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中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thornhi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一部文学性质很强的书籍。实际上,其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Мико́ла Олексі́йович Остро́вський)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甚至没有完全掌握书面的俄语,小说的初稿有很多拼写错误。个人觉得小说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十月革命一直到苏联成立后几年这十多年时间内乌克兰西部的历史。

小说也向人呈现了为集体、为组织默默奉献的精神。按照现在的价值体系,服从组织、听从集体、漠视私人生活,这些违背了很多基本的人权,在今天不应该被提倡。保尔的个人经历不禁令人唏嘘。按照冬妮娅和保尔最后一次见面的话说,保尔干了这么多年革命,居然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仍然在铁路上做苦工。在现在看来,这完全无法鼓舞年轻人。这也是革命对保尔的亏欠。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也没有必要学习保尔。在今天,劳动了,就应该有所得。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但是放到当时的历史,正是有无数的保尔,才建设成了强大的苏维埃祖国,才有了之后战胜纳粹进军柏林的伟大军队。保尔心中这份建立人类乐园的苦苦追寻,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崇高的理想。

我也看了其他知友的回答,的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非常好记。我上次看这本书是2005年,我到现在都记得波兰贵族维克托·列辛斯基、工友弗洛西娅、匪帮头目西蒙·彼得留拉、保尔初恋冬妮娅·图曼诺娃、伙伴阿克丘欣、革命导师茹赫莱、哥哥阿尔乔姆、地下党多林尼克、二恋丽达·乌斯季诺维奇、装腔作势的团委书记茨韦塔耶夫(Cvetayev直译就是花先生)、眼高手低假斯文的区委书记杜巴瓦、保尔妻子达雅、小店老板季莫申科这些人物。我也清晰的记得乌克兰士兵与波兰士兵在苏波边界巡逻时交换烟火时的对话,这种各为其主不得已为之的酸楚历历在目。

此书对分析今天的乌克兰局势也很有意义。保尔会说俄语、乌克兰语和波兰语,他妈妈还会说捷克语。保尔居住的地方位于今日乌克兰西部的赫梅利尼茨基州,传统上属于乌克兰语地区,但是俄语在当地也通用。今日所谓的西乌克兰人以说俄语为耻,实际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书中描写的乌克兰当时的乱象,现在正在重演。彼得留拉匪帮的黄蓝旗帜俨然成为今日乌克兰的国旗,波兰再次对乌克兰局势指手画脚。彼得留拉本人以及乌克兰历史上其他的杀人狂班杰拉、马赫诺则被今日乌克兰伪政府大头目波罗申科、二头目亚采纽克(已跪)树立为民族英雄,而保尔·柯察金等等众多的爱国儿女则被乌克兰伪政府诬蔑为“乌奸”,九旬的卫国战争老战士在基辅被新纳粹分子殴打致伤。两年前乌克兰人在街头还会自发演唱《卡秋莎》,而现在的乌克兰小孩都开始胡诌着彼得留拉匪帮当年的口号 Слава Україні! Героям слава!(Glory to Ukraine! Glory to the heroes!) 乌克兰全国已经开始法西斯化。现在乌克兰的很多问题,都能在此书找到对应的线索。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看到今日的乌克兰,不知该做何想。

用最朴素的语言,用为数不多的人物,描绘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并且在一定程度也对照着今日的现实,正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user avatar   yang-ai-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十岁生日的时候,我母亲的一位同学、朋友以及同行,送给了我两本书,一本是《鲁滨孙漂流记》,另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描写资本主义世界上升期的名著,再加一本描写社会主义运动上升期的名著,这组合也颇为有趣。

那时候我更喜欢看《鲁漂》,一个下午就突击看完了;《钢炼》却断断续续拖了很久才看完,而且后来也没怎么再翻过。

直到大学时代的思修课,那位声音奇尖、喜欢讲怎样才能有精致的生活、偶尔还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编织蝙蝠衫的老师,在某堂课上要求每个小组围绕「爱国」准备一个十分钟的主题活动。。。

不知为何,我竟突然想起《钢炼》里似乎有那么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于是找了一下,还真让我找着了。

波兰共产党员,斯涅古尔科,因鼓动波兰士兵停止对苏俄作战而被波兰当局控以叛国罪。在法庭上,他承认进行过共产主义宣传,但是断然否认他背叛祖国。

他是这么说的:

「是的,我是波兰共产党党员。我当兵是被迫的。我一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帮助那些跟我一样被你们赶到前线的士兵睁开眼睛。你们可以为了这个绞死我,但是我从来没有背叛自己的祖国,而且永远都不会背叛。只是我的祖国跟你们的不同。我的祖国是波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你们的祖国是地主贵族的,我的祖国是工人农民的!我深信,我的祖国一定会成为一个工农大众的国家,而在我的这个祖国里,决不会有人说我是叛徒。」

当然,这段材料最终并没有出现在课上的主题活动里。毕竟,这段材料等于是在指着鼻子问「你姓赵?你也配姓赵?」,与「爱国」的课堂明显不和谐啊~

后来我又把《钢炼》重读了一遍,发现这本书里居然还有不少「隐秘教诲」,堪称列宁式先锋队组织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教科书——当然前提是读者不被那些「显白教诲」带进沟里。

至于说「推崇」——题主难道还活在上个世纪?第二共和国现在推崇的是「国学」,是「家风」,是「乡贤」,哪里是《钢炼》这种教人造反的妖书?中央党校的教授都公开宣称「大学生学了马哲毛概之后危害社会稳定,建议取消相关课程」了好伐?

如果《钢炼》还保留在教育部中小学生推荐书目里,那不过是第一共和国的孑遗罢了;而且,这些孑遗也被阉割过了——去翻翻这些书的《前言》《简介》或者《导读》什么的,里面是不是只剩下了泛泛而谈的「不屈意志」「无私奉献」「高尚情操」之类的套在哪个英雄人物身上都可以的东西?之所以没把它删去、没有把马哲毛概彻底赶出大学,大概是因为不敢释放信号、不方便撕下套在身上的第一共和国马甲吧。

最后引用长Ω者之父的一句诗:

naked body!


user avatar   guo-feng-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怎么觉得这个答案下看过《钢》全文的不多呢?拜托你们不要看了小学文学常识读本就来强答好吗?

《钢》里光有集体主义吗?还有看了半天就记住个冬妮娅是个什么鬼?

看了你们的答案,我觉得我可能看了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这种作死小能手,居然没被打成反革命,真是不可思议:

在工厂里,调查青工只红不专的问题,并在厂党委会上提意见。

打乱搞男女关系的军官。

在青年集会上,提出群众自发搞公社太左。

针对战友打老婆事件提意见。

在舞会上唱反动歌曲《小苹果》……

(我看的那个老译本是这么翻译的:小苹果啊小苹果,你往哪里滚去?落到省契卡手里,永远有去无回……)

(说实话我应该先把歌名放着不写歌词,说不定能在评论区钓几条鱼。)

有革命理想,有阶级立场,有战斗意志,有文化修养,有独立思想,尊重女性。

这是完人啊!

保尔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牛虻》,牛虻的精神是什么?“叮在牛的身上,催着它往前去”。这正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精神写照。这样的人,说实话,在肃反时一般没什么好下场。

也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列宁死后没几年就病逝了。

这是一种时代精神。

高票的匿名答主真是恶心。

“那个林务官的女儿,温和开朗而又矜持羞涩的少女,对劳动阶层心怀善意却不甚了解的资产阶级小姐,给了年轻鲁莽的准布尔什维克最美好的少年时代。她不落俗套的美丽和毫不做作的气质,是由诗歌、音乐、艺术等人类文明结晶熏陶出来的,那是无产阶级女政委和革命女工无法比拟的。她还是无数红色政权年轻人的爱情启蒙女神,那超越阶级鸿沟、贫富差距的纯粹爱情,在70年代前的作家笔下无数次地重演。”

这个调调儿,我想起了《血色浪漫》和《亮剑》。

都梁也是一贯这么认为的。用“艺术”“美”和民族主义这些废话,为国家民族的严肃议题开药方。

说穿了,就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劳动人民。

文化艺术、良心,是全民的财富,还是少数人赖以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工具?

