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但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
因为生产力。
学了马克思唯物主义,所有的事都能用生产力来解释。
因为普遍来说,女性的生产力是不如男性的。
举个例子,一个小家庭,男的工资八千,女的三千。男的家里有需要,直接可以拿出八千块钱,女的做不到。老人发生一些突发状况需要有依靠,一般男的也比女的更可靠。
当然,我身边基本都是反例。
我姨比我姨夫能干。我姑姑也不比姑父差,是个非常能干的知性女性。我舅妈出得厅堂下得厨房,里里外外操持的井井有条。我奶奶比我爷爷能主事,就是身体不好。我妈就比较差了,没读过书,遇事容易慌乱。
所以生女孩绝后是错误的,一个扶不上墙的男孩也可以说是绝后的。生娃在利益层面的诉求就是老有所依,至于血脉啥的,你能保证以后的后代们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生男孩?生孩子都不一定。五代而绝,十代而绝,也都差不多。
通过数学可以证明,世界上99.9999%的人都是必然绝后的(基因学意义上)。实际上全人类的母系基因都来自于夏娃,那么请问,和她同时代的其他雌性智人呢?
至于社会意义上,那就是100%绝后。请问今天几个人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有什么经历和事迹?就算曾祖父有0.0001%的人记得,那么曾曾祖父呢?曾曾曾祖父呢?事实上,要不了两代人你就被遗忘了。
所以说,从古至今,智人妄图用生育来对抗死亡的虚无,是多么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啊。很多人喜欢说后代是给自己留下的一点念想,实则这点念想不过是妄想。
反倒是儒家对抗死亡的方式稍微靠谱一点,立德立功立言,有此三立,则在社会学意义上可以稍微对抗下死亡。
话说回来,既然生男生女最后都是绝后,现代社会又是男女平等,普通人也就没必要纠结后代的性别,甚至没必要纠结于要拥有个后代。毕竟,在现代社会,生育后代在经济学上是绝对的亏本买卖,唯一的收益则是感情和基因本能的慰藉而已。
是。
没有男孩继承怎么办?银行里那三百亿美刀和加勒比海岛上二十五层高的超级海景豪宅谁来继承?
我的拜占庭宣称权只有男性婴儿可以继承,女孩就算是紫衣也没用,不生下面带把的怎么行?
待我百年归西,绝后事小,我那三十五万平方公里的直辖公爵领没人继承,才是惨绝人寰。
事实上:
银行里就几颗歪瓜裂枣和还有三十年房贷得还的三线商品房。
族谱里最出名的祖宗是乱编的,只因为他姓王,我恰好也姓王。
百年归西后那商品房都特么快成了危房,继不继承意义不大。
你有亿万家产传下去,你有一屋子古董要人保管,还是有个跨国集团需要年轻的董事长,你没有,你能留给你儿女的大概只有你自己的房子和一点存款吧。
几十年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爹是干什么的,儿子多半也在这一片,这一个城市干同样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尤其是在农村,没儿子真是让人欺负,原来我们村就有一家没儿子,总让邻居欺负,后来招了个上门女婿,巨石强森的感觉,邻居一个屁都不敢放了。有时你家有活,你没儿子,别人都不愿意帮你,因为你没儿子将来帮他。
但是现在是孩子大了基本上就留在大城市了,或者天南地北,过年见一面,儿子女儿真的差不多了。至于说绝后,不绝又如何,还不是个打工人,是根韭菜。
生理上不是绝后,但很不幸某些封建思想在你这里就绝后了,这个女儿不会把你这种思想遗传下去。
你这一支的姓氏应该是断了,但基因传承了呀。
本人女,维吾尔族。
我们的起名方式是本人的名字放前面,后面跟着父亲的名字等于姓。
比如,我叫小鱼我爸叫大海我弟弟叫螃蟹,那我的名字就是小鱼·大海,我弟弟的名字就是螃蟹·大海。
未来如果我弟弟有孩子取名小虾,那我弟弟的孩子就叫小虾·螃蟹,我爸爸的名字就不用了。
而我,如果也嫁给少数名字,我的孩子就是跟着他爹的名字。
所以,我们很少有传姓氏的概念,也没用绝后一说。
比如我家小姑就一个闺女,姑父从没觉得以后自己的名字就用不上了,因为无论是男女到自己有孩子了就根本用不上父亲的名字了。
之前也讨论过,我父母觉得无论男孩女孩都是带着自己家的基因,也就是后代。比如我在外可以说我是我姥姥家族的人也能说是我奶奶家族的,在我们那儿从来不会有人说你和你妈妈家族那边没关系啊之类的屁话。
我姥姥那边家族比较大,曾孙都有了,但是孙子和曾孙人数少到可怜,俩儿子我大舅和小舅,大舅俩闺女一儿子,小舅一闺女,大舅的儿子生了俩儿子,没了。其余的都是外孙外孙女及他们的后代,但我们依旧自称“玛丽的后代”(我姥姥叫玛丽,因为姥爷走得早我们这一带基本都没见过)。
之前我奶奶那边亲戚要做家谱,别说我们孙女了,连儿媳妇的名字都明明白白地写着。
所以,绝后啥啊?
