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那些在北上广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卖掉一套房子实现财务自由?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收租金。我国房屋租售比2%,金融无风险投资收益5%,想想哪个核算?

不要乱讲“无风险收益”这个名词。一般情况下,默认的“无风险收益”只有国债和银行存款两种,但是自从银行打破刚兑以及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来,银行存款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无风险”了——除非你每个银行的存款都不超过50万。

至于国债,超过5%的收益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中国的经济在全球还算是不错的,但十年期国债的利息也就是3%多一点,比2%的租售比也没高太多。

放到现在,你要真有5%的无风险收益渠道,你靠拉人做投资都可以财务自由了。

2、房价预期上涨。中央定调房住不炒,未来人口负增长,房价只会分化,大部分城市看衰。

大部分城市看衰是不假,可你问的是“那些在北上广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为什么不卖房子。就算未来人口负增长,一线城市的保值率也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既然明知道一线城市的房子更保值,却还要卖掉,这是当人傻么?

3、房屋捆绑利益。对于有多套房的人卖掉一套,这不是问题。

既然前面都说了没有5%以上的无风险收益,卖了房子去哪儿投资?这是嫌钱多吗?

4、通货膨胀。在收房产税的预期下,未来持有房屋抗通胀可能比持有现金更糟糕。

问题在于你问的是“北上广”。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他们能接触到的投资渠道内,如果你还能有像一线城市房产一样可以轻松吸纳千万级以上的资金,并保持5%以上的收益的理财产品,可以立即推荐给他们,保证你能赚翻。

至于房产税,当然是有可能出来的,但也并非不能避税。

5、财务自由标准。被动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收入即可,一线城市家庭每月被动收入2万元。

你先去问问北上广月入两万的家庭——注意,是“家庭”而不是个人,也就是夫妻双方每人每月万元月薪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要是你明明有了几千万,却只能过这种日子,你自己想想亏不亏吧。


user avatar   he-jia-lei-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本人五套房,两套广州,两套佛山,一套惠州,除了佛山其中一套是底商外,其他都是住宅。

老规矩,为了堵住一些喷子,证明我装的是真逼,上图为证

为了免得有人说我是淘宝买的假套,所以再拍个带公章的照

为什么不卖掉一套实现财务自由?因为本来持有它们就是实现财务自由了,或者说是因为持有资产才实现财务自由,我就拿广州其中一套来说吧

这是我一套在广州珠江新城旁边的天河路,天环广场附近,80平。

月租金收益可以参考链家



另外提下,08年买的时候,租金收入才2000一月。所以,从我的角度看,一个永久的收入来源,并且随着通货膨胀而不断提高收益的资产,我卖的理由是什么?

不过这里,我还是照搬以前写过的文章,我的关注者们不用往下看了,是给还没看过的人看的:

文章仅针对一二线城市与其他人口净流入城市,人口净流出城市不在讨论范围

1,房价是否会跌这问题,等价于货币购买力是否会涨。房地产有泡沫吗?也许有,但你看看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一张纸,发行成本很低,同样的纸加个0就能翻10倍,你觉得这泡沫不大吗?

2,实际上货币早已丧失了中间等价物的功能,而变成了纯粹的衡量物品价值的符号或单位,什么意思呢?例如两个物品A与B,现在A标价10元,B标价5元,这时候才知道A的价值是B的两倍,也就是说真正衡量一个物品价值的是市场里面不同物品相互参照形成的体系,而货币只是通过一个量化单位使其更好的体现罢了,想想看,如果穿越到一百年后,有人说某样东西值1000万美元,只凭这句话我们根本无法衡量这样东西的实际价值,但如果再给一句话这时候一斤苹果卖500万美元,我们才能知道这样东西值两斤苹果。

3,如果你理解了上面这段话,就能明白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资产才是。国际之间的经济战,说白了就是每个国家都在琢磨着如何用自己印出来的纸,去购买别国的资产(或资本,包括公司股权,固定资产,农用土地,矿产,房地产等一切有稳定产出的必要生产要素),俗称合法侵略。而你,居然想着卖资产换纸币?

