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文革时代,大学如何招生? 第1页

  

user avatar   gui-yuan-shi-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常看见有人说,在毛泽东时代干部清廉,没有贪污腐化。那么,具体到文革期间如何招大学生,这就显出干部实际上就是贪污,就是腐化。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大学停止招生,但是到后来,毛泽东又说还是要办大学,要从工农兵里面培养大学生。这样,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工农兵学员”。理论上说,这些大学生,必须要经过工厂或者农村的劳动锻炼,然后由基层的干部推荐他们去上大学,于是,基层干部寻租的空间就出现了。比如说,某一年一个公社有一个大学生的名额,那么,究竟谁去上学呢?干部推荐大学生的时候,先是有硬条件的,比如说,必须当知青三年以上。也有软条件,比如说,劳动表现好,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硬条件是可以作假的,软条件更是凭干部一句话。牵涉到一个年轻人的前途,他最大的利益,基层干部寻租机会自然来了。用屁股去想问题也会知道,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家长,他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贿赂基层干部。在中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那之前几年里边,为了获得工农兵学员的名额,可以想象竞争多么激烈,当然面子上的正当竞争也有,但是更多的,愈演愈烈的是私下的人情竞争。当然那个干部所获得利益比起现在来说,还是小儿科。当时由于老百姓通常说的话,”干部说研究研究,家长送烟酒烟酒”。当然不仅仅是去上大学,凡是牵涉到青年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基层干部都有办法捞好处,例如知青获得招工机会。

文革中这方面的例子极多。关于招工的,推荐工农兵学员的,推荐去参军的,甚至包括生产队分配给人相对轻松的农活,干部进行政治审查然后允许知青去当民办教师等等,大量而普遍的贪腐行为层出不穷。

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以为那个时候老百姓当家作主,人人平等。为此我专门写了一部小说,叫做闺怨诗,就想把真实的文革中老百姓的生活,以及普通中国人的思想的变化,用真实的细节写出来,直面惨痛的历史,探讨文革这样的政治运动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




  

相关话题

  《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提出现实中常常是好人短命,而坏人却能得以善终。这种现象为什么可以存在几千年? 
  中国是不是民族融合度最好的国家? 
  如果北宋没有被金国灭亡,那么北宋在蒙古帝国征服亚洲的过程中会怎样? 
  孔子杀了少正卯,是因为少正卯抢夺自己学生,断了自己财路,威胁自己地位吗? 
  为什么韩信背水一战成功了,马谡学他用这套路却败成这德行? 
  为什么以前人喜欢在桌子上面放一块玻璃? 
  以色列对华友好吗? 
  杜聿明46年就能坐五十万东北国军的司令,为什么48年在东北只是副司令?在徐州是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 
  妹妹做文综的时候突然问:既然独裁是不好的,那为什么以前的封建制度能诞生强盛的帝国。我该怎么回答她? 
  中国是不是应该恢复年号的使用? 

前一个讨论
外籍女友向我隐瞒她是非洲人,我应该原谅还是分手?
下一个讨论
义和团在抗击侵略时,清军为啥要剿他们?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