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一般小说和史书中的权谋大多是「一锤子买卖」,而现在的权谋小说则是「俄罗斯套娃」?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提供一下另外一个视角:现代通讯方式的进化,改变了写作者的认知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悬浮于历史真实之外。

我们拿前段时间热播的《庆余年》举个例子。在这部电视剧中,经常会有正反双方一天之间多次过手的情节。还会有范闲这边的人刚说了一件什么事,庆帝那边立刻就有人去报告的情节。甚至,《庆余年》中还有庆国发生了什么事,人在齐国的范闲也立刻就能知道,并作出决策的情节。

这种高密度的情报传递与交换,是各种权谋能实行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古代的通信条件下,这种情节就是纯粹的扯淡。设想一下,穿越回明代,我是一个京官,我要安排一个人去杀掉远在苏州的仇人。我能怎么办?我只能把人派出去,然后等消息。就算有飞鸽传书,并且这鸽子半路不会被人吃掉,从苏州飞回北京至少也要几天时间吧?我再下个命令发回去,几天时间又过去了。这么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还不如安排杀手相机行事,看着合适的机会直接动手就行了。

麦克卢汉曾说,环境对人的改变是不知不觉的。互联网的出现,让全世界的人都有了即时通信的可能,而这种改变自然也影响了写作者并体现在了网络小说中。时间不需要多久,对比一下现在的网络小说跟金庸小说相比,就能看出金庸的时代,就算是写机谋权变最多的《鹿鼎记》,就其计谋的复杂程度而言也比不上今天的网络小说。

事实上,古代的小说,一般来说设计的计谋越复杂,中间设计的出错概率也就越高。就拿《水浒传》来举例,你会发现《水浒传》中的很多计谋,执行者一般就那么三五个人,并且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错——比如攻打东昌府时,史进潜进城中想找自己的姘头李瑞兰帮忙,结果就被李瑞兰出卖而被捕。再比如为救卢俊义,梁山攻打大名府,时迁作为内应溜进程中,见到了孔明:

时迁当日先去翠云楼上打一个踅,只见孔明披着头发,身穿羊皮破衣,右手拄一条杖子,左手拿个碗,腌腌臜臜,在那里求乞。见了时迁,打抹他去背后说话。时迁道:“哥哥,你这般一个汉子,红红白白面皮,不像叫化的,北京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须误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闪回避。”说不了,又见个丐者从墙边来,看时,却是亮。时迁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来,亦不像忍饥受饿的人。这般模样,必然决撒。”却才道罢,背后两个人劈角儿揪住,喝道:“你们做得好事!”回头看时,却是杨雄、刘唐。时迁道:“你惊杀我也!”杨雄道:“都跟我来。”带去僻静处埋冤道:“你三个好没分晓,却怎地在那里说话!倒是我两个看见,倘若被他眼明手快的公人看破,却不误了哥哥大事?我两个都已见了,弟兄们不必再上街去。”孔明道:“邹渊、邹润自在街上卖灯,鲁智深、武松已在城外庵里。再不必多说,只顾临期各自行事。”

按理说,梁山的这个计划已经很简单了,但执行过程中仍然漏洞百出。先是孔明孔亮兄弟打扮得白白胖胖,一看就不是乞丐。再是时迁与他们说话,很容易被公人看破。若不是杨雄、刘唐提醒,恐怕会坏事的。另外,由于当时通讯条件不便,因此每个人领了任务之后,也都是各自行事,基本上没有再进行交流的可能。这就要求计谋必须简单易行。

但是随着通讯手段的发达,计谋的复杂度就可以不断上升。这个可以拿现实对比。这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形势图,可以看出里面部队的作战部署已经比较复杂,中国军队可以依靠迂回穿插对敌造成重大打击。但放到200年前,这种作战方式就是在作死。

总之就是,现在的权谋小说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通讯环境中而不自知,认为古代人也可以像现代人一样方便的交流传递信息、进行远程控制。


user avatar   zenki-lyre-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论上:

A:我有精兵三千,操练天地三才阵,必可三路齐攻,一举擒下敌军首脑

B:我有精兵两千,正好以二龙出水阵,破他的三才阵,反败为胜,在此一举

一番斗智斗勇之后,A连变十三种阵势,终于将B击败,这一役也成为史书上的经典战役

实际上:

A:卧槽,昨天军粮是谁筹备的,兄弟们都拉稀了,我们完蛋了

B:我日,今天刮这么大南风,兄弟们眼都迷了,这一仗打个屁啊

一番稀里糊涂的乱战之后,A克服种种意外,成功将B打垮,事后连呼侥幸


user avatar   cx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明朝16个宫女半夜里要弄死正在睡觉的嘉靖皇帝,就这么个一锤子买卖都磨磨唧唧的没搞成,其中有1个还跑出去告密了,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初中物理都学过,一般情况下最好搞并联电路,不要串联。因为容错率太低,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点问题就会翻车,这些宫女16路并联都失败了,更别说一环扣一环的串联。


一个大阴谋,假设总共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成功率90%,最后成功率只有59%;一锤子买卖,成功率就算低一点只有70%,也比套娃强。《水浒传》里面的吴用为什么总是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吴用很喜欢搞这种华而不实的计谋。