所以给大家一个忠告,首先你要弄明白什么才是财富?财富的定义是什么?不然你可能瞎忙活一辈子。所谓财富,就是你占有了社会必要的资源,并以此为筹码与社会做交易,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例如你持有了几套房放租、或是持有了某个公司的股权每年收分红,你跟你的后代都肯定不会为温饱问题发愁。问下你自己,纸币属于这个范畴吗?国家说印就印,你去持有这个?这算筹码吗?

那些说房价会跌的,等于是在说纸币的价值以后会提升,你信吗?

4, 一些超级富豪们早已经看透了这道理,所以他们宁愿负债买资产(主要是股权与房地产),其实巴菲特并不是操盘厉害,而是他几十年前买了股票一直拿到现在不放。也就是说,从他们的角度讲,赚钱只是手段,购置资产才是最终目的,资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而穷人却恰好反过来,把赚钱看成了最终目的。所以敢去负债买房(也就是敢于按揭)的人,几年后看总是会赚的。所以应验了穷爸爸富爸爸里面的一句话,越有钱的人越喜欢负债,穷人则越存钱越穷

5,我认识一个亲戚,在90年代时候把厂房跟几个房产卖了,赚了30多万,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利息1万,那时候的1万相当于什么概念?那时还有“万元户”这个词,相当于现在每年给你一百万。那时候他想把这定期存款传给自己后代,觉得以后这辈子生活不用愁了,结果现在呢?

6,如果你觉得存钱是有赚的,那么就意味着那些提供理财产品的大机构,包括银行与储蓄型保险,他们的这些业务都是亏本了,你觉得是他们这些大机构亏了还是你亏了?

7,可以这么说,房地产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的,我这里所提到的不单只是工厂用地与商业用地,还包括住宅。为什么住宅也算是生产要素?很简单,生产活动必须要有人,有人的地方必须要有的住。那么工人们(这里的工人泛指所有的工薪阶层)要住只有两种途径——租房或买房。如果全都选择买房,那就很容易理解这必然会导致房价涨,我们看看如果大部分人都选择租房,会造成怎样的局面?根据市场价格规律,如果大部分人选择租房,那么租金必然上涨,当租金上涨到一定程度,如果房价不涨,人们会发现按揭贷款买房每月的还贷额跟租金差不多,倒不如直接买房,这样还能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另一方面房产的持有者发现每月租金收入如此的高,那么更加不愿卖房而把房产紧紧拽在手里,于是造成的结果是房地产买盘增加而卖盘减少,于是房价上涨。可以看出,租金与房价其实存在着微妙的动态平衡。所以,房地产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就决定了它天生就会跟实体经济紧紧绑定。我们可以想象下,作为国家层面,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居民收入提高、社会生产量提高的前提下,房价保持不变。然而现实是,当国家想要扩大生产促进就业的时候,住房需求必然会增加,于是房价很难不涨。如果想要扩大生产,而不带动房价,那么只能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然而这会影响就业,居民收入可能降低,这就可能违背了政策的初衷,这就涉及到产业经济学这更大范畴的命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8,很多人之所以觉得房价会跌,是因为他们把房产看成了商品,按着商品的思路去预判,商品是消耗品,但房产其实是资产(或资本),资产是生产消耗品的,房子提供的消耗品是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房价越来越高其实是阶级越来越分化的具体表现,有不动产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资产阶级,没房子的人在城市打工就必须租房,其实本质上不管是什么工作其实都是在为“地主”打工,有房跟没房的关系就相当于剥削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房价不会跌,因为资产是一个人劳动创造的最终目的。
很多人以为房价涨是因为买的人多,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占有资产的人不肯轻易脱手,他们脱手的理由是什么?拿珠江新城为例,08年买时候均价10000,80平左右住房按揭30年月供4000,但现在租出去租金1万,并且租金稳步上涨,卖它的理由是什么?它就是财富的终极体现


9,有人以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总值,根本没有对应的货币量来支撑,所以泡沫严重,或者换句话说,因为现在房子都是按揭买的,其实就是杠杆化操作,20万就可以杠杆买100万的房子,于是门槛降低,吸引大量购房者,从而抬高了房价,然而总房价远大于货币总流通量。

因为后面内容有点敏感,被要求修改,欲看完完整内容,可以移步到我的公Z号“干货逻辑”,里面可以看到更多关于资本的秘密


user avatar   nathan-d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对财务自由看来是有些误解。

