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教育部官宣 2020 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关注到三个小问题:

1、社科专业的不确定性地位

文件中提到:

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但举例的几个学科全是人文专业的历史,哲学和古文字学,因此社科专业到底会不会参与到强基计划,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来看,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就是人文的分量压倒社科。

类似的,文史哲专业,文学不提,提古文字学,也许文学并没有被视为是一个基础学科?也许中国并不紧缺文学人才?

2、高考成绩占主导的录取导向明显不利于非高考专业的选拔

目前来看,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成绩中占据了至少85%的比例,这是一个明确的导向——对于考生而言,最有效率的决策就是参加和高考科目相辅相成的强基专业选拔,这样便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兼顾高考和强基计划。那么哪些专业可以兼顾呢?看看举例的重点专业:

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

明显的,马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政治哲学之外的哲学是一个不怎么能兼顾的专业,因此可以明显看出来,哲学专业强基计划选拔的导向是哪一类的哲学。至于社科专业就更不提了,几乎没有任何兼顾的可能性,更别提破格录取了。

3、人文社科专业破格录取程序模糊性

目前来看,破格录取程序对人文社科专业相当不友好,原因无它:人文社科专业缺乏有公信力的,社会普遍接受的度量方式。理工科专业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而新概念作文大赛早就已经是昨日黄花,也许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无论如何,人文专业好歹还有文章发表,作文竞赛,电视节目等等度量方式,社科专业有什么可以破格录取的度量方式?之前还有论文勉强可以一提(当然这也是导致自主招生学术腐败的重灾区),但现在教育部明确提出,论文已经不适用于考核:

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除了论文,我实在想不出社科专业还有什么度量手段能符合破格录取的要求——当然,也许未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手段出台,但目前破格录取的导向,已经几乎可以说将社科专业排除在外。

综上,目前来看,我理解强基计划未来一个可能的发展结果就是和高考相关的基础专业在强基计划中的繁荣。而这个结果背后,是大量社科专业和少数人文专业在强基计划中的边缘化,因为它们先天基因里就没有和高考相相成的功能。

自主招生政策在执行上的确充满了问题,但它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弥补高考制度在人才培养上的缺陷。如今的强基计划的导向不是弥补高考制度的缺陷,而是在高考制度基础上进行有侧重性的选拔,实际上反而是对高考制度及其缺陷的进一步强化。高考的公平性最终还是压倒了一切,这也许就是时代的选择吧。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主招生(2003-2019),享年17岁。从开展之初,自主招生就陷入了一轮一轮的争议中,争议在近两年来达到顶峰,前有2018年苏小妹声称试卷被掉包,结果被发现其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论文发表属于抄袭——

后有蒋方舟在微博和人互怼自曝获得清华自主招生被质疑——

以上种种,将自主招生的公信力降至史上最低点。直觉上,自主招生必定会倾向于那些教育资源比较富余的家庭,本身已经会造成教育的不平衡。如果倾向富裕家庭却只能招来能力更差的学生,那自主招生就更加一无是处了。

那么,自主招生到底招收到了一些什么样的学生,这些学生表现如何?我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分析。

【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研究总体为北京市行政范围内所有教育部直属、其他中央部委或北京市所属非民办大学中的2006级和2008级学生(即2006年或者2008年高考,此时自主招生已经全面开展)。利用北京市教委提供的2006级和2008级在校学生学籍数据库作为抽样框,样本规模为5100名学生,问卷回答4771人,去除关键问题没有回答的样本后还剩4749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调查是分层抽样的,其中清华北大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占总样本30%左右。

问卷包括这样的问题:

根据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确定在这批学生中一共包括470人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了优惠政策,占这些学生的十分之一,在各个分层分布如下:

一,获得自主招生的学生的学业表现如何?