比如智取生辰纲的完整流程是这样的:


晁盖等人假扮卖枣客商——到白胜所在的安乐村歇脚——到黄泥岗遇到杨志和押运士兵——白胜挑两桶酒出来卖——晁盖等人喝掉第一桶——刘唐把有蒙汗药的瓢混进第二桶——白胜阻止刘唐喝第二桶——杨志和士兵买第二桶喝——夺取生辰纲——分赃后各自潜伏等风声过去


这个流程中至少存在三个翻车点:


第一、晁盖等人假扮成卖枣客商,有可能会被杨志识破,如果杨志问几个问题晁盖答不上来,就会露出马脚。


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


幸好杨志江湖经验不足像个傻白甜,“请问你们是坏人吗?”“哦原来你们不是坏人,好的那我回去了”,如果换做武松,吴用在这里可能就翻车了。


第二,刘唐和白胜表演的很用力,但如果杨志死活不配合,或者看穿了吴用的计策,那最后还是只能硬拼。


众军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么热,二乃口渴难煞,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


这里也是侥幸过关,杨志以为一喝就倒才算蒙汗药,如果杨志再稍微等一会,等到士兵们都倒了再决定喝不喝,事情也就不好办了。


第三、晁盖是当地富豪,白胜是出了名的赌徒,刘唐相貌奇特,这样六七个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留下破案线索。(白胜做事不靠谱又是另一个隐藏的翻车点)


最后果然在这个地方翻车了:

何清道:“不瞒哥哥说:兄弟前日为赌博输了,没一文盘缠;有一般赌博的引兄弟去北门外十五里,地名安乐村,有个王客店内凑此碎赌。为是官司行下文书来∶着落本村,但凡开客店的须要置立文薄,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来歇息,须要问他‘那里来?何处去?姓甚名谁?做甚买卖?’都要抄写在簿子上。官司察时,每月一次去里正处报名。为是小二哥不识字,央我抄了半个月。当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歇。我却认得一个为头的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因何认得他?我比先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我写着文簿,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须髭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写了,有此疑心。第二日,他自去了。店主带我去村里相赌,来到一处三叉路口,只见一个汉子挑两个桶来。我不认得他。店主人自与他厮叫道‘白大郎,那里去?’那人应道‘有担醋,将去村里财主家卖。’店主人和我说道‘这人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是个赌客’我也只安在心里。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伙的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劫了生辰纲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却是兀谁?如今只拿了白胜一问便知端的。”


再比如说吴用骗卢俊义上山的流程:


假扮道士带着李逵去大名府——在卢俊义家门外转悠——卢俊义请吴用算卦——吴用告诉卢俊义有血光之灾——卢俊义请教破解办法——吴用让卢俊义去东南方避难并写下藏头诗——卢俊义照办路过梁山泊——活捉卢俊义上山——说服卢俊义加入


这个流程中的翻车点比生辰纲更多,比如卢俊义如果不请你算命怎么办?看到李逵的模样产生怀疑怎么办?不相信有血光之灾怎么办?即使相信了但从梁山泊绕道而行怎么办?看出了藏头诗里面的意思怎么办?


这里并不是要批评吴用水平差,也不是说如果换做别人就一定能比吴用强,主要是为了说明,流程越长、牵涉面越广,就越容易翻车。


就算是一锤子买卖,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太多了,没那么容易成功。


许贡家客刺杀孙策,看上去是不是很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如果孙策的路线突然改了呢?如果突然有一队士兵经过呢?如果突然刮风下雨影响弓箭准星呢?如果刺客突然肚子疼要拉屎了呢?


孙亮摆鸿门宴搞死诸葛恪,看上去是不是也不复杂?如果诸葛恪坚决不来赴宴呢?如果诸葛恪看出了危险提前走了呢?如果有个刀斧手不小心把刀哐啷掉地上了呢?如果诸葛恪身边带了个许褚典韦这样的高手呢?


荆轲刺秦王,看上去更是一锤子买卖,但背后是多少准备?先有太子丹之重金,再有樊於期之人头、徐夫人之匕首、督亢之地图,加上秦舞阳为副手、蒙嘉做内应,结果秦王一个闪避就躲过去了,白忙一场还送了性命。


前面高赞答案提到的宇文邕砸死宇文护,就为最后这个一锤子买卖,人家忍了整整十三年,又刚好赶上宇文护心情不错整个人都飘飘的,这才运气好成功了,整个历史上这样的成功案例都没几个。


现实世界里面,能把一锤子买卖做好就不错了,还想搞个大阴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更多回答:

吳用為何能一直在梁山保持崇高地位?

水浒的吴用能跟三国的诸葛亮相提并论么?

《水浒传》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强在哪儿?

卢俊义为什么不找机会杀宋江和吴用报仇?

为什么说宋江的《西江月》写得不好?

如何看待水浒中的招安?

为什么江南七怪武功不怎么高可名气这么大?