你现在上班,年薪20万。你不上班,买的银行理财,一年收益也能有20万,你以为你就财富自由了?你这财富自由的也有点太容易了吧。

真正的财富自由是指到你死那天,你的被动投资现金流,依然能比你的工资高。


看着两个表述是不是差不多?其实难度上差远了。

假设今年你周围的同龄人年薪20万,你今年得可以提得出20万,10年之后你的同龄人年薪50万了,100万了,甚至由于严重通胀都年薪200万了,那10年之后你投资就得能提得出200万。

不然10年之后你同龄人每年赚200万,你一年手里还是20万,你这叫财富自由?你这是乞讨自由还差不多。

如果还是不直观,我给你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好了。

万元户知道吗?上个世纪的概念了。假设你是个1980年的万元户,有了1万的存款。当时五年定存利率是6.84%,我算你厉害,会理财,你的理财收益是10%,挺高的了吧?当年工人工资差不多每月不到30元,一年就是360元。你一年理财收益能有1000,按你的逻辑,你妥妥的财富自由了吧?

我就再假设狠一点,你成仙了,餐风饮露就能活,每年一分钱都不用花,你这么多年所有的理财收益都不提出来,全存回去利滚利。到今天你有多少钱你猜?452,592.56元,50万都不到。你还财富自由?你连北京金融圈高端点的小白领都不如。这还是假设你这么多年一分钱没取出来过,如果你每年开销都从理财里支出,别说财务自由了,你估计早都去要饭了。


财务自由是什么?财务自由是,你的资产的被动投资收益,每年覆盖你的所有开销之后,增速还得能超过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水平。

家里在北京上海等好几个城市也有房。北京一套普通的房子,也就1000万,很多可能还到不了这个数。1000万,我是干金融的,我都不敢保证能让自己财务自由,很多只知道买每年五六个点理财的人居然认为能靠1000万财务自由?


长期来看,专业的投资,实现年化20%甚至30%的收益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些投资产品需要你有资源,有人脉,有渠道,人家才会卖给你。

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大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才有意义,每一款都有最小起投金额的门槛,对期限有要求,甚至还会伴随一定的亏损风险,1000万的资金量是完全无法承受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天使投资的私募基金,至少都是100万起投,一投就得锁定三五年甚至更长,很多亏了就血本无归,你1000万的资金量敢赌吗?你又能赌几次?

但如果你的资金量够大,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可以赌很多次,少数的血本无归也没关系,因为如果成功上市,那就是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

专业的投资永远是拥抱风险的,用有限可控的风险换取超高的回报,才是专业投资者干的事情。

两个产品,一个固定年化20%收益,另一个期限一年,有一半可能血本无归,但有一半可能收回三倍,你投哪个产品?

专业的人一定会投第二个,不止因为第二个的预期回报有50%,更因为第一个产品大概率是骗子。


回到上面万元户的例子,如果你在1980年是个有1万存款的万元户,如果你找到了专业的团队,为你实现了20%的年化回报,到今天,你会有14,697,715.68元,将近1500万,这才起码有点财富自由的样子。

财富自由,要么你有非常非常多的钱去对抗通胀的侵蚀,要么你有专业的团队获取超过通胀的收益。


批评房价我不反对,房子过去几十年是很好的投资,未来不一定会一直这么好。

但不该盲目的劝人卖房,如果你不懂投资,又没有专业的团队,你的理财收益,不一定比一套房子更靠谱。

而且说实话,过去几十年的房子是一波奇葩,过去几十年的理财又何尝不是呢?

刚性兑付,所以过去几十年,只要进了银行门,只要坐在柜台前,你买的任何东西,理财也好,信托也罢,都一定会按约定给你本金和收益。但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未来,你想要无脑的投资,想要银行给你保证一个比存款更高的收益,已经不可能了。

曾经你拿到的收益,不是所有产品都好,只是遇到不好的产品,银行拿老百姓的钱,拿国家的钱,给你堵了窟窿。现在,还有哪家金融机构敢在合同里给你承诺保障本金和收益?如果产品再出问题,对不起,无论损失收益还是损失本金,你都得自己承担着。

所以未来,无脑买房不靠谱,你以为无脑理财就靠谱了吗?