在问卷中我们抽取了三个可以衡量学业水平的变量,分别是

1,在班级中的排名百分位,接近1表示靠前,接近0表示靠后。

2,在六级考试中的分数,用原始分数除以100表示。

3,是否在大学期间获得荣誉和奖励。

首先分析上式中的 ,即自主招生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否显著,结果如下:

上图的解释是这样的,对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来说,其中获得自主招生的学生比起非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名次百分位要高5.6,六级考试成绩高19分,获奖概率高10%,三个结果都是在1%水平上显著的。

事实上这个结果有许多研究都已经发现了,比如十年前的这个新闻就收集了一些高校的分析:

但这个分析其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自主招生本身就是高校收揽人才的一种手段,通过给予优秀学生一定的优惠,防止他们报考其他高校。近些年来还能看到很多新闻,比如某某省的状元早已获得某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对这些学生来说,自主招生属于双保险,或者锦上添花。在这个背景下,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业表现好于非自主招生学生,并不奇怪

为了处理上面的问题,我们将回归式修改如下:

与前面一个式子相比,控制了来源省和高考分数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控制个人的能力,观察到更纯粹的自主招生的效应。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如果 是自主招生的效应,那么就是高考分数的效应,将两者比较,可以对比「通过自主招生」和「在当地高考多一分」在学业表现上的影响差异,结果如下:

以上三张图分别表示班级名次、六级考试、奖励荣誉三个方面学业表现的自主招生和高考分数的效果,不难发现三个结果:

1,自主招生的效应比第一张图略低一些,但仍然是显著的。

2,自主招生的效果和高考相比非常之大,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同学校专业、同来源省的基础上,在学业表现上约等于高考分数高60分的普通考生。图上看起来比较接近,是因为我已经把高考分数除了100,否则看起来会完全不能比较。

3,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分数的含金量」,不同省的高考分数每高一分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上海、江苏、河北等地的「分数含金量」更高。

因此,总体上来看,通过了自主招生的考生,即使控制了学校、专业、来源、考分,在学业表现上也显著好于普通学生。

但接下来就遇到了第三个问题,我们在样本里面包括了清华北大人大、其他985/211、其他学校,这三个档次的学校(可能有人会说清华北大和人大不是一个档次,这个见仁见智,主要问题是人大单独拿出来样本太小了),在这三个档次的学校的考生质量和自主招生学生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三个档次的学校中,获得自主招生和学业表现的相关性如何呢?

仍然使用上面的回归式,但将学校分成三类分别回归,可以得到下图:

可以看到,在三类学校中,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表现差距是不一样的,在清华北大和人大,获得了自主招生的学生要显著好于普通学生。但在其他985和211,这个效应就消失了,只在六级考分中90%的水平上显著;在其他普通高校,两者更加没有差别。

因此,「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业表现好于普通学生」这个判断,似乎只在最好的学校存在,在顶端之外,自主招生学生并没有呈现出更好的表现。

问题在这里还没有结束,在同样使用了本数据的《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2015)》(李路路,2015)和《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吴晓刚 李忠路,2017)中,两位作者将获得自主招生的学生分为「掐尖录取生」和「破格录取生」,后者指的是高考分数低于高校在当地文科和理科录取分数的学生,即高考分数不到录取分数线,但由于有自主招生,还是被录取了。

两位作者都发现,即使是分数低于录取分数线的「破格录取生」,在学业表现上还是好于在录取分数线上的普通考生,这点与我们之前的结果类似,自主招生约等于高考分数高60分。

但当作者进一步控制学生家庭个人差异后,这个效应就消失了——

作者认为,这个结果说明自主招生虽然提高了学生学业质量,但是是通过吸纳家庭状况更好的学生获得的。可以这么理解——在录取线边缘的富裕家庭学生,由于获得了自主招生的保险,更容易在发挥失常时挤出那些相对贫穷的没有获得自主招生的学生。但富裕学生更好的学业表现,是由其更好的家庭背景带来的。

这个判断至少有一半是对的——自主招生学生在家庭情况上确实远好于普通高考生,见下表——

可以看到,获得了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在父母教育年限、父母是高管、父母务农以及其他家庭文化资本上都有显著差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年收入,自主招生考生在家庭年收入上比普通学生高出53%。

那么,上面两篇文献的另一半结果——控制了家庭背景后,自主招生的学业表现和普通学生就没有显著差异了——是否有说服力呢?