张郃处处被虐怎么就成了“名将”?


user avatar   qiuqi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真实的权力斗争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认为政治家一天天一脸老谋深算地坐在家里筹划阴谋的,全都是东宫娘娘烙大饼式的想象。

真实的权力斗争,史书里有一篇现成的研究材料:《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史记通常被人诟病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就是说千八百年前的事儿描述得太生动了,谁说了什么话都记得清清楚楚,反而让人怀疑真实性;但这篇记述的是汉武帝当朝的事情,是太史公及其父辈亲见亲历的,可以说保真。

相关方向的创作者,我真诚建议认真拆解研究一下这篇文章,非常有益,也非常有意思。

史记可读性非常强,这篇文章记述脉络清晰,人物性格生动、形象鲜明,信息量贼大,非常精彩,扩写成一部十万字左右的中篇不成问题。

【几个人物】

三大权力中枢: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汉武帝的妈王太后;皇帝本人,汉景帝/汉武帝。

三个主要人物:窦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窦婴;王太后的同母弟弟武安侯田蚡;莽撞人·猛男·搅屎棍·灌夫。

其他人:滑不留手韩安国;以及全篇唯一的世俗意义上的善良好人、和稀泥者、籍福。

看完这篇,你就发现这几个人撕逼,跟同一个村的你表叔和你二舅打架比起来,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可这这就是真正的最高的权力斗争,刺刀见红,最终没人善终。

【历史跟小说的不同】

1、阵营问题

小说为了读者理解方便,一般会给你划分好阵营,一个人是哪边的人非常清晰,就算是搞无间道,他也会有一个真正的阵营归属,都给你整得明明白白。

其实真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比如魏其侯窦婴,他姓窦就是窦太后的人了吗?他两次被罢免都是窦太后出的手。可要说他跟窦太后不是一伙,他起复当丞相也是窦太后的推荐。

说白了,窦太后并不是成熟的政治家,她更像是个当惯了大家长的平凡老太太。你姓窦是我家的人没错,该用你还是得用你,但你就算是自己人也得哄我高兴,你惹老太太不高兴,自己人不自己人的,说干你就干你。

魏其侯非常明白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站窦太后的队,很敏锐地直接抱紧皇权的大腿(指汉景帝),在窦太后和汉景帝的母子冲突中,他一直坚定地站在景帝一边,这直接给他带来了煊赫一时的权势。到了武帝朝,他还想这么干,但同样是外戚,表叔叔就比不过亲舅舅。窦太后一死,魏其侯立即失势。那么就是说,就算他终其一生跟窦太后对着干、不钻窦太后的队伍,可他的权力来源,归根结底因为他姓窦。

最后魏其武安因为灌夫的事情矛盾爆发,魏其侯因而被囚禁斩首,其原因武帝说得很明白,并不是说武安侯占理,“特为太后故耳“,只是因为看亲妈王太后的面子。最终他还是死于后台没拼过。

这种微妙的关系,在通俗文学作品里极难表述清楚;如果写清楚,就要牺牲大量的阅读体验,换句话说就是难懂、不爽。


2、利益冲突

魏其武安二人的矛盾冲突,掰开揉碎一看,实在是太low了,low到我不好意思写:

【灌夫是魏其侯的基友】

武安侯头一天跟灌夫随口一说“明天我们一起去魏其侯府上坐坐啊”,第二天直接忘记,睡到中午;可魏其侯当真了,跟老婆一大早起来忙活半天,左等右等没人来。猛男灌夫觉得好没面子,去把武安侯揪过来,几人一起喝了酒,灌夫想想还是觉得好气啊,一晚上说话很难听,没给武安侯好脸色;

武安侯看上魏其侯城南一块田,魏其侯不给他;

灌夫在武安侯婚宴上耍酒疯,怼天怼地,武安侯非常愤怒,把人抓起来了。

……

最终矛盾爆发,闹到御前,魏其武安当堂廷辩,直接撕下脸皮,互揭老底。最终武安侯获胜,我前面说过,不是因为他占理或者他手段高明,纯粹因为他的后台是武帝亲妈,而且还活着。

这撕得太低级了,我的天呐。当时整个大汉朝皇帝以下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咋看起来就这么没出息呢?

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因为灌夫这头活驴太不懂事,到处惹祸得罪人,连累了窦婴。可不论文学史学,我们都要发掘人性。

窦婴和灌夫为啥这么好?他为啥跟这个活驴做基友?

魏其侯窦婴的根本权力来源是家族,直接权力来源,是在景帝一朝时临危受命出任大将军平定七国之乱立下的战功。

灌夫也是这样的。他家是颍川一带的世家大族,他本人在平定七国之乱时表现英勇,立下不世之功。

两人都是景帝一朝的旧臣,武帝一朝新贵(武安侯)崛起,两人失势,两个失意人在一起抱团取暖,这就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我觉得他俩是有真感情的,不是纯利益同盟,不是酒肉朋友。要不窦婴被灌夫连累得自己快死了都没有抛弃人家,哪儿有这样的酒肉朋友,麻烦介绍给我。

小说可万万不敢这么写,魏其侯怎么说大小也应该是个boss,最后被莽夫基友连累死了,我觉得这种情节是在找骂。

再看武安侯。武安侯田蚡不是旧贵族,起点比较低。在他姐姐不是皇后、他外甥没当太子的时候,魏其侯权势滔天,他在魏其侯家里做门客,“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像晚辈一样地给魏其侯侍酒。这个人是比较骄横的,得势之后很是奢靡铺张,那么这种人在形势倒转之后,对待之前跪着服侍过的魏其侯,他是什么心态?

