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地分,墓有椁墓和室墓两种。
椁墓(竖穴墓)就是像水井那样从地面竖直向下挖坑,只不过坑的面积至少要能够塞下一个躺着的人。对于这种墓来说,只有棺椁以内是“空”间,棺椁以外下葬之后都要用土回填,不留一点空隙。所以这种墓可以说没有“墓顶”的概念,墓内有空隙但是一般都不大,也就是一个刚能塞下尸体的木头箱子,只有高等级贵族的"椁"(一种葬具,可以理解为棺外的大棺材)看起来是很大、结构也相对复杂的木箱。但是,一般来说有机质棺椁在地下埋藏环境中撑不了多长时间,棺椁内的空隙早晚都会被沉积物填满。也就是说,后来在发掘的时候,从墓口到墓底全是土,有机物都腐朽了。
竖穴椁墓怎么区分墓室之类的概念呢,以殷墟王陵为例,平面十字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伸出的那些是墓道,中间稍宽一点近方形的是墓室,1001/1217等就是带四条墓道的墓,1129/1443是带两条墓道的墓,84M260是带一条墓道的墓。
室墓区别于椁墓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像房子那样的地下空间。这个房子式的空间可以是横向掏挖出来的(横穴),古代的佛教石窟,现在很多窑洞、矿井、隧道都还是这样的挖法;也可以是先竖向挖土坑(竖穴),再在坑底一般用砖搭建出一个房子。要点来了,等这个房子建好、人也下葬之后,回填时是把房子外的部分——墓道用土填满,而房子内——也就是墓室还是空的,这个空间很大——比原来的棺大多了,足够容纳活人进入墓内祭奠死者。这个房子其实起到的是之前椁的作用、由木椁发展而来的,但是一般就把这个房顶当作“墓顶”,具体形状可以是平的、拱形的、穹窿形的,等等。
典型横穴墓,这种结构看透视图或者实物很容易明白。看盗墓小说好像古墓全是这样的,但在中国汉以前几乎没有。把椁或墓室建成房子那样,是后起的观念
曹休墓,是竖挖的明券墓;上面的白沙宋墓则是斜掏的暗券墓
室墓各部分名称
外行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考古发掘揭示出来什么样就是死者下葬时的样子,其实不是,经过后来的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地下物质在埋藏过程中本身就会发生改变。那种本来有墓顶的墓,相当多数都因为后来的盗扰而坍塌,然后沉积物逐渐填满这个空间,差别无非是破坏程度而已。
一个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示意
葬具倒塌过程示意,引自方向明的微博
破坏最甚的,墓顶消失,从墓口到墓底全是土,发掘过程和竖穴墓几乎基本没有差别,如上官婉儿墓;保存最好的,墓顶还很坚固,墓内还有很充足的空间,只要按照正常发掘顺序,把古代下葬回填在墓道内的土挖出来就基本揭示了该墓的原貌,现在原地保护并对外展示开放的古代砖室墓基本都是如此。这种大且保存还好的墓,占全部古墓的比例极小。
无论是竖穴墓还是横穴墓,墓道起到连通椁室和地表的作用,从地面上看,由于墓道填满,这个地下空间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盗墓时要挖出一个连通地面和墓内空间的、能容人进出的洞(盗洞)
一般古代盗掘最佳确定墓位置的方式就是依据地面标志(陵园、陵寝设施、墓上建筑、封土等)、口传信息和各种文献记录,特别是离下葬没过多久的时候。基本上沿着墓道挖盗洞就可以进入墓内,早期盗掘时墓内还有空间,所以可以随意破坏和盗窃墓内物品;如果时间久了这个空间已经逐渐有土堆积、随葬品已经被土埋住,确定具体位置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1.找墓的基本原理是墓内沉积物和墓外古代没动过的土不同,近代受到地质学启发后很快就发明了钻探工具,人在地面上时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以很低的挖土成本得知地下的土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大大缩小了需要挖盗洞的范围。
2.盗洞在挖穿墓底之后如果还是一无所获,还可以横向挖。说到底中国的古墓面积并不大,至少没有盗墓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夸张,所以盗洞哪怕以最笨的方式把一个墓挖遍,成本也不高。当然也有的时候盗墓贼确实没有找到主要的随葬品,这也是可能的
盗洞极易引起墓顶成片坍塌,对墓葬结构来说是极大的破坏。图为广西钦州刘永福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