我们注意到,这两位作者实际上都错误地控制了哑变量。首先,作者分别控制了专业哑变量和学校哑变量,即「物理系」是一个0-1变量,「清华大学」是另一个0-1变量。这个控制方法的前提是每个学校中每个专业的排序是大致相等的,但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的物理系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物理系在校内的排名是完全不一样的,正确的控制方法是将学校和专业组合在一起变为一个哑变量。另外,作者分别控制了省份哑变量和标准化高考分数,也是同样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将连续的高考分数和省份哑变量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数值。最后,正如我们上面的分析,除了清华北大和人大,其他学校的自主招生质量本来就没有更好,这也降低了结果的显著性,我们可以把清华北大人大三所学校拿出来专门进行分析。

在修改了上面的结果后,我们在清华、北大、人大中纳入上表中所有家庭背景变量重新计算,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与前两位作者的结果不同,即使控制了家庭背景变量,自主招生对名次和获奖概率的效应仍然没有消失,只有六级分数的效应消失了。这个结果说明,在北大、清华、人大的自主招生学生,的确在学业表现上优于同样背景(学校专业来源考分家庭情况)的普通学生,对这些学校来说,自主招生的确纳入了更优秀的学生。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的效应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

1,对北大、清华、人大这个级别的高校来说,自主招生有助于他们锁定更好的考生,这些考生在学业上的表现和普通考生之间的差距,与高考分数差60分的两个普通考生之间的差距相当。

2,自主招生的确会招入家庭背景更好,更富裕的学生,但这些学生更好的学业表现并非来自于他们的家庭背景。

3,在清华北大和人大之下的高校,自主招生没有呈现出比同分数高考生更好的学业表现。


那么,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可以从两者的差异开始说起。

「强基计划」的考核发生在高考后,自主招生发生在高考前,按照文件理解,在高考结束后,拥有「强基计划」名额的高校专业会按照名额的一定倍数,从高考投档名单从高到低划线,并组织第二次考核。将高考成绩、考核成绩和高校给予每个学生的综合评分加权后,得到最后分数,予以从高到低录取。

这个过程,其实我们已经很熟悉了,那就是考研复试。考研初试决定复试名单,导师根据你的科研背景、面试情况来决定是否招你读研究生,对于总分750分的高考来说,相当于在考完高考之后会再有一个总分为112.5的面试+背景考核成绩。

这个过程加上不许转专业以及硕博连读等规则的限制,「强基计划」实际上是来了一次从本科一年级开始的「本硕博连读」。这个过程肯定会吸引更多对基础学科感兴趣且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连续培养也有助于这些学生尽早进入科研轨道。当然,这些学生必须有些家底,本硕博连读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学校来说,自主招生的取消和「强基计划」的出现,是对当前下方的高校自主性的一次回收。用自主招生对优秀生源的全专业掐尖不再可行,只能通过打造更好的「强基计划」相关专业吸引力的方法来吸引原本可以用自主招生手段达到双保险的奥赛学生,这对基础学科优秀的文理高校相对有利。另外,一部分较为富裕且不参与奥赛的学生少了自主招生这一道保险,除了硬拼高考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但对于录取结果来说,我个人认为在顶尖高校不会有很大区别,自主招生之所以有相当于60分高考的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放松了复习导致的,既然能在高校表现更好,为什么不相信自己能在高考中表现更好呢?在顶尖高校以下,则会有一部分滥竽充数的自主招生学生被高考生淘汰,。至于一些学科竞赛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在所有强基专业中失去优势。毕竟,这还是一个透明的平台,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前面的:

1、现在绝大部分基础学科的所有学生都允许自由转专业,大部分同学本科的时候也没有转。况且新政策只是参加『强基计划』的同学不允许转而已,又不是所有学生都不允许转。

2、小语种等提前批专业,几十年一以贯之不允许转专业,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

3、『强基计划』本来就是优惠政策,总要有点付出的,不能什么好事都自己占了。

4、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强基计划优惠力度不如自主招生,且不说文件明确说明极为优秀的学生可以降到一本线录取,高考成绩只占85%的优惠大家觉得少吗?