-----------------------------很少回评论,在这统一更新一波吧----------------------------------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一定会不断重演。想要成功,就要超越这个时代去看问题。


1980年工人工资差不多每月30元,2020年,全国工人工资每月不到5000。40年涨了不到200倍。

这是真实的历史,也是迷幻的现实。就因为太迷幻,所以很多人开始催眠自己,开始找各种理由强调未来增速不会这么快。

很多人开始拍逻辑,说再有40年,到2060年,工人工资再涨200倍,就月薪百万了,这太夸张了,根本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你用这个时代的思维,永远无法理解下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你现在感觉2060年月薪百万是天方夜谭,1980年的人如果听说你现在月薪5000一样会认为你脑子不好满嘴胡话。


经济增速以及通货膨胀,衡量的是一个社会的平均水平。如果你的资产增长速度达不到,你要明白,一定是有人,而且是有很多人能达到的。

你班如果人人都不及格,平均分就绝不会在60分以上。如果你班的平均分是60,而你没及格,不要试图假设平均分算错了,大概率是很多人分数比你高得多,你不知道罢了。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保持资产不缩水,都是一件困难,但却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资产保值靠的是你的努力投资,而不是期待通胀和经济增长慢一点。别人的收益率高,别人的资产越来越多,别人的生活水平就会越来越好。相对应的,你比不过别人,你的生活水平就会变相的越来越差。

如果生活水平越来越差也能算一种财富自由的话,那还真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呢。


再说回投资,很多人喜欢聊房子,喜欢聊房价跌了。为什么这么聊?因为你的认知里只能看到涨跌,也只能听懂追涨杀跌,就像在股市里一样。

中国现在有快2亿股民了,老股民更是千千万,那又怎样呢?

无数人不还是一样,上一轮牛市不赚钱,这一轮牛市不赚钱,下一轮牛市依然不赚钱。

上一轮熊市亏成狗,这一轮熊市亏成狗,下一轮熊市还是会亏成狗。

投资看的是长期回报和背后的收益逻辑。听说涨了就想买,听说跌了就想卖,永远都是被别人耍得团团转的韭菜。

我承认,很多人的房子跌了,因为你买的时候就是被骗进来接盘的,别人告诉你要大涨,你就买了,就跟在股市里一样。


说到房子,很多人喜欢说日本。

喜欢说日本房地产市场整个崩了,这么多年没起来。喜欢说日本人口老龄化,人口持续负增长,以后房子没人要。

可你随便搜一搜就会发现,当年并不是日本房地产崩了,而是日本经济整个崩了,是整个日本被美国搞崩了。

中国会有这种经济硬着陆吗?我认为不会。或者说,如果会,那一定是遍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泡沫破裂,你买不买房都躲不过去。

至于人口老龄化,确实会导致房子没人要。

但你要明白一件事,股市下跌和你的股票下跌是两回事。同样的,房子没人要,和你的房子没人要,也是两回事。

全球主要国家都在面临老龄化,但东京,柏林,悉尼,纽约,伦敦,这些地区房价是一直在涨的。

日本人口连降了十几年,但东京的房价也连涨了十几年,为什么?因为人口下降反而会造成主要核心城市的人口增长。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要靠人口来维持的,一个几千上万人的小县城,有可能建一个像样的三甲医院吗?有可能有师资良好的学校吗?有可能有发达的交通吗?别说机场了,高铁站都不会有吧。

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人口就会外流。人口越外流,基础设施就越差。最终小县城就不存在了,房子自然也就没人要了。但随着人口减少,每一个死掉的小县城,都会为大城市输送几千,上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的流入人口。人口减少,就是一个把人从小城市赶往大城市的过程。这种情况下,人人抢的好房子会降价?

投资,无论是投股票还是买房子,道理都是相通的。市场好,猪都能上天。市场不好,就考验你的眼光了,选的标的好,市场再差也能逆势翻红。


不要说财富自由了,哪怕是财富的保值不缩水,都要认真努力。无脑混日子是不可能做到的。

同样是房子,也有好有坏。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必然租金收入好,空置率低,价格长期增长有保障。这种现金流好,能加杠杆,融资容易且融资成本极低的资产,卖了买理财?疯了么?