所以今天没有保尔,只有钟跃民;没有理想,只有犬儒;没有奥斯特洛夫斯基,只有都梁。


user avatar   JoJo-Wa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修改一下答案,先把立场明确的亮出来吧。现在阅读风气快餐化太严重,刚读个开头就开喷的人太多了。

第一、我个人强烈支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作为必读课本,而且不仅要学生自己读,期间必须要有老师的教育引导。须知学生们不主动去读它尚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相应的社会阅历的条件下,只草草读了一遍,觉得索然无味而形成强烈的主观印象,进而在日后一再错过这本好书。

第二、说到老师,在引导学生们读这本著作之前,对应的教师一定要和具体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不然站在布尔乔亚的立场上去解读书籍,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更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何谈走入人民群众一说?

第三、对我的意见持否定态度的,我也不想解释什么了。在公众的场合下,用讽刺的语言表达态度,的确会产生暧昧不明的效果,这是我的不是。唯一需要申辩的,请看我的知乎个人信息,还有个人发表的文章——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以下为原答案:

半夜睡不着,起来唱唱反调。

先说结论:我个人强烈不推荐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

原因很简单,因为读不懂


文学著作,从来都不是简单明了的小说,没有相当的人生经历,未曾被人生的苦痛所折磨过;参加个高考就觉得昏天黑地、倘若复读就是人间地狱——抱着这样浅薄的想法,又怎能从书中读到相对应的信息呢?

你若和学生谈论,在流水线上彻夜做工是什么感受,他是领会不到的;更多的,反而只是拿自己读书的一些经历来诉苦罢了。但须知人生都是如此经历的,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人生的苦难,要经受的,终归是要经受的。这本书,至少要参加工作一到三年之后阅读,才能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辛弃疾所云“试遍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也!”


随便写一写这本书里的故事吧。你会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也罢,ACG也罢。宣扬的所谓的苦难,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这是一月的一个严寒的日子,保尔干完自己的一班,准备回家了,但是接班的人没有来。保尔到老板娘那里去,说他要回家,老板娘却不放他走。他虽然已经很累,还是不得不留下来,连班再干一天一宿。到了夜里,他已经筋疲力尽了。大家都休息的时候,他还要把几口锅灌满水,赶在三点钟的火车进站以前烧开。

你让没经历过工作、没在老板的眼色下强行的“自觉”加班的学生去读这段话,简直是不可理喻。为什么不能回家啊?不是说工作都要签合同嘛?为什么不反抗呢?保尔大可以不管那个老板娘,直接回家嘛!

这只是这本书的第一章,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而已。这已经几乎注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读不懂了。


——“可是人家给你的是三百个卢布啊。”弗罗霞抑制不住自己,几乎要放声大哭了。

——“你说什么,三百个卢布?”普罗霍尔挖苦她说。“怎么,你想都要?好小姐,一个洗家什的女人,值那么多钱吗?照我看,给你五十个卢布就不少了。你想想,你有多走运吧!就是那些年轻太太,比你干净得多,又有文化,还拿不到这么多钱呢。陪着睡一夜,就挣五十个卢布,你得谢天谢地。哪儿有那么多傻瓜。行了,我再给你添一二十个卢布就算了事。只要你放聪明点,往后挣钱的机会有的是,我给你拉主顾。”

……

——保尔没有露面,没有做声,只是猛然一把死死抓住楼梯的铁栏杆,脑子里轰的一声掠过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想法:“连她也给出卖了,这帮该死的家伙。唉,弗罗霞,弗罗霞……”


女工弗罗霞,18岁。是少年保尔第一份工作时认识的大姐姐。

因为想要本来属于自己的薪水,被餐厅的领班性侵。

这一年保尔12岁。在二层的栏杆上目睹了一切。

顺便说一句,当我在给一个初中生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抬起天真的眼睛盯着我看:

——为什么她拿不回自己的钱?如果她急着用钱的话,可以向她的好朋友借啊。

我发现我很难以回答这个问题。真的。


——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过去。当一双手突然紧紧搂住他,把他拉过去的时候,他一下子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亲爱的,你听我说,”姑娘那热烈的嘴唇小声地说。“我反正是完了:不是那个当官的,就是那帮当兵的,一定会糟蹋我的。我把我这姑娘家的身子给你吧,亲爱的小伙子,我不能让那个畜生来破身。”

——“赫里斯季娜,你说些什么呀?”

