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人穷死都要生儿子呢? 第1页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男轻女陋习的根源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生男孩一是为了做劳力,二是看家护院。

小说《红旗谱》里朱家父亲去世了,留下小姐弟俩相依为命。一天夜里两个歹人砸开门,把弟弟捆起来,强奸了姐姐。后来姐姐跳进滹沱河自杀了。弟弟在关外闯荡几十年,淘金挖参挣了钱娶了媳妇,生了几个儿子。他想到家仇未报,带着几个壮小伙就回了乡。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解放战争中我军组织国民党士兵诉苦。有个俘虏兵哭了两天两夜躺在床上水米不进,别人问也不说话。后来才知道,他父亲去世后,保长把他母亲和姐姐都强奸了,然后把他抓了壮丁去国民党军队当兵。那时他年纪小,保护不了家人,在诉苦的时候听到别的国民党兵有类似遭遇,勾起了伤心事。

在野蛮的时代,家庭需要武力威慑同类,需要劳力从事生产。男性就是起这么个作用。

解放后社会比以前好了,强奸杀人是不太敢了,但是贫困地区环境还是很恶劣,踹寡妇门,刨绝户坟还是有。

90年代的时候,宗族那一套又兴起来了。有个亲戚没有儿子,有几次过节宗族就不许他上桌。原本没有这个规矩,只是他们在欺负人。村里外姓人家如果没有厉害的男性更加受气。盖了新房,周围邻居恨人有,笑人无,就会找茬捣乱。如果家里男人多就没事。

我舅舅当年是个不好惹的,脾气大会挣钱,儿子也多。即使这样,邻居也要闹一下,说他房子建高了,压住了邻居家的“运”?!他们数了一面墙用的砖,刚好比自家多了一层。(他们要是住在东方明珠下面估计也没这么多破事)邻居来闹,这边一群男人拎着棍子冲出去,对方就不敢怎么样。

一家人修房子踩坏了邻居家许多瓦片。这家儿子多,还都是成人。他们说,我家既然修房子当然要踩。?!你说你的,他们就不断重复歪理。邻居只有一个儿子,年纪还小,只好忍气吞声自己掏钱修理。那时候农民没收入,坏了这么多瓦所花费的钱很心疼。你看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蛮不讲理。

树木是乡村里的重要财产。你种的树长成了,人家硬说树不是你种的,或者说长在别人的地上,就给霸占了。北方农村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吧,每年因为树的问题,不知道要闹多少事。

小时候跟一个看河堤的老人很好。他一辈子光棍没有子女,种了很多树被人恨,别人就掘了沟里的水去淹他的树,树都长到胳膊粗了,根被泡坏了……

我说这不是欺负人吗?他说我一个老绝户,能咋办呢?水也排不出去。我那时大概10岁,也没办法。我小时候就这点印象:车匪路霸管不了、棉铃虫管不了、老实人受欺负管不了。

这个人老实的不得了,有时候对我说,将来他进了城,别把他当要饭的赶走啊!我说当然,我一定开门把你迎进去。他不信,但是挺憧憬的。没几年,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死了,最后也没有进城。

后来跟一个南方同学聊起来,他居然说:你们家乡民风淳朴啊,这么多事情都没见血吗?接下来,他开始兴致勃勃描述起自己家乡的刀光剑影,火枪梭镖。

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土地也都流转了,每年收一点租金。过去为了一捆草反目成仇的事情就很少了。我的几个哥哥姐姐格外疼闺女,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拿着当宝贝儿。对儿子的宠爱明显少,因为没那么重要了。经济生活环境变了,人也就变了。

过去的生活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陋习虽然不对,但是事出有因,无可奈何。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生活的贫瘠把人都变卑劣了,为了应对这一切,就相应的产生种种奇怪习惯,并不是什么人异想天开或者天生变态。现在许多家庭已经和过去不同,不是重男轻女,而是追求“儿女双全”。邻居和同事很多第一胎儿子,还想要女儿。

一儿一女人人羡慕;连续生了两个儿子的就不开心,唉声叹气。好多人表示同情说:“楼太贵你们辛苦了”;连续两个女儿的也不开心,觉得不完美,生第三个又养不起。

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可以逐渐改变一切,过去的习惯由理所当然变成陋习,逐渐被抛弃。但是又不能一夜之间完成,还会有很多残留需要肃清。与此同时,新问题新矛盾又出来了。老一辈受了苦,默默离去。旧的经济基础被摧毁了,新一代进入工厂和公司,又出现了新的斗争,永不停息。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压迫和剥削又阻碍发展……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讲农村如何,我讲点城市的例子吧。

一个女人,父亲死后留下一大笔钱,可惜遇人不淑,老公家暴。

老公要什么,她就得给什么,否则老公就威胁要把孩子摔死,全家杀光。

这个女人很无助,可是家里已经没有男丁了,没人能帮她出头。

把苦诉给姐妹们听,她们也只能同情。毕竟都是女流,总不能叫自己老公帮人出头吧。

人家老公都明说了,你们家没男人,能把我怎么样?