你什么理财可以做到有稳定增长,有稳定现金流,可以抵押融资,且融资成本像房贷一样低?

如果是小县城,没发展,没人要,人口年年净流出的房子卖了换成理财才是应该的。


最后,永远不要相信什么无风险收益。只有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是无风险收益,定期存款都不行。

定期比活期收益高,就是因为定期存款牺牲了流动性,额外的收益是流动性风险换来的。

金融里,风险从来不是可怕的事情,想要收益,就必然承担风险。

长期来看,一定能拿到的5%收益,和一半可能血本无归,一半可能投资翻倍的项目,显然是后者更有吸引力。因为后者虽然风险更高,但是预期回报有50%,比前者的固定5%高多了。

如果你想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永远不要满足于无风险利率。经济的增速其实可以一定程度代表国民资产的增速。如果GDP增速是8%,而你追求的收益只有5%,相信我,大家资产增速的平均水平大概率在8%附近,而不会在5%附近。

更重要的是,既然你的收益比平均水平低,那就一定有人的收益率可以比平均水平高。现实也是,许多顶级的私募基金,有理论支撑的长期投资回报可以有10%,20%甚至更高。


-----------------------------------照例百赞取匿,再更一点干货---------------------------------

为什么房子这么受到关注,是没有更好的投资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房子的门槛最低。

房子本身会增值,房子出租还能有租金收入的稳定正向现金流,房子可以抵押,在银行拿到成本极低,比例很高的贷款。

对于一个普通人,你卖了房子买理财,什么理财既能增值,又有稳定的分红现金流?什么理财能让银行给你批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贷款买?什么理财能让银行给你批一个基准利率上下的贷款?

普通人关注房子,不是房子好,是普通人的认知里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你永远无法赚到你认知之外的钱,凭运气赢回来的,只要时间够长,总会凭实力再亏回去。

投资投的是风险,理财没风险,不代表好,理财因为没风险,所以不赚钱。

房子有没有风险,当然有,所以长期来看好房子能跑赢通胀。理财没风险,所以理财永远永远不可能跑赢通胀。跑不赢通胀的所有收益都叫贬值,都叫亏钱。

卖房子投资可不可以?可以。有没有更好更赚钱的投资?有。

股票,期货,股权,甚至艺术品,都有很发达的市场,都有很成熟的盈利模式。

问题是这些投资都有非常非常高的门槛,迈过了门槛你才能赚钱,赚大钱,迈不过去,别说亏钱了,你可能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许多专注股票期货的顶级私募证券基金产品,长期年化收益可以20%,30%甚至更高。问题这些产品都要求100万,500万,1000万,甚至更高的起投门槛。这可是不能贷款的实打实真金白银,你投的了吗?

你哪怕有这么多钱,这些顶级的产品由于投资策略的特殊,市场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不是想买多少买多少,大家是要抢额度的。你有相关的人脉资源,去协调到这些顶级产品的额度吗?

许多顶级的股权投资大佬,都会参与一些企业的早期融资,未来企业上市,收益是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的。问题这些融资,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你参与的了吗?早期的企业,未来不确定性极大,你有能力对企业进行尽调,你有能力分辨企业的好坏吗?股权投资是广撒网,投十个不一定成一个,但只要成一家,就是百倍千倍的收益,你的扛风险能力能承受几次血本无归?


投资是一件无比专业的事情。

让你上春晚唱首歌,你知道你不行。让你上央视演段京剧,你知道你不行。让你去BAT编个程序,你知道你不行,为什么让你投个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特别行呢?

对于投资,你要么把自己培养成专业的人,要么去认识一个专业的人。不然,你与其在市场里自己瞎折腾,真不如老老实实留几套好房子。


------------------------好言难劝啊,一般取匿之后就不更新了,破个例吧------------------------

评论区里的很多人,你们是活在外星还是没有记忆?

1980年你说太远,说制度原因,说政策原因。好,2010年不远吧。

2010年你100块逛超市,推个车能买多少东西?今天你100进超市还能买点啥?