——但是,那双有力的手臂仍然紧紧搂住他不放。两片热烈的、丰满的嘴唇,简直无法摆脱。姑娘的话是那样简单明白,那样温柔多情,他完全理解她讲这番话的心意。

——眼前的一切顿时都不见了。牢门上的大锁,红头发的哥萨克,凶恶的警备司令,惨无人道的拷打,以及七个令人窒息的不眠之夜,都从记忆中消失了,这一瞬间只剩下了热烈的嘴唇和泪痕未干的脸庞。

——突然,他想起了冬妮亚。

……

——赫里斯季娜裹着头巾,在角落里痛哭起来。

——第二天,警备司令领着几个哥萨克来了,带走了赫里斯季娜。她用眼睛向保尔告别,眼神里流露出对他的责备。牢门在姑娘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保尔的心情也就变得更加沉重,更加郁悒。


12岁的保尔进了监狱。在狱中见到了一个姑娘,赫里斯季娜。

赫里斯季娜知道自己被带走后一定会被侵犯,于是对央求保尔拿走她的处女之身。

但是保尔在动摇的时候,想起了冬妮娅。于是少年拒绝了少女。

我很难想象,第二天少女诀别的时候,用着憎恶的眼神看着少年。此时的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我们中间混进了奸细,他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那些日子的事真是一言难尽哪。保尔,有好些人你是认识的:瓦莉亚·勃鲁扎克,县城里的罗莎·格丽茨曼,她还是个孩子呢,才十七岁,是个多好的姑娘啊,一对眼睛总是那么信赖别人。还有萨沙·本沙夫特,你大概还记得,他也是我们厂的排字工,小伙子成天乐呵呵的,常拿老板画漫画。另外还有两个中学生:诺沃谢利斯基和图日茨。这几个人你都认识。其余的人是县城和镇上抓来的。一共二十九个,当中有六个女的。大伙都受尽了极其野蛮的折磨。瓦莉亚和罗莎第一天就被强奸了。那帮畜生,谁乐意怎么干,就怎么干,把她们折磨得半死,才拖回牢房。从这以后,罗莎就说起胡话来,过了几天,就完全疯了。

——“那帮野兽不相信她真疯,说她是假装的,每次提审都打她一顿。后来拉出去枪毙的时候,她都没人样了。脸给打成了紫黑色,两只眼直瞪瞪地发呆,完全像个老太婆。

……

——“判决书张贴出去了,全城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决定在大白天当众处决我们,好让每个人看了都害怕。第二天,从早晨起就把老百姓从城里赶到绞架跟前。有的人是因为好奇,虽然心里害怕,也还是来了。绞架旁边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眼看去,人头攒动。监狱四面围着木栅栏,这你是知道的。绞架就离监狱不远,我们都能听到外面嘈杂的人声。在后面的街道上,架起了机枪,整个地区的宪兵队,包括骑兵和步兵,都调来了。一个营的军队封锁了大街小巷。还特地为判处绞刑的人挖了一个坑,就在绞架旁边。我们默不作声地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只是偶尔有人说一两句话。该说的前一天都说了,就连诀别的话也说了。只有罗莎还在牢房角落里喃喃自语,不知道说些什么。瓦莉亚因为遭到强奸,又挨了毒打,已经不能走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有两个从镇上抓来的共产党员,是一对亲姐妹。她们互相拥抱着诀别,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一个叫斯捷潘诺夫的小伙子,是从县里抓来的,很有力气,像个摔跤运动员,被捕的时候同敌人格斗,打伤了两个宪兵。他一再对这姐妹俩说:‘同志们,别掉眼泪了。要哭就在这儿哭吧,到外边就别再哭了。决不能让那帮吃人的豺狼高兴。他们反正是不会放过咱们的,咱们反正是要死的,那么,就让我们从容地死吧!咱们谁也不能下跪。同志们,死要死得有骨气!’“这时候,提我们的人来了。走在前面的是侦缉处长什瓦尔科夫斯基,这家伙是个残暴的色情狂,简直是只疯狗。他要是自己不强奸,就让宪兵动手,他在旁边看着取乐。从监狱穿过马路直到绞架,宪兵排成了两道人墙,都是大刀出鞘。他们肩上挂着黄色的穗带,大家都管他们叫‘黄脖狗’。

