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油皮适合用的精华?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su-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使是油皮,轻度油皮、混油、大油田在精华的选择上也是有差异的。
1. 4个小诀窍教你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油皮?

(1) 洗完脸后的 2~3 小时,在脸部未使用任何保湿/防晒产品情况下,若在明亮的光线下照镜子,你的前额和脸颊部位有正常的润泽感或者能看到反光;

(2) 身处干燥的环境中,即使没有使用保湿产品也不会觉得皮肤紧绷;

(3) 脸部毛孔明显,在微距镜头下能看到很多针尖大小的毛孔;

(4) 脸上总是有黑头/白头(凸起的冒黑色或白色的皮肤颗粒)、易脱妆;

以上情况你中的越多,那么皮肤出油的程度越厉害,当然,更详细准确的肤质判断可以去皮肤科使用专业仪器检测一下,或者在评论区简单说一说,我看见以后也可以帮助大家判断一下自己的皮肤问题。

2. 追本溯源,油性肌肤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随着个性化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选择化妆品变得不再开始盲目,准确认清自己皮肤类型是第一步。根据皮肤油脂分泌的多少,一般粗略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中性皮肤[1]。油皮,顾名思义,就是脸上出油多。而「油」来自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

正常情况下,皮脂腺通过分泌活动将一种称为皮脂的复杂脂质混合物分泌到皮肤表面, 形成皮脂膜,这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用于锁住水分,减少肌肤内水分蒸发,防止皮肤和毛发干燥,又可以把我们的肌肤PH值维持在弱酸性。换句话说就是,皮肤出油的初衷是好的。当成年人的平均皮脂生成速率超过约每3h 1 mg/10 cm2,就会呈现出油性皮肤的外观[2]

追根溯源,油性皮肤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皮脂腺的特性往往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所以有的人天生脸部油脂代谢旺盛。另外,皮脂腺与性激素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皮脂腺是雄激素的一个靶器官,会促进分泌,这些我们可能无能无力,但经常熬夜、饮食不健康同样会影响脸部出油。部分人还是因为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才出现外油内干的情况。所以,这些外因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合理干预来解决自己的肌肤问题的。

3. 拒绝错误的控油方法,要学会「以油养肤」

很多人觉得自己脸上油,第一想法都是频繁洗脸或用吸油纸擦脸,可这种洗标不治本的笨方法,只能临时减少脸上的油脂罢了,加上过度使用洁面产品,只会一味的破坏屏障,让皮肤变得更加脆弱,带来更多的烦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纯的油性皮肤: 无法改变天生的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油脂分泌过多的雄激素分泌, 单纯表现为油光满目,毛孔粗大,但无其他症状,不可盲目使用去油脂强的洗面奶[3]

(2) 油性缺水性皮肤: 即外油内干。油性皮肤本质上是不会干燥,因为皮脂腺可以分泌油脂给皮肤保湿,但外油内干不同,它属于皮肤受损的状态。如过度地清洁会导致皮肤过度干燥,皮肤屏障被破坏,无法正常锁水,但会"促发"油腺想要补偿,帮助补湿,最终导致皮肤表面出现更多的油[4]

油性缺水是很容易被错误判断的一种皮肤问题,后面我会针对这种皮肤状态详细的给出解决方案,建议先马后看,防止以后找不到。

(3)油痘肌:正常情况下,毛孔敞开,皮脂分泌,但由于分泌过多,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堵塞的毛孔成为痤疮丙酸杆菌的「温床」,相当于在营养上滋生细菌,封闭的无氧环境又进一步促进繁殖,最终导致炎症恶化,脓液积聚,就成了油痘肌[5]

少数人已经造成特别严重的皮肤问题应该及时就医,多数情况下,像「外油内干」是皮肤暂时状态,不是永久的,是可以改善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清洁肌肤、饮食规律,生活作息良好,加上搭配科学优质的护肤方法,就能拯救自己的肌肤问题,如选择科学优质的护肤精华。

精华也有分不同的形态。精华液已经接触很多了,对于精华油,很多人却了解仅仅停留在“比精华更滋润的油类”“干皮才能用吧”而已。

实际上,精华油「以油养肤」,就是在肌肤表面重建一层脂膜,从内源更深层次地加固肌肤的保护屏障,有效地隔绝来自外界的刺激,形成封闭性密封、改善皮肤水合作用、减少微生物等多种肌肤问题,让皮肤达到一个健康水嫩的状态。由于皮脂膜本身属性,油更加轻松的被皮脂膜给吸收,更具亲肤性,加强渗透力,换句话说,补油其实是真正的从肌肤底层给肌肤补水[6]

4. 对症选择适合自己的精华,养出健康肌肤

一开始以为只是大油皮的我,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前,也吃了不少亏,皮肤状态愈来愈严重,去医院皮肤科做完检查以后才知道自己是属于油性缺水性皮肤,明确了护肤方向,但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精华油还是犯起了难。和我一样不知道怎么选择的,可以先马住这篇,多做一些功课,早点找到适合自己肤质的精华。

