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花费高额学费去英国留学,但是以后很可能得回国找工作,这样的留学有意义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eeLi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02/2016

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评论没有时间一一回复,真的不好意思。对于很多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我每天都很庆幸当初选择了留学,更庆幸得到父母的支持。我工作到两年,可以给他们减轻之前很大的负担。我本是一个很爱旅游的人,上学的时候没有时间到处看看;现在工作了,我的年假基本都是一半回国,一半旅游。比较平衡的工作生活节奏让我也有时间学习其他的兴趣爱好和语言;虽然生活在异国,努力并且逐渐融入多元文化的圈子也是充满乐趣的。其实,那些留下来的中国学生,包括我,从来也没觉得英国有多好;只是觉得无论到哪里,只要不是回家乡,也都一样是漂泊异乡;既然来到了一个地方,也花了一两年很努力地去适应,并且很幸运可以继续,那就继续吧。

我已经计划今年九月重新回到学校用一半时间开始我的第二个master的学习,专业是Finance,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多多交流学习和工作。祝所有正在努力的你们梦想达成!

------------------------------------------

楼主你好,

看到你的问题,我突然有些感触。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有点语无伦次,望见谅。

首先简单说说我的情况。前年,父母借了几十万,供我来英国留学。一年后我毕业了,现在在伦敦工作生活。和其他留学生的“体验式”留学相比,我的经历和见识不可谓不单薄。

我前年来英国,是我第一次出国。出国前寝食难安,无法想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怎么生活和学习,会不会交流不了,老师讲课听不懂怎么办,毕不了业岂不是白读了一年。其实这些都发生了,上学的那一年,确实英语不好(尤其是口语),上课听懂一半已经是奇迹(剩下不懂的,反复听录音),作业也有拿过E的(不及格了,好像F是最低分),有几门考试题目看上去都有种深深的绝望感。我是转专业过来学习计算机的,我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工作了几年再回来进修的各种牛人。刚开学不久要分组做课程project,大家听说我是转专业的,都不太愿意想跟我组队。最后我是跟几个同是转专业的苦孩子一起的。我们第一个coursework拿了E,第二个B,最后一个A+。

对于我来说,记忆中的留学生活,就是南肯辛顿的冷风和阳光。冷风是每天晚上凌晨离开图书馆的吹走我疲惫的寒意;阳光是每天早晨到学校之前重新燃起的希望。我每天都在打击中醒来,打击中睡去。我深知自己基础不好,所以只能花别人玩耍的时间去学习。我记得冬天的一天晚上,我从图书馆出来,已经一点多了。我走在街上,昏黄的路灯下,只有我一个人影;我坐在公交车上,看着这个陌生的城市,突然想流泪,忍住了。

我在上学这一年,伦敦以外的地方就只去过Brighton一次。同学好几次叫我办申根一起去欧洲玩,我都没有时间去。圣诞假忙着写代码和报告,复活节是团队项目,暑假做毕设和恶补各种基础知识。也许你们会觉得这样子的留学生活很可惜,但是我今天看来,那似乎是我的唯一选择。

去年九月,我答辩完第二天,就搬到了东伦敦的一个低价房子住。很多人都说我这种非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是基本不可能在英国找到工作的。我当时也没有信心,只是觉得来都来了,苦都苦过了,也不差再多这几个月了。那是我最痛苦的两个月,也是最充实的两个月。每天从八点到晚上十一点,研究网申,练习面试,补充知识。我曾经在岛上的农场上练习口语从白天到天黑,也曾经凌晨四点起来面试一个总部在新加坡的公司;也不记得多少个轻蔑的冷眼,多少个不满的摇头,多少个“鼓励式”的拒绝。那个时候,每隔两三天都会收到拒信。但是每天太阳照进来,我都会振作精神,泡一杯咖啡,积累新一天的希望。现在我回忆起来,都清晰记得那一幕:穿上正装,背上书包,迎着阳光,面带微笑,登上开向金融城的轻轨。 最后一次重复,在面试现场拿到了offer。我从公司出来,异常的冷静,之间幻想过各种疯狂的举动,都没有做,只是看看天空,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拨通了电话,我没哭,我妈哭了。

我留学的故事就是这样了。一点都不华丽,不精彩。但那一段隐忍的奋斗岁月,足以让我回忆和感动一生。

但愿能对楼主的决定有一点点的帮助。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经常看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你会发现很多英国留学生被私人老板批的体无完肤,这其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求职者确实没达到老板们的期望。理所当然,你会认为英国留学没用,非但英国留不下,回国内还被扣帽子,但我想说,这种观点其实是错的。

人和人之间有极大的差异,起点环境更是千差万别。当一位25岁的求职者站在你的面前,经过询问,你得知他有一年留学经历,但深入了解后,你发现他无法达到你的要求,这时让你去归结原因,结果你忽略他之前的24年学习历程不提,把原因归结为最后一年,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可笑的。同理,如果一个留学生如果表现良好,你是不是认为他之前在中国十几年的学习就丝毫不起作用呢?我想答案显然不是。