——“他们用枪托把我们赶到监狱的院子里,四个人一排站好队,然后打开大门,把我们押到街上。他们让我们站在绞架跟前,亲眼看着自己的同志被绞死,然后再枪毙我们。绞架很高,是用几根原木搭成的。绞架上吊着三根粗绳子,头上系成圈套。下面是带小梯子的平台,用一根活动的木桩子支撑着。人群像海一样,不住地蠕动着,发出勉强可以听到的嗡嗡声。他们的眼睛全盯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辨认出自己的亲友。

——“在稍远一点的台阶上,聚集着一帮波兰小贵族,手里拿着望远镜,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几个军官。他们都是来欣赏怎样绞死布尔什维克的。


斯捷潘诺夫是条汉子。在他如同太阳般鲜艳沸腾的勇气面前,一切所谓“视死如归”“乐观革命”的赞美词,仿佛都苍白的无能为力。

长大后的保尔参加了红军,解放了城市日托米尔。他们攻占了监狱,并解救出了排字工人萨穆伊尔。

萨穆伊尔对保尔讲述死刑发生的样子。在贵族们的面前,他们只是一群囚犯而已。贵族们永远不会想、也没有必要去想什么这群人为什么要反抗。仿佛世间的一切规则,都应该是如此的天经地义一样。贵族始终是贵族,奴隶终究是奴隶。

关押在这座监狱里的布尔什维克,一共五千零七十一人。

关押在这座监狱里的红军政治教导员,一共两千人。

一座监狱里,在侦缉处长什瓦尔科夫斯基的眼里,堆满的都是数字而已。屠杀七千人和七万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罢了。谁让他们站起来发声呼喊了呢?


——托普塔洛立即随着那熟悉的旋律,跳了起来。他像雄鹰展翅似的扬起双手,飞快地绕着圈子,做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豪放地用手拍打着皮靴筒、膝盖、后脑勺、前额,接着又用手掌把靴底拍得震天价响,最后是拍打大张着的嘴巴。

——手风琴不断用琴声鞭策着他,用急骤奔放的旋律驱赶着他。他顺着圆圈,像陀螺一样飞快地旋转起来,一面交替地伸出两条腿,一面气喘吁吁地喊着:“哈,嗨,哈,嗨!”

……

——这时,托普塔洛和保尔都已经勒不住战马了,他们迎着死神的魔爪,径直向机枪冲过去。军官朝保尔开了一枪,但是没有打中,子弹像一只麻雀,嗖的一声从他的脸旁飞了过去。那个军官被战马的胸脯撞出去老远,脑袋磕在石头上,仰面朝天倒下去了。

——就在这一刹那间,机枪迫不及待地发出了疯狂而粗野的狞笑声。托普塔洛就像被几十只大黄蜂蜇着似的,连人带马摔倒了。


保尔刚刚结识的朋友,骑兵托普塔洛。

前一页的时候两个人还在一起演奏跳舞,翻过一页托普塔洛就战死了。

战争就是这么残忍。残忍到了极致,反而让人有一种很恬然的错觉。


——两个朋友都不知道问对方些什么,自己讲些什么才好。他们分别之后,经历过多少事情啊!他们相互问长问短,还没等对方回答,自己就又讲开了。他们连汽笛声都没有听到,直到车轮开始慢慢转动了,才把互相拥抱着的胳膊松开。

——有什么办法呢?刚刚会面,又要分别了。火车在加速。谢廖沙怕误了车,最后向他的朋友喊了一句什么,就沿着站台跑去。一节加温车厢的门敞开着,他一把抓住门把手,马上有几只手拽住他,把他拉进了车厢。保尔站在那里目送着远去的列车,直到这时他才想起来,谢廖沙还不知道瓦莉亚已经牺牲的消息。谢廖沙一直没有回过故乡,而保尔又根本没有想到会同他见面,惊喜之下,竟忘了把这件事告诉他。

——“他不知道也好,免得一路上难受。”保尔这样想。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俩最后的一次会面。谢廖沙这时候正站在车顶上,用胸膛迎着秋风,他也没有想到,死神正在前面等着他。