还是有儿子继承皇位?
都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说女孩身上就不带爹的基因了?
本人男。
我认为只生一个女儿就是绝后。
农村出生,思想不太进步,只是想说说在农村绝后会导致的后果有哪些。
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年清明、中元节、阴历十月初一、正月初二都会跟随家里大人去祖坟祭祖,家里一共有两块坟地,一块老坟地有25个坟头,另一块坟地葬着我的祖父和祖母。
老坟地距离村子有3公里,每年正月初二去祭拜,都得踩着膝盖高的雪,穿着田地过去,小时候我总是害怕过正月初二,因为祭拜的道路又远又难走。
每次到达老坟地以后,一位堂亲伯父总会负责介绍每位坟头的祖宗生平事迹,每年听四遍,遍遍如初听,根本分辨不清楚谁是谁。
25个坟头当中,我只记住了两个,一个是被獾子挖了一个大洞的坟头,那个洞口大得能容下一个成人;另一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坟头,如果你不拨开周围的雪,几乎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这两个坟头各有来历,第一个坟头的主人按照辈分来讲是我的曾祖父,他生前有一儿两女,儿子后来跟着老婆在他死后嫁给了别人,其中一个女儿年轻的时候跟着亲戚们去了包头,后来就没有再回来过。剩下一个大女儿嫁到了十里外的一个村子里。前几十年这位曾祖父的外孙每年七月十五还过来祭拜,后来他的外孙岁数也大了,来往不方便,也就不再过来,所以这坟上有了獾子洞也没人去填埋。
为什么我们同样作为后人,不去进行填埋?
因为坟地中的土不能随意进行采挖,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请先生查土,然后从指定的地方采土推运过来进行填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般都是由直系后人来做。
堂伯父每次看到这个坟都会感叹道:“多给他烧点吧,过节也无家可归,多带点钱吃点好的。”随后又说:“都是坟荫啊,这么多坟头,这獾子偏偏挖这个坟头,气数尽了,气数尽了。”
此外,每年清明还会圆坟,不同年份从不同的方向挖土,给自己直系祖先的坟头上填土,几十年过去之后,从坟头的高度很容分辨哪座坟有后人,哪座坟没有后人。
每年清明的时候,有后人的坟头上会插着一把刚刚抽满绿叶的柳枝,坟头杂草清理地一干二净,坟头上全部都是新土。
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习俗,由于身在外地,每年四大阴节不一定全部到场,但是清明节无一缺席,我记得18年清明节前一天下雪雨,害怕高速公路封路,从北京连夜开车往回赶,半夜两点到家,早上6点出门祭祖。
可能对于接受现代文明的大多数人来讲很不理解这样做的原因,对于我来讲不过是习惯而已,我有时候也会因此面临抉择,但是我最后依然选择了遵守乡俗乡序,因为这个规则让我“更有力量”,让我时时刻刻记着有一块需要自己敬畏的“圣土”,有一些人站在那里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这世界我来过。”希望将来有一天有人会对我的后代介绍我:“这是你的曾祖父,名讳XX,”我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农村秩序比城市秩序更严密,而且表现得更加直接。
在农村,男丁多寡代表着权利多少。
而权利多少又会集中体现在土地上。
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妻,生了两个闺女,闺女非常孝敬,经常带着女婿来看望两位老人,两个女婿每次回来都每人给留2000块钱,一年回来两三次,每次回来都给老人把粮食买好,一家人在一起的氛围也很和谐。
老人最忧愁的问题是自己的田地每年都在减少,村里两块田地之间往往会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作为分界线,叫做界石。
据老人说,自己家的田地界石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原来8分的田地,现在已经不足6分。
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过,冲到旁边田地的主人家里讨说法,结果那一家人说了大致如下的内容:“老哥,你也不要生气,你这田地也不是我一个人多占了,周边的都占你的地了。而且你家也没有男丁,这地以后留给谁种?不行咱们找齐了人,去大队(村委会)一块谈谈?”