其实这种情况下兄弟姐妹中有个男人,至少能够压制一下,不让有些坏人为所欲为。

所以,不要以为农村才需要男丁,城市里很多事一样需要男人做主。

我现在对两个女儿也没什么要求,只能教育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学会分辨品格不好的异性。

否则我百年以后,她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user avatar   nnnn-feiqilai-6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要生儿子”这个话题,其实应该禁止从父母那代就是城里人的人来回答,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农村的习俗、生活环境、思维方式、观念等等。这个话题本来就是存在于农村的话题,不了解农村的人来回答这个话题就是纸上谈兵,说一些正确的大道理罢了,实际毫无意义。

我刚接触一个女性朋友的诉苦:

她说她妈被人打了,邻居打的。

她是正常的读书工作在城市结婚定居,父母在老家,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她家在村里没什么地位,邻居家“男人”多,所以一旦有争执,打你欺负你没商量。没什么道理,我拳头比你硬,就这么简单。

她只有两个解决办法:

1、报警;

2、找村干部解决;

第一点,报警无用,因为你这多大点屁事啊,死人了没有?残疾了没有?都没有?那你是觉得我们太闲了吗?于是过来看一圈,走人。当然,他们建议你可以去上诉……

第二点,村干部上门调解,邻居最后把调解人员都打了。

我估计这事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还只能期望她被打的父母早日自我安慰释怀,好好过日子,毕竟以后会不会再被欺负,只是一个未知而已,别去想就好了。

对,农村就是这么野蛮,这么不讲理,没有法律,没有规矩,只有拳头,只有拼命!

而男人的拳头、体格、和暴脾气,就是村里的硬实力,男人多的家庭没机会复仇,因为没人敢主动惹你,只有你惹别人。

很多“城里人”一看到重男轻女的话题就兴奋,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这是三观问题、落后习俗问题。他们的意思是重男轻女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就是精神“喜好”罢了。嘲讽起来也是花样颇多,什么你家有皇位有继承吗?

没皇位要继承,但是没儿子,可能祖坟要被村里人刨了,这个理由够不够?

很多农村的习俗是女儿嫁人后不用赡养父母,只能儿子赡养,你劝那些人不要生儿子?与劝他们年老等死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们有机会可以去劝劝农村人不要生儿子,看他们会不会把你当傻子看。

一群岸上的人点评在水里挣扎的人应该怎样怎样,搞不搞笑?你能把的脚下坚实的土地挪到他的脚下吗?或者是你能跳进水里再淡定点评吗?如果都不能,那么情况境地完全不一样的你,是如何有自信来点评别人要不要生儿子的?因为课本告诉你的“生男生女都一样”?

大家都默认以为农村家庭想要儿子是“想谋取什么额外的利益”,却不知道有可能仅仅是“想要自保不被欺负”。所以大家才会说出“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吗”这种讽刺的话,无知而无谓。你们应该换成“你们家有被人欺负吗?”

所以建议:

1、自己非农村人、或父母非农村人的人,不要评论,也不要分析,无非就是课本讲的三观正确那一套。真的很没用。

2、该生还得生,该不该生你们自己知道。(当然,多生儿子可以,但生了女儿也应该善待,我觉得喜欢儿子和爱护女儿并没什么矛盾)。


………………………………………………

我只是一个儿子女儿都喜欢的普通人,农村出来,定居城市。我深刻知道“家里有男人”对农村家庭代表了什么,农村的暴力和黑暗你们理解不了,而你们的法律保护也覆盖不到农村。我受到的教育让我呼吁应该摒弃胎儿性别选择、应该让女孩受教育、应该爱护女孩,但我也不敢呼吁农村人别生儿子。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越穷才越需要儿子啊,只有儿子才有机会逆袭。


你家里有钱有势,从小可以优质化教育,自己努力了读个好大学、硕士博士,将来出来后是高级技术人员、金领、医生、老师、大机关行政干部;如果自己不太努力,只要别学坏,混个文凭,靠家里资源最次也专升本文凭总不太难,然后家里帮着安排个事业单位、基层银行行政人员,最次也是个稳定公司文员。这些职业,都是脑力为主,男女差异很有限,所以儿子姑娘区别自然不大。


