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这种宣扬阶层,然后暗示阶层固化的问题了。
中国是公有制为为主体,这就意味着中国是人民的国家,以前的旧社会的那种财阀世袭不存在土壤,中国的制度决定了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一样的阶层固化。
不管这个人以前有多穷,只要好好读书,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都是有极大的改变。
现在再有钱,也不代表着一辈子有钱,更不会世袭。
其实现实中像田田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虽然表面上并不会嫌弃父母,但是本能地还是不愿意让身边的朋友看到,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田田的话真是刺痛了底层家庭的暗伤。那么家庭条件差,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家里条件差
孩子会爱慕虚荣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这是原文引用。
有人说我没看原文,我当然看了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别现象。如果你认同这是个别现象,那就很好啊。但是很明显,这是提问者的目的吗?举一个雨天的个别例子,然后得出结论“并不少”
请问,家庭条件差,不就是“穷”吗?到底是“穷”是原罪,还是其他?
提这样的问题,你是能改变贫穷,还是可以取笑一下,获取某种优越感?
或者自以为知道了某种真相,某种所谓的“实锤”
原文里谁是穷人?是孩子的妈妈。
原文里谁会爱慕虚荣?就是这个学生。
而且结论是:并不少。那就是很多咯。很明显在试图表明很多穷人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你看,问题就这样被定性了。
这是不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如果你出生在穷人家里,你希望这样被围观吗?
作为围观者,你有多大的能力改变这对母女的贫穷状态?你有这样的意愿吗?
自尊心等同于虚荣心吗?
是谁告诉你穷人家的女儿: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当提问者说到“穷人”这两个字的时候,刻意回避,躲躲藏藏,用一个“家庭条件不好”来掩饰。当说到穷人家的女儿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马上热血上涌,既兴奋又激动,完全不掩饰了。直接就丢出来。不就是觉得这是个炸点,高潮吗?看的人不就是想知道这个吗?你个穷人还想往上爬,没门。你不想想,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你有这个资格吗?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吗?
穷人家的女儿一样积极向上,一样勤奋读书,一样渴望出人头地,既顾家又懂事。
穷人阶级绝不是这个问题描述的样子,希望大家不要贴这样的标签。
这种标签最大的作用是,你会对这些出生在穷人家的女儿产生固有印象,认为她们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你心里上的优势就会不断放大,而且这种看法是得到了知乎的支持和广大网友的承认,这就是真的。因为穷人家的女儿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面对一个
这种自卑已经深入骨髓
的女孩,有什么可担心的,往死里整呗。
校园霸凌,职场霸凌,不都是对穷人的家的女儿下毒手,往死里整吗?有本事整一个“白富美”试试。
这种心理上的优势是从哪里来的?这种暗示是从哪里来的?
看看这个提问就知道了。
我这篇回答被无数的人踩,被无数的人点反对。这是什么样的心理?
我知道这个世界很难变得更好,只希望如果一个来自穷人家庭的女孩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一堆烂七八糟的回答里找到这篇文章,知道有一点鼓励,能增加一点信心就好。
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情,底层人民是最稳定的人口贡献者。
对于人口贡献最少的是中产阶级,这在各国都是现实例子。
所以不要妖魔化底层人民。在底层人民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故意制造伤痕。
与此同时,这样的例子看起来很合理,但是,事实上却是个例。
为什么呢?
13岁已经上初中了。
这个年纪还需要父母接送的,很少。
大家都经历过这个年纪,自己回想一下,13岁需要父母接送回家吗?
中国的社会治安很好,一个13岁的学生自己回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有,但是人数上会大幅减少。
底层普通民众主要是缺钱,但是不缺智商和情商。
这和底层人民去喝结婚酒一样,谁都会换一身撑门面的衣服。
底层人民的工作也不限于菜市场卖菜,从事的职业是很多的。
我在浙江的一个开发区工作几年,周围都是工厂,厂哥厂妹几十万人。
平时大家都在一个中心镇消费娱乐。
但是很少看到穿厂服到处逛 的人,随处可见却是帅哥靓妹,各种新潮时尚。
他们下班是要换衣服的(是不是从来没有在这些地方生活过的人,凭空想象这些人上下班只有一身衣服?当然,在中央CBD上班的中产倒是这个情况)。他们身上虽然没有什么国际名牌,但是干干净净,款式也是最时髦的。
他们的电动车一样装饰得美美的。
这样的装扮才是接女儿放学的主流。有鬼的个暗伤。
这个镇上只有2个菜市场,大约有一两百人在菜市场卖菜而已。
一个13岁的初中生,一个情商很低的母亲,在菜市场工作,非常邋遢地在雨天去接女儿,然后出现揪心的话语。
这在一个上万人的中心校占多大的比例?
这是在干什么?
卖焦虑罢,取笑穷人罢。自己制造一个高地然后获得道德上的自我优势感。
先骂女儿矫情不懂事,再骂母亲的智商情商不在线,最后一桶脏水泼到底层人民头上。
是谁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了不了解底层人民?
是不是以为底层人民不看知乎?知乎是高级知识分子炫耀的地方?
