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留守女孩 676 分报考北大考古系一事?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这位姑娘操心的人,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琢磨琢磨自己怎么挣钱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上大学选什么专业似乎是一个理性计算之后的最优解,但却唯独不去想自己是否喜欢。我知道,有些人会说,社会就是如此现实、我们需要一个好专业进行阶级跃升等等。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对阶级这东西如此在意的。

之前被曝出的因为一门课B+而无缘清北的江苏文科状元,父母是普通的个体户。这次湖南的考生,父母是是外地务工人员。我是在乡镇和县城长大的,我身边这样出身的高分同学比比皆是。我去这些人家里玩的时候,跟他们的父母也聊过天,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考个好大学,能有个体面正经的工作——比如银行、公务员、教师等等就可以了。这些人本身对阶级跃升之类的兴趣,也不如看知乎长大的各位要浓。

实话实说,很多从小在城市成长起来的人,其实并不理解乡镇以及农村人对于上大学以及就业的态度。半佛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大家要利用好大学这块跳板,尽可能地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资源。我承认,这个想法没什么问题。但对很多农村出身的学生来说,上一个好大学与挣大钱并不直接挂钩。考个高分,对她们来说只是多了一个选择的空间,他们可以更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说,他们在对待专业的选择上没那么功利。

须知天坑专业之所以是天坑,并不是因为专业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中找寻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换句话说,有多少人当年选择生化环材,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只是因为想上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大学呢?的确,就算是清华北大的生化环材,现在也算得上是劝退专业。可要是有个人就喜欢生物或者化学,并且可以有上北大清华的机会,那北大化学专业难道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吗?

作为文科状元,理论上说这位同学可以选择北大的绝大多数专业,其中甚至不乏热门专业。可架不住人家就对考古感兴趣,而北大考古专业又是国内最好的。既然如此,那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同学进入北大考古专业之后,肯定受到特别关照。在以后的学术交流、出国等过程中,北大老师也乐于帮助她。就此来说,她的未来发展真不知道比在座的各位好多少。

别人我不知道,但如果你问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愿不愿意去北大读考古”?

我TM真愿意。学历史和考古,也是我从小的梦想。上大学之后,我们学校图书馆里馆藏的所有公开出版的考古报告,我全都看过——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学校没有考古专业,考古图书馆藏不多,不过也才两整个书架,几百本而已。

那为啥我没去北大学考古?废话,这不是当年分不够么。

你要是再问“那你会不会让你的孩子学考古”?

如果他能考上北大,并且这不是调剂而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也会尽可能地拿出资源去支持他。

PS:

对于北大历史专业不能挣钱的说法,百万梦想之王孙宇晨老师表示强烈反对。


user avatar   xiao-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钟姑娘都说了受樊锦诗事迹激励,这信息、眼界看起来也不错啊,有主见有定力。反倒很多网友真是过于市侩,把穷人家的孩子贬得只剩下经济理性,做什么事都搞成做买卖的逻辑。然则,你们这帮人做买卖也未必有多精啊。

信息不对称是始终存在的,一个18岁的人,面对巨大的未知,学科、未来、前途的不确定性,要做一个最正确的决定是异常困难的。钟姑娘也许是出于浪漫,但其他人出于务实/经济理性,就能得到最优解吗?恐怕也未必。

问题在于,专业不该设置过细,降低转专业难度,给人试错和纠错的机会,当然这也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通病,北大在这方面似乎还好点。钟姑娘就算读了考古不如意,也可以转专业。就算转不成专业,毕业后也可以去干别的工作。我国很多网民有点势利眼,满脑子都是比价格,自己买卖做得未必在行,却总担心别人没卖出好价钱。当然,某个著名历史学者在公众号里也是阴阳怪气一派胡言。 ​​​

