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居正这样一个贤臣最后被抄家到底错在了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用脑子大概地想了一下,好像权臣大都没有好下场。

吕不韦是秦庄襄王最信任的权臣,秦始皇的仲父,被逼自杀。

李斯算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大臣,被车裂。

诛灭诸吕的权臣周勃,后来做了丞相权倾朝野,晚年被诬早饭,饱受牢狱之灾

平叛七王之乱的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为汉景帝出谋划策的老师晁错,被腰斩。

位高权重的张汤,被逼自杀。

大将军霍光,尽心辅佐汉宣帝,还有拥立之功,族灭。

权臣王莽,脑袋被当作纪念品将近两百年。

汉元帝时期的权臣,石显在汉元帝死后被弹劾治罪,病死回想路上。

唐朝长孙无忌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被逼自缢死。

至于朱元璋朝人头滚滚自不必多言,

还有保住大明江山的权臣于谦,被斩决

清初的多尔衮,鳌拜,和珅,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这个名单还能列很长,简而言之,只要是权臣,也就是在某几年权势中天,位极人臣,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王猛,诸葛亮,这些在任上病死,而后国家不就灭亡的,还能得到国家认可。

另一种就是如司马懿,曹操一样篡权的。

此外还有一种权臣,本质上不能算权臣,只能算是高级私人秘书,还是大都下场尚好,譬如所谓白衣卿相的李密,清朝的张廷玉。

总而言之吧,既有权有有名的权臣很难有善终。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帝制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权臣有了帝王一般的权威,那么必定会被清算。如果不被清算,就会起到一个很坏的示范效应,后来的臣子都会想方设法跟皇帝分权力,如此帝制就会名存实亡。因此,无论权臣功绩如何,是否谋反,必须让权臣没有好下场,这才能杜绝大臣试图做权臣,动摇皇权。

但是,从历史来看,朝局混乱,外地入侵,或者皇帝年幼缺少决断的时候,又需要权臣来维系王朝。因此,大多数王朝对权臣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大臣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猜忌权臣大权独揽。

所以王朝的标准做法是:

  1. 在朝局稳定后,务必清除权臣,并将其党羽,家族势力清洗干净。
  2. 如果权臣的确忠诚,在两代之后对其予以表彰,以防王朝危难时无人挺身而出。

因此,诸葛亮,王猛名声还不错的一个原因在于,前秦和蜀汉都未最终统一中国,达到朝局稳固的局面。

由此来看,有没有好下场并非是忠奸或贤佞来断定的。动摇皇权必死,才是有没有好下场的最重要依据。

而最终的问题也在于此,当朝局混乱,沧海横流之际,到底是不顾生死去力挽狂澜,还是为了保命而明哲保身?

我觉得于谦,张居正这种正儿八经考上进士的文人不会不知道权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挺身而出也未必是为了去过过官瘾。极有可能在挺身而出的时候,就已经清楚的明白自己会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往前看看历史自然就能得到这个道理。之所以选择挺身而出,本质上还是把个人安危放置一边,奋不顾身的家国情怀在发挥作用。

现代人可能觉得古人看不透,但是读读于谦的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还觉得权臣看不透,想不明吗?

如果你明知道自己下场会很惨,但却可以扭转乾坤,匡扶宇宙,扶大厦之将倾,你愿不愿意当仁不让,挺身而出?

北宋金人入侵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张邦昌,金人说,他不当皇帝就屠城,才即位,而后“金国退兵之后,邦昌脱下帝袍,去除帝号,他不在正殿办公,自称“臣邦昌”[1],行规步矩,小心谨慎之至,最后迎废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封郡王。”

如此迫不得已又小心谨慎,只因僭越最终不得好死。

于谦在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的情况下拥立郕王为新帝,拱卫京师,拒绝讹诈。当时真的不知道张邦昌不得好死吗?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可是这种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个个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的人奋斗出来的。所以中华文明才能无数次起死回生,焕发更大的活力。