这种人设小说里倒是可以写,只不过反派气息过于外露,只配做个初级boss。


3.大势

大势非常清晰,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里只容得下一个外戚,魏其侯你后台倒了过气了又不肯去死,真叫我武安侯难办。

魏其侯死前有一个细节,他被囚禁了,感觉自己怕是药丸,就拿出了保命道具——景帝遗诏,大意就是如果我儿子要杀你,你拿出这个来保你一命。可这遗诏送到宫里,发现宫里没有这份遗诏的存档。那你这就是伪造的,是矫诏,本来还不一定要死的,这下是必须得死了。保命道具成了催命符。

这份诏书为什么在宫里没有存档,小说家可以生发出很多阴谋论。但不论事实如何,我觉得这是个绝妙的隐喻。窦婴的直接死因是景帝遗诏的失效,根本死因是景帝朝旧臣势力的失势。这就是他不识时务的地方,如果景帝一死,甚或窦太后一死,他立即放权隐退,可保晚年富贵,也可得善终。

汉武帝一代雄主,年纪轻轻登临大位,他要抓权,就借舅舅的刀去清除景帝旧臣,所以他初期对武安侯非常放任,连人事任免权都给他一部分;魏其侯一倒,武帝位置坐稳,反手就调转枪头,开始搞武安侯。幸而田蚡死得比较及时,所以倒霉的是他儿子,下一任武安侯。

按小说的套路,魏其侯绝对是比武安侯更高级的boss,武安侯就一小人得势嘛,他凭什么比魏其侯后死?

但这就是大势,不是一两个阴谋就能逆转得过来的,套娃套成千层饼也没用。


【彩蛋】

本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全都形象鲜明,是非常好的人设。

魏其侯是有能力的权臣,能打仗、会站队、重情义,只不过恋权,该退不退;

武安侯是比较初级的反派形象,小人得势;

灌夫,出身行伍的莽夫,可称为灌怼怼;

窦太后,没什么政治头脑,但性格强势霸道,有一定的权力欲和控制欲,是大家长型的老太太;

王太后段位高一点,跟弟弟是紧密的政治同盟,完全一条心。魏其武安为了灌夫的事廷辩的时候,本来局势五五开的,结果后宫王太后一绝食一撒泼,武帝立马没招。

【所以魏其侯是真的难顶。大家都是外戚,为什么你的后台就这么好用?】

【也看出当时真是孝字压死人,景帝武帝两位英主,对亲妈都是毫无办法,正面根本刚不过】

汉武帝有点萌的,几句台词特别犀利。

初继位时放权给舅舅,可舅舅这个人比较赛脸,到处安插自己的人,不知道啥叫适可而止,武帝来一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你的人安排完了没有?朕也想安排几个人!

灌夫事发,两边廷辩撕逼的时候,武帝叫朝中大臣发表意见。御史大夫韩安国是个老滑头,说了一大串,最后意思就是两边都有理,两位大人说得都好对哦,等于啥也没说,不粘锅;别人也都学样,坚决不站边。听了半天废话,武帝怒了:“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如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你们之前私底下在我面前,没少魏其侯长、武安侯短的,现在当着人家的面,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了!我看你们都该杀!

小说里喜欢塑造城府深沉的皇帝形象,每天高深莫测地搞阴谋,翻覆之间局势尽在掌控。汉武帝比较直,萌点很足,陈宝国的《汉武大帝》中的形象,应该说把握得比较准确。

最后,提一个武安侯门下的门客籍福,此人堪称人性之光,全局唯一好人,对两边都苦苦相劝大人低调一点、不要作死,并一直致力于弥合双方矛盾,努力和稀泥,闹得两边不是人也无怨无悔,可惜人微言轻,大势难以逆转。


……我又写了这么长,不点个赞吗?


user avatar   jiu-ming-tian-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史书上的事儿是真事儿,谁输谁掉脑袋,多余的设计意味着泄密环节增加,所以一锤子买卖才是最好的。


西魏权臣宇文泰死的时候,嫡长子宇文觉才14岁(庶长子宇文毓也才22岁),于是拉着比自己小6岁的大侄子宇文护的手把家国大事托付给他。宇文护废掉西魏皇帝,让堂弟宇文觉当上皇帝(天王),北周开始正式营业。

宇文护除掉赵贵、独孤信以及一干反对自己的官员,大权在握。

宇文觉广泛联络朝堂势力企图打倒宇文护的事件败露,被废杀,在位不满1年。

宇文毓继位后也整天憋着要弄死宇文护,被毒杀,在位3年。

这些都是把事情搞得太复杂而不能成事的。

再后来上台的就是著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毫无疑问也整天憋着要弄死宇文护,但是他一忍就忍了13年,在这13年中他一面稳定宇文护,一面也尝试联系反对宇文护的力量,等待机会。

最后他终于想明白了,别人要是有卵用的话,自己的两个哥哥就不会死得那么难看了,于是决定亲手解决宇文护,计策是这样的:

“护哥哥,太后最近酗酒过度,我们怎么劝都不好使,你帮我劝劝我妈好吗?”

“好的呀~”

“这是劝太后的酒诰,一会儿你就念给老太太听好吗?”