另外,也祝愿她能够尽快脱离媒体关注,平静学习生活,不要背负太多不该背负的压力。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挺好的么,难道大家expect的就是她去金融卷,N年后成为某个艳照门的主角,然后再拿出来批判一番”贫困生进入金融行业,为何成了出卖色相的XX",然后大家再反思一波?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她会做出这种选择。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互联网下沉的红利,虽然人是留守女孩,但人人都能用上4G查阅互联网信息的今天,”留守女孩“和在大城市蜗居的人,信息获取能力上又有什么区别呢?”留守女孩“也能考高分,也能有自己的梦想。

这其实有提示5G时代是个什么时代了,如果5G下沉做的好,以后所有地方和大城市里就没有太大区别了,呆在北京上海的房间里刷手机和呆在县城或者农村里刷手机之间的差异,渐渐会消失。

如果大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招三个县城绿水青山下坐在草地上写代码年薪30万的远程程序员,而不是北京上海坐格子间年薪100万的一个程序员,会发生什么呢?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称谓,叫肉食者子女专属专业,说的就是考古和历史。这称谓不一定恰如其分,但还是有些道理。举两个例子,一位是二十世纪初,德国吐鲁番考察队的勒科克Le Coq),他就是出生大富之家(酒厂),有钱有闲,一辈子探险,搞破坏。另一位是《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作者弗兰克潘(Frankopan),他是Sainsbury’s老板的女婿。他们属于最典型的一类,就是不靠天,不靠地,也能干成事。当然,有靠更好。

还有一类,家庭有保障他们学习的能力,但干事情需要寻求帮助,这类是大多数。最典型就是斯坦因,一生致力结交达官显贵,寻求帮助,同时制造假想敌,让当局出钱。同一份材料报告三种表述,一种写给高官,建关系;一种写给学界,求认可;一种写给大众,造舆论。这种就和今天中国很像,专注的人写基金项目申请。活泛的人一见有收藏界大佬,或富商来贵宝地,立马呈上作品,建立关系。简单说就是,无论把考古和历史当一个学习阶段,还是一生事业,最基本的家庭门槛都是有的,但多好多好,其实也不一定。

最后说这小姑娘。她步入社会,应该是5-10年以后了,那时的社会是怎样,现在谁也说不清。如果有三个整体选项,更容易,不变,更艰难。我倾向不变和更艰难。现在炙手可热的金融+码农,到那时可能也不具备太大优势了。如果是这样,那干嘛不选有意思的。不搞懂过去,也看不清未来。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要是姑娘真心喜欢,哪怕人报蓝翔学挖掘机,那也是天下第一专业。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诗与远方,仍然值得人们幻想。

留守、农村、小县……不见得非要去念功利专业,虽然我自己会持这个低俗想法。但北大、帝都、考古,依然有机会给这个孩子前途,就是因为社会与经济还在成长,其他人投入的功利专业,促进了财富增长,会托举这个孩子和她的专业,成为有价值的学问。

夏鼐、常书鸿、樊锦诗,在战争饥荒年代投身于考古,尚且没被饿死,依旧成就卓著,何况将来二十年。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女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考古工作者,甚至是优秀的考古学家。从而完成她人生的理想,充实地度过她绚丽多彩的一生。

如果在资本主义国家,她毕业会成为一个会计师,银行职员或者类似的小员工,待在金融街的小格子里,攒十年钱和老公一起攒出一个鸽子笼的首付,再花一辈子去偿还欠银行的贷款。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毫无意义的一生。


user avatar   lin-wei-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今年在某校招生,和某年该省文科状元住一起。

她是北大中文系,也是小城镇家庭出身。

她被人问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被忽悠到中文系?为什么不报光华?

她一脸懵逼——什么叫被忽悠?从高一开始,她就想学中文,进入中文系之后也非常开心,之后无论做相关研究,还是当高中语文老师,她都非常喜欢;在北大几年,最喜欢的社团就是支教团,每周末会在北京周边的农村学校支教,假期更是会去偏远山区支教。

我们组里另一个理科省状元,报的是物理。

之前某年某全省前五,聊专业的时候,表示自己喜欢某个冷门理科专业。后来我们回去,负责的老师交代了好几遍,虽然专业并无好坏之分,报专业主要看学生兴趣,但一定把就业、读研、科研之类的情况给人家讲清楚了,毕竟人家考那么高分,报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咱们也要注意社会影响,可以让他考虑下元培。

