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人写黄诗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hao-51-38-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首越南的。

先来了解下作者陈名案,据《了庵诗集引》:

公姓陈,名名案,号了庵,江北顺安府嘉平县宝篆人也。黎末登进士第,仕翰林校理,封定岳伯。昭统元年丁未,西山兵犯阙,公以内臣扈驾,逊于梁江之北,转战而东,次于海阳。二年,天朝发兵赴援,公与长泒侯黎⿰亻冏等从径路报信并谢恩。是年克复黎城,随复北逊。公与昭统帝患难相从,兼君臣父子朋友之分。忠义之念,见形于诗,凡百余首,今录之,以备观览云。

黎显宗将女儿玉忻公主嫁与西山起义军领袖阮惠。朝臣陈名案仇视西山,他情绪激动,写下了这首《西山行》,极尽人身攻击之能事。这不但是首黄诗,更是污蔑、丑化西山农民起义领袖的黑诗,读者同志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应予否定。

海宇承平二百年,深宫春色锁婵娟。

嫣红锦褥人眼独,浅翠花裀蝶梦缠。

不是神仙无对偶,可堪芳景忽流连。

纱窗寂寞梅酣雪,邃篽离披柳困烟。

花事阑珊春已矣,残英落絮总堪怜。

鼕鼕何处城边鼓,羯尘漫塞长安路。

亟夏方旋振叶风,深春忽点催花雨。

须眉无胆控危城,钗扇将身抵骄虏。

天王姊妇上公妃,不比寻常花巷主。

尊荣贵宠对天潢,奠聘奁仪优特数。

云水驺从翠绮罗,风流傧相纷绅冑。

扇夫轿子尽非常,都人见者呼为父。

人羡新郎如一口,妾见新郎坠双手。

衣裳熳烂语侏离,骨相崚嶒皮皱古。

顶上高堆张角巾,腿间不着韩信裤。

其中一物望巍然,直与四肢峙为五。

静似高僧兀坐忘,动如弁子歌身舞。

不言不笑不温存,大吼一声烈如虎。

千钧飞蹲据酥胸,怒裂罗裙披雪股。

此物谁知解刺人,颉颃插入温柔户。

娇花枝上狂莺揉,狂莺不为娇花护。

花膜重重裂缯声,铅炉片片飞烟缕。

牙咬肉颤汗如油,乱捣胡抽做不住。

须臾裙带落新红,暗点春筹翻几度。

妾身两孔似连环,瞬息通成一大圈。

捲襦点阅忽惊讶,颃摩不值半文钱。

黑暗既非前度白,萦纡又改旧时圆。

呼鬟拿甕尿一尿,尿水之声如飞泉。

飞泉潋灩去不返,阳风打落桃花片。

桃花娇怯不胜风,风敛花魂犹觉倦。

盈盈柳骨瘦三分,褶褶湘罗宽一半。

底事虽然不杀人,暮雨朝云安熟烂。

自从奇苦得奇欢,欢后却忘旧苦艰。

不患渔翁挥棹涩,溶溶桃浪涨平滩。

左掬右摸探花髓,莺不停梭蹀不拦。

玉痒香搔失害羞,上搂下扭圆团团。

风情荡漾花心急,恐放东君顷刻间。

蛮人老实多高兴,不会轻挑只会钻。

浮世青云如过客,一生几度托春眠。

衾裯乐处无夷夏,痴徇空名误玉颜。

不见锦机脂粉队,西兵去后几人还。

谁将此为语姊妹,嫁郎及早嫁西山。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很多,从《诗经》开始,车就飙得飞起。尺度不小,但并不下流。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大致翻译一下。

野外有死獐,白茅草来包。

少女怀春心,帅小伙来撩。

林间有小树,野外有死鹿。

白茅捆好鹿,送给美女做礼物。

亲点慢点好哥哥,不要弄乱小裤裤,别让傻狗叫不住。


user avatar   mu-xia-xiu-ji-de-xing-b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对梗的喜爱没有那么复杂。

这位外国人用标准的粤语劝大家看开一点,不再被钱财和老板,及时享乐,切中了年轻人的小愿望。本就惊异于这熟练的粤语,内容又不是俗套的无脑吹捧和鸡汤说教,这样贴近生活的作品自然能够在短视频中脱颖而出。

希望这样的作品能更多一些,为打工人辛苦的生活增加一些调味。也希望大家也能看开一点,既然环境依然如此艰辛,又何必去做内卷的那个呢?对于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物,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就够了。

不说了,这个月的钱还喝不起奶茶,回去干活了。


user avatar   zhu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毁三观的故事,怎么看怎么像编的。




  

相关话题

  有哪些诗句惊艳此生? 
  古诗词中,你认为最能够称为国诗的古诗是哪一首? 
  古人写黄诗吗? 
  如果把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换成「萌」字,会有什么效果? 
  请问你最喜欢的 20 首汉魏六朝诗是什么? 
  有哪些诗句描述事件过得很快? 
  背长恨歌这样的长篇古诗文有用吗? 
  长夜无梦醒,一觉到天明。闲来无事随手写,陌生人能否接下句? 
  为什么回字在古诗词中可以押ai的韵? 
  为什么是“听取蛙声一片”不是“听到蛙声一片”,一字之差,有什么妙处?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以「我还是亵渎了神明」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事物本以为是传统文化,实际上却是来自国外?





© 2024-06-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