——“坐下吧,谢廖沙。”军大衣背上烧了个窟窿的红军战士多罗申科劝他说。

——“没关系,我跟风是好朋友,吹一吹更痛快。”谢廖沙笑着回答。

——一星期之后,第一次投入战斗,他就在秋天的乌克兰原野上牺牲了。

——从远处飞来一颗流弹,打中了他。他哆嗦了一下,向前迈进一步,胸口火辣辣地疼痛。他没有喊叫,身子轻轻一晃,张开两臂又合抱起来,紧紧地捂住胸口,然后弯下腰,像要跳跃的样子,僵硬的身体一下子就摔倒在地上了。那双蓝色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一望无际的原野。


个人的一点拙见,我认为这是本书中文笔最好的一段。

保尔最好的朋友,童年最好的玩伴,谢廖沙之死。

受了其他作品的影响,我甚至一度产生了他会陪着保尔直到最后的错觉。

没想到翻过一页,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儿就这么战死了。

在和平年代的少年们学习、读书、尽力去对付应试考试的时候。

同样年龄的谢廖沙倒在了乌克兰的原野上。


这只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上半部的故事以苏维埃的胜利作为终点。

但是这短暂的欢乐,只是更大的悲剧的开始而已。

所以重申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吧: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推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太残忍也太真实了。不仅学生们读不懂,老师们也读不懂,甚至那些个专搞文学、埋首故纸堆的所谓专家学者们也读不懂。

——因为这本书压根就不是给你们读的。

能读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那些人们,他们肩膀浑厚、腰杆挺直,手上必有老茧、脸上饱经风霜;黝黑的脸、黄垢的牙,或也朴实、或也狡诈。他们生活在大街小巷,经历着枯燥厌烦的人生。他们是建筑工地扬沙的工人、她们是流水线上彻夜不眠的女工,他们行走踏足泥泞的腐枝、他们蜷缩在火车站在的角落里睡眠。他们的名字千千万,或云农民工、或云快递员、或云掌勺的大厨、或云收银的小哥。我们熟视无睹地从他们的身边经过,仿佛他们只是整个城市的一个零件一般。他们来了,他们在这里,他们走了。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曾在明亮的教室内体面的坐上哪怕只有一天。

他们才是这本书的真正读者。

他们才是在炉中沉默着、浑身烧的通红的那一块顶天立地的钢铁。

所以书的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比较一下吧,名著和普通小说的差距。

先放一段现代某著名作家,所谓“文笔优雅”的大段华丽文章,阐述了他的爱情观: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进坟墓,你被挫折践踏得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轻视、被放弃。但是我们却总是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的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而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里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当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着的人群,他一一的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会怀着满腔的热,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到你的身边,抓紧你。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的身边,如果他年轻,那他一定会像顽劣的孩童霸占着自己的玩具不肯与人分享般地拥抱你。如果他已经不再年轻,那他一定会像披荆斩棘归来的猎人,在你身旁燃起篝火,然后拥抱着你疲惫而放心地睡去。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


而那个大男孩儿,保尔·柯察金他的爱情,最终却是这样的:

——保尔接着说:“达雅,我并不要求你今天就答复我。你好好地全面想一想。你一定不明白,这个人怎么不献一点殷勤,不说一句甜言蜜语,就提出这种问题。要那套无聊的玩意儿干什么呢!我把手伸给你,就在这儿,小姑娘,握住它吧。要是这次你相信我,你是不会受骗的。我有许多东西是你需要的,反过来也是一样。我已经想好了:咱们的结合一直延续到你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我们的同志,我一定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不然,我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在这之前,咱们都不能破坏这个结合。一旦你成熟了,你可以不受任何义务的约束。谁知道,也许有一天我会完全瘫痪。你记住,到那时候我也绝不拖累你。”

——稍停片刻,他又亲切而温情地说:“现在我就请你接受我的友谊和爱情。”

——他握住她的手不放,心情很平静,好像她已经答应了他似的。

——“你不会抛弃我吗?”