老人就这样被打发回来了,从此就开始牙痛,结果女儿和女婿都回来了,刚开始都劝老人放弃这块地,结果老人急眼了,这才说要给老人找个说法。
后来的结果是,大队调解无效,双方到镇上法院进行了仲裁,判决对方将侵占的田地归还老人。
更戏剧的是第二年,田地又被重新占回去了,这次老人8分的田地剩不下5分。
这就是农村。村里的田地都是个人承包的,当继承人没有继续耕作的能力时,就会有人暗地里搞小动作,大队对于这些现象是视而不见,甚至默许的。
这只是耕地,涉及到宅基地,双方打得头破血流的也是常事,没有男丁怎么能够守护住土地?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这又有什么区别?
更明显地是,我所见过的村委会书记和主任最少在本村拥有10位以上的兄弟、表兄弟、堂兄弟,而且咱们实行的是基层自治制度,所以你懂得。
虽然我认为生一个女儿就是绝后,但是绝后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将来生存的环境,害怕绝后别留在农村,出门在外,根都断了,还何谈绝后一说。
本来这一套男丁为主的体系就是为了维护落后的社会形态,社会发展到一定层面,必然就会瓦解。
古代拼的就是人力,战争、农耕处处都需要男人出力,不提高男人地位,谁还愿意生男孩?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如今社会生产力高了,我们可以批判当下,但是有什么权利对过去指手画脚?
“你呀,哪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多余了一张嘴。”
8月20日更新
评论逐渐跑题,简单总结一下。
1.烧纸流
很多人开始和我讨论关于烧纸的事情。
有以下几个焦点问题:
“闺女为什么不能烧纸?”
“坟头烧纸和城市十字路口烧纸的区别?”
“十字路口烧纸违法不文明,为什么不在家中烧?”
“重孙子烧纸和重外孙子烧纸的区别?”
“外国烧纸会不会影响华人的形象?”
相关问题已经在评论区回答,感兴趣者请自查。
2.土地确权流
焦点问题:
“农村土地已经确权,并派发了相关证书,不会出现我说的现象。”
确权和现象是两码事,我讲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你们说的也都对,可我也没有信口开河,问题出在哪里?
咱不杠了,好吗?
3.重男轻女流
我:“生一个女儿就是绝后。”
他们:“你这是重男轻女。”
我:“我给你讲一个外孙的后人没有给外祖父上坟烧纸的故事。”
他们:“你这是重男轻女。”
我:“我给你讲一个没有儿子的农村老头被村民占据耕地的故事。”
他们:“你这是重男轻女。”
我:。。。
我说啥不重要,也不需要了解,关键是他们原本是怎么想的。
4.优越感流
“看了这篇文章,坚决不嫁到农村。”
“终于知道农村姑娘为什么逃出来。”
“大清联网了?”
“一定要进行农村整风!”
“打倒封建残余!”