这里有份对留学申请有用的资料,大家感兴趣可以白嫖一下:

说点残酷的,其实多数人的一生,在你出生前便大体已经注定,你的努力可以改善,但只是一定程度的改善。说这些不是想让大家泄气,而是想让大家更加明白,你不需要和任何人比,因为没有人的生存环境,家庭构成,经济能力是一模一样的,变量不同,比较没有意见,成功是一个复杂函数,不是加减乘除那么简单。

但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其实就是一种的成功,而出国留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促使进步的途径,因为留在国内,你的输入基本是单层面的,因为其它层面你早已习以为常,但出了国,习以为常的东西又变得陌生起来,输入的层面也从课本扩展到了,语言,文化,社会等等等等。只不过,对于多数留学生来说,留下的成功指数是2, 留不下的成功指数是1, 但1不等于不存在。

回到私人老板和求职者那里,也许私人老板的期望值是5, 而求职者只有4,私人老板理所应当大放厥词, 但有一点我觉得他们可以思考下,就是这些能力值只有4的海归,他们出国前能力是几,如果出国前只有1或2, 那结论应该是他们出晚了,而不是出错了。

最后说说我自己,出国前我就是一个比较好学的人,每天学习,每天看报。好学给我一个假象,就是我认为我很懂这个世界,但出了国我发现,我真的离这个世界太远太远了,不懂的太多了,懂得几乎没有。那最好的追赶方式就是多出,多去不同的国家学习生活。转眼我已经坚持这种方式十年了,但我的代步工具依然是一辆倒了不知道多少手的小摩托,我并不是没能力买辆好车,只是多年的学习让我体会到,这世界并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的提升才有意义,何况物质也不能给你提供持续的意义,对我来说,存钱看看世界似乎更有意义。对于绝大多数人,留学都是认知世界的第一步,它会让你未来的生活持续有意义。也许你像我一样,毕业回了国,但谁规定了,回来了就不能再出去?

最后的最后,仍不住给大家安利有录网,这家完全可以放心去咨询,有关英国、澳洲等地的留学疑问可闭眼点:


user avatar   xu-xiao-chun-31-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铁打的英国,流水的留学生。年复一年,一批批的“我们”或带着夙愿在这里拉起了梦想的帷幕,亦或是愁眉不展的从此陷入了恶梦,日日夜夜想逃离。回了国的那些“我们”,在工作闲暇之余多少总会有一种恍惚感:在英国的那段日子,是一场梦吧?留下的那些“我们”则是渐渐的把他乡过成了故乡。


依然记得毕业一年后,当我再一次在飞机上俯视伦敦上空时的那种“英国,我终于又回来了”的心情:有一丝窃喜,一丝紧张,还有一丝物是人非的惆怅。我轻车熟路的出了机场,航站楼里的Costa,Boots,提款机,它们依次地闯入我的视线,好像在说:“嘿,欢迎回来。”当我坐在前往南安普敦的大巴车上时,在这两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我一路都在寻找那些留在脑海中的英国的样子。看着高速路旁疯长的树木野草匆匆地从车窗外掠过,不知怎么的我就忽然红了眼眶。

南安普敦要比我原来居住的考文垂大很多,不过商业区里入住的还是那些熟悉的品牌,城市间同样是散落着大小不一的教堂,公园里的松鼠和鸽子还是不怕人,只是这里有更多的海鸟,而窗外还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在这样如此熟悉的环境里,我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在一次去往伦敦的火车上,我看到了这一幕:


火车正在向伦敦市区驶进,越来越多的建筑群出现在车窗外,这时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的感慨道:“Amazing!”我回头一看,她的两只小手正扒在窗子上,双眼闪烁着光亮。周围的乘客都被她的纯真可爱打动了,大家都抿嘴笑了起来。


是啊,伦敦对于这个才三四岁的小女孩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这个从来没有到过的世界,正在等着她去一探究竟。而如今我总感觉“少了的”,正是那份初来英国时的好奇心。人们常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亦是同一个道理。

2014年我来到英国。在飞机上我就一直和自己说,千万不要辜负了这来之不易的一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顶着压力从事业单位辞了职,在申请学校和考雅思的过程中也是状况连连。如今一切妥当,若是把时光胡乱的混过去,那真的是太罪过了。后来,我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在生活融入和课程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也体会了独自走在雨夜里的那种无助和孤单感,但我也从来没有后悔做出这个决定。因为我知道将来的我,一定会万分感谢此时这个正在渐渐变强大的自己。