“好的呀~”

然后就在宇文护声情并茂地劝老太太节制喝酒的时候,被宇文邕用玉珽从脑后砸死了。

为了让大家对案发现场有个直观感受,请看大屏幕: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5803237679271936

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街头混混,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实的权谋根本就不是什么“一锤子买卖”,而是日积月累的资源积累,到了关键时刻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一举彻底压倒对方。所以很多政治高手在一开始就会“布局”,布的这些局准备用来对付谁也许在当时并不肯定,但多一份资源总是好的。

没接触过真正权谋的人会认为斗智很神秘很有趣,实际上一点也不有趣,而且故作深沉弄得下面搞错了情况反而更遭。没有政治高手会选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方式。

点一下,当年的万宝之争本身就是一次标准的商业(以及... ...自己领悟)权谋,看看谁能看透几个关键点发生的变化。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另补充一点:

现实中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本身就是由无数的权谋活动编织组成的。

任何一个小说作者,甚至史学家,都不可能通过文字完全还原真实世界中无比复杂的权谋活动。

也正因为如此:

小说作者会选择创作出一个孤立的系列性权谋活动,通过其中的曲折性增加复杂性——也就是题主说的“俄罗斯套娃”;

而史学家则尽可能采用权谋活动中的公开信息,对其中的【政治表象】进行记录,因此形成了题主说的“一锤子买卖”——但对于真实的权谋活动而言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在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历史上著名的“张仪戏楚”事件。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一权谋活动。不过,为了后面的论述,我们还是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齐、楚两国本身是盟国。

秦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就派秦相张仪告诉楚怀王:如果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就将楚国故地的商於六百里之地归还给楚国。

楚怀王听了很动心,于是派出了使者到齐国宣布断交,而后找张仪索地,不过张仪却并未接见。

对此,楚怀王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于是又派出了一个人去辱骂齐王,确保齐、楚断交坐实。

结果,楚怀王派人再找张仪索地时,张仪说,自己只说割让六里,没有六百里一事。

在发现了自己被张仪欺骗以后,楚怀王一怒之下派出大军攻打秦国,之后被韩、魏趁机攻打了楚军的后方,导致了楚军大败而归。

从以上叙事本身来看,这一现实中的权谋活动很符合题主说的“一锤子买卖”,甚至可以完全归结于张仪的“无耻”和楚怀王的“愚蠢”。

但一旦还原到真实的历史背景中,你就会发现发现真实的权谋活动远比“一锤子买卖”复杂太多,甚至要比题主说的“俄罗斯套娃”还要复杂千百倍。


警告:

以下内容出自《战国史料编年缉证》,其中存在有大量《通史》省略掉的内容,并与《大秦帝国》小说剧情有巨大出入。

相关配图来自布哈林的战国示意图。


“张仪戏楚”事件是秦楚丹阳蓝田之战的一段小插曲。

丹阳蓝田之战本身并非仅局限于秦楚两国之间,也并不是只发生在丹阳和蓝田。这场超级大战自公元前312年开始,几乎波及到了当时所有的诸侯国。

有关这场战争的背景,我们最起码要追述到公元前317年。

在这里也要特别澄清,实际上公元前317年也不是一个绝对的起点。前文讲过,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是由无数权谋活动编织而成的,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到绝对意义上的起点和终点,这里只是为了便于叙述强行勉强找的一个节点。

为了方便观看,在这里我会把丹阳蓝田之战的前后共分为4个阶段进行说明。


第一阶段:孕育的土壤

公元前317年,列国首次的合纵抗秦战争正式发动。

在当时,楚、齐、魏、韩、赵、燕均加入纵方,宣布联合攻秦。

这场战争后来在汉代政论散文《过秦论》中被夸张为九国大军“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不过从实际的历史记录上看,仅有魏、韩、赵三国实际出兵。

这场战争最终以秦国在修鱼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白箭头所示,当时秦将樗里疾带兵自函谷关一度击穿了黄圈所示的二周地区及紫圈所示的韩国荥阳城市群,于修鱼大破三晋联军,据称斩首82,000级,并俘虏了韩世子央和多位韩将。

不过,这里有一个《通史》中通常不会提及的小插曲:

在战争初期,魏、韩、赵联军在攻击函谷关失利以后,退到了成皋地区(即虎牢关,大致为上图黄圈和紫圈的交汇位置)。此时,魏、赵两国共同产生了攻击韩国弥补战争损失的意向,这一行动最终因为楚怀王的干涉才作罢。

这一事件自然会让当时列国的统治者意识到:

所谓的合纵本质上未必一定是为了消灭秦国,也有可能只是为了暂时压制秦国,从而为东方的兼并创造条件。

是年,尽管第一次合纵以纵方的战败而告终,但纵横活动所表现出的“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已完全震撼了列国的统治者。

在这场战争之后,列国之间开始了一连串重要的人事调整:

秦廷立即再度启用张仪为相,其目的应当是意识到了秦、魏联盟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齐廷则派遣齐相田婴之子田文(即孟尝君)至魏国任相,其目的应当是控制魏廷以避免合纵攻齐的可能性;

魏廷的动作则最为复杂,当时魏廷派公孙衍任韩相,任齐臣田文为魏相,再保留原魏相田需的权力以作为平衡(田需的政治倾向为亲楚);

