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两名中国游客在冰岛意外身亡,遗体在景点「飞机残骸」附近被发现,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估计是遇上暴风雪恶劣天气了。暴风雪时实际气温并不一定很低,但大风带来的体感温度降低往往是很致命的。

作为一个南方人,一开始我是没有“体感温度”这一概念的,以为实际温度多少就是多少。

直到我来北方后,有一天气温不算低,-8℃,但风贼大。我却没意识到这有啥问题,穿得跟平常一样出门了。

于是,十分钟后,我成功的冻成了一个面瘫。

到学校后查了查天气预报,当时的体感温度大概是-20℃,比实际气温低了足足12℃。

由于空气的热导率并不高,无风时人体热量的流失并不快。但当处于有风环境下,空气流动会加快热量的流失。因此,大风天气下人感受到的温度往往是低于实际气温的。

北美这边经常用Wind chill index[1] (风寒指数?)来量化风速对人感受到的温度的影响,下表中第一行是实际气温,第一列是风速,彩色数据可以认为是体感温度。可以看到,在6级大风(~45 km/h)天气下,-10℃的气温会带来-20℃的体感温度,足足有10℃的温差。

并且温度越低风寒效应越明显,同样的6级风,-30℃的气温会带来-48℃的体感温度,18℃的温差。

所以现在出门前,我不仅会看气温,更会关注体感温度。后者往往才是决定要穿多少保暖装备的关键数据。

参考

  1. ^Wind chil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_chill



  

相关话题

  五一小长假有哪些适合一个人去玩但花费又不是很多的地方? 
  黑龙江哪个小镇是最具俄罗斯风情的? 
  如何评价市场监管总局于 2021 年 4 月 10日对阿里巴巴处以罚款 182 亿人民币的处罚? 
  穷破卖菜老人去银行存钱,银行发现假币后没收,老人在银行大厅痛哭,此时银行如何处理最好? 
  假 LV 包比真包先上市,甚至还能扫出官网链接,这一技术是如何实现的?背后产业链是怎样的? 
  8 岁女童模仿《熊出没》画面从 6 楼坠亡,动画片制作公司被判担 10% 的责任,你怎么看? 
  法律从业者的案源线索都怎么获取呢? 
  怎样能消除其他地方的人对东北人的偏见? 
  中国是否是犯罪率较低的国家? 
  为什么宗教的约束力要远远强于法律? 

前一个讨论
听说材料所今年工资涨了,中科院研究所研究生工资今年能涨吗?
下一个讨论
在中科院工作感受如何?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