弱这种事情。


当然了,前面说的主要是正面对抗的问题,然而骑兵根本不是拿来正面对抗的,凡是意淫重骑兵冲阵无敌的人,根本不懂骑兵。骑兵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速度决定了战场主动权,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可以决定战争什么时候打,在什么地方打,在什么条件下打。这才是骑兵可怕的地方。


韩信是兵仙,韩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多益善。这意味着他可以为每种情况的都量身定做一套管理、训练、战斗办法。比如该撤退了,他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士兵的临界点在哪里,他可精确的控制自己的士兵按照他想的办法撤退,而其他将领则容易崩溃。一群新兵到了一般将领手中很难发挥作用,但是韩信就可以。

韩信如果要和匈奴打,必定是要计算清楚敌我情况,绝对是在可控的前提下才会打,要打就要赢。所以什么孤军深入,什么千里奔袭,他是不会干的。估计他会采用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等战术,在自己可控的战场决出胜负。所以,他也许能打败匈奴,但是不会去远征。如果一定要逼他去远征,我看还是打不过,因为这不是单单一个将军能解决的问题。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文中提到韩信不如李牧廉颇白起和王翦。然后有人说,韩信才带兵几年,白起带兵几年。言下之意,领兵时间短而战绩辉煌意味着其更胜一筹。

其实问题可以这么看,

第一,少年组的散打冠军是否能打得过当前散打冠军?

第二,少年组的散打冠军是不是一定能在未来超越当前的散打冠军?

第一个问题,少年组的散打冠军根本不是当前八十公斤重量级冠军选手的对手。所以韩信比不上战国四名将是没有悬念的。

第二个问题,少年组的散打冠军是不是在长大以后一定能超过现在散打冠军的水平? 不一定!他能否长到80公斤是一个问题,而且少年成名能把名声一直延续下去也不是多数。此外,有一个人体极限摆在那里。越到最后,提高越难。

韩信其实就是少年组的冠军,他的手下败将大都是两三年时间里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战国四名将则是重量级冠军。所以我说韩信最巅峰的时候也未达到战国四名将的水平。

说到战国四名将,白起对阵廉颇,王翦对阵李牧,军事上其实是平手。这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人体极限”的概念。一流将帅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一目了然,几乎不会犯什么大的错误,所以如果不是对方组织主帅不合,两个一流军事将领只能硬碰硬,不可能有太多取巧的空间。换而言之,韩信吊打二流军阀的那些手段,遇到一流将帅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我并不否认韩信在那个时代的卓越,但是他的对手实在都太弱,一帮人总共就两三年军事经验,所以无法以此就认定韩信达到一流水准。更不要说在汉初,皇帝出巡连五匹同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说韩信能以此北拒匈奴,这实在太夸大他的能力。如我后文所说,能吊打诸多军阀的蒋委员长,遇到日本人完全不是对手。国级战争跟军阀内斗差别非常大。

另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韩信没有打败项羽!韩信没有打败项羽!韩信没有打败项羽!

打败项羽的是,刘邦,彭越英布刘贾周殷+韩信。整个战役前半段都是刘邦跟项羽在死磕略占优势后,在后半段韩信才跟其余诸侯陆续加入战争,以60万总兵力对缺粮少食的项羽10万楚军。而且韩信率先率军出击,被打败。后来刘邦带领众人从侧面包抄才取得优势。因此,项羽依然是那个时代的最强战力,若以将帅派论他胜于韩信。可惜项羽的定位不仅仅是将军,以君主而论他显然失败。这有点像东方不败,以武功而论当得起不败之名。

至于韩信,唯一像样的对手就是项羽。不过胜之不武。


每个将军都有其局限,内战内行不见得外战也内行。

在西汉之前,对匈奴有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胜利,第一个是赵国李牧打败匈奴,似乎还击杀了一个单于。

第二次是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两次战争都是防守反击,跟汉武帝和明太祖明成祖时期的主动出击,横绝漠北不一样。防守反击对补给的需求比主动出击对补给的需求要低得多。

韩信对匈奴能够取得的胜利上限就是像李牧一样,打一场埋伏战,歼灭匈奴单于和其主力,使匈奴二十年无实力犯边。

一般性的胜利就是像蒙恬一样,占据战略要地,长期陈兵几十万,使匈奴不敢侵犯。

但大概率上,韩信无法取得重大胜利,只能你来我往地跟匈奴拉锯战,持久战,如李广一般。

原因如下:

第一,韩信非常注重情报。在其成名作背水一战的战役中,韩信能够对对方高级军事会议里的各种策略了如指掌。事后还能精准地找到提出能够打败韩信计策的李左车,并向其问计。情报是韩信致胜的关键!但是在对匈奴的作战中,韩信不可能得知匈奴高层决策的情报。

第二,韩信善于用地形,在打败龙且的战役中就充分利用了河流。以绝堤坝的方式,把龙且淹杀在了水里。但是漠北地形单一,几乎无法很好利用。而且匈奴对地形熟悉还胜于韩信。

第三,韩信善用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乃是其经典胜利之一。可是对匈奴使诈其实李牧已经用过,李牧的局是整整四年见到匈奴就逃,而后闭门不出。用四年骄其兵,而后释放大量牛羊,且战且退,将匈奴引入预定包围圈,用战场将其围困,全歼匈奴主力。二十多年前李牧的这次用兵估计在匈奴哪里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汉初几次诱敌深入都不成功。所以韩信能够成功诱敌的概率不大。因为之前已经有李牧大胜。

综上所述,即便主帅是韩信,其能有的作为也极其有限。

匈奴是一种性质不同的部队,在尚未发明马登的西汉,匈奴部队的特点是,机动性强,攻击力弱,补给不足。而汉军的特点是,机动性差,攻击力一般,防御力强。这个特点导致,除了诱敌入包围圈,汉军没有任何好办法歼灭敌人。除了派重兵驻守边塞,汉军无其他办法防范匈奴的骚扰和劫掠。

白马之围,刘邦被匈奴困,虽说陈平用计贿赂阏氏来解围。但匈奴无法长久作战,无法突破汉军防御的短板才是其选择撤退的最重要原因。

在双方军事特点如此明显,优劣如此清晰的情况下,韩信可操作的空间极为有限。

而且韩信不具备李牧和蒙恬那种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背水之战战役里,李左车一眼就看出韩信补给不足,只能速攻的弱点,并制定了坚壁清野,固守不出的战术。可惜主帅不听,不然韩信也赢不了。在这个战役里,因为对手有固有的地盘,有屯粮,所以只要胜利就能补充补给。可是如果对手是匈奴,那么对韩信而言最大的麻烦是,即便获胜也解决不了补给问题,因为匈奴人自己的补给也不足,而且匈奴的大营距离甚远,即便全歼匈奴部队也无法得到其补给。

因此,如果不动员整个国家,与匈奴进行持久战,是无法找到战机,解除边患的。即便是李牧,白起,没有三五年经营和充足的补给也无法在对匈奴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此外,韩信的一连串胜利不应该过于夸大,实际上韩信吊打的也都是些二流军阀。项羽在政治上完全外行,军事上应该也弱于白起,李牧,廉颇,王翦,更不要说孙武,吴起这种兵政两通的军事家。但就这么一个项羽已经是所向无敌,最后不过是败于十倍于他的各方势力联合围杀。以韩信的能力,同等部队人数条件下对拼也未必拼得过项羽。

秦朝二世而亡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失败,章邯投降也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胜利了也无功还可能被杀。所以,秦末这些军阀包括项羽本质上都未达到灭六国时期秦军的战斗力。

以我之见,韩信碰到李牧廉颇估计是寸步难行。要是遇到白起王翦这种既会用诈又善御兵,还对弓弩,骑兵集团军配合了如指掌的将帅,估计也只能四处逃窜。

对了说到王翦,老爷子统帅的部队数目创造的记录可能是整个汉朝+南北朝都没人超越的。老爷子灭楚的时候,统御了六十万人,倾尽秦国之力。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虚数,因为秦国的制度非常精准,后来的赤壁之战曹操其实也不过十余万人。王翦灭楚的记录不太多,没韩信的战役那么多细节,所以给大家感觉好像不怎么“仙”,可是六十万人的超大规模战役,不要说胜利就是保持部队不涣散都不容易。

韩信虽然吹了一个“多多益善”的牛皮,可是还真没统御六十万人打过大规模战役。人家王翦老爷子一辈子也没吹过一句牛。领兵伐楚前还特意向秦始皇要封地以安其心,五六十岁了也没说一句大话。后来享尽荣华,子孙传承琅琊王氏,更是成为豪门望族五百余年。相比韩信吹牛吹得爽,全家火葬场。谁更老谋深算谁更善带兵,不言自明。至于王翦的对手,那可是立国八百余年,上下一心的楚国。那可是把匈奴单于都干死了的李牧!看看韩信的对手,都是那些个才拼凑起队伍两三年的草头王。

可惜,后世就因为韩信吹了个牛,吊打了一堆没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将帅不合的二流军阀。(章邯等人的情况是部下四十万被坑杀,手下离心离德),就觉得韩信是“兵仙”。然后意淫他能天下无敌,还能吊打匈奴,实在可笑!

