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许多小白都会碰到,却少有大神详细回答的问题。
多年前我刚开始学画画,也很困惑:
那么多的铅笔,我到底该用哪一支起稿呢?
但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及时解决,
相反,它陪伴了我很久。
在这篇回答里,
我会从我20多年的学画经验中提炼一些思路,
为这个问题做一个详细注解。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
一副素描作品的不同阶段,分别该用什么铅笔?
为什么总有一些大神会说:用什么笔根本不重要?
素描绘画一般分为4个阶段:
起稿,铺色,刻画,调整。
铅笔在这四个阶段里的常用使用规律有两个:
规律1:前三个阶段,越往后,铅笔越硬;调整阶段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
这里插入一个额外话题:关于铅笔型号,我见过的不止这些,
我见过最软的是16B,最硬的可到12H,
不同的厂商分法不一样,业内公认的标准是日本三菱。
规律2:从起稿到刻画,铅笔一般是越削越尖。
上述两个规律背后有两个原因:
1·同样力道下,软铅画错了更容易修改,而不容易伤纸;
2·用铅笔叠加颜色时,只能用更细更硬的颗粒,覆盖更粗更软的颗粒。
如果你不按这两个规律来,
那你的素描越画到后面,就越容易碰到一种现象:
反光,叠不上颜色,铅笔在纸上打滑,好像溜冰一样。
以上两个小技巧,不仅适用于铅笔,
还适用于炭笔,粉笔,蜡笔,彩铅和油画棒等。
专业画材厂商一般都会对这些工具的材质进行“软中硬”区分。
了解过以上铅笔使用的两个规律和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
到底用哪只铅笔起稿?
这个问题对于大神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首先,大神画画很少需要反复修改,
他在动笔之前就已经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了,
对工具使用也足够熟练;
其次,素描在许多高手眼里,仅是正式绘画之前的“热身”,它是“草稿”。
他们很少会想用铅笔填满画面的每个缝隙,
甚至把颜色涂到油黑发亮。
我们现在好像很少看到这种“草稿式”素描作品,
因为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素描”,
出来的大多数作品是下面这种画得细致得像照片的素描。
但,有很长一段时间,
素描原本就是油画正式上色前的线稿。
就连给画面涂上黑白效果,都是用油画颜料,
这个步骤被称为“古典油画的底层画”。
下面看日本近代古典油画家小尾修的绘画过程,就能更直观理解:
这个绘画过程一直是古典主义油画家们遵循的步骤。
对于古典主义的绘画大师们来说:
素描就是线稿。
它们通常是下面这些图片的样子:
话又说回来,
正是因为在颜料制作工艺还不发达的年代,
油画颜料成本高,绘画步骤麻烦,耗时长。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为了教学方便,
决定用铅笔替代油画工具,直接在纸上完成底层画的训练。
(俄罗斯教学严格的把素描和色彩进行了分离)
下面是俄罗斯列宾美院的部分素描作品:
这个形式的素描,被称为“全因素素描”。(基本上就是没有色彩的黑白照片。)
而中国素描正是学习了俄罗斯,
彼此关系千丝万缕,
所以才有现在网上一搜,
出来的大部分都是颜色涂得细致得像照片的素描。
具体原因可以参考我下面这篇18K赞同的回答:
事实上,除了刻意做基础功训练的学生,
少有人会像俄罗斯素描那样画画。
对于那些已经通过了基础训练的大神们而言,
这个步骤实属多余。
所以很多小白问:“起稿的时候用哪支铅笔呀?”
大神们通常都回复:“画画哪有那么麻烦,起稿而已嘛,随便用哪支铅笔都一样的。”
这就是因为他们心里的素描和很多小白心里的素描概念很不一样。
小白:素描起稿不就已经在正式画画了吗?!
大神:素描起稿不就是画个草稿吗?!
回到这个回答的最初问题:“素描起稿,先用软的铅笔还是硬的铅笔?”