我高中同一级的一个农村男生,北大考古学院本科和博士,每次说到他们专业都像打开了开关,兴奋地能讲好久,我没见他有什么被骗和后悔。当然,你也可以解读为他后悔了但嘴硬。

……

我在知乎上的身份几乎对我所有初高中、大学同学公开,所以上面提到的这些人,相关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是谁。

各种被知乎挂烂了的劝退专业,文史哲到环材化生,也都有真正喜欢和热爱的,虽然这些人都是极少数——

然而,全省第四,这不也是极少数吗?

你能举出一个报冷门专业最后转行的,我就能举出一个凭着热爱和情怀走到最后怡然自乐且并没那么清贫的。

其实每年各省状元以及前几名,大家报考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功利,报考文理基础学科以及工科的人都非常多。

我并不是在说他们多有情怀、多高尚、多伟大,只是想说,他们的志愿选择很正常;将来转行也好,接着学下去也罢,也都正常。


另外,考虑爱好和情怀选择专业的,就一定是招生老师忽悠吗?

学生自己想学考古,难道招生老师非要坚定地往金融引导才叫负责吗?

我们会在考生可选范围内让他们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专业,把课程设置和将来的就业情况讲清楚,考生和家长觉得没问题,那就定了。

难道我们要对每一个报考非金融和计算机的高分学生说,“你真傻,这个分数不报金融和计算机,以后等着后悔吧”,只有这样才算负责?

相反,比起高分考生来,我反而会更担心低分考生报冷门专业,每次都会认真介绍,然后问很多遍,你真的想好了吗?

高分考生至少有得选,选考古可能就是因为喜欢;低分考生才是真正可能为了进入清北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如果他们没什么专业爱好,只是抱着“北大考古也比复旦金融强”的心态,我反而觉得是不适合报考的。

所以,你们觉得相对而言,高分选考古和低分选考古,哪个被忽悠的可能性大?

这个“被忽悠”,更多是被招生老师忽悠,还是被家长老师以及自己的名校情结忽悠?


所以,真正被忽悠的人是谁?

是高考考到省里前0.01%的高分学生?还是被网上各种贩卖焦虑、宣传培训课程的文案忽悠到没脑子的人?

“我虽然考不到清北,但我学了全宇宙最好找工作的专业。”

“我虽然高考考不了那么高,但我比那么高分的学生还懂,我才是真正的懂王。”

“虽然她考的分高,但她只要报错志愿,以后一定不如我。”

其实网上很多人生活都挺不如意的,也确实都需要这样的心理安慰,才能让自己更坦然面对自己不如意的人生吧。


user avatar   fu-guo-zei-liu-c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卷,我疯狂的卷,真是卷魔怔了,自己乐意卷没人说你,毕竟个人选择。但是见到个不乐意跟着一起卷的就在那里疯狂攻讦,关你屁事阿?贱不贱呐,太贱了


虽然和考古无关,但总是觉得辛德勇这话(暂且也不论他其他一些事了),可以看一看

家裏若不是很寬裕,寬裕到不怕美國搞金融核戰那個程度,我以爲千萬不要念歷史系。

因爲這專業,謀不到錢,除非你出賣靈魂,人家給你錢讓你咋說你就咋胡說。人在做,天在看,昧良心的事兒,還是不做爲好。

我以为每位愿学文史哲的,都该明白这个道理。


来看看刘志岩老师新发的博吧,刘老师为这女孩发声了一天了,现在又带头联系各家博物院送她礼物,我倒是想问问,能有几个有此殊荣的?