楚廷的动作则最为诡异,它派遣大司马昭滑带兵进入位于齐、楚、魏交接的泗上地区,宣布要去救援齐国南部的莒国——至于当时莒国受到齐、越、鲁、宋哪一方的攻打不太清楚,也不排除只是楚国通过进军泗上,以介入齐、韩、魏、秦之间的纠缠。

众所周知,政治本身为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在公元前317年列国之间复杂的人事任命和诡异的军事行动,其背后必须依靠不可胜数的权谋活动才能推动。而这些不可胜数的权谋活动,对史官而言只不过像空气的流动一般稀疏平常,因此史官既不可能全部记录,也不可能通过文字详细记录清楚。

单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现实权谋活动表面上的“一锤子买卖”要远比小说中的“俄罗斯套娃”更为复杂。


第二阶段:列国的站队

由于当时列国的紧张局势,偏远地区的诸侯国先躁动了起来。

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之间爆发了战争,双方均向秦国求援。当时,秦相张仪、客卿司马错带兵灭蜀,而后张仪又“出于个人的贪婪”而灭掉了巴国。

公元前315年,燕国因燕王哙和重臣子之的禅让闹剧引发内乱,齐国趁机灭燕。

也就在这以前,秦军又趁机攻打了韩国,并于岸门大败韩军。

从秦军大致的攻击路线看,秦廷的目的应当并非兼并土地,而是要让韩国屈服,从而利用韩国在北方牵制楚国,以便于自身在巴蜀的行动不至于被楚国干涉。

在面临秦国的攻击,韩廷方面向楚国求救。楚国则表面上做足了救韩的样子,却没有实际出兵,只引诱韩军仗着盟国来救从而放开手脚和秦军激战。

在岸门大战之后,楚国的大军终于开始行动。此时,秦国、韩国都开始担心自己才是楚国的真正目标,所以立即对楚国进行了贿赂。

不过,有意思的是,最终因为这场战争而获得土地的是魏国。

战后,韩国转头把红圈所示的高平、河阳两个黄河北岸的重要城邑割让给了魏国。至于当时魏廷做了什么没有任何记载,但显然魏国在其中有一系列的权谋运作。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真实的权谋运作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相比之下小说中的“俄罗斯套娃”着实太过直白

不过,这场战争秦国也并非一无所获。是年,秦国趁机又攻击了背后的义渠国,夺取了25座城池。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胜利,当然也和在东方创造的外交空间有很大联系。

到了公元前314年,西部列国在暂时撇清彼此的纠缠后,开始共同干涉齐国的吞燕行动。

在当时,赵国宣布要组织合纵攻齐,楚国则要割让6座城市给魏国,让魏国一同参与对齐的合纵。

秦国方面,秦将樗里疾攻破了函谷关外的魏国城邑曲沃,不过把当地民众又归还给了魏国。而后,秦军再度大跨度地攻打了韩国的岸门,并斩首10,000级。

从当时秦国的举动上看,它应当十分担心列国的合纵目标会从齐国突然掉头转向秦国,因此开始连打带拉地想要构建秦、韩、魏联盟。


第三阶段:大战在即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与魏襄王相会,秦国方面还派兵攻打了魏国的重要竞争对手赵国,俘虏了赵将赵庄,秦魏联盟正式缔结。

对此,齐、楚两大强国也正式结为联盟。

这里纠正一个常见误区,在战国中期,秦国并非最为强大的诸侯国,齐、楚两国的实力其实是要强于秦国的,这一点在后面会有所表现。

其后,齐、楚率先发动了进攻,联军直接攻击了函谷关外的曲沃,其目的应当在于封锁函谷关,断绝秦、韩之间的联系,迫使韩国倒向齐楚联盟。而韩国一旦倒向齐、楚,那么秦魏联盟也就只能被从中切为两端。

与此同时,楚国又派遣楚将屈匄率领另一只军队攻击商於。

“张仪戏楚”事件正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张仪戏楚”事件本身的诱因,源自于攻打商於的楚将屈匄。屈匄在攻秦时并不太认真,似乎有和秦国媾和的意向。需要指出,楚廷内部大致分为亲齐和亲秦两派,双方的合作并不太融洽。

从屈匄的表现看,当时楚廷内部并不稳定,因此给了张仪活动的机会。

这个时候,张仪开始游说楚怀王,说想要割让商於之地,来换取楚国和齐国的断交。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张仪的目的并不是单纯想要肢解齐楚联盟,而是用一个缓兵计暂且解除齐楚联军对函谷关的封锁,给自身拉拢韩国以巩固秦魏联盟创造时间。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

所谓的商於之地是一个狭长的山谷地区,只有屈指可数的少量城池,客观上其实更接近于“六里”而非“六百里”。

另外,还需要指出:

商於为楚国故地,楚廷上下应当十分清楚这块土地究竟有几里,根本不存在被欺骗为“六百里”的空间。

那么,“六百里”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

很有可能是楚怀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相比于秦国而言,楚国方面由于地广人稀,在军事动员方面比较吃力,且内部派系还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楚怀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备战的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找一个再度开战的借口。