这类人是真坏啊,先富厌恶未富?这类人才是心中有辫子的城市弱势群体,他怕农村崛起,因为首先就会超越这部分人。建国七十周年、建党百年,哪来的封建残余?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应该被歧视。希望富了同胞也想想自己为什么成功,不是因为你有天纵之资,你只是乘上了国家发展的快车,现在就开始对我们指指点点了?为富不仁啊~
8月22日更新:
1.今天登录知乎,大致统计了一下,点赞数和持明确反对意见的评论几乎呈1:3。有人点赞,说明我所说的现象并不具有唯一性。
2.同时有3位私信进行支持,3位私信进行辱骂。支持观点的我就不说了,在此谢过。辱骂的人是什么心态?找上门来指点江山?你在街头随意评价那是你的自由,进人家里来指手画脚,这也太不礼貌了吧?这类人直接拉黑,我的所接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和这类非灵长类生物打交道。
3.此外,对于评论区中提出的任何言之有据的观点,我认为人生阅历不同,出发点不同,个人利益不同,都可以理解。
4.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在评论区恶意带节奏,以此证明自己思想的先进性。如果真这么有空的话,建议今天去祭祖,今天可是中元节啊。
5.说到烧纸,昨晚北京十字路口仍然有烧纸的,今晚估计也少不了。认为烧纸违法的朋友,建议你努力加入国家权利机构,争取通过立法去制约这种行为,而不是用手指去摩擦键盘。
6.今天是中元节,有实力祭祖的朋友们,行动起来吧!烧纸不绿色,鲜花和水果可以摆一摆,实在不行默念祖先名讳也可以。资深的朋友可以诵读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9月3日更新
最近有事,有几天没有登录知乎了,今天打开知乎,评论又一次爆表。
私信、评论、点赞仔细读了一遍,感慨良多。
有不少朋友建议我修改一下第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容易拉仇恨。
兄弟在此先谢过了,我觉得我还是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观点已做加粗处理。
成长环境不一样,个人经历不一样,我合理表达我的观点,如果我的回答有问题,请向平台举报。
对一部分人口中所说的“这就是不嫁到农村的原因”“这就是不和农村人打交道的原因”感到遗憾。
同时再此向农村同胞们致歉,我为此篇文章造成的恶劣影响而深感抱歉。
我实在没想到发表个人观点和身边经历的回答会被有心人所利用。
对于这一部分“有心人”,我万分鄙夷。
造孽的是,我的回答对一些三观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造成了冲击,以致于这部分年轻人发出了“绝对不嫁农村人”的感慨。
在此,我向受到影响的农村同胞们致歉。
将功补过,我决定写一个“我们村的那些事”的专栏,讲述一下我看到的农村人,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全面地了解一下我身边的农村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要向秉持类似理性观点的朋友表示感谢。
我在回复评论时曾说过,我这篇文章仅仅是叙述我所秉持的观点和身边的客观事实,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的评论都映射着自己的本来面目。
你可以批评我个人,但是不能通过我一个个体而推导出针对我所在的群体的结论。
这样未免不够中肯。
信息时代,波谲云诡。
如何从庞大的信息流当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在信息时代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这些人才更加难能可贵,为你们点赞。
同时对于秉承“我看了回答第二句话就看不下去了,直接看评论”“观看回答1分钟,欣赏评论两小时”等观点的朋友感到遗憾。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暴民政治,前后对比之下,何其相像。
我并不是不接受反驳、质疑和批评,凡是有理有据、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我都会仔细阅读,并且加精处理。
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尝试评价一件事物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回复“YYDS”“俺也一样”“说的牛逼”“太厉害了”“强烈反对”等观点了事,而是要将理由和盘托出。不然就会形成词汇量不足的局面,从而丢失了汉语言的精华。
9月19日更新
尽管最近总会碎片化逛知乎,却没有点开过评论浏览过。今天仔细阅读了一下评论,挑了一部分新观点回复了一下,最惊喜的是看到了这一条评论。
“享受权利就要履行义务”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
之前我总觉得所表达的意思好像欠缺点什么东西,现在我才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由于我从小就被灌输“上坟祭祖就是男丁义务”的思想观念,并且为此也付出了相关的行动,所以我自然也想要求这种权利。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旦这种思想观念被打破后,那我就会成为受损失者。
原因是我在现实已经付出了诸多,却没有得到理想当中的收获。
举个例子:
这就像是我之前买了HD的房子,而现在HD出问题了。
假如此时有一位路人甲说,HD应该优先偿还银行的贷款,然后再解决个人购买者的问题,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毕竟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而产生损失的个人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在国家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以后,依然选择了HD;其次则应该主动服从绝大多数的利益,这样才算是先进科学的当代化公民,才不算是落后愚昧的旧时代百姓。
如果我不是购房者,路人甲的倡议确实大义凛然,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但是所有人都会这样想吗?