4.1. 单纯控油洁净:理肤泉MAT乳

一般而言,对于单纯油性皮肤来说,日常护理应注重清洁,可以使用专业的控油产品,来抑制面部油脂分泌过多,同时也要做好补水保湿工作,从而让肌肤处于一种水油平衡的天然状态。理肤泉的MAT乳,质地轻薄,控制肌肤水油平衡,保湿,同时抑制和调节皮肤油脂,预防痘痘再生,配合成分里的水杨酸,可以净化角质,抑制黑头粉刺,调理皮脂。毫无疑问,可以当作油皮的日常养护。

4.2. 针对油性缺水性皮肤:PMPM千叶玫瑰精华油

护肤是需要讲究科学和技巧的,当你的肌肤处于「外油内干」时,重点已经不只是在于控油,还要先做好皮肤屏障的修护,等皮脂膜逐渐完整、光滑,促进细胞新生、伤口愈合,加固根基,再维稳控油。而且重建皮肤屏障是个慢功夫,不能过于心急求快。

维稳的成分需要温和、科学。许多人因为强封闭性体系(以矿物油和各种烷烃类物质为主)对于油皮来说负担过重,甚至会导致痤疮,而忽略了油皮的保湿问题。同时选择植物成分,会更加温和不刺激,适合这样的受损皮肤,市面上的适合油皮的大牌如兰蔻小黑瓶,雅诗兰黛胶原霜,共同点都是添加了植萃精华生效的,可见植萃精华在精华液中的重要性,有效且温和。

近年来玫瑰提取物作为有效的修护活性成分具有悠久历史[7],连馥蕾诗的玫瑰花花瓣水,迪奥小粉钻都纷纷运用了玫瑰花成分。不同玫瑰品种的本质也有所不同,在两万多种玫瑰中,千叶玫瑰脱颖而出,成为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护肤品的宠儿,主要是它的珍贵之处以及更加优秀的护肤效果。

2012年Mika Fukada等人发现玫瑰花提取物,可以显著缓解应激引起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8]。由上图可以看到,TEWL也就是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又称透皮失水,是反映角质层屏障功能的常用指标,能表明角质层水分散失的情况,可反映皮肤角质层的保水能力。TEWL越高,皮肤屏障功能越差。可见这一参数受到玫瑰提取物的显著调节,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对其他玫瑰产品,千叶玫瑰香味更加清透持久,内部成分分布更加均匀,具有调理及收敛的功效,可以完美贴敷于肌肤,对肌肤修复效果更是绝佳。这里推荐PMPM千叶玫瑰精华油,主打成分就是千叶玫瑰,可以帮助油皮以及干皮里面的脆弱肌维稳修复,集舒缓、修护、抗氧于一体。

有了不错的成分,但如果皮肤不能得到更好的吸收也是浪费,甚至对皮肤而言,是累赘。植物精油通常通过两种天然的方法提取: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前者是根据植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溶剂将植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后者就不用解释了,但萃取产率低,高温又容易破坏活性成分。

千叶玫瑰花本身含油量低,而PMPM抛开传统的提取方法,创新性通过小分子RNA技术提取RosaRepair™活性提取物,并申请了相关关利,这一切都为了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效果。而内部相关资料也证实RosaRepair TM可以帮助修复皮肤屏障,促进愈合。

根据不同提取工艺,可提取出功效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的提取物。而该项技术就保留更多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由于本身属性,具有羟基较强的供电子作用,同时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是常见的天然护理剂。 氨基酸主要作用是保湿剂,皮肤调理剂,风险系数低, 对人体的相容极佳,滋润,润滑肌肤的直至深层,保证皮肤光滑润泽。同样的,鞣酸属于多酚化合物,更高效地达到修复皮肤的损伤,可以提高皮肤自愈力。

皮肤问题归根到底主要集中在水和油的调和问题上,市面上所有的化妆品都是不同的水+亲水溶剂+油的比例。4:1科学的水油比例,既能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肤感相比较纯油质地会更加的轻润,没有厚重感,油皮完全是适用。

油性成分植物角鲨烷与构成人体皮脂的重要成分——角鲨烯相近,容易融入皮肤,搭配脂溶性维他命VC-IP,大部分波段的紫外线都能被它反射,外援给肌肤一层保护膜,起到屏障作用,真正达到「以油养肤」的目的。水溶性VC-乙基醚,在细胞水溶性部位起作用,通过牺牲自己,中和并除掉自由基,从而保护肌肤。消除肌肤不利因素,修复肌肤,再循序渐进的补水,才能真正拥有好肌肤。