时间好像真的被剑桥那座“吃时间的虫子”的钟吞噬了。这不,一晃就过去了两年,而那时的困难早已经迎刃而解,变成了自己的里程碑。

初到英国是在晴空万里,处处绿草花香的6月。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新来乍到的我每天我都在get在这个国度的生活技能,比如坐火车,公交车,买东西,到餐厅点餐,认硬币面额……慢慢的我开始适应了英国人凡事要“预约”的习惯;发邮件比发短信的频率高;对迎面而来的陌生人大方的报以微笑;即使走在女王灯下,也记得向为自己停下车的司机举起大拇指......同时还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爱国,听不得别人说中国的一点不好。

当然也干了少不了丢人犯傻的事儿。比如第一次到学生中心报到,一位老师看我一脸萌逼状就问我:“ How are you?”然后我竟然没头没脑地回答道:“ I am 25 years old.” 那老师微微耸肩,别过脸去不再看我;有朋友把没开的水仙花当作蒜苗买回来炒肉吃,结果食物中毒;有同学去餐厅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的明明是,可以在机器上输入小费的金额,结果他却傻了吧唧的认为服务员是在让重新付款,于是就又输入了20+磅,按了确认键;因为搞不懂英国火车的运行系统,稀里糊涂的做错了几次车;七点多去市区买东西,发现大部分商店都关门了......

犯傻和学习双管齐下,让之前那个有些怯生生的我变的不卑不亢,更学会享受当下所拥有的生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伙伴们一起走过了英国的很多城市,还曾站在伦敦街头为同性恋游行呐喊助威,带着浓浓的好奇心围观了裸骑活动,在户外音乐节上好好的疯了一次......

嬉笑过后,在路上见识到一切也让我再次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教育背景中那些所谓的“正确”和“错误”,“应该”与“不应该”。渐渐的我明白了“存在即合理”,很多你眼中的大逆不道,反而正是他人世界中的天经地义。你可以对他人的观念和行为持有自己的态度,即使不认同也大可不必去嫌弃和纠正,因为世界是如此的包罗万象。

朋友圈里我总会看到有朋友分享回忆英国的文章,或是在深夜的时候说上几句自己对英国的思念。特别是在工作不如意,心情不好,感觉身心不自在的时候,那份对英国的想念就会一下子决了堤。但其实,英国并没有很想我们,而我们想念的从来也只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和一抹初见的英国。

就如前段时间我又回到了考文垂。当我一步步地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一点点唤醒曾经的记忆时,眼前就像出现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那些人群被剪辑成了我熟悉的同学和朋友。然而贴在学院墙上的“欢迎2017新生”的海报,却又一下子把我拉回现实。心里骤然而生了一种化不开的惆怅:看似没变的一切早就物是人非了,我永远也回不到那个英国了。

小时候每每一放寒暑假,我都觉得这个假期一辈子都过不完了,20多天的假期对于小小的我就好像是永远那么长。只是越长大就越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它真的就如同奔腾向前的江河,而英国的那段时光也早已经流走了好远好远。


与其苦苦思念,不如振作自己。愿曾在英国生活和奋斗过的我们,都能够在湍急的时间河水中努力的找到平衡点。当你再次回到英国故地重游时,满足的不只是心中的那股矫情和逃避现实的如愿以偿,而是包含着满满的感谢,谢谢那时候青葱无畏的自己。曾经在这里做过的傻事,流下的汗水与眼泪,如今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

看到有考文垂的校友~~~或许你还想看看这个答案~当时我在自己公众号发的,只有200粉丝却有1W多阅读~勾起了大家在考文垂上学时候的记忆

知乎用户:在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user avatar   lis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1. 总主题确定总情节。
  2. 总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情节集合。
  3. 分主题确定分情节。
  4. 分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主题集合。
  5. 最小主题决定最小情节。
  6. 最小情节复合人物背景要素,结合修辞进行实际表现。

也就是:

  • 1 总主题→总情节
  • 1.1分主题→分情节
  • 1.1.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素,背景要素
  • 1.1.2分主题→分情节
  • 1.1.2.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去,背景要素
  • 1.2分主题→分情节
  • ……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 90865
  • 32146
  • 79645
  • 12457
  • 36980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 1095860

抄袭来源作品: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 1095860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




  

相关话题

  中国的部分学生宿舍是不是反人类的? 
  想申请英国G5院校的本科,应该怎么准备? 
  大专生留学该如何选择? 
  明末清初时候的军事水平和西方拉开差距了么? 
  目前国内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怎么样? 都在干什么? 
  现在应届毕业生除了大厂、国企、公务员,还有哪些新的职业方向选择? 
  苹果市值 3 万亿美元刷新人类历史,超英国 2020 年 GDP,苹果市值这么高的原因都有哪些? 
  去意大利留学意义有多大? 
  日本哪些国公立大学不需要托福成绩或者托福要求比较低的那种? 
  大家都被哪些留学中介坑过?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一天内就能掌握却受用终身的技能?
下一个讨论
用无理数加密,如何破解?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