我如果是购房者,自然会第一个实名反对。
而且我身边如果有路人甲之类的人,我以后一定得躲着点,怕被连累,遭了雷劈。
究其根本,还是权利和义务的问题。
我履行了义务,付出了时间、精力等,所以我认为我有理由去追求我应有的权利;
而你作为旁观者,可以嘲笑我、讽刺我,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力。
但是你不应该指导或者攻击我的处事原则,更不应该将我们这一类人给符号化。
我何尝不是受害者?
不指望你来同情我,但是你至少不应该兴灾乐祸吧?
仁爱之心呢?忠恕之心呢?
我既敬畏祖宗,更敬畏苍天。
作为一个底层众生,我更愿意将公平寄托于天,坚信“人在做,天在看”。
此外,我在回复这条评论时,提到了新旧秩序的概念。
作为一个农村人,这曾经对我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
当我第一次听说同村的远亲过世后,三个子女都不愿意回来奔丧的时候,我当时忽然觉得自己所坚持的祭祖好像是一个笑话,万一我将来过世的时候,子女都不愿意回来,我为什么现在还要坚持祭祖?
这就像不少评论当中所说的,“你怎么知道死后,你的子孙会不会给你烧纸”的言论一样。
所以当时我在高中的时候,忽然对祭祖这件事产生了怀疑,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到城市工作,了解到不少城市出生的同事对祭祖的态度,就像对于革命先辈的感情类似的时候,我也开始对复杂的、仪式化的祭祖活动产生了排斥。
有一次回家祭祖的路上,忘记是七月十五还是十月一了,我就当我家老头的面,恻隐旁击地说这种非公假日的祭祖活动和公司很难请到假。
结果我家老头说:“你现在在外面挣钱不容易,别因为这些有的没的的事情惹得公司不开心,以后除了清明和春节祭祖之外,你就不用回来了,这不是还有我呢,我身体还硬朗着呢。”
说实话,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说祭祖是旧秩序的话,那么中元节和十月一不是公假日则是新秩序。我就像是被夹在新旧秩序之间的人,左右割舍不开。
有人说这是封建糟粕,我表示反对。
到底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什么又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呢?
如果仅仅从是否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呢?
反正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每次在祭祖的仪式当中,我都很享受这种平和和肃穆的过程,而且我每次在祭祖时都会在心中立下学业、事业等目标。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算是刺激了我的生产力呢?
因此,这真的是糟粕吗?
有人看到屎,就会恶心反胃;有人看到屎,却会想到制作肥料。
那屎到底算不算糟粕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有人在评论中问道:“你的心怎么这么大,这么多人骂你,你咋扛得住?你怎么就不认为是自己的错呢?”
我统一回答一下:“在我看来,人多不一定就是对的,人少也不一定是错的。如果当你曾经尝试着了解过许多人的经历和想法以后,你才会明白‘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内涵。尤其作为射手座的我更加喜欢不一样的人生和不一样的观点,这样才会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妙。”
愿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立世之本。
2021年10月5日更新:
一如既往地浏览了一遍新增的评论,发现不少人仍然喜欢拿“烧纸”来说事,这次集中回答一下。
1.烧纸不是“面子工程”
有一些人评论说“人活着不好好尽孝,死后才给烧纸,有什么用?”
我只能说,这只代表“这一些人”的看法,简单举个例子,十月一有时候需要晚上在大院门口烧纸,又不能开院门口的灯,你想过一个人大晚上在黑漆漆的门口烧纸的场景吗?而且各家还会故意错开时间烧纸,一条街上都不一定有一个人,请问如果这是作秀的话,做给谁看?
难道庙观门口熙熙攘攘的香客,就一定可以获得神佛的庇佑?就一定能够得偿所愿?