就在这种局面下,丹阳蓝田之战正式开启。


第四阶段:决战爆发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和魏襄王再度相会,并拉拢到了越国。韩国方面可能由于担忧楚国的反复,也加入了秦、魏、越联盟。

同年,秦国趁机攻赵,尽可能清除后方的威胁。

与此同时,楚廷先是向临淄派出使者宣布断交,而后又至咸阳索地,接下来再到临淄辱骂齐王,接下来再到咸阳索地。在往返数千公里的路程之中,楚国应当正在疯狂备战,其间齐、楚之间始终保持有隐形联盟。

补充一个细节,在秦惠文王和魏襄王相会时,楚国重臣景鲤也参与了这次相会。据称之所以参会是警告齐国,避免齐国突然倒向秦、韩、魏、越联盟。

也就在齐、楚两国备战完毕后,楚怀王宣布自己被张仪欺骗了,于是发动了战争。

如图所示,下方两个白箭头是楚军的大致攻势,当时楚军兵分两路,一路攻秦,一路攻韩。从这一决策看,当时楚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右上角的白箭头则是齐宋联军对魏国城邑煮枣的进攻。宋国加入齐、楚联盟则比较好理解,由于当时齐、楚两国的实力太强,两国一旦联合宋国只能加入。

此时,秦国抓住时机攻取了楚国的汉中,而后是樗里疾的天才表演。

图中,红箭头是樗里疾的大致行军路线。当时,樗里疾先是支援韩国的雍氏,在这里击破了楚国的东路军。而后迂袭丹阳初楚军的后方,于此大破楚军。接下来,秦军又横跨了约1个现代中国省的直径,在煮枣击破了齐宋联军,将匡章、声子逼至了卫都濮阳。

打个岔,齐军只要和宋、卫这种墙头草联军,胜率出奇的低......

不过,也就在樗里疾威震诸夏的同时,楚国再度表现出了它雄厚的实力。

白箭头所示,楚国再次出动一支大军,这支大军应当直接突破了丹阳、武关,直接攻到了咸阳南部的蓝田。

而在这个时候,韩、魏两国突然出动了军队,红箭头所示,直接攻击了楚军的大后方。

另一方面,秦将樗里疾则在东方优哉游哉地对卫都濮阳展开围攻,还宣布要“助魏攻燕”,目的无外乎是恐吓赵国。

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4个问题:

其一,和楚国家底同样雄厚的齐国,在此时为什么不再次出兵牵制魏国,反而非到这时才忽然想起来楚国跟自己断交了?

其二,楚军在大规模向蓝田进攻的时候,为什么方城防线并没有对韩、魏进行比较有效的设防?

其三,也大致在这段时间,秦惠文王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在秦惠文王死后,年仅18周岁的秦武王(公元前311年)马上有了一位魏夫人,又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频繁和魏襄王及未来的魏昭王相会,并向韩国表现出了十分的敌意,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其四,樗里疾在魏境内磨蹭什么?

以上4点,我们应当足以看出现实世界中权谋活动的复杂性:

现实中的权谋活动是无所不在的,也是和之前一系列权谋活动的结果环环相扣的。更重要的是,无论多精明的政治人物都是不可能完全洞悉清楚的。

也正因此如此,现实中的权谋活动原要比题主说的“俄罗斯套娃”更为复杂。所谓“俄罗斯套娃”仅仅是现实权谋活动的极度简化版。

再说一下最后丹阳蓝田之战的结果:

表面上看,秦、楚两国两败俱伤,齐、宋战败,韩、魏获得了了不少利益。

但从实际角度来讲,真正获利的应当是齐国。

当然,齐国的获利也并非依靠直接的结果,在丹阳蓝田之战后还有一系列的权谋运作才最终促成了齐国的霸权以及赵国趁机良机之下的脱胎换骨。

看一下人气,如果看的人多,我继续写。


user avatar   lin-xian-sh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权谋是最小儿科的东西,你把它看得很复杂,只能说你是被统治阶级。

权谋之术来源于法家。法家理论区分为法、术、势。

术就是权谋,传说申不害精于此术。

但是韩非子明确认为,权谋是一个小成的东西。

在法家看来,法、势才是重要。

法是皇帝操纵臣下和臣民的手段,法是皇帝意志的体现,谁不服从,就可以抓谁。而势也很重要,所谓势,其实就是那个地位。

中国古代皇帝,实际上贤君少,昏君、暴君乃至于幼子登基,这些人怎么能够慑服群臣就是要用势。百官跪着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地位,是这个皇权的标志。

如果这个龙椅之上,只是一个幼童,百官尽管都高于他,他也跪下喊万岁。

只有在法和势的配合下,所谓权谋才是有用。

所以,能够登上高位,不是被统治阶级幻象的那样,都是多么聪明绝伦,都是精于权术,恰恰相反,他可能什么都不会。这种幻象,恰恰是统治阶级放出的烟雾弹。

其次,权谋之术,也不是题主所说看破就不灵了。恰恰相反,你的那点小手段,谁看不清楚。大学有言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最典型就是指鹿为马。请问,各位和秦朝那些官员,不知道马是马,鹿是鹿吗?不知道赵高此举,就是要试探是不是政治同盟吗?都知道,但是大家都装不知道,还要配合演戏。

但是这些小手段,给百官知道了,其实百官最终就会不服你的。政治权谋之术只不过是小道,一旦你失去势力,就是破鼓万人锤。

赵高和李斯的故事,不是这些人的下场吗?

