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9 年 11 月底小米高管大变动:王翔升总裁,卢伟冰、周受资执掌中国区和国际区? 第1页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黎万强黎总两年前的业务调整以后就“下野”了,市场部直接向雷军汇报,就他一个闲云野鹤手里没权,那时候也没见你们感慨啊....怎么现在开始一个时代落幕了,要落幕也是早两年前就落幕了。

把Shou从他熟悉的财务工作里拉出来,放到国际部里应该是有练手实操方向的考虑,狮城全套英式教育下出来的高管,放到国际部也不会水土不服。他要接任是小米的矛。

卢伟冰这个,应该算千里遇伯乐了吧。中国区大佬云集,19年小米逆势抱头蹲防。20年要做防守反击了,卢伟冰要做小米最坚固的那个盾,且不说行不行,就当下的小米能当盾牌的也只有他了。(只见那卢伟冰脱下皮鞋,亮出脚心,左脚“反复”二字,右脚“米金”二字,众人惊呼:竟然是“反米复金”!)

还是我一直以为的观点:小米身上的互联网企业印记太深了,然而经济基础是硬件,所以早期的互联网精英们肯定要释放权力给硬件精英。

当然斌总王总和川总三位依旧是小米真正的顶梁柱。雷军要顾及的地方太多了,小米属于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他在找新的风口。

至于以上的决策有没有作用,肯定是有,但是努力也肯定不是小米一家在努力,vivo都知道重做UI了,ovm三家都被逼的没办法了。



最后我要吹一下黎总,小米网,MIUI和参与感这些在2010年的互联网中古时代可以说是一剂炸开骑兵盔甲的炸药了吧,他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尽管陷进了一些小坑,但也让小米赶上大势得以顺势而为,如今大势已去,战场厮杀,黎总这个开路者继续在小米的确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黎总现在可以继续做他想要做的事了。


user avatar   qing-cong-nian-shao-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王翔由国际部总裁升任集团总裁,这是明显的晋升,今年是国际部托起了小米的底。

如果照着中国市场一季度就下降三分之一销量这么搞,那小米不死也得脱层皮,所幸国际部争气。对王翔来说,国际部总裁和集团总裁职能类似,只是管理的区域不同,这样不用担心水土不服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优势。

2.周受资执掌国际区。周受资之前是cfo,但小米集团的现状想必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说实话并不是很理想,股票也在一直下跌,但周受资本人是非常有才能的。

雷总考虑的很全面,既然周受资在“参谋部”干了这么长时间,无功无过,那索性让他去国际部,去“一线”(国际部最近很火热,印度市场面临新晋realme的进攻,欧洲正努力开拓新市场,算是一线战场了)发挥能力。

一石二鸟,国际部的王翔就能回来了。

3.卢伟冰任中国区总裁,这个任命很有意思。

卢伟冰一直在网络上很活跃,这恰恰符合小米的价值观,因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且小米的消费者们偏年轻化,卢总更适合和消费者们打成一片。

卢伟冰的造梗能力也十分强大,仅次于雷军。例如被叫做“卢十瓦”等,而且还经常口放狂言,说友商怎样怎样,总体来说热度很高。

前段时间我看到过一条微博评论,说花粉也很喜欢看卢伟冰微博,因为卢伟冰“整天说自己家的产品多好多好,经常发自己又参加了什么大会,衬托出自己多么有身份,还总是怒怼友商,但转眼又被打脸”

我当时看到这评论简直笑死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太形象了。

当然,卢总这一年领导红米稳住了基本盘,算是大功臣了,能力非常棒,所以升职也理所当然。

还有一个就是,我觉得卢伟冰在某些性格上有些像雷军。雷总有时候就挺放飞自我的,例如“干翻华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等一系列手机圈的梗,不知道是卢总有意向雷军学习,还是他本来性格就这样?

这恰恰说明了雷军广阔的胸襟。当手下的某个人各方面很像你,能力也厉害,你会怎么办?

1.给他晋升,勇于放权。

2.打压,怕功高震主。

雷军选择了第一种。

4.黎万强离职,这其实不算很突然,因为他很长时间就已经若即若离了。但话说回来,他毕竟是元老级人物,消费者们可能不太认识他,但他在互联网从业者里面影响力很大。

这应该是他自己要走的,算是功成身退。他早几年就想走了,但当时小米还不稳,他走了恐怕对小米有反噬作用,所以雷军挽留了他。

现在2019了,一个是黎万强在小米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他实际干的活很少了;另一个是小米也要加快阶层流动和人才晋升,高层不能总是那一帮元老,要有新鲜血液,否则对新人不友好。

权衡之下,阿黎离职就很理所当然了。

5.5G前夕,2020年前夕变更了任职,这对小米来说意义重大。今年雷军当了一年中国区总裁,因为小米今年要改革,要梳理产品线。现在产品线梳理完毕,小米的阵痛期过去了。

现在小米高管任职变动,相当于给小米这台赛车换好车轮、加满燃油,只等启动了。

明年,小米必有大动作。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keji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fu-yin-fl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小米副总裁常程因个人原因离职? 
  如何评价红米4取消ID无边框的行为? 
  互联网公司用什么品牌的手机少? 
  有哪些像以下条件的手机? 
  小米MIUI、华为EMUI等国产安卓系统的更新策略有什么优劣,你更喜欢哪些? 
  是先买MIX2S还是等小米7比较好? 
  为什么小米如今的旗舰机依然在发烫,而用相同处理器的其他机型却不会? 
  小米 CC9 Pro 实际体验如何?值得购买吗? 
  腾讯QQ图标一直在基于企鹅变化,到现在的版本为什么没有笑脸了,甚至脸也没了? 
  如何评价雷军称小米11是最好看的小米手机,你觉得好看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工贼,却没有资本贼呢?
下一个讨论
周杰伦的夜曲为什么评价那么高?不谈情怀求专业人士解答?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