以匈奴为参考系,秦初一支偏师,一个准一流将军(蒙恬)就能让匈奴不敢犯边,而汉朝一直到汉武时期才恢复对匈奴主动的态势。那么秦末各派势力的战斗力大概什么水准也就不必多说,至于韩信大概什么水平也不必多说。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当中也是吊打各路军阀,某一战役用钱买下对方整支空军,这对军阀也是一招封喉的妙招。可是碰到日本军队,那一堆内战的获胜的奇诡妙招又有什么用处。抗战之前,蒋委员长也是吊打各路诸侯,连红军都被打得狼狈不堪。若是蒋委员长早死几年,估计也有人要给这个黄埔军校的校长封个神加个仙,然后拍着大腿感叹他怎么不多活几年,多活几年就能吊打日本鬼子。

韩信就是死得早,要不然,漏风撒气的地方还多了去。就凭这自大爱吹牛作死的暴发户性格,韩信是万万当不起这个“仙”字的。王翦老爷子,廉颇老爷子要是知道后世这么抬举一个乳臭未干没见过世面的后生,不知道要笑成什么样子。

一流的将帅从不说大话!白起宁死不打必败的战役,廉颇只要没胜算就龟缩不出,王翦明知秦王不悦,也坚持说要六十万部队才可能灭楚,李牧宁可罢免也不出兵打匈奴愣是当了四年缩头乌龟,被所有人骂胆小鬼骂了整整四年。与之相比“多多益善”其实是韩信自大轻佻,怎么能当做他善带兵的证据?幸好这时候没让他再领兵,否则骄兵必败。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信打不过匈奴。

古代战争双方力量差距不是到达质变的情况下,不借助地利是打不出歼灭战的。

韩信可能会赢几场战斗,但是在草原上打不出歼灭战的情况下只能变成消耗战。

由于秦末军阀混战二十年,中原不论人口,生产能力都很难支撑大兵团作战。

卫青能打的重要一点是,卫青可以拖,没有战机绝不冒进。发现机会全力一击。这种打法对统帅战场嗅觉以及对部队掌控要求非常高。但更高的是对大兵团的后勤保障要求。没有文景之治数十年的前期积累,卫青也没办法做到不动如山。

多说一句,霍去病之所以能侵略如火是因为卫青的重兵集团对匈奴的压力。这二人是一正一奇,没有重兵集团吸引,光靠奇兵侧击不能持久。

这样一看就明显了。汉初不可能给韩信大兵团后勤支持,也不可能给韩信大兵团,先不说政治原因,就是大量青壮劳力全都上战场这就是动摇汉朝统治的基础。

没有生产力,前线又要大兵团补给。最后只能汉朝崩溃,韩信重兵集团因为补给问题而覆灭。

PS:在这个问题下,明初是没借鉴价值的。因为朱元璋等人在中原就大量歼灭蒙元精锐,造成元退回草原后双方都是残破的基础。但是农耕之地比游牧之地回复的快。而汉初时期匈奴最后大规模损失也是十几年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国力上匈奴是上风。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东欧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唯独南斯拉夫从一开始就敢不听苏联的话? 
  如何准确解释政治主张中的「左」和「右」? 
  清朝文字狱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有大明湖这种名字? 
  为什么李广利征大宛死伤哪么多? 
  明朝施行不和亲不割地的外交政策,是否是因为没有遭受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 
  大家在国内遇到过哪些事情,让你感觉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为什么西安能长时间的作为都城?为什么唐之后没有再做为首都,甚至再没有出过像样的割据政权? 
  如何评价德川秀忠? 
  南宋时为什么能在蒙古大军压境下从1234年坚挺到1270年左右? 
  中国是儒家治国还是法家好,抑或黄老? 

前一个讨论
李斯一生精明,为什么会在人生的末期身陷囹圄终成大恨?
下一个讨论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被汉灭掉的?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