我私以为这个问题背后还有更大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两个点:
一个是你对这个工具的运用能力到了什么程度?
另外一个就是支撑画面的风格和理念是什么?
我接下来所谈的事情未必是一个有具体操作的技法,
但我认为是对大家学画画,更有帮助的一些认知。
当一个画家的技术能力很强的时候,
它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工具,画出无穷的变化。
在天津美院教授于小东手里,一支2B钝铅笔,
黑如墨,浅如霜;粗似炭条,细过针尖
如果是不了解他的小白,
可能会以为:他用了好几支不同的笔画出来的。
他这种对铅笔出神入化的运用,来源于国画。
国画运笔,落棋无悔,对力道的要求很高。
强时力透纸背,弱时清风拂面。
一个真正的高手,
很少会炫耀自己的工具有多少或者有多好,
因为他们都清楚,最后决定效果的是自己的力道。
我做素描教学时,
曾经在学生面前展示过几次关于温柔力道的训练方法:
拿一张餐巾纸(一般是3层),分开,取其中1层,
用一只削尖了的2b铅笔在上面来回排线,不能破。
我通常会在上面来回画个二三十遍才收手。
良好的力道控制,可以让你在绘画的时候,
轻松地表现自己想要画的效果。
这是许多职业画者底层的技术信心。
我这里还有一篇关于线条练习的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但是要切记:技术只是基础,不是追求。
对于技术的追求,需要适可而止,不然作品难免因为炫技而流俗。
梵高不是画不出安格尔那样的素描,
他只是为了自己的风格,采取一种看上去显得笨拙的笔触。
毕加索也不是画不出像拉菲尔那样的作品,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立体派,
放弃自己的所有看起来精妙的技术。
返璞归真,像儿童一样去画画。
但是,风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绝大部分情况下,风格都不是天生的,
而是画家经过深入的思考,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试探出来的。
每一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风格背后,
都有极为深刻的理念做支撑。
简单来说:
关于画家,网络上充斥着一些扭曲,神化,甚至妖魔的故事。
他们对画家的理念,风格和技法视而不见,
为大众散播了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谈资。
比如,有些文章喜欢说,梵高的眼睛生来与众不同。
有说他是色盲的,
有说他脑子结构不正常的,
还有说他眼睛看到的是热成像。
写这种文章的人,哪怕他不是画家,
只要用心把梵高写给迪奥的数百封信件,
认认真真看一遍,都说不出这种话。
梵高和所有喜欢画画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他更纯粹,更坚持,对自我的怀疑更深刻。
他早年学德加,崇拜安格尔(毕竟在他活着的时候,安格尔是整个绘画界像神一样的存在)
练习了很多素描,画的线条也很讲究结构上的准确,力道上的精妙。
待他稍微成熟一些,
接触了底层的劳动人的辛苦以后,
觉得安格尔画里雍容华贵,肤白貌美,端庄静止的人,不是自己想画的内容。
而当迪奥把米勒的作品寄给梵高时,梵高欣喜若狂。
少有画家像米勒这样
——画中人物充满动态,
还把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当成主角来描述,
并赋予它们深刻的尊重。
梵高爱上了米勒,直到离世前,
总计临摹改编了米勒上百幅作品,
给大家看其中几张:
这时他的素描就没有那么强调线条优美圆润,
造型精确无误,而是尝试去配合画中的人物,
让线条也变得“贫穷艰苦”起来。
从此,梵高画中的人物,基本都是劳作的人们,
他曾在信中描述了这种理念转变:
“静态的人物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而表现行动则非常难。
况且在很多人看来,表现前者比其他主题更有吸引力。
但这种“吸引力”不应该掩盖真相,真正的生活中劳多逸少。
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描绘真实的状态。”
米勒和梵高的线条,看上去,远没有安格尔高超。
可是他那些不够精致的颜色,略显笨拙的线条,
却和他画面里的艰苦淳朴的农民们,如此契合。
当梵高开始质疑古典主义的内容时,
他自然而然的会怀疑古典主义的一切技巧。
米勒让早期的梵高在素描上质疑古典。
而他去巴黎留学,接触到的印象派绘画,
则让梵高在色彩上抛弃了古典。
印象派提倡走出室内,拥抱自然,
现场作画的反古典精神和他的怀疑不谋而合。
梵高终于在色彩上也开始反抗古典主义。
不使用过多的混色技巧,不过度使用调和油,
开始直接使用颜色往画布上涂抹。
大家可以从下面这两张不同的《向日葵》中感受出这种影响:
不久,日本派大使团访问欧洲,
梵高看到了浮世绘,他受到了灵魂上的震撼。
原来绘画还可以这样!