看有几位还说是给招生老师忽悠瘸的建议看看人的采访,采访总不能是被招生老师催眠了去的吧?就别天天阴谋论了,给不给元培的事还能脑补出一套有鼻子有眼的故事来。网友们还真是喜欢推己及人,若是人家如网友们意的选个什么金融法学管理之类在座各位认为来钱快的,怕不是各个欢呼雀跃与有荣焉,好像自己考上了似的,哪里会纠结什么给不给元培的事情。


有些事情啊,说的赤裸些,这事这么多人非议 无非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我不管我就要钱,我看这么多优秀的人都要钱,那我一定没错。正沉浸在我和那啥云这啥马一样成功有眼光的梦里面时,结果突然之间看到了个优秀的不要钱的,那自然是大为惊骇,承认人家旨趣不同那不是显得我低俗了?于是乎就开始党同伐异,你不与我同路,那就一定是你这小屁孩心智不全给忽悠瘸了,等当了社会人你悔恨不及诸如此类啪啦啪啦的理由一堆。


啥?总不可能是你高尚,我下流吧?不存在的


给网友们几个建议,一是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 二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心存些敬畏,不要妖魔化了。

十八九正是追梦的年纪,选专业不选自己心里的白月光还选什么?真以为学个金融家里就有印钞机了?每年本硕博多少毕业生,进投行的几个?进券商的几个?还不是卖保险的卖保险,桂圆的桂圆。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又是多少毕业生,结果进大厂享福报的又有几个?真就以996,35岁下岗报废为荣呗。

现代中国考古学基本就是脱胎于北大,全国no.1的所在,人家以樊锦诗为偶像,立志报国,到了网友的嘴里就成了拿着破碗去路边乞讨了,不知诸如夏鼐先生这些中国考古先驱们看到了会作何感想


user avatar   zhong-chi-jing-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留守女孩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绩,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

对拥有很多人生经验的诸位答主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理由很简单:考古不能赚大钱、不能当大官。

的确,对一个能够在艰苦环境中考出高分的「小镇做题家」而言,选择一份薪水不高、前途不明、劳神费力的专业,或许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她这么多年来的努力。

不过,我请大家注意这位同学选择考古学的原因:「受樊锦诗先生影响」

樊锦诗何许人也?

樊锦诗没有做大官、挣大钱,她的履历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心系敦煌四十载,风雨无阻」。

樊锦诗的事迹让我想起了德国哲人海德格尔在课堂上介绍亚里士多德一生时,满怀仰慕之情地说道「他出生,他思考,他离开」

看到钟芳蓉能将樊锦诗锚定为偶像,我很欣慰。因为我相信,「一生只为一事」,是绝大多数想要做大官、挣大钱的人做不到的事。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我系门口演讲,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正是他对青年人的期许。

为梦想敢于不惧困难地行动,我想更是一种少年气。

古今少年或许相通,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曾把这种少年气称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为一名曾经的考古学专业从业者,我无意于讨论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薪资水平、工作强度。

人的一生有很多种选择,有选择意味着可以去改变,讨论四五年、七八年以后的事情,现在为时尚早。

不过,我倒是希望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钟芳蓉和王勃身上那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少年气。

所谓教育的目的,除了古代的「学而优则仕」,除了当代的「当大官赚大钱」,毕竟也需要呵护青年人的灵魂,保留一些他们最纯真的少年气。

这也是鲁迅先生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由是, 尊重钟芳蓉的选择,stop judging, 或许便是我们这些看客最体面的做法。

关于学习考古的体验,请移步我的回答




           

相关话题

  高考完报志愿该有怎样的视野和眼界? 
  男子卧底天津重点小学配餐公司,称「厨房脏的像厕所粪坑」,该如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女孩穿露腿裤坐地铁被同车厢老人教育「以后不要这样穿难看死了」 ,老人的做法合理吗? 
  如何看待在大学的社交? 
  为什么有很多理工科高校被评价缺乏人文气息? 
  如何看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某学院同学集体去举报某位任教老师? 
  如何看待高考期间大叔骑车强闯禁行路段,称「要讲道理,高考跟我有什么关系」?全社会护航高考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做大类资产配置,该注意哪些风险? 
  我低分现在报宁波工程学院可以捡漏吗? 
  当孩子大声指出公交车上有人行窃时,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尺素汉服店主称其汉服店因店主欣赏肖战被恶意退货至闭店?
下一个讨论
现在开始写网文还有「钱途」吗?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