因此,以下场好坏来评判张居正,只能说视野太过于狭隘。大丈夫要做正确的事情,至于个人结果如何,并不是大丈夫应该考虑的。

“丁敏君双眉上扬,厉声道:“死贼秃,你胆敢辱我师门?”长剑向前一送,登时刺瞎了彭莹玉的右眼,跟着剑尖便指在他左眼皮上。”
“彭莹玉哈哈一笑,右眼中鲜血长流,一只左眼却睁得大大的瞪视着她。丁敏君被他瞪得心头发麻,喝到:“你又不是天鹰教的,何必为了白龟寿送命?””
彭莹玉凛然到:“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多少人,一辈子都不懂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所以哪怕是读了许多书也读不懂先贤,只觉得先贤不过是蝇营狗苟之辈。

所以张居正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只要他趟这个浑水就没有好下场。如同诸葛亮,从一开始选择了只有半个荆州的刘备就注定他这辈子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了最后,只不过是大家的选择罢了,并非有什么完全之策。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哪里又有什么完全之策?

有一个回答说张居正做人有些不够注意,有些僭越之处导致其最后下场不好。这种看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我觉得太过于流于表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本身就是强人所难。以千古楷模诸葛亮来说,他其实也加九锡,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享受这个待遇的人有,王莽,曹操,司马懿。

今天还有人比如高晓松,觉得诸葛亮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实际上真要是蜀汉统一中原的话,诸葛亮未必不会篡权。今天的人尚且这么想,那么当时的人又会怎么想。如果最终蜀汉统一天下,诸葛亮死去会不会有人以此要求刘禅抄诸葛亮的家呢?理由也很简单,为什么诸葛亮要接受加九锡?不知道王莽就是这么篡汉的吗?这不就是谋反的证据吗?可以想见,倘使蜀汉政局真的稳固,帝权和相权成了主要矛盾,诸葛亮又哪里会有好下场。之所以诸葛亮声明尚好,无非是狡兔未死,飞鸟未尽罢了。因此所谓僭越,从来都只是借口,无非是政治斗争中惯用的技俩。也就是在一些可大可小的小事情上做文章,鸡蛋里挑骨头来构陷。

倘使僭越真的那么紧要,为何当时不提出规劝?一图君臣和谐?为何要秋后算账?况且以张居正的权势,真要僭越,真要谋国,哪里会在一些小事情上偷偷摸摸,那可是掌管整个国家运作的中枢。

至于某个回答提到的小事如

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把“太岳相公”与“大明天子”相提并论,有僭妄之嫌,张居正却安之若素。


这种事情,无非是张居正工作累了消遣的时候懒得多想。工作狂,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绷着,原本也不足为道。

因此,张居正跟万历之间的恩怨还是要从利益格局来分析,更加能反映其实质。如果从张居正说了什么,少磕了几个头,万历听了谁的谗言,这种琐碎的细节来分析,就会被引到奇怪的地方去。譬如,说一次世界大战都怪塞尔维亚的爱国青年,这个种分析虽然能自圆其说,但肯定不够准确。清算张居正是一个政治事件,所指向的也不仅仅是张居正这个人,更多的是张居正这一党。好比周亚夫,儿子给他做了些陪葬的铠甲,就被诬告为谋反。傻子都知道陪葬的盔甲造不了反,这种事情跟那些盔甲又有什么关系,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不就是这样,一帮嘴炮哥,对于他人的个人品格要求极尽苛刻。

你从朱元璋开始数,明朝的贤臣们有几个得了好死的?

讲实话,当年他就应该丁忧去。

因为看来看去,丁忧是首辅们最好的退路了。


user avatar   chen-mo-yun-c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抖机灵】

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日本民众欢呼雀跃,因为日本从此被纳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列强的第一步。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民众欢呼雀跃,因为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超级经济体的第一步。

然后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最喜欢看的,就是采访一堆白人,然后看他们如何夸日本,并且在酒吧雇佣白人陪酒女来现实面子。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国人开始喜欢,看一堆在中国的白人做节目,然后看他们如何夸中国,并请了一堆白人来做广告。

历史都是一种循环,十几年走了日本七十年的过程,也算不错了嘛。东亚中日韩三个民族,虽然彼此互相嫌弃,但骨子里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对于日本/中国 ,感兴趣有好感的欧美人。只不过,许多我们看到的,已经被做成生意了。


user avatar   hao-kai-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老玩家应该看过一个视频“史诗级猛犸”吧

那个视频大火之后很多主播也跟风玩出了很多“食屎级猛犸”

然而这位猛犸短短一个Ti期间的操作集锦已经可以做一个“史诗级猛犸2.0”

而且背景板里lgd的画面绝对不少

成王败寇论的话,你说了一大堆理由,那你赢了没嘛?你夺冠了没嘛???