2010年,肯德基一个汉堡10块钱,现在都得20了,还都小了一大圈。

再说国外,我在澳洲呆过3年,澳洲当地招聘,不仅会写岗位工资,还会写涨幅,一般是每年5%。唐人街的快餐盒饭,几乎每年都会涨价,涨幅绝对不止5%。

物价上涨是一个明摆着的现象,过去几十年的涨幅让大家压力很大,但骗自己对缓解压力没有任何帮助。我也认为未来的涨幅可能到不了过去的程度,但我并不认为会小太多。

过去的涨幅是20%,30%,你说未来涨幅不可能这么高,未来只会有15%,10%,我非常赞同,我认为是很有这个可能的。但你说会跌到3%,5%?我认为绝不可能。

40年涨200倍,我不想争,你说我错了我就错了呗。那10年翻1翻,40年涨16倍,总可以了吧?你能不能扛得住?你的理财收益能不能扛得住?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钱多了,钱多了就要有去处。如果你也没赚钱,我也没赚钱,那钱去哪了?

很多人喜欢聊巴菲特,那我也聊聊巴菲特。很多人说巴菲特的收益也才20%,我都不问你研究没研究过巴菲特,你百度过巴菲特吗?

1962年,巴菲特在投资上的资产是100万美元,64年就到了400万,68年到了2500万,巴菲特在早年的投资收益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巴菲特收益下降是随着资产规模上升之后的事情,100万赚到200万和100亿赚到200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

巴菲特上千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还能做到20%的年化收益,真的很可怕。但如果今天巴菲特说他一千万美元的收益也是20%,我会感觉他这个曾经的世界首富很可笑。


接下来是我有一个朋友时间。

1年,从1000做到3000多。当然他的1000也是几年间他自己用几万块一点点做上来的。


接下来是我有另一个朋友时间。

他们公司的产品,5年做到快20倍收益。


图是我刚刚随手画的,信不信随你。

夏虫不可语冰,如果你这辈子只在银行买过保本理财,那你就当我是在编故事好了,你说的都对。你愿意卖房子买理财甚至存定期都好,你开心就好。

但如果你确实手握着几百万,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话,你可以找几个国内顶尖的头部私募基金咨询咨询,问问他们的明星策略以及历史业绩。

你对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收益,什么是风险,什么是财富自由,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认知。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跟乞丐总以为皇上会有花不完的钱一样。

我们身边总有人会惊叹和羡慕某个成功人士,你都那么有钱了,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什么还那么贪婪?比如马云已经是首富,他的公司也已经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了,要是没有零花钱,在这两个地方随便卖点就够普通人逍遥快乐好几辈子,他为啥还要再拆个蚂蚁到中国上市呢?又比如老王老许们北上广深多的是房子,他们为啥不卖几套出来财务自由呢?

因为越有钱的人就越缺钱。

穷人手里有个千儿八百的现金,他可以活的无比快乐潇洒,拿着这些现金买酒买肉,还可以找个老相好暖暖身子。但是有钱人永远离破产倒台差一天时间,所以他是不可能也没办法像穷人想象的那样停下来享受小酒和老相好的。在北上广深有好几套房子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就跟你住窝棚地下室或者桥洞的人不一样,对于你来说,卖一套房子出来的钱就是天文数字,够买很多二锅头和卤鸭子吃上几辈子,还能天天换不同的老相好。可是人家同样喝二锅头吃卤鸭子,成本就跟你差好几十个等级,而你一百块钱就能让老相好眉开眼笑的时候,他已经给没见过面的主播打赏都快半套房子的钱了。

你说,他卖一套房子出来够花几个月还是几天?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条就张冠李戴了,无风险收益率没减通胀率,租售比是净收益率。

减房增债是社会恶化的策略,很少推荐。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何要卖?一套房租出去每月13000的租金,五套就6万多了,这算财务自由吗?