——“达雅,口说不足为凭。你相信一点好了: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背叛朋友的……但愿朋友们也不背叛我。”他辛酸地结束了他的话。


名著和普通小说的差距,便一目了然了。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


user avatar   liu-pei-ra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幕是保尔在修铁路的时候,遇到了冬妮娅和她老公。

“他拄着木锹已经疲乏不堪,冬妮亚等他过来,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率地说,看到你这种样子,我感到很意外。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弄个好点儿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相当于委员的首长了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利……”

  保尔停下脚步,他用惊奇的眼光瞧了瞧冬妮亚。

  “我也觉得很意外,没有想到你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总算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冬妮亚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你还是这么粗鲁!” ”

儿时的冬妮娅是可以同情保尔,理解保尔的。长大后的她依旧同情保尔,但却不理解他:世界上怎会有为集体奉献,为社会牺牲的人呢?难道他们不都是为了“弄个好点的差事”么?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理解这个世界上或许有更崇高的东西,而是自以为是地解释这个社会的运行。如果要说这本书的精神,那应该是“生活中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英雄和远方”。

还有一点东西是小学生理解不了的:可能有些人在某一段时间来到我们的生命里,我们视之为珍宝。但他们也许是仅仅来过而已。


user avatar   wei-william-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中国继承自几十年前的革命教育惯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现在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位置是不太恰当的。

钢炼这本书,最好的位置。就是归类于一般俄罗斯文学,或者干脆就是红色文学。而不是各种诸如中学生必读书目等头衔。这样,对此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去主动阅读,而不感兴趣的人就可以干脆不看,更避免了一本有意义的书因为沾染了太多文宣气息而被习惯性反叛学校方针的年轻人排斥。

所以我不觉得这本书应该被学校放进中小学生书单里推荐学生看。不是这本书不好,我本人是非常喜欢的,只是,他的东西太沉重了。如果出发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加上高中之前的青少年的反叛心理,想必效果不会太好。

说实话,钢炼这本书,并不适合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读,也就是高中以前的学生。当然,不适合不代表不能读,比如我自己就读了,而且还挺满意。不过道理也很简单,看不懂,看懂了也是一知半解。虽然人生某个阶段重读一本书都会得到之前得不到的体会,但是初中生看钢炼,真的是除了假大空的革命理想和对主人公的人格赞美外,得不到太多别的体会。而这些,随便看一本古典名著就能得到。比如我初中的时候,就觉得钢炼冗长单调无趣,别说罪与罚,就连鲁滨逊漂流记都有趣的多。这就是当时我作为一个初中生,对这本书的全部印象。

时间慢慢过去,看过的东西越来越多,我看的最多的文学类型是纪实文学,这点可能跟大部分人不太一样。这种时代感极强的文学形式,慢慢帮助了我理解了很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作品。

然而我必须承认,钢炼即使对现在的我而言,最大的感慨还是在于冬妮娅和保尔的爱情的共鸣。而即使这些,也是我第一次读完好多年之后才顿悟出来的,期间经历了好多人和事,也曾遇到过自己眼中的冬妮娅。有了这些不算丰富的人生经历,才勉强在保尔和冬妮娅那跨越迥然不同价值观和阶级品味的短暂恋情前有了一丝共鸣。

当然,钢炼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其中除了对乌克兰布尔什维克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的展现以及对革命者在革命大潮里的沉浮命运的感慨,还有诸多可以大书特书的东西。然而如同其他文学名著一样,很多故事宏大的作品,最后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依然是主人公的爱情。为何这样,除了爱情是文学几百年来长盛不衰的主题外,就是钢炼的故事背景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和难以令人感同身受。这一点,从我周围的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偏好上能明显的看出来。他们很多人阅读量非常大,很多偏僻冷门的文学作品都看过,然而其中真正通篇读完钢炼的人,却屈指可数。原因很耐人寻味,就是因为这部作品在义务教育阶段被过早推崇了,这个阶段跟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在时机上高度契合,早就把学校推荐书单上的作品打上了冠冕堂皇说教标签的年轻人,就这么把它略过了。

保尔并非影视作品中的刻板的伟光正革命者的形象,相反,他的背景充满了悲剧气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投身革命十几年却没有混到一官半职,还要在冰天雪地中修铁路。在喧嚣的铁道上,跟夕日的冬妮娅重逢,两人无论在身份上,还是价值观上都已经分道扬镳。冬妮娅眼中的保尔,固执己见,冥顽不化,认理不认人,一身泥腿子气息。保尔眼里的冬妮娅,对国家即将到来的宏大变革无动于衷,终日沉浸于自己的精致生活中,无可救药的小资人士。一个是心地善良的贵族小姐,哪怕是乱世,哪怕是革命中,从里到外都要是精致高雅的。而另一个,是成长于基层的穷小子,对所谓的“高雅和情调”嗤之以鼻,视为穷苦人民的对立面和保守分子的代名词。两人曾经跨越阶级相恋,最终却因为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分道扬镳。 冬妮娅绝不是俗套的白富美,更非狗眼看人低,否则她不会从一开始就欣赏保尔,那并不是偶然看到一个不同阶级小男生的新鲜和好奇,而是保尔身上有着能让她产生共鸣的东西。冬妮娅的解读弹性极大,不同立场和倾向得人眼中,有一万个冬妮娅。