高考满分750,按高考占85%算的话,强基计划满分132分——

拿到一半的分都有60+了,自主招生有几个能拿到60以上的加分?明显强基计划优惠力度大太多了。


高中时参加北大夏令营,老师问我想去哪个,我跟老师说想去天文营。

那时候是真的很喜欢天文,也觉得自己大概会搞一辈子天文吧。在天文营的几天,遇到了很多搞天文竞赛的小伙伴,也接触到了很多天文知识。

当时笔试全都是天体物理的各种计算和推导(大概是我物理学最好的一个模块了),面试是大家一起讨论“人类该不该探测外星人”,我一直记到现在。

由于夏令营和自招挂钩,天文系自招标准要低于北大自招标准。如果获得优秀营员(三分之一左右同学可获得),可以获得北大自招资格,当时带队老师跟我们讲,如果北大自招分数线330,天文系可能会降到300分,而且还免面试。不过我最后没有参加自招,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执行情况。

我由于晕车加上身体不舒服,那几天全程跟在带队老师身边。我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同学都来问过带队老师可不可以自招选别的专业、可不可以高考后选别的专业、可不可以大学进了天文系再选别的专业,实在不行的话,可不可以从天文系转到物理学院别的专业……

老师最开始还很耐心跟大家解释政策和规则,会跟大家讲天文系挺好的,到后来,大家越问越触及老师的底线,很多同学真的就是毫不掩饰地将这次天文夏令营当作一个进入北大的捷径和跳板,自己高中还没上够一半,就摆出一副一只脚已经踏入北大、恨不得赶紧转专业摆脱“天文”两个字的姿态……(当然,回答全部是否,只要通过天文系自招,哪怕你考了省状元,只要来北大就只能去天文系,且不能转专业。这也是老师原话,具体执行层面我也不清楚)。

老师很沉重地跟我讲,我们天文营招生简章第一条就写那么清楚,热爱天文、喜欢天文,如果你不喜欢天文,为什么要报名呢?我们花这么多钱带大家去参观博物馆,请专家给大家讲座,给大家自招这么优厚的待遇,就是为了招收到真正喜欢和热爱天文的学生,而不是为了给投机取巧者一个更低的捷径进入北大。她跟我私下说,那些明确表示想把天文系作为跳板的同学,无论笔试面试成绩怎么样,老师们考虑优秀营员也会很慎重的(夏令营人不是很多,老师能认个七七八八)。

老师也讲过,如果夏令营的严苛条件(不能转专业)能够逼退那些不热爱这个专业的同学,看起来他们是吃亏了,但实际上他们占大便宜了。要是真正占这个便宜进了大学,那他们真正痛苦的日子才开始。

当然,最后我虽然获得了天文系的自招资格,但也没参加。高考后天文系在我省无单独指标,我的分数又不够物院,我也就跟天文彻底无关了。


专业本来就是应该凭兴趣来选的,而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捷径和跳板。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强基计划”一听名字就是为了扶持基础学科设置的捷径(相对于纯高考生而言),既然自己走了捷径,那就必须有所付出。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价码的,总不能好事都让自己占了。如果想选别的专业,那就高考多考几分,骨气硬一点别占用强基计划指标。

如果自己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就别抱怨不能转专业。

就这么简单。


我觉得正面影响要远大于负面影响,可能迫使高中生不得不把专业问题看得更慎重。多少高中为了增加几个清华北大名额,会忽悠学生,『进了大学再转专业啊』『大学学什么专业无所谓的』之类的话,多少高中生自己何尝不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报专业的。

我觉得强基计划也会筛选出更有兴趣、有能力、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学进入基础学科。这个计划就是给那些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有勇气『一条道走到黑』的同学的捷径,没这个勇气和热爱程度,您也别眼红人家。

别人占了优惠,不代表你就吃亏了,毕竟你可以随便选专业不是?毕竟等基础学科的同学没funding真的需要靠爱发电的时候,您也没这份爱来发电不是?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白了,就是比如吉大化学系唐敖庆班,吉林省录取线是670,直接签了合同就降分15%,也就是570。


570就能上唐敖庆班,还直博?靠的,有没有搞错。只要签了合同,570的把669的给顶了?嗯?然后就能发展我国的化学了?


仙门招徒竟然不看灵根,完全凑数。这样的仙门就不是仙门,是少林寺。不读也罢,不读也罢。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还只是一个政策方向,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

所以只能粗略地做个判断,这个政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为国家的部分缺少人才的基础学科领域培养人才,类似于国防生和定向生。

但是,在描述就业方面又很模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只负责招生和培养,却不负责解决就业,更不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就业岗位,那估计会去学的人就很少了。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中科院还在筹备国科大的时候,听起来也是各种宏大叙事,激动人心,什么也是讲究小班制,导师制,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跟顶级学者院士学习,毕业直接对接最顶级科研院所继续搞研究。

后来呢?