穷人家女儿是让你这样肆意污蔑的吗?
把个例放大一万倍,然后就变成了社会普遍现象。
这种题目可以哄学生,却让我气愤。
底层民众是社会的基石,我们赖以骄傲的中国制造就是由他们最终完成的。
他们虽然穷,但是一样值得所有人尊敬。
我们时时刻刻要防备的就是出现阶级对立,不同阶层之间互不信任。
中国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穷人的女儿有一天可以是大明星、大知识分子,未来有一天可以在中央cbd上班。
鬼知道你是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
我很难相信会有人天天在中心校门口蹲着专门收集这样的对话。
这和一些台湾人跑到大陆来专门去拍摄垃圾堆、下水道有什么区别?
你是不是想说:“底层老百姓吃不起茶叶蛋?”
13岁已经上初中了。
这个年纪还需要父母接送的,很少。
大家都经历过这个年纪,自己回想一下,13岁需要父母接送回家吗?
中国的社会治安很好,一个13岁的学生自己回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算有,但是人数上会大幅减少。
这是这篇文章里的争议内容。其它方面,到目前为止是啃不动的。
把焦点集中于此,无非是以点带面。
在评论里,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女孩子是不能自己回家的,更有甚者提出20-30的女性独自回家也有危险,有许多人在回家的路上丢了,被杀害了,被强奸了。
我想问下,做这样评论的人和我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吗?这个地区的治安已经恶化到什么样的地步?
再提出这样的疑问,请说出你所在的地区。曝光一下。不能丢半句就走,你到底是在痛诉我这篇文章,还是在痛诉中国的治安已经恶化到一个女孩不能上街的地步。
如果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一件行人正常过斑马线被汽车撞死的事件,那么是不是就不能走斑马线了?同理,如果某地发生一件初中生因独自放学回家被绑架杀害的事件,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所有地区的初中生都不能独自回家?刑事案件直接等同于生活常态吗?
知乎面对所有人开放,自然有人来质疑。
既然问题说的是初中生,那么我以目前中学的情况为例来说一下。
初中仍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内。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学区上学。
什么叫学区?
我觉得有人没有读过书。
就是你的户籍在哪,你就在户籍所属的中学上学。
读高中就参加中考,考上那间高中读哪间。
现在还有个小升初,这个也要考试。也就是择校,读私立中学。
这对学生的成绩要求很高,要么就是家里要有钱。
一个普通底层老百姓的女儿,大概率都是在学区内读书。
在学区内读书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学校一般就在家附近。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可能只有回老家读书。
当然也有自己实际住在学区外,而上学的地点有点远的问题。
但是这样说就是在抬杠了,假设的问题没完没了,和我文章的内容一致,就是把问题放大,将个例替换成普遍现象。将文章里一个点放大,不断解读,从而达到完全否定这篇文章的目的。
这篇文章的得罪了谁?这篇文章批判了谁?大家心里有数。
但是,中产阶级以上是有门槛的。你到底达到这个阶层没有?自己摸胸口问一下。
质疑的朋友,有话不妨直说,没什么好隐藏的。
我说一个初中生放学可以自己回家,这是在肯定我国的社会治安没问题。
你要否定这一观点可以,那就拿出证据来。
是不是北京发生了一件强奸案,就可以把北京定性为“xx之都”想好了来说。
前面我说其它方面啃不动,这句话不正确。因为新的槽点被找到了。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在怼中产阶级。
我们先梳理一下逻辑。
问题中丑化了两个形象,一个是矫情爱虚荣不懂事的女儿,一个是邋里邋遢的穷酸母亲。问题的核心部分其实就是个“穷”字。
这个问题是针对底层家庭,其矛头是对整个底层阶级开火。
如果不是,那么就要加上“部分”底层家庭这样的定语,以示区别。没有嘛。
现代社会一般划分了三个阶级:富豪阶级、中产阶级、底层阶级。
那么是谁在取笑底层阶级?
我们先说富豪阶级。
比如马云、马化腾以及其他掌握了巨大资源的人。这些人会不会去取笑底层阶级呢?我认为他们不敢也不愿意也没有必要。
说他们不敢是因为有着强大的舆论力量,他们敢喷一句,后果极其严重,这是在找死。
说他们不愿意是因为底层阶级是他们的员工,他们还要靠底层阶级创造财富。俗话说:“和气生财”
没有必要是因为这些富豪的生活早就和底层阶级隔离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没那个耐烦心去了解。
底层阶级怼底层阶级。自己骂自己的女儿和老婆。这种想法,合理性在哪里?底层阶级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们轻贱自己的目的在哪里?要不要使用印度的专业术语“贱民”一词?
那么剩下的只有部分中产阶级了。你看,我也不一棒子打死完,我说部分中产阶级可对?
中产阶级对社会有贡献不假,这就成为了取笑他人的权利了?
搞阶级对立要不得。底层人民也有自尊心。底层人民的女儿很多也懂事,他们也努力,很多中产阶级不就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吗?比如说王宝强就是,他回家还要帮着剥玉米呢。当然王宝强是男的,我就举个例,谁让他有名气呢。
这样的问题就有污名化之嫌。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