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张生家抢发北京大学谢灿生物论文一事?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月17日更新:

谢灿的文章《A magnetic protein biocompass》在自然材料上发表。这是相关报道,报道里面也提到了之前的争端:

Nature发贺电:中国科学家首次找到揭示动物体内能识别方向的“生物指南针”

9月23日更新:

这事儿21日被《Nature》报道了。全文链接:

Chinese scientists row over long-sought protein that senses magnetism : Nature News & Comment

整个报道梳理了事情的发生经过,整体还是很客观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摘其中几段:

Approached for comment, Lu says that Tsinghua has asked him not to discuss the matter — but documents seen by Nature show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Zhang’s actions after Lu complained that Zhang stole his research materials and ideas.

看来鲁白和张生家之间的矛盾不小。

Zhang concedes that he is unclear on how the protein might work. But he says tha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 know how to trigger robust activity with this magical molecule”. The paper has three other co-authors, whom Zhang says are all his graduate students.

文章作者中明明有他的妻子,现在都是他的研究生了? (我不知道他妻子是否也有过他研究生这一身份。)

The report is preliminary, but shows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protein and magnetic fields to stimulate neurons, says Mu-ming Poo,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But he and other researchers are critical that the paper does not discuss how the protein can sense magnetic fields. James Chou, a biological chemist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says that the work offers no reasonable explanation — or even speculation.

“They don't really seem to understand why this protein appears to be magnetic,” says Peter Hore, a bio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He says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tein central to the experiment is inaccurate. The paper speculates that the proteins form as “magnetosomes”. But Hore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a term generally used for structures composed of magnetic minerals, rather than proteins. “They’ve confused a cluster of iron and sulfur atoms in a protein with a mineral that contains no protein at all,” he says.

这两段提到的对文章的科学性的质疑和有些答主的见解一致,这种蛋白来得很突兀,没有对它的磁性机理做阐述。

The contents of Zhang's paper have sparked debate and some doubt. In the work — which was submitted on 9 September, accepted on 11 September and published three days later — Zhang uses the same protein that Xie had identified, but calls it MAR, not MagR.
Zhang told Nature that he thinks his research will win a Nobel prize.

呵呵

跟新下:

1.关于这项研究本身:作为门外汉,我个人认为:这个成果能不能拿诺奖不知道,但比之前11g那个所谓的“诺奖级”的发现,是要更加重要一点的。11g那个发现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所体现的是一种解构复杂蛋白的能力,但技术突破并不是由他完成(其实也谈不上突破,只是冷冻电镜技术的进步),而这种蛋白的具体机理11g还没有具体阐释清楚。而这项发现可以说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其后能够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后来者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因此可以给人们十足的想象。我估计谢灿自己也没有觉得这个发现有多重要,因为生物中的受体蛋白可不少,所以也就投了《Nature》后慢慢等着了。而张生家夫妇长期在诺奖获得者Moser实验室工作,对此的敏感性远超谢,所以看到这么一个机会,气血上涌,就全然不顾吃相了(这事儿发生前,并没听过张生家,这几天从他周围的人听到不少小道消息,感觉这事儿出在他身上,完全也是意料之中)。

2.关于撤稿一事:目前《科学通报》的中文版网页上没有此文的信息,但英文版本和它的出版方斯布林格网站上都还在:

link.springer.com/artic

,DOI什么的都有,由此看来,撤稿目前还遥遥无期.......之前是我过于乐观地看待领导层对此事的态度了。

3.关于相关报道:这事儿最早在科学网上以独家报道的形式发出(随后火速被删)。然后澎湃新闻和凤凰网等予以了报道,当时都是放在主页上面的,原因我已经提到了,新闻本身爆点足够。不过现在相关报道已经被删除,应该是校方动用了媒体的影响力吧。现在网上还能看到二级网站上的相关报道:

