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没有电磁炉,怎么得到持续沸腾的水来喝工夫茶? 第1页

  

user avatar   yilu-yang-guang-67-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怕是对古代有什么误解?相比古代,我们现在的煮水方式才是弱爆了。

古代能有闲工夫煮水喝茶的,基本都是大户人家,有专门小厮丫鬟来做煮水这些事的,而且分工可明确了。

画中两位正主坐在茅屋喝茶,清茶几杯,相谈甚欢,而侧边有个小屋子,里面有两个小童在煮茶,专心地烧水,估计连喝茶的机会都没有(再次证明:古代喝茶是富人家才有的雅事)。

画中主人公置身在一个苍松掩映之下的亭子里,凭栏远眺,,亭子中的琴案上摆放着一张瑶琴,旁边的图书、茶具、鼎彝、赏瓶一一陈列,井然有序。院中两个小童,一个正蹲在亭子下的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刷洗着一方石砚,几尾金鱼围拢过来,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另一个小童正站在火炉边烹茶,红泥小火炉上架着一把东坡提梁壶,炉边还放有一个色彩古雅的茶叶罐。

画中的几位贵公子聚在一起喝茶,右边的小童们在烧水煮茶,其中一个童子还拿着扇子在扇,说明也是用炭火的。

说到炭火,其实古代喝茶煮水用的炭也是很讲究。

陆羽说:“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意思是烧水最好用炭,其次用能燃烧得很旺的薪柴。

“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本性末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

意思是说:用的炭必须要烟气要少,不然烟火气会进入茶汤里,茶汤就没什么好喝的了~用炭最好搁外边先烧一会,等烧到赤红色没有烟尘的时候,再上炉煮水。

为了解决木炭有烟尘的问题,古人又捣鼓出了橄榄炭荔枝炭龙眼炭。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以三年生以上橄榄核 (或者荔枝树)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这里的一段关于这个炭我百度的,知友温先生提出是错误的:橄榄炭是橄榄核烧的炭,某宝上还有的卖。)这种炭,在室内就不会有烟火气。有烟火的炭一般来说,都是穷人家用的,或者大户人家不受宠的妾室,比如我们在看《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的时候, 女主明兰小时候在亲娘卫式身边的时候,房里冬天就是用的那种差的炭。(在古代,炭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除了炭火的讲究,烧水的壶也很有讲究,在《茶经》里有一段是写壶的讲究:

“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陆羽是唐代人,唐朝盛行煮茶法煎茶,所以唐代大部分还是用铁锅来煮水。后来陆羽觉得不够优雅,于是搞出了一把炉子——风炉。

《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

从通俗的字面意思上理解,这个风炉用铜铁打造,或者用锻铁或者泥巴做的,形状就像古代的鼎。

为了风雅,炉子上还得题字作画,所以这炉子不仅能拿来烧火,摆在那还是件工艺品。

所以啊,不要想太多,古代喝茶那复杂程度是一套一套的,不是大户人家,还真折腾不起,想附庸风雅,总得先有钱再有闲才搞得来的。

小妖,于2019年9月18日20:01修改更新


user avatar   Mr_Orie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比古人我们加热水的方法才弱爆了好么?O__O"…

当然现如今人们有电磁炉电陶炉电热水壶乃至热得快等……按个开关等一两分钟就可以得到沸腾的水了,快则快矣,也很方便,但少了很多情趣,情趣懂么?O__O"…

古人没有电,没有煤气天然气,加热方式只限于薪柴煤炭,老百姓热水整个土灶烧点柴火就行,但喝茶,并且像题主说的喝功夫茶,那讲究多了去了。O__O"…

先说水,古人可没有自来水,也没法去超市买农夫山泉,也没法打电话叫一桶纯净水,想喝水怎么办?最方便的就是打井了,当然如果有幸住在江河湖溪旁,甚至你家隔壁拐角有个泉眼,啧啧,祖坟冒青烟了。

茶圣陆羽大大在《茶经》里就说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这是很科学滴,山水经过岩层层层过滤,滤去了杂志溶解了部分矿物质,因为山水奔流激荡,也溶解了很多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山水清冽鲜爽,比你家净水器净化的好多了。江水呢也还勉强,但是要挑人烟稀少的江河。不然你在下游取水,人家上游洗衣服洗菜甚至倒尿盆,味道就怪怪的了_(:зゝ∠)_。井水呢相反,可能就要挑人多的地了。因为每天你打一桶我打一桶张三打一桶隔壁老王再打一桶,这样井水就能时时更新,不会滋生水藻寄生虫等奇怪东西了。

这样就完了?图样图森破,“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多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简单来说山水挑石头上缓缓流淌的好,瀑布倾泻的不要喝不然脖子会生病(好奇怪),山谷洼洼里的要通一通再喝。而张源在《茶录》里又讲了,“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流动者良于安静,负阴者胜于朝阳。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无味,真水无香。流于黄石为佳,泻出青石无用。”我滴个乖乖……

据说古时好多文人都是品水高手,也钟爱某些江河水。最有名的就是扬子江心水啦,被唐代刘伯刍评为第一。古人评水的本事神乎其神,传言王安石能评出瞿塘峡中峡和下峡水的区别,也不知是真是假。宋徽宗他老人家不爱江水,”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答主深表认同,因为我就喝过有鱼鳖腥气的江河水,感觉喝到了它们的便便。%>_<%

妈呀,觉得自己给自己挖了个超大的坑。答主就是问古人怎么热水的,我现在连古人怎么辩水的才刚开了个头,这坑填不下去了。心累。

有人看么?给点个赞留个言,回头我再把古人用柴的讲究,古人热水的讲究和不同材质水壶对水的影响再讲讲。(深感自己好像是街头卖艺的,不给鼓掌不演了。╭(╯^╰)╮)


————————————他们说这里应该有分割线——————————————

————————————再加一条会显得更有内涵——————————————


感谢各位看官赏脸,那小弟撩起袖子继续了。ʅ(´◔౪◔)ʃ


好,上次我们说到我喝到鱼的便便了。(呸……)古代好多茶人在遍访名山大川寻找香茗的同时也留意辨别各地水质,由此留下了许多水质排行榜,像陆羽,刘伯刍等。(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百度一下,看你家旁边的水有没有进过排行榜。)有趣的是,虽然天下第一经常变,什么庐山谷帘水,扬子江南零水,北京玉泉,济南趵突泉……但天下第二的宝座往往被无锡惠山泉所占,人送外号“千年老二”。可惜的是,排行榜上大多数的江水泉水都已名存实亡,不是变质就是枯竭,要不就沦为景区里给游客投钱许愿的可怜水池了。


喜欢喝茶的帝王除了宋徽宗就属鼎鼎大名的乾隆了。不过前者是真风雅,瘦金体花鸟画流芳百世,一部《大观茶论》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一枝独秀。而后者是真“奇葩”,写了三四万首诗没一首值得一提(《全唐诗》里所有诗人的诗加起来还没他多),糟蹋自己就算了还糟蹋先人,老爱在先人留下的书画名品上盖戳,还盖老大的戳,还老爱在重要位置上盖,盖一个不过瘾还盖两三个。哎╮(╯▽╰)╭……乾隆大哥也染指了茶文化界。他有其独特的鉴水方式,用一个精制银斗去给水称重,谁轻算谁好,由此评定北京玉泉天下第