如果你家很穷呢?国家保障你个九年制,关键仅仅就是个保障,优秀师资你是不要想的,父母常年要打工,也不可能陪伴更不可能辅导。虽然小概率也有那种从小聪明、自律的孩子能读书成功,但更多情况,由于缺少外界的帮助和约束,是很难读书出头的。这时候怎么办?打工啊。从东南沿海的工厂到各路快递小哥,都也是致富的机会。干得好了一个月上万都能。持续若干年也可以从贫困阶层达到小康。问题是,谁才能拿到这些行业较高的工资呢?这些都是体力劳动,女性到了男性面前只有被碾压的份。这时候家里有儿子还有机会翻本,女儿就彻底没机会了。


上知乎的都是脑力劳动者,对体力劳动太小看了,真意识不到体力劳动情况下,男女差异有多大。再就是把工业社会想的过好了,工业社会确实脑力重于体力,但体力劳动依然有巨大市场。


真正让穷人不这么执着儿子,本质还得让底层的孩子也有足够的从事脑力劳动的机会。可惜的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上层的努力;但现状往往是,看到问题,往下层人“素质低”上一甩锅就完了。


user avatar   xi-leng-zhan-da-jia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农村“吃绝户”现象极其严重,哪怕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孤寡老人挨欺负在农村也屡见不鲜。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女儿出嫁就属于别人家的人,而儿子才真正属于自己家庭的人。

客观上来讲,女儿受制于出嫁较远,脱离原家庭后同本村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淡化、关系逐渐疏远等原因,在面临娘家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上多有不便,而儿子在本村生活,无论是在同年轻人之间的交际上和一些力不能及事情上的帮助上都比较方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宁愿穷死也要生儿子,往大了说自己是为祖宗延续香火、开枝散叶,但实质上是给自己的老年生活作一道保障,那怕这道保障是建立在贫困和剥削儿子的基础之上。

作为一个出身农村的人,不难在日常生活中看出,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受制于受教育程度的有限,解决问题更倾向于原始的方式,当然,司法机关解决农村民事纠纷时执法难和农村的普法程度低是主要原因。正是由于这种背景的影响,谁家儿子多,谁家的话语权就强,谁家就老两口,谁就挨欺负,谁就被“吃绝户”……典型的小农经济下的遗毒。


user avatar   gyi-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每多一个支持重男轻女的回答,城市女性对农村出身的男性的厌恶就会多一分。

反正搞到最后,城市女孩都不愿意嫁农村男,农村女孩又太少,农村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只会更低。他们那么拼命想要延续下去的所谓“香火”,迟早要断。并且也不会有人同情,自作自受。


整天扯什么生产力决定论的你确定你是在活在21世纪?这些人要是穿越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血汗工厂,是不是还要以提高生产力,增加工厂收入为由,给雇佣童工不给钱的资本家洗白

如果你觉得农村女性生产力低,就活该被歧视,被堕胎的话。那么魏则西的生产力不如李彦宏,陶崇园的生产力不如王攀,35岁的码农生产力不如刚毕业的年轻应届生,农村老博士的生产力不如他们的导师,这些人,是不是全部都活该被欺负?活该被压榨?


此外,就是这套生产力决定地位的理论,也压根站不住脚。

封建帝王好像也喜欢生男孩?难不成皇太子生出来就是为了种地的?用的是金锄头?

让农村男性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时候,他们死活不愿意,怒骂城里人剥削农村男性,不给农村男性上升的机会,只想着让他们种地。

结果在这个问题下,你问他们为什么要生儿子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谈起了【我们需要儿子在农村老家种地,女儿没用】。

那你们老家的地,到底是种,还是不种啊?给个说法啊?薛定谔的田地?

你们既然不愿意种地,都想着来城市里,那男女还有啥区别?

如果那么喜欢种地的话,那更应该举全村之力培养女儿读书啊?反正儿子书读不出来,还能去种田,有个保底选项。


很多农村,举全家之力也要让儿子读书,却要让女儿辍学出去打工供养儿子,这和男女体力差异有啥关系?

很多农村,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整天吃喝嫖赌,甚至女儿有出息了还要供养村里那个不争气的弟弟,这和男女体力差异有啥关系?

很多农村,养出来的儿子,到了城市里生活定居,这辈子再也不需要种田了,结果还是死活要男孩,这和男女体力差异有啥关系?

很多回答避重就轻,只盯着【男性种田效率更高】这一点,来论述农村男性比女性有用。

然而却强行忽视了,哪怕不需要种田的场合,男性也比女性享有了更多的权利。

如果你选择一辈子在农村生活,并且是一个机械化生产都没有完备的贫穷落后农村,你说你要儿子,勉勉强强还有点道理。

但现实情况是,在座各位,出身农村,却在城市里生活,拿着手机,喝着肥宅快乐水,上着知乎,让你回农村怎么也不回去,死活都想找个城里独生女结婚。就这样,还一天到晚嚷嚷要男孩?