信仰需要仪式去见证,至少我每次烧纸都保持着崇敬之心。
年少时,我曾经还在思考为什么《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明知道迦叶阿难收受贿赂不成,刻意为难唐僧师徒取得假经。
后来长大后才明白佛祖“真经不可轻传”的道理。这世界上哪里有免费的东西,你觉得值得的事物,一定要用身体力行去见证。
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本是一体”。比如我说我爱你,那么同时一定要有行动去践行这个“我爱你”。所以我会手捧鲜花去和你说“我爱你”。
手捧鲜花就是行,我爱你是知。
而对我来说,敬畏祖先就是知,而烧纸就是行的表现之一,此外还包括蒸贡品、沐浴更衣等一系列活动。
所以在我这里,烧纸不是所谓的面子工程。
2.烧纸环不环保
烧纸确实不环保。
但是据我所知,一位烟民一年产生的烟雾总比我一年当中这四天烧纸产生的烟雾多吧?
甚至一座庙观一座香炉里一分钟产生的烟雾都比我一年烧纸产生的烟雾要多。
这些人的行为环保吗?
你可能说他们是个人习惯,是个人信仰。
难道我烧纸就不算是个人习惯,个人信仰了吗?
不过受评论影响,以后我决定每次只烧三张,面额大点,大家就当我一次性吸了三支烟,好吧?
3.人都没了,烧纸有啥用?
信仰不同而已。
大家信奉的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而我信的理论认为三魂原本存在于人的精神当中,人死以后,三魂分隔,各归一方。
天魂回归天路,天魂作为本人良知,将会成为一个人曾经存在于世间,不生不灭的标志。
地魂回归地府,承载本人今生的善恶因果,再入轮回。
人魂寄托于墓地,庇佑后世子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魂会变得越来越弱,直至消散于天地之间。而子孙诚心祭拜可以为人魂提供能量。
我相信以上这套理论。
此外,有人称我为“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我的观点是:“九年义务教育只是让我们拥有基本的科学思维、学习能力以及价值取向,而不是规定我们一定要成为某一类人。”
还有人说:“多出去看看吧,当你视野宽了,也许思维就不这么狭窄了。”
与这个观点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因为我去了很多地方,开阔了视野之后,我反而更加珍惜我所坚持的这些习俗和信仰。
当然也许我去的地方还不够多,视野还不够开阔。
10月5日更新:
忽然看到了一条私信,解开了我的心结。
之前我曾经说自己最后悔的事是害怕因为这篇回答,影响不少农村兄弟姐妹的婚姻大事。
有位朋友说:“数据表明,农村结婚率和出生率远高于城市,凡是秉持‘我是城市人,不嫁农村人’这种观点的人,即使在城市也很难解决自己的单身问题,反正咱们农村人没那么多的道道。”
是啊,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该结婚的依然能结婚。
至于那些声称不嫁农村人的女士们,如果把结婚的对象换成城市人就能顺利结婚了吗?
那就只有天知道喽。
据我所知:出生会影响结婚吗?会,但是不是决定因素。
“高不成,低不就”心态下的苛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成功解决了我的担忧,我原本就觉得我的一篇文章不可能扭转一部分人的看法,原来是“人家只是借助你的文章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而已”。
10月25日更新:
10月29日更新:https://zhuanlan.zhihu.com/p/425490185
万圣节将至,中国冥币海外爆火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7541278481690625海外烧纸有望了?ヾノ≧∀≦)o
我是独生女,我女儿也是独生女。我认为,只生一个女儿,就是绝后。
但是,人会绝后,就跟人会拉屎一样。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鉴于知乎上眼瞎的人太多,杠精太多我太累,此处删掉5000字详细叙述。只留结论。
真正应该传承的是对后代的爱,陪着她长大,给她编织好翅膀,送她去飞翔。这是不分男女的,如果我以后有钱了想回报社会,收养的孤儿和我生的孩子也是平等的。
而不是通过x或者y染色体,或者姓氏族谱什么的。把后代困死在宗族里,毕竟,从古至今,留个后不就是为了让这个后人留在身边,养老,主持丧事,上坟吗?
最后,希望我女儿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己的伴侣。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人生,不要被长辈所束缚。
虽然她的选择可能会出错,可能会遇到难以承受的后果,但是,也很可能能拥有她所有长辈都想象不出来的幸福。
汤姆汉克斯,
有两部符号学教授身份的电影,
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