清华学者抢发北大教授“诺奖级”论文 两校要求撤稿|null_凤凰财经

,建议有兴趣的同学还是截个图,保存下,我国的新闻生态,你懂的。

4.关于此事的影响:好多同学说,这就是两个“文人相轻”,为了利益产生争议的事儿,值得这么小题大做么? 首先,我十分反对将这件事儿上升到北清两校的争端或者对生命科学的鄙视上。单说这件事儿,如果最终文章没有撤稿,而是堂而皇之地继续放在SCI库中供大家引用参考,张生家本人也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甚至因为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某一天获得开拓者的荣誉身份,那这件事儿对学界的破坏力,不亚于当年南京彭宇案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在学术界,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探讨是极其平常的事儿,各个组之间往往保持着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这样的竞争合作,建立在一个基本的操守之上:遵守约定,维护发现权。

以我在的领域为例,有一次太原理工的一位教授拍到了一张十分新颖的TEM图像,在我校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了他的这一最新发现。在讲座后的交流中,我熟悉的一位教授T向他要PPT,这位教授给了T,专门嘱咐了一句“PPT里面那个TEM图,我可还没发表哦”。T笑着说,“你放心。” 因为那个教授和T的研究方向十分相近,这张图对T的研究也很有指导意义。其后T的学生给我说,T在组会里面讨论了这个发现,小修了几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还特别强调这张图包括后面的内容仅仅限于讨论,在太原理工的相关文章出来前,绝不能擅自使用。

这就是一次正常的学术交流,因为科研的圈子很小,大家经常一起交流学习,也就知道别人大概在做什么,大家都恪守着这样一个原则,维护别人的发现权。可这下倒好,出来这么一位完全不顾吃相的张先生,抢先把建立在别人成果基础上的东西发了,在向来重视第一位发现者的科研界,可就把原来那位研究者给坑惨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盘麻将(非川麻血战到底),你好不容易做起了一把龙七对,眼前就要胡了,结果另外一方来个屁胡,得,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了。

这样的事儿如果没有受到惩罚,张先生甚至因此获得了荣耀,那以后大家还管个屁的学术道德,管个屁的发现权呀? 今天听了你的报道,发现了新东西,那我回去就赶紧做实验,凑一篇水文章,先往熟悉的国内期刊一投,你那边审稿几个月,我这儿一周Online。至于影响因子,谁管他?反正风波过去,大家以后只会记得我是第一发现人。再往后,以后所有的学术讨论会,大家都开始藏着掖着,闭门造车,甚至放烟雾弹,提供假数据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本来合作共赢的氛围,变成了互相提防充满敌视的环境。这就完全玷污了科研的共享精神,给科研界的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所以,衷心期待该文早日得以撤稿,该事件的始作俑者张生家先生得到妥善处置。

-----------------------------------------------------

这篇文章已经在《科学通报》上被撤稿了,估计学校高层也不想让这事儿闹大,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相关报道已经发布到凤凰网等大众媒体上了。在此附上链接:

清华学者抢发北大教授“诺奖级”论文 两校要求撤稿

我不是生物专业的,对报道中提到的成果到底能不能拿诺奖不敢妄下定论,期待该领域的人来解答下(不过现在国内最近动不动就来一个所谓“诺奖级”的论文,也是醉了)。不过学校的圈子很小很小的,这事儿捅出来,立马就在学术圈子里炸了锅,下面我就来扒一扒这事儿吧。


1.先说这张篇文章的投稿期刊:《科学通报》。并不是说这个期刊不好,在国内也是有影响力的期刊了,不过SCI的影响因子只有1.5。

在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超过1的简直不要太多。既然是所谓“诺奖级”的研究成果,为啥要投在这个国际上不那么知名的期刊上呢?因为快啊!因为快啊!因为快啊!学界大家认可的是发表时间,可不是投稿时间,所以这种能很快online的刊物就有很大优势了。这篇文章从投出到录用,只用了两天时间,然后online只用了3天时间。呵呵。看来果然是“诺奖级”的文章,没有任何修改的必要的。