理性的讨论

一 赵公子觉得猛犸养怪物,然而决赛几盘猛犸的经济跟敌方一号位起码是五五开,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六四七三开,不论是ts的猛犸还是lgd的猛犸。

人家绝活猛犸的对线能力就是强,你说潮汐马尔斯打某些近战c线上是比猛犸强,可是英雄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英雄本身还有使用者实力的因素.事实就是没有养出怪物阿.


二 赵公子的意思是打推进节奏压制发育。

人家猛犸对线水平强,10分钟打把跳刀就基本成型了,20分钟吃工资都够个魔晶了.你打推进然后没啥控制,推塔被拱进去怎么救嘛?他的猛犸只要有了跳刀魔晶就是高配蝙蝠,还不怕林肯莲花的那种.

虽说有舍有得,猛犸失去的是对线能力,换来的是中期双大哥有buff的极速发育+10几秒一次的强先手+无视魔免的大团控.此外这个英雄基本万金油.虽然r式bp很蠢,但是这个猛犸确实很好地扮演了发动机的角色.

第三 赵公子自己去针对猛犸

无抬手的瞬发控制确实可以针对猛犸,拉比克的举,天怒的沉默,lion小y的变羊等等.第三局我一度觉得只靠他反制猛犸是不是有点走钢丝,一不小心没举到就没了.可是赵公子发挥的很好,甚至逼得这个猛犸出了个林肯.

可是没了拉比克之后,用天怒去反制容错率是不是太低了呢?


我不知道赵公子的回复评论的初衷是什么

可能只是想给真正热爱的dota玩家讲一遍当时他们的心路历程

表达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只是没执行好

同时也希望能打消假赛论,打消傲慢论

但是也表明了一个态度

正如一个评论说的

再给lgd一次机会他们还是不会ban猛犸


对于决策者来说

一个优秀的计划

并不是执行起来精确到分毫的

而是执行相对轻松

容错率较高的


如果lgd五个人都是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们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理想中的情况应该是注意走位不被拱进去

又或者是拱进去了对面也打不过

也可以是拱的一瞬间把他打断留在己方阵地)

如果不是开局0比2被对手掌握三个冠军点

你们可以大胆的去试错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ame肉眼可见的不在状态

莫言除开那把tk也发挥的并不好

剩下的包括小明鞭也都是工具人

很难打出胜决第二把那种四转三毁天灭地大牛的效果


不论到底是几个人参与了bp

这是一个失败的决策

不论是从结果论还是逻辑上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xiong-bang-we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守治疗吧。


user avatar   aus-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相关话题

  从秦到清,但凡杀功臣必使国乱,朱元璋为何能杀的如此“惬意”,动作如此大天下还能安稳? 
  如果你赶上了朱元璋这样的老板,正和元朝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怎么才能避免狡兔死,走狗烹? 
  假如把崇祯换到宋徽宗的位置上会如何? 
  如何评价明末辽东经略熊廷弼?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被清算? 
  怎么收拾明朝中后期的言官比较好? 
  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像如当年明月所说,是看毛文龙不顺眼吗?还是另有原因? 
  朱元璋对待官员这么严厉,甚至苛刻,为什么没有帝逼官反呢? 
  怎么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海瑞“竟然还买了两斤猪肉”的表述被去掉“猪”这个字? 
  《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前一个讨论
东方不败如果采用「青城派屠杀福威镖局」的方法去对付少林武当,会有什么后果?
下一个讨论
国内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教育「大跃进」可能吗?





© 2024-06-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