一个人不要沉溺于这种权谋之术,他对你整个世界观都会形成很恶劣的影响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的小说和史书写的都是真事儿或者是添油加醋的真事儿。

现在的小说几乎都是意淫。没当过总裁的写霸道总裁;没做过官的写官场;没搞过科研的写科幻;没从过军的写战争;没谈过恋爱的写婚姻。

因此凡是当过总裁的,做过官的,搞过科研的,当过兵的,结过婚的,几乎很难把这些小说看进去。里面的男主女主一开口,就觉得这是小孩儿过家家。

最后说权谋,权谋只是实力的辅助。就好比考试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辅助。如果只是靠着什么“两长一短选最短,两短一长选最长”能及格就不错了。真想考试取得好成绩,重点还是要在平日刻苦学习。而刻苦学习这东西大概一点儿也不精彩,如同流水账一般,所以戏剧小说几乎都略过不提。

以所谓官斗或者宫斗为例,在现实中,天天去社交,晚上12点有人打电话还能爬起来心平气和地给人排忧解难的,肯定比对周围人爱理不理,整天琢磨这个计那个计的人要更厉害。

计谋的基础是信息不对称,而现实世界有海量的信息。基本上是两边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穷尽的。而小说的场景里,信息是有限的。你知道A我也知道A,然后才有所谓的无限反转式的博弈。

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例,其实早在日本发动袭击前国民政府的情报部门就截获破译了日本的电文,还跟美国政府打了个报告。可是美国政府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阴谋论说罗斯福故意让日本偷袭珍珠港好名正言顺地参战,其实这个逻辑根本不堪一驳。因为美国大兵的命多么金贵,为了参战哪里需要死那么多人?实际情况是,总统和情报部门每天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消息,这些消息里危言耸听的“大新闻”天天都有几十个,总统也只能依据过去的经验来做出一些判断。因此哪怕真的收到了国民政府的报告,总还是要查证一番才能报告给总统。因此,很有可能,国民政府的那份情报罗斯福压根儿就没看到过。

这就涉及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凭什么相信你得到的情报是真的?更可怕的还未必是这个,很多时候敌方的决策者都未必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未必知道自己下一步会怎么做,算计他是不是想多了?譬如一代战神霍去病,这哥们儿就是硬核,在给养不充分的情况下,驰骋草原。就地取粮,就地发现战机,就地改变计划。制定战术?是不是想多了?

在所谓“俄罗斯套娃”的诡计中,并没有人会给你好好解释凭什么对方就一定会按照你预想的去做,也没有人会解释,到底有没有plan B。书里自然给出来一些牵强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没有一个能够把将要发生的事情概率上升为100%。真实世界各种偏差会随机发生,比如拉肚子……

计谋的成功其实也有很多运气的成分譬如北非战场隆美尔的大胜。英军之所以没有防范隆美尔的突袭是因为他们截获破译了希特勒的电报。电报里命令隆美尔不要进攻,好好休整。而隆美尔恰恰决定违背元首的指使,干一票大的。结果就是英军损失惨重,差点儿被赶下海。隆美尔大获全胜,晋升为元帅。

瞧,哪怕你截获了一个独裁国家元首的电文都不足以判断对方是否会执行命令。那么制定所谓“俄罗斯套娃”式的计策,岂非滑稽?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么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所有的计策说白了都有一大半是在猜。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公比谋臣更重要的原因。谋臣可以畅所欲言,但主公却要做出决断。而决断其实是更高级的谋略。


user avatar   qing-cong-nian-shao-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环节越多,意味着变数越多。

真正的历史权谋,一定是十分简单明了的,敌人看出来了——计策失败;敌人没看出来——计策成功。

甚至说,最好的计谋应该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敌人明明知道不能这么做,但却不得不做,因为抛给敌人的选择题不是正确or错误,而是错误or更错误。

所有的连环计策,小说里可以写,但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因为变数太大了,翻车几率太高。

包括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看着很有用的所谓“创业小故事”,讲一个人在创业中怎么算无遗策,怎么一环扣一环,最后创业成功。

这样的故事看看就好了,谁真信了谁就是傻子。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环节越多,变数越多,成功率指数型下降。




        

相关话题

  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多发达(特指鸦片战争前)? 
  新浪微博里有很多人呼吁禁播《大漠谣》,这是怎么一回事? 
  假如身边的东西会说话,会是种怎样的场景? 
  如何评价塞西? 
  曹叡给刘协上谥号“汉献帝”,刘备给刘协上谥号“汉愍帝”,为什么后世一般用曹叡给的,而不用刘备给的呢? 
  十一抽杀率为何能长时间存在于罗马军队? 
  第一次写推理悬疑题材的小说,审核被拒大家能给一下建议吗? 
  为什么南宋经济实力很强,但军事实力很弱呢? 
  重读历史,哪些人或事颠覆了你以往认知? 
  球球大伙看看我的新问题吧,怎么都没人来回答呀? 

前一个讨论
高二女生穿汉服到学校被班主任责难该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文学鄙视链的存在,网络文学真的难登大雅之堂吗?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