不算就去打工去。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财务自由,是食资产之利,不打工。【而不是眼下有现金花】。有房子,你还卖掉?你这个思路,完全走向财务自由的反面了。上海为啥对上海户籍还要限购?这不是限制炒房,而是限制财务自由。目的是让市民打一辈子工,休想提前退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评论高赞都在反对题主,我却不这么认为,一定意义上很多人确实应该卖掉一套进行现金理财

本人深二代,家里深圳三套商品房,一套豪华公寓,一个商铺,三套待旧改农民房(加起来三百多平),租金一个月收租接近四万(有一套商品房给亲戚住没收租)

家庭年收入疫情后比疫情前少了三分之一,只有200万的样子,疫情前我们家房贷最高的时候一个月11万人民币,20年疫情一下子没了很多收入,让我明白有现金资产的重要性。那年我们卖掉了两套商品房(原来有五套)降低了负债,现在一个月五万的按揭,就很轻松了。

深圳现在大力打压楼市,深圳的房价像前十年疯涨的可能逐渐变的很小很小,总体态势应该是短期横盘长期慢涨,增值角度不一定比得上现金理财了,我三套农民房(已立项)如果十年内能够旧改好,到时候市值应该有3000-4000万,那个时候我会选择卖掉1-2套去投资理财,这样资产结构比较健康,增值幅度也会比较可观。


user avatar   gutianle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一线城市有多套房产人的生活状态。有钱+没地花才是他们的常态。

本身拥有北上广深多套房子的人,财务已经相对自由了。

租售比是空军拿来分泌多巴胺用的。

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

这样看很合理吧?

但是两点误区在,一是没有考虑当年取得房产的成本。当年9k拿到的房现在市值700w. 月租5.6k,从租售比上看明显不合理,但是实际呢?二是没有考虑租售比使用的范围,用租售比衡量一个房价十年能翻十倍并且绑定了学位、就业、医疗等一系列附加价值市场,简直就是刻舟求剑。

如果中国房产市场能稳定十年不变,租售比才有意义。现在投资买房谁是为了租金?为了租金等于房东给你打工,比你有钱有资源聪明的人给你打工,这种好事轮得到你?

一线房产是现阶段抵御通胀最好的方法,源源不断流入的人口就是持有多套房产最大的底气。

而且国内根本没什么良好的投资渠道

把房卖掉他们也没地方投资啊。

他们有那么多套房不是因为他们眼光有多好,只不过是他们遇上了时代红利。

像我爸妈那代人大多数不懂什么租售比、收入房贷比、m2这些高大上经济名词,唯一懂的就是通货膨胀,所以要买房,不买房钱放着就贬值。买房已经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甚至只知道通货膨胀的意思,但是具体膨胀多少不知道-_-||…

现在让他们套现去投资,唯一的下场就是亏光了。

另外,一线掌握多套房产的人,本身不但不缺钱,甚至没地方花钱。

不说富豪阶级,就说普通中产,多的最低标准三套房吧

现阶段手里能握住三套房的,多数是16年前普涨前已经有三套的,因为限购后你想买都买不到。

普通中产握有三套房,无论是什么职业,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已经人到中晚年(45-70岁)。

人最缺钱的时间段是22-40岁,首先成家立业要买房买车办婚礼,吞金兽供书教学又是无底洞,装身扮靚又要钱,职位又没上去资源还在积累中,欲望无处释放,到处都要钱。

但是当你人过中年,你会发现已经没有花钱的欲望了,也没有花钱的需要了。

三脂高,吃又吃不下

睡眠差,玩又玩不好

身体虚,喝又喝不动

皮肤皱,扮又扮不靚

只能发展些有益身心的爱好了,钓鱼喝茶散散步。

按照我老板说的,现在每天睁开眼工资都不知道怎么花(我露出了撒贝宁的笑容)

每个月的租金和工资收入,已经足够体面生活必须了,即使你让他们中1000w彩票,他们生活都不会有任何变化,最多的还是拿去继续买房。

没地方花钱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像我爸这样的中老年人怕三脂高肉都不能多吃一块,每天吃点青菜能花什么钱?除了自带绩效奖金帮我带娃还有啥支出。

至于孩子出国、买房,这些对于有三套房以上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卖一买一就解决了,还有持续不断的租金和工资呢。

你觉得需要卖房才能享受财务自由。

是因为你把年轻人的欲望代入在中老年人中

你的财务自由是名车别墅游艇嫩模

不是中老年群体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缺乏一些金融的基本常识。

第一,谁告诉你金融无风险收益有5%?你在哪儿看到的?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无风险收益5%好吗?即便你有任何可以达到5%,风险很低,相对可以忽略不计的投资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流动性一定很差,肯定要弱于房租,这是一个基本的金融常识,房租每个月都有现金流,保证你的生活可以靠房租,如果有一个低风险的投资组合达到5%的收益率,那它至少多年有一次现金流,那你平常怎么办呢?任何金融投资都不可能同时做到低风险高收益,高流动性。你无风险的收益都到了5%的收益率了,可以想象的是流动性已经差到不行了。你可以看一下10年期国债的利率才3.2%左右,我不知道你所谓的无风险金融收益5%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20年的锁定期?