其实,我们高等教育的问题,表面看起来都在吐槽各种本科生培养计划不完美,但最关键的点在于毕业后的出路问题。

你只是闷头培养基础科研人才,却不改善科研人员的地位和待遇问题,谁会愿意去读?读完出去当千老吗?

这个政策,又加了个不准转专业的限制。在本科毕业后,也只是说会在公派留学,保研上给予优待,但这种优待都是一个有弹性的东西,是模糊的,不确定的。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又有多少人愿意去赌一把?

这就相当于公司不愿意给一个优秀员工较高的起薪,而是跟员工说,你先跳槽来我们公司,只要你干得好,工资涨三倍都行。

有多少人会相信这种不落到实处的承诺呢?

所以,加强培养基础科研人才,最重要的不在于你怎么筛选,怎么培养,最重要的是出路问题,如果你承诺,只要在读期间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就可以保证在几大科研院所拿到编制offer,年薪不低于XX万,我相信肯定会有人愿意去读的,毕竟热爱基础学科的人还是不少的,只不过许多人都是为生活所迫而已。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天坑专业研究生生源问题。同时也捎带上几个难就业的文科专业。高校论文大户,生化环材专业会普遍进入该计划,并推行所谓“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政策。

很多人都从高考的角度来谈。其实政策制定者(也就是各个高校的高层)其实并不会太考虑这一点。因为高校的绩效很大程度上都是看研究成果。最硬的数据就是各个基础学科发表的论文水平,各个高校拼的刺刀见红。而这些论文主要是研究生在一线做出来的。搞好本科教学属于政治正确,但是没啥量化成果的这种事情。

强基计划主要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1、砖工水平下降问题。最近几年来伴随生化环材学科研究生扩招而来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开放外校保研后,一些中流985院校连自己的本科生都难以留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没听过的学校考来的”(某教授语)。这些专业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生源真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2、砖工脱坑问题。即使在相对稳定的本科阶段,也有相当多数的人,面对新兴行业高一个数量级的工资水平,赶紧转专业走人,或是大三就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这也解释了同样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信息科学为什么没有进这个计划,因为IT专业本身火爆。

再加上,这些都是体力密集型专业,特别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师生关系特别紧张。屡屡传出研究生自杀新闻难道基本不都是所谓强基计划内的学科吗?

在这个信息通透的时代,什么“二十一世纪专业”的牛皮很快吹破。你百度一下某些专业,排第一位的就是知乎的劝退吐槽。但是高校不能放弃生化为代表的学科,因为主要靠这些学科刷SCI论文数据。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尝试玩过的花招有基地班,大类招生,提前批等等。现在这个“强基计划”不过是集成了之前这些手段,同时吸取了学科竞赛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纷纷换专业这个教训,进而要更胜一筹:一锤子买卖,直接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尽量保障学生不换专业不转行,保障廉价劳动力贡献至少五年青春在所谓实验室。


参考:

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合中考不能复读,高中/职业学校 6:4的强制比例的政策来理解

现在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回到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基础上

为国家利益服务当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是为国家利益服务是否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呢?

冷门专业之所以冷门,缺乏需求,待遇低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以我国现在的混合经济体制来看,教育改革是照顾到了国家的利益,但是按你这个政策培养出来的毕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收入微薄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user avatar   nan-gua-zhu-aa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个广告

文理基础哪家强,清华隔壁选北大


2020.10.7 update

看了树洞里很多强基计划进来的学弟的吐槽之后的更新

目前我对强基计划的评价:没有招到国家真正需要的学生,只是成为了进入高校的一条路罢了。

我一直认为基础理科学科需要的人才是高考筛选不出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天赋、热情、支持;而在某些省份,高分理科考生的区分度只在语文学科上,数理化生英基本都能接近满分。目前强基计划要求85%的高考成绩只不过是针对民间对于自主招生舆论的一种妥协罢了;清北还好,有银牌破格入围,但是其他很多高校是没有那么多银牌去申请破格的。

我觉得较为理想的状态是提高竞赛的筛选力度、规范程度。只不过目前五大竞赛的规范程度远比不上高考。

而且强基计划的高校培养方案说的很好听,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以北大为例子,强基生在该学科上的基础是绝对比不上国家集训队保送的学生,那么大学培养的重心肯定放在保送生上。强基生只不过是一群被强行限定在一条跑道上的陪跑者罢了。



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简单地说,就是基础但是不热门的专业被国家拉了一把。像经管、计算机之类的国家不用专门提出也有一大堆的人选择。把优秀的学生投入到这些基础文理学科当中,对基础学科的发展肯定非常有利。但是国家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这些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什么需要国家专门拉一把?