城市里有那么多地让你种吗?

你在城里生了孩子然后让他回老家种地?

那么喜欢种地,怎么还不回老家呢?

如果真的穷到子孙后代也只能种地,是不会有机会上知乎的


退一万步说,哪怕农村重男轻女真的是纯粹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厌恶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

就像

【承认某些连环杀手的犯罪有客观原因(如家庭不幸),也并不妨碍我们厌恶连环杀手,想要躲避连环杀手】。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妈呀,突然有这么多的赞跟评论,还有点不习惯,感谢!感谢!生活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我村里的一个邻居,按照辈分喊大娘,五个女儿。五个女儿都很有出息,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一种稀有物种,他家四个大学生 ,只有老三高中毕业。其中两个女儿在县里体制内工作,用我们村里老人的话叫铁饭碗。即使是这样,村里还是有不少人说闲话,有什么用啊,早晚带到别人家去,闺女再有本事也没用,还不是个绝户。

那时年少不懂这些,后来大娘实在是受不了村里的流言,跟女儿们一商量,老四直接给买了个商品房,老两口把农村的房子卖了,然后搬到城里去了。村里又有了新说法:这一走,怕是死了都不能埋到祖坟了吧,绝户死了连个烧纸的都没有啊。

今年县里改革了,所有的祖坟集中迁公墓,而且提倡文明祭祖,不迷信,不烧纸,供奉鲜花,即使是有十个儿子也不能烧纸了。


user avatar   qing-kong-shi-qu-ming-zhang-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我一个同事,女,受过高等教育。有个女儿,现在怀了二胎,私自做了性别坚定,发现又是个女儿,现在一心想流了她。

据她所说:她老公重男轻女,害怕再生女儿他不愿意。而且女儿长大之后有很多事不能做balabala

我问:女生为什么不能做?

她:女生学历太高/工作太好/太有性格没男人愿意要。

我觉得她老公娶她是有道理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user avatar   chen-feng-bao-lie-jiu-3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农村,生儿子等于生了一个超级廉价的劳动力、零成本忠心保镖打手、比金融机构靠谱的养老保险。

在农村,名义上生产资料土地是国家的,但实际操控人是农民;农民自己的农具就是私有的生产资料。作为小私有者,虽然自己占有了劳动所得,但意味着其内部不存在细化分工了,自己要事事亲为,自然对于劳动量、人手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城市社畜只是出卖了劳动力使用权,被资本家按月买断,进行高度细分的工作,所以性别、体力对于收入影响相对农村而言微乎其微。

题主还是生活太好,没有见过社会的阴暗面。搞农业,普通家庭分田单干後根本无财力置办大型农机,对人力依赖是很大的,没儿子就是影响收入,就算有农机照样依赖体力。更重要的是,在法治欠缺天高皇帝远的地区,家里男人多是保护自身的重要保障,相当于一种“核威慑”。这就意味着,你惹我,我家一群兄弟揍你;要拼命,我家兄弟抓阄出一个人灭你满门大不了毙了,我家还有的是人,你家没人了就。


自从搞了一胎化,很多村长才嚣张了起来,反过来说,孩子多的家庭也更容易当村长。广东广西某些偏远村子就执行效果很差,因为谁敢搞就有人挺身而出铤而走险。


案例:



user avatar   shang-hai-ren-tai-chu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现在农村不让盖房,连旧房翻新都不让。是出于什么考虑? 
  你见过最穷的人是什么样的? 
  包产到户好还是人民公社好? 
  中纪委谈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彩礼是礼但不能过度」,如何看待天价彩礼问题? 
  如何看待山西一农民被人假冒贷款 155 万元,利息累计 77 万元?贷款为何能过审,暴露出哪些问题? 
  因为在老家发生的一件事,我在老家的名声从此变得很不好听老家到处都在议论我那么老家哪些人是怎么看我的? 
  農村地方真的有,「咬過人的狗必須殺掉」的規矩嗎?有主狗咬人,也應用這規矩嗎? 
  轻松筹的被捐款人真的那么穷吗? 
  怎样拒绝亲戚复读的儿子住在自己家? 
  穷破卖菜老人去银行存钱,银行发现假币后没收,老人在银行大厅痛哭,此时银行如何处理最好? 

前一个讨论
花木兰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吗?
下一个讨论
我有一个我认为三观不正,不是很爱国的同学怎么办? 如何扳正他的思想?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