2.回到谢的研究内容,报道里面也提到,他09年回国后一直在独立进行这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去年末的时候把成果投到《Nature》,结果到现在还在审稿流程中。有好多人可能会质疑,如果这个成果如此重要,那为啥还要审这么久呢? 其实在顶级刊物中,审稿时间超过这个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像谢这样的之前没有发过特别有分量文章的年轻学者,又是可能会开创一个新研究方向的重大成果,所以编辑转给领域专家,专家回馈问题来来回回几个回合再正常不过了。PS:科研圈子很小,哪怕是匿名审稿,其实通过内容可以很容易通过判断作者是谁,如果是有竞争的组,常常会发生审稿从文章中获得灵感,压着文章不让发,然后自己组加紧做实验抢发。这也是常被诟病的。

3.最重点的,张的研究成果是基于谢发现了这种磁受体蛋白的基础上的。按照张的意思,是张的学生听了谢的公开讲座,然后觉得很有意思,就找谢要了数据,所以在致谢里,张说“We are grateful for C. Xie‘s public lecture on lscal1 in 2014 PTN Class”。而此时,谢所发现的磁受体蛋白还未在期刊上刊发,所以他们俩之间立了一个学界常见的协定。不过后来张压根就没有管这个协定,直接抢发文章了,他的理由是啥呢? 我们看看报道里面提到的:

“我们之间是有一个口头协议,根本没有纸质版的协议”。张生家承认他和谢灿之间的确曾有过合作协议,“但北大方面后来试图与另一名清华大学教授分享研究成果”,张生家认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他们之间此前的口头承诺。

呵呵,这个逻辑我看得也是醉了。作为一个年轻的PI,谢灿没有戒心的把自己还未发表的成果与学界同仁分享,期待大家共同推进研究,这样有错了?所以这事儿出来后,才有谢灿的那一句感慨

“科学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这次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对于科学家还是科学,我觉得这都造成了一个幻想的破灭。”谢灿说。

看到他的这句话,我能够理解他的感受。这种明摆着耍流氓抢发研究成果的事儿,还有理了。张生家五十岁读完博后,好容易在清华找到个教职,眼看着能有效仿他博后导师Moser夫妇夫妻双双拿诺奖的机会,已经全然不顾吃相了。有邮件和微信的往来记录,谢也有公开课的记录和与其他课题组的分享记录,这是如何也洗不了地的学术不端行为,而且挑在这么一个风口浪尖:今天下午刚在人民大会堂开了2015年的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我国学术界仍然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学术不端行为正在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复杂。”在今天举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直言,我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为此,韩启德代表中国科协郑重重申,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准则,望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第一、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第二、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第三、不由第三方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修改;第四、不提供虚假同行审稿人的信息;第五、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面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应。”韩启德表示,要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查处与惩戒,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现在这篇稿子是撤了,不过影响还在继续发酵。涉及到北大清华两所学校,又是所谓“诺奖级”成果,又有学术不端行为,这样好的新闻爆点,如果学校高层不出面控制舆论,是很难压制住的。看看这次清华如何应对吧。祝张生家先生,好自为之。

最后呼吁下:抵制学术不端,营造良好科研环境,请从你我做起!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雾霾下,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一文? 
  如何评价《热血无赖》(Sleeping Dogs)这款游戏? 
  表弟声称「二战法国最丢人现眼的行为,并不是39天投降德国,而是战后羞辱法国女人」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假如人类和牡蛎的智商突然替换了,会发生什么?人类智商的牡蛎该怎样发展? 
  如何看待「河南焦作一幼儿园老师投毒 23 名幼儿亚硝酸盐中毒」? 
  如何评价付国豪面对香港暴徒时说出“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这句话? 
  生物学中,为什么r对策者达不到K值? 
  海外顶级名校做博后和海外顶级名校的博士有多大差距? 
  为何蚂蚁、蜜蜂都没有进入父系社会? 
  如何看待快播案1月8日的庭审? 

前一个讨论
如何打造一台学术型 Surface?
下一个讨论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对流入地的劳动力市场有怎样的影响?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