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 第1页

  

user avatar   wanda-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四五岁时第一次看《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83版的,看得神魂颠倒、不能自已,经常因为不能熬夜看每晚电视台播的第二集而哭得戚戚哀哀。上小学高年级时开始读金庸小说,第一部读的是《天龙八部》。当时为了追情节,冬天晚上在家烤着暖气喝冰镇可乐提神,一看就看到后半夜十二点多,就算睡了手里还紧攥着书不放。初高中六年极其压抑的时光里,我把金庸的那几部长篇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多遍,每次读都觉得自己可以跳脱出那个每日只有上课考试、数理化都不会的凄惨世界,哪怕跟着他的故事精神上天南海北地逛一逛也好,总觉得只要有金庸的小说在,就算我的肉体被困在学校里,我的精神也可以上天入地、走南闯北、灵动逍遥。后来上了大学,学了文学和研究方法之后发现,金庸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当作严肃文学来解读的,纵然他也有家国情怀和政治隐喻,但似乎做起研究对象来总还差点意思。


于是一别经年,直到最近因为我家附近出现了某种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雕儿一样的大鸟,我才忽地想起小时候在幻想中为了造了一个梦境般“避难所”的金庸,在YouTube上找了个版本较老的有声书,经常在家里刷碗擦地收拾屋子打游戏时候听——而此时再听,由于情节早已了然于心而也知道在我的学术体系内不会研究金庸,反而没了大学时那种负担,听着听着就又听出了门道,发现金庸果然还是金庸,经典果然还是经典,不管他的小说是否可以有多重视角解读,不管他的小说是否有被当成严肃文学研究的必要,单凭他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以及他给每个角色安排的、统一的性格和情感其实就已经把他和一般通俗小说作家区分开了。小时候我看《射雕》看的是情节,现在当情节我已然了然于心时,再看看得就是小说家如何写小说了。


先看金庸对小说情节的铺排,以老顽童线为例。他最开始提到老顽童时,大概是开始讲全真七子时,提到他们的师父是重阳真人,已经在很多年前去世。但是,王重阳还有个师弟,叫周伯通,武功也是了得,但已经在武林中消失多年,完全没了下落。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写,好像隐约间给你个线头儿看,悄默声儿地告诉你,线头儿后面可能有一件天仙宝衣,但你如果只看了线头儿就不接着追究了也无妨。


然后他再提到老顽童时,就是黄蓉扮作小乞丐的模样和郭靖在张家口相会。郭靖问她为什么出来流浪,黄蓉说,爹爹在岛上关了个人,我去和他说话被爹爹发现了,爹爹就责骂我,我一生气就出来了。其实,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还是要感谢老顽童,但就算此时,金庸也没有写这人就是老顽童,就是前面提到的全真七子的师叔。


再后来,大概是马钰、丘处机和王处端在中都城内和完颜洪烈家一众豢养武林家奴打架时,又提到了失踪的师叔,说周师叔武功了得,但不知他老人家所踪,而此时黄蓉听了周伯通的名字,心下一动,脸上有些不自然。


再再后来,郭靖到了桃花岛上,自然而然地就遇到了周伯通,俩人在山洞里,聊着天练着武海拔《九阴真经》的故事给讲了。而在周伯通这个在《射雕》里只不过是个次等都算不上的“主人公”这里,金庸在他正式出场前给了他这么多铺排,而且一次比一次明显,后来基本上就吊着读者的胃口、让读者在想,这周伯通到底在哪?他为什么被黄老邪关在桃花岛上?他武功那么高为什么不出来?等等,非常精心也非常细腻。


再说金庸对人物情感线的铺陈,已然非常细腻。小时候看大概只是看情节、看男女主人公,此时再看,在已经知道了情节的基础上,才发现金庸给每个人物都设置了非常符合其性格的情感,而这种符合其性格,不仅仅是黄蓉因为不稀罕父亲聪明而找了郭靖这么简单,而是每个角色单独的情感和其他角色都牵扯在一起,密密层层地称为了一张情感大网,而更让人称奇的是,这张情感大网里,就算人物的情感纠缠交织,但丝毫没有错乱之感,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张大网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做出合理的行动。


拿黄药师为例——当然,黄药师的例子也是“从中间开始写”的典型,他出场就已经是武学宗师了,虽然我们完全不知道他那一身上乘的功夫是怎么练的。像周伯通那样,黄药师在正式出场前也有很多情节上的排布。比如我们知道他是东海桃花岛岛主,武功超群,但性子邪得很,而关于他的邪,金庸给了这几个例子。首先,他手下的弟子梅超风和陈玄风出场就就自带恐怖效果,虽然金庸解释了他俩的武功这么恐怖的原因是没有练《九阴真经》的内家功夫而只练了外家的,但有这么恐怖的徒弟、师父大概也阳光不到哪里去。第二就是他性格古怪,因为梅陈偷了他的《九阴真经》下卷,他就一口气挑断了其他弟子的脚筋、把他们逐出桃花岛,好像个心理变态。