对于成长与9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抬头才是他们眼里的时代进程,保尔眼里的时代进程,对这代人只是空泛的概念。当前的社会文化,要求人们付出就要的到回报,牺牲就要得到肯定,每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而社会也有能力对每个人报以基本的尊重和照顾。保尔的时代,是汹涌的社会变革的年代,万千人正为下一顿饭的着落担忧,国家连基本的运行也只是勉强维持。革命者作为吃螃蟹的人,不可能都被公平合理的对待,戎马一生未必能有一官半职,劳苦一世未必能安度晚年。革命年代是付出和回报高度不匹配的年代。这种不匹配,是时代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必然性,不能承受巨大的牺牲就无法迎来革命的成功。我们今天的社会得益于上个世纪的众多革命者的流血牺牲。而当社会逐渐安定,物质日趋富足,隔着几十年的历史灰尘,保尔时代的革命文化,实在难以引起当代人的共鸣。这一点,我甚至一直到大学,才有真切的体会。

我们很难讲新旧这两种价值观孰优孰劣,因为他们各自符合自己年代的要求。物质丰富的大发展时代,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一味的牺牲精神可能会起反效果。保尔的时代,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乃至功利主义者则是阻碍时代进步的障碍,而打破这障碍需要万千不怕牺牲的革命者的前赴后继,否则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种价值观互为因果,因为有了前人这种大无畏的革命价值观,才有了今天普遍存在的公民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有了存在的基础。

我们希望所有美好的精神特质都能被一直传承,但是现实往往很难如一,正如那句话:

“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李鸿章这样讲。

文学也一样,一代文学作品也只能背负它那个时代的读者,即使它再深刻犀利。

当然,也不要因此看不起这些“时代的眼泪”,倘若哪天国家开始沉浮,美好的生活支离破碎,你会真真切切的再次读懂它的。

你看,即使像我这种品味复古,以至于被身边人归为时代眼泪的人,在钢炼这种题材面前,也感到了隔着历史的错位感和陌生感。以至于,我到现在,除了保尔,我也只记得那个如冬日阳光一般的“湖畔的冬妮娅”。


user avatar   tu-sen-po-36-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子兵法原文是这样的:“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所以“无勇功”是说不需要多拼命地作战就能赢,战前就能决胜了。而你质疑的却是善战者战绩很好。相当于人家说善学者不需要熬夜,而你质疑说善学者明明考得很好。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合格的生活条件呢?

月收入1000的农村家庭里,能保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合格了

但是在月收入10000的打工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在城里上菜小,以后能读个中专甚至大专才算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6000的城市小市民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报个补习班考上本科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000的白领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有学区房,或者上私立小学国际双语学校考上211或者出国留学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万的家庭里,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人家的生活

所以什么才是合格呢?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超越自己的出身,比自己的爹爹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吗?

话说回来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我他妈的生你干什么?养个干女儿不好吗?比你便宜多了,还能干!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被批捕? 
  《蒋介石日记》颠覆了大陆史学界的哪些观点?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和日本的血统论和优生计划存在什么问题? 
  假如贾环非常出色,王夫人会不会容不下他? 
  如何看待“艺术首先应该让人看懂,多数人理解不了的艺术毫无价值”这一观点? 
  假如没有外部势力清朝还能再续多少年? 
  中原为何被称为华北平原而不是华中平原? 
  如何评价诸葛恪? 
  菲律宾外长发表带脏字的涉华言论,外交部回应「搞麦克风外交无法改变事实」,如何看待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 
  为什么扑克牌中 J、Q、K 都代表了各种风云人物,而最强的却是小丑?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17 年初华为开始「清理」34 岁以上的职员?
下一个讨论
假设中国男人真的配不上中国女人,谁能配得上中国女人?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