PMPM千叶玫瑰精油水油分层,使用前需要摇一摇,每次使用半滴管,秒速吸收,用完后皮肤感觉软软滑滑,还有自然的光泽感。

4.3. 解决油痘肌: 欧玛的橄榄(油橄榄)

油痘肌的朋友点赞集合!比较油痘肌可谓是油皮里面较为悲催的一种了,也相对比较难处理。

油痘肌可谓是油皮里面较为悲催的一种了,也相对比较难处理,油和痘都不是独立的问题,两者有着相互催化的交叉关系,背后还伴随着其他皮肤问题。如果选择常见的油皮护理精华,可能会刺激性太强,反而导致炎症因子活跃,加重痘痘问题。所以选择温和性的成分,同时控油是关键。

橄榄油主要由油酸组成,还有少量其他脂肪酸,如亚油酸和棕榈酸。同时,在橄榄油中检测到2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甾醇、类胡萝卜素、三萜醇和酚类化合物。油橄榄提取物可以抑制痤疮杆菌,同时复配成分可以控油[7],所以欧玛橄榄凝胶是适用于已经出现痘痘的油皮。

5.最后,日常科学护理小细节也不容忽视

油性皮肤会日常带给人小烦恼,但掌握方法也不难。注意温和清洁控油及适当使用收敛毛孔的爽肤水,减少皮脂过度分泌,补充水分,做好防晒,预防痤疮等皮脂溢出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低糖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乳制品。对于面部严重出油并导致了皮肤健康问题的,比如痤疮、脂溢性皮炎,除了按上述方式控油以外,还要寻求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诊疗建议。

内容比较长,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先马起来以后慢慢看,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好皮肤~

参考

  1. ^ Ahn SK, Jun M, Bak H, et al. Baumann skin type in the Korean female population. Ann Dermatol. 2017;29(5):586-596
  2. ^ Huet F, Misery L. Sensitive skin is a neuropathic disorder[J].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 2019; 28(12):1470-1473.
  3. ^ TH, Maibach HI. Oily skin: an overview.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2;25(5):227-35. doi: 10.1159/000338978. Epub 2012 Jun 20.
  4. ^ Draelos ZD. The effect of a daily facial cleanser for normal to oily skin on the skin barrier of subjects with acne. Cutis. 2006 Jul;78(1 Suppl):34-40. Sakuma
  5. ^ Campos V, Pitassi L, Kalil C,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a facial serum containing dioic acid, glycolic acid, salicylic acid, LHA, citric acid, and HEPES in treating post-inflammatory hyperchromia and controlling oily skin in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J Cosmet Dermatol. 2021 Jun;20(6):1766-1773.
  6. ^ Vaughn AR, Clark AK, Sivamani RK, Shi VY. Natural Oils for Skin-Barrier Repair: Ancient Compounds Now Backed by Modern Science. Am J Clin Dermatol. 2018;19(1):103-117.
  7. ^ a b Lin TK, Zhong L, Santiago JL. Anti-Inflammatory and Skin Barrier Repair Effects of Topical Application of Some Plant Oils. Int J Mol Sci. 2017 Dec 27;19(1):70.
  8. ^ Fukada, Mika et al. “Effect of "rose essential oil" inhalation on stress-induced skin-barrier disruption in rats and humans.” Chemical senses vol. 37,4 (2012): 347-56. doi:10.1093/chemse/bjr108

user avatar   xiao-ti-ti-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1. 总主题确定总情节。
  2. 总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情节集合。
  3. 分主题确定分情节。
  4. 分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主题集合。
  5. 最小主题决定最小情节。
  6. 最小情节复合人物背景要素,结合修辞进行实际表现。

也就是:

  • 1 总主题→总情节
  • 1.1分主题→分情节
  • 1.1.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素,背景要素
  • 1.1.2分主题→分情节
  • 1.1.2.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去,背景要素
  • 1.2分主题→分情节
  • ……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 90865
  • 32146
  • 79645
  • 12457
  • 36980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 1095860

抄袭来源作品: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 1095860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




  

相关话题

  现在有很多那种中药泡脚的粉包药材包,祛湿暖宫什么的,真的有用吗?原理是什么? 
  那些父母双亡的人究竟是什么支持着他们在活下去? 
  如何看待留守女童惨死粪池?凶手是12岁男童,要如何制裁?刑法如何处理这样的案例? 
  当今富二代的生活是怎样的? 
  全国票房连续多天不足 1200 万元,13 家 A 股影视公司去年业绩预亏,国内影视行业何时迎来复苏? 
  干燥的冬季有必要使用加湿器么?应该如何挑选加湿器? 
  有哪些体现出受访者素质的片段? 
  聊天时能用来装逼的文言文有哪些? 
  如何将故事生活化? 
  公司宿舍桌子损坏可以从员工工资里扣吗? 

前一个讨论
斜颈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下一个讨论
22岁女生怎么开始初期抗老?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