虽然金庸给了这样的描写,但又在其他角色身上处处体现出这位东邪大人的好,比如黄蓉在爹爹的教导下也痛恨金人,比如就算被他挑断脚筋的弟子陆乘风也在被逐出十几年后也依然念着师父的好,而就连叛徒梅超风当听裘千仞说起师父已死时,也哭着说,要背着师弟陆乘风去给师父报仇。试问哪个以折磨弟子为乐的渣导师能在损毁了徒弟的身体之后还能继续被徒弟们想着念着、一听师父被人弄死了就立刻放下相互之间的仇怨、摩拳擦掌地打算为师报仇?


这其实就已经很奇怪了——一方面江湖传言黄药师是个变态大魔头,但另一方面凡是与他亲近之人都敬他爱他、对他念念不忘。Why?其实答案就在周伯通讲的《九阴真经》的故事里。当梅陈夫妇偷走了黄药师的《九阴真经》时,黄夫人怀孕八个月,耗尽心力为丈夫再默一遍经文,却因此早产,自己也丢了性命。是在这种情况下,黄药师才一怒挑断了弟子们的脚筋——要知道,黄药师在《射雕》里其实是个妥妥智性恋,《射雕》里没一句话赞美黄蓉母亲的容颜,而是把所有的笔墨都放在写她的聪慧上。美貌女子易得——比如吸毒欧阳锋上桃花岛时,随便一带就是三十二个——但像黄蓉母亲那般聪慧的,却一千个人里也挑不出一个。在失去了这样难得的妻子之后,悲愤交加的黄药师才做出了那般举动,而在此之前,想必他和妻子对徒弟们极佳——看后面他对傻姑就能看出来——故而,就算他损伤了徒弟们的身体,徒弟们也并不怨恨他。


黄药师是邪,但他并不坏,而且在大是大非上绝对看得透拎得清,而别人看不懂他、传他是大魔头的谣言他也不解释,而这不解释其实也正是他在那张人物情感网中找到的合情合理的地位。


再看老顽童。其实,刚我又翻了一下八三版《射雕》的电视剧,发现这电视剧还是流于表面而并没有拍出老顽童的真髓。电视剧似乎特别在意老顽童的行动,让个大老爷们举手投足都像个小孩儿一般——其实有点囧,但在小说当中,老顽童虽然也像个小孩儿似的,但他那种“类童性”其实体现在他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并非是像个小孩儿一样蹦蹦跳跳。比如他听说黄夫人去世了,就直接跟黄药师说,死老婆好,老婆死了能更加专注武学。怎么想就怎么说这种行为是小孩儿才有的,而但凡懂一点成年人的人情世故也不会在人家死了老婆时说这种话,这是老顽童的“顽童性”的来源。同时,他对女人的又憎又怕也像前文说的那样,为后面莺姑的出现埋下伏笔。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射雕》我还没有听完),《射雕》其实是一部结构极其精巧、人物塑造极其高明的小说,一环套一环、一扣连一扣,每个人的行动都有介绍和悬念,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背后的情感动机可查询,这大概就是经典通俗小说和粗制滥造的网文之间的差别吧。这么看,写小说好像既难又简单,是不?




  

相关话题

  飞天狐狸一个人完爆苗范田三大侍卫,说明胡家刀完胜苗家剑;为什么胡一刀和苗人凤会难分伯仲? 
  金庸写明郭靖功力不如金轮,靠武技伯仲,为何总有人吹郭靖功力却不吹金轮功力? 
  金庸为什么在《倚天屠龙记》中说杨逍“年老德薄”? 
  金庸小说里活得最憋屈的人是谁? 
  张无忌要怎样才能把四美全部收了? 
  为什么很多人仅凭金庸在小说里面引用一些历史人名历史事件做背景,就觉得金庸具有较高的史学修养? 
  到底什么才是文学价值? 
  张无忌算不算武功最被高估的主角? 
  为什么总感觉令狐冲是六大长篇里除韦小宝外金庸笔下最菜的男主? 
  在宫斗里混到太后是不是地位稳了? 

前一个讨论
人为什么吃饭很频繁?
下一个讨论
集束手榴弹为什么能反坦克?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