没有透视,没有光影,没有色彩原理,
纯粹的靠线条和颜色平涂,就可以创造出直指人心的画面。
而且这种绘画形式竟然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
梵高为自己摆脱古典束缚,找到了精神上的依托和事实上的案例:
在遥远东方,他们居然都是那样画画的。
当梵高离开巴黎大都市,回到淳朴的乡下时。
意外的发现,当地的纺织品图案,
颜色是如此的鲜艳醒目,线条是如此的粗糙直接。
梵高发觉那些乡下人的印花和浮世绘的线条感异曲同工:
大家看看上面这些印花,
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印花是非常相似的。
形状规则,色彩鲜艳。
浮世绘和少数民族印花,
这两样艺术最终塑造了梵高的后期绘画风格。
梵高后期绘画作品,笔触比较长,
其实是对针织感的一种模拟。
上面这两张图应该可以很好的说明纺织品艺术和梵高笔触之间的关联。
而梵高从浮世绘和纺织品中领悟到的理念是:
“技巧不重要,逼真不重要,线条更加不重要,
用鲜艳而直接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画……
让自己的笔触赤裸而充分的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不修饰,也无需修饰,
梵高就是用这样笨拙而直接的笔触画画的。
人类开始就是这样画画的,
最真诚的人是不会掩饰自己的错误的,
就像儿童画一样,
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笔的笔触是如何运作的。
看,艺术家的作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自己的理念所改变,
他的风格也随着这个理念不断的变化,
技巧也跟随着风格不断的调整,甚至是舍弃。
我制作了一份梵高绘画演变过程的表格,
梳理了上文所述的成长过程,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思考一下自己的。
我相信很多看到这个回答的人,是入门者,是小白。
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
理念,风格这些东西是掌握技法以后才去追求的。
事实上,这些应该是我们一开始就要去思考的东西,
理念和风格也会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启发。
理念说白了就是:
“我为什么要画画?我画画究竟是为了传达什么思想?”
一旦你能清楚的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许多关于绘画风格和技术上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这也是一个成为艺术家的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没有具体方法,这个东西也不应该有方法,
这是需要每个追求艺术的人花时间去问自己的问题。
有时候即使你回答清楚这个问题,
也未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就像法国画布格罗在给内巴尔的信中曾写到:
“你知道,观众们更喜欢那些题材(美女和儿童),我不得不迎合……”
许多画家都会被梵高感动到流泪,
被他直接而真诚的精神所感染,
少有人作画,能够如此诚恳。
不加掩饰地展示自己的所有。
他让艺术家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状态。
想起了还不会高超技法的自己,刚开始拿起画笔画画的自己。
想起了自己在世俗的质疑中,怀疑自己。
练就了一身大家都十分认可的写实功力。
他的作品,振聋发聩,让所有懂行的艺术家深深思考:
丢下我身上所有华丽的技法,我的作品里究竟还剩下什么?
这是我在凡高的信件里,看到的,他的思考过程。
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不是因为技法,是因为灵魂。
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啦!
另外,如果你对我的其他绘画相关内容很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刚刚弄好的私人公众号:
唯伟老师聊绘画
我会把我对于绘画的想法和内容都在公众号里沉淀。
有任何绘画问题可以知乎私信我,也可以在公众号里找到我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