环化生材四个大坑,基础学科占2个,数学物理难度劝退。数学还可以搞金融数学等。历史、哲学、古文字、化学、生物,这基础学科学成之后,就业待遇方面和当下热门计算机、经管之流完全不能比。如何让原本就优秀的同学接受毕业之后待遇不如一个当初选热门专业的人?

特别是,文件中提到,原则上不允许强基计划的人转专业,明摆着怕你们离开基础学科。

国家想要留住基础学科的人才,最最关键的就是提高科研人才的待遇。过着996的生活、拿着为爱发电的工资,还真比不上过着996的生活、拿着卖命钱的码农。你让一个顶级高校化学毕业生一个月拿6000R,真的大丈夫吗?同等级别高校计算机毕业生白菜价都上万。待遇上不去,就指望考生为爱发电,投入到XXX建设当中。

就这样,寒门学子去选择这些专业,难免要考虑一下日后的就业情况。所以这些计划还是让家底殷实,能把热情点燃数十年的人去选择吧。寒门学子还是卖命计算机吧,或者寒门学子的下一代就有机会参加强基计划了呢。

在工作心理学当中,有一个公平理论。说的是人们会把自己的投入产出比和其他人投入产出比相比较,如果低了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为爱发电能发几年?

把养留学生的钱给基础学科的学生岂不是更好?

再次强调,永远不要希望优秀的学生为爱发电。谈不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是凭什么他们就要投身基础学科而不顾自身经济利益,让某些人在电脑前敲着键盘散布“读书无用论”?我心疼他们学了那么久的基础学科,建设了国家的基础学科,收入还比不过收割韭菜的孙某。真的,有时候听到我村里人说“xx家的儿子,xx重点大学化学毕业出来,一个月才5000元”就难受。

现在取消了自主招生的后果就是,所有非裸分的方式只能就读规定的专业而且不能转。摆明了国家要把优秀生源往基础学科引导。那就要做好日后的就业时候的工作。

等等,某些工科学校的哲学、历史、古文字学咋办?

这些基础学科越看越像国家要扶贫某北(狗头)


教育的重复性不会因为几份文件的出台就改变。

在浙江的“三位一体”,在上海的“博雅计划”,之前的“自主招生”,现在的“强基计划”,都只是加强版的高考罢了,受益的永远是竞赛生、面向的也永远是竞赛生。各种计划只是变了一个名字。当下的自主招生有缺陷(被曝光各种舞弊现象),修修补补已经过于复杂,不如重新出台一种计划。

这次的强基计划更像是三位一体的削弱版(对竞赛生而言)。

三位一体要求60%的高考,30%的校考,10%的学考。

强基计划要求85%的高考,15%的校考。(我确信越是顶级的大学,高考比例越接近85%)

校考,说白了就是一次竞赛考试。难度就是联赛的初赛水平。

浙江的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火箭班之流,几乎都是学竞赛的。杭二学军镇海学竞赛是为了保送和自招,其他是为了三位一体。

不要觉得综合评价就是对竞赛生的不利。这种综合评价是推动竞赛发展最好的方式。综合评价降低了原来自主招生的门槛,给了中端竞赛生一条出路(铜牌省一省二),让冲刺金牌、省队失败的人有了一个比较好的退路。对于学过某科竞赛的学生来说,校考拿高分、接近满分完全不是问题,而没学过竞赛的人而言,拿到及格分都很困难。

强基计划不会取消竞赛生的优势,它是全民竞赛的标志。它附带了一种效果,可以让一个人学习多门竞赛,但是并不深入,算是一种竞赛层面的通识教育。

顶级高校对于高考分数的重视程度没有那么高,因此对于校考的筛选肯定极为重视。

(至于为什么不重视高考分数。因为全省前500的分数差距主要在语文。而高中所有学科对于大学来说,最没有存在感的学科就是语文)