第二,你的理解是自相矛盾的。你说一个家庭每个月只要有2万块的被动收入就可以财务自由。那么按你这个逻辑,我在一线城市有几套房,我把这些房租出去,我早就超过一个月2万的被动收入了,我干嘛要把房卖掉呢?我已经实现了呀。

所以一个无情的事实就是,在一线城市要实现自由需要的资金比你这个说法多得多。达不到每个月2万被动收入的人认为达到这个水平了我就可以不工作了,因为我的生活需求就在2万块范围以内,但在一线城市有多套房的这些人,他们的生活需求就远不止这些,你在以一个较低生活水平的人的想法揣度较高水平的人生活的正常需求到底需要些什么?可能她的小孩去国际学校一个月就要2万块。所以在不同的生活水平上谈财务自由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安全感不同。一所房子值1,000万,我拿出去收房租,按你说的2%,我能每年收20万。但我如果把这1,000万卖掉自己去理财,搞不好我就会整亏。大笔现金在手,可能还会滋生出一些其他的家庭问题。中国人对于安全感的看重程度,要远远高于正常。细水长流稳定的现金流,保障哪怕2%的租售比低一点,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看重的。就好像开一家饭馆,有的人宁可座位少一点,店面少一点,也不愿意扩张分店,因为每天看着自己店门口排队的人群,心中就有一种安全感,油然升起。细水长流的奇货可居,要远远优于扩大店面以后,为了坐满店面而付出的努力。

同时房子在手的收益率不光是房租收益,房价本身还会涨,搞不好还有学区,小孩还可以上学………你的理财产品只有收益率一项好处,但是房子在获取收益率的同时本身在增值同时还可以带来教育等资源。你不能光和房子比房租收益啊。

第四,你的其他几点论述无非是证明你觉得有一天房价是下跌的,现在持有房子以后可能有下跌的风险。这其实没什么问题。

首先你认为跌别人可以认为不会跌,而事实上房价哪怕真实价值会跌,但名义货币标价要真正下跌是很难的,尤其在一线城市。中国经济增长那么快,每年发那么多货币,你要真正的让一线城市房价以名义货币标价的那个价值都开始下跌了,那中国经济就出很大问题了。当然你可以相信这样,因为你没房子,你觉得房价会跌你倾向于房价跌,但是这些人不会这么想,房价是个屁股决定脑袋的过程,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东西。

即便房价长远要跌,那我等跌的时候再跑也来得及啊,我干嘛现在跑,你说的房产税也好什么什么原因也好,等真正这些东西出台对房价发生作用那个时候,我不是就抛在了高点吗?我干嘛要现在抛?

同时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房屋抵押贷款,我完全可以现在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换取银行的消费类经营性贷款,该需要流动性,该需要现金收益的时候,我还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得我需要的现金。回头赚取了回报,我再把这笔钱还上,同时我还能享受房价上涨的收益,有什么不好呢?

归根到底就是一点,你不能老是用一个没房子的人眼中的生活去猜测,有多套房的人眼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相关话题

  有哪些大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 
  父母想在南京买第二套房子,我该劝他们吗? 
  请问房子出现楼板裂缝是不是出了很大的质量问题? 
  有闲钱是买房好还是还房贷? 
  买房时要避开哪些楼层? 
  如果我订了上海和平饭店的其中一间九国套房并想带五人同时入住是否可行? 
  我要承担房子首付,彩礼15w,工资两年后有1-1.5w,她自己的钱不能动,做不到她不结婚,我怎么办? 
  如何看待连锁品牌的长租房装修第二天就出租一事? 
  女生刚毕业是应该换台好一点车,还是应该买房子呢? 
  经历了什么事情让你开始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 

前一个讨论
收入低学历低财产少的普通人有哪些值得尊重的方面?
下一个讨论
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吗?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