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进士履历中的治某经是什么意思? 第1页

  

user avatar   threeshi-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问题!有明一代的科举考察范围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为必修,五经选修其一即可。

《明史·选举二》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图:《明史·选举二》)

从史料我们能够知道当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当然在科举中这九本书并非都要考察,否则必是皓首穷经。

《明史·选举一》记载: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图:《明史·选举一》)

《明史·职官二》也进一步记载:凡经,以《易》、《诗》、《书》、《春秋》、《礼记》,人专一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兼习之。

(图:《明史·职官二》)

这也就是说,在九本书之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必考的,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则任选一本来进行考察。

换言之,四书是当时科举的必修课,至于五经则选修其一即可。

这一点不仅仅在《明史》这样的史书中有记载,同时代的文人在笔记中也经常有记载。

杨慎在《升庵外集》中说:本朝以经义取人,士人于一经之外,罕所通贯。

(图:《升庵外集·举业之陋》)

这也就是正如现代学者林穎政所说的:明代科举考生皆须阅读《四书》,但却无须精通《五经》,士人只要选择一经研治即可。

(图:《明代春秋學研究》)

回归到本题,题主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进士们所治经的种类不同。

这客观上是由当时的科举制度决定的。

而具体选择治《诗经》也好,《周易》也罢,主观上则由个人对五经的难易判断程度决定。

我们通过根据天一阁馆藏科举文献整理的《明代进士五经总录取表》,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明代开国之后,研习《春秋》和《礼记》的进士越来越少。

(图:明代进士五经总录取表一)

(图:明代进士五经总录取表二)

这实际上是因为《春秋》和《礼记》二经要比其他三经难得多啊!

至于进一步探讨为何《春秋》和《礼记》更难,那是因为被明代科举奉为圭臬的宋代程朱对《诗经》、《尚书》、《周易》做了“官方注释”,对《春秋》和《礼记》则没有“官方注释”。

这就好比《诗经》、《尚书》、《周易》有教辅参考书,研习起来容易的多。

从应试的角度,考生也就自然更偏好选择其他三经,而非《春秋》和《礼记》了。


参考文献:

1.《明史》,张廷玉等,中华书局,2003版,卷六十九,P1686、P1693、P1789;

2.《升庵外集》,杨慎,台湾学生书局,1971版,卷六十一·举业之陋,P4;

3.《明代春秋學研究》,林穎政,台湾致知学术出版社,2014版,P196。




  

相关话题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整体到底是什么表现?美国军人是个什么表现? 
  明朝时期控制河西走廊有什么战略作用吗? 
  元朝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有不同于宋明两朝的地方吗? 
  为什么强大的法军在亚洲就没怎么顺过? 
  假如你现在穿越到清朝,成为末代皇帝溥仪,如何凭一己之力翻盘?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公历1582年消失了10天,但我国的农历用了这么多年,难道没有误差吗? 
  如何客观地评价乾隆? 
  张灵甫战死前,是否还有机会脱身? 
  有没有某个罪名设立至今无人触犯过? 
  如何评价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以及他的历史观? 

前一个讨论
外国、港澳台是否有「抗中神剧」「抗陆(内)神剧」?
下一个讨论
我是否应该劝阻沉迷游戏《血源诅咒》的 50 多岁的父亲?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