而在我参加三位一体的时候,我注意到,大家的高考得分都集中在670~690。也就是说,高考得分区别不大,分差在20分的样子。

那么折算一下,20/750*85=2.27分。2分的差距在15%的校考当中,竞赛生可以轻轻松松超越纯高考生。

大家再联合最近的选考制度。选考在浙江能考两次,我没看其他省份的选考制度,如果也是两次的话,那么第一次的成绩在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中肯定是很重要的一环。

再看看浙江的三位一体是怎么弄得。一般第一次选考435能入围北大清华的B级别或P级别,如果再有省一会给A级别或A+。



我以理科学生举例子。语数外物化生,以下按照满分100分计分。录取方式就简单划分一下。

1、数理化生信其中一科达到满分,举例国家集训队成员。

2、数理化生多科达到80分或者一科90分其他科目70分,举例综合评价。

3、语数外物化生都达到60分,举例高考裸分。

70分是初赛水平。

一般而言,强省省二有80分的水平,弱省省一80分水平。

银牌算是90分。铜牌85分

以上一段是胡扯了一番,非常粗浅地说明了保送、强基(综合评价)、高考之间的区别。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清北每个暑假的综合营、学科营。

北大推出的哲学营、考古营、历史营已经有抓文科学科的趋势。

那么在文科学生缺乏竞赛的情况下,文科的入围条件或许会参考各种大学举办的学科营。虽然文件中也提到,不允许夏令营、冬令营与强基计划挂钩,但是入围条件是宽泛的,怎么可能不考虑到这些“营”的影响?不会完全挂钩(例如优秀营员直接入围),但是优秀营员肯定会被优先考虑入围。

我随意百度了一下,发现清北浙交复都是有各种“营”的存在。这些“营”或许会成为强基计划的一个关键。

之前我参加清华的综合营的时候,最后的结果会被加入到清华三位一体等级评定当中。

因为入围与否不在单纯的参考竞赛的成绩,也就是说你可以利用其他的成绩来证明“你有能力被录取”,像一模二模、清华的thussat等考试。当你报名强基计划的时候,考试可能需要提交:第一次选考的成绩、高三期末考、一模、二模、三模、竞赛成绩、各类证书。

所以入围条件=高考成绩+各式各样的模拟考成绩+竞赛成绩+学科营成绩+其他特别的成就(出书?)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考定终身”现象的发生,尽力避免优秀的学生因为高考失误而失去机会,又可以使得高校有一定的自主权。

于是在这个时候,高中的背景变得比较重要。假如你是超级中学出身,你就更有可能入围。因为超级中学的模拟考的含金量更多。例如浙江有五校联盟(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市第一中学、宁波效实中学),这场模拟考的成绩就非常具有证明力。而且超级中学也可以算是你能力的一种简单背书。


第一次强基落幕,总结一下,仅仅以清北的强基为例子。

之前的模考、各种营的成绩有效,体现在给出的强基等级上。

比如清华依然会给出不同的评定,优秀评定会直接把笔试给满分。

北大也是类似的操作。

目前强基出现的问题就是,招不到国家想要的人。

国家想要志存高远的研究员,可惜很多人只是想通过强基上名校而已,真正热爱这个学科的人,因为参加了某些毫无用处的学科竞赛导致没时间复习高考的原因,没能入围。

现在的问题就是,由于报名人数过多,导致了入围分数线很高。

客观上导致了一部分中端竞赛生(铜牌省一),由于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高考准备,导致分数不如意没能入围。


user avatar   xue-ye-ni-liu-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人大附中某实验班今年有9人被清华计算机系录取? 
  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的学生放到外面的考试大省参加高考是什么水平的? 
  为什么教育部门取消了 临床医学本科的 成人自考?于是也断绝社会上有志于此的医师资格证的权利? 
  江苏高考查完分什么感觉? 
  如何看待苟晶在7月3日晚间的直播中做出的回应:就算我夸大其词,你们又有什么损失呢?我又没请你们来?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建议高考实行双考双筛制,「第二次考试可以让学生选择性考试」? 
  如何看待高考前夕赣州四中校长疑似抑郁症跳楼身亡? 
  就山东大学表示无法破格录取白湘菱一事,大家对澎湃新闻有何看法? 
  我家庭很不好,极度的重男轻女,从小被各种暴力,冷暴力对待,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坚持参加高考?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前一个讨论
NBA 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因直升机坠毁意外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下一个讨论
知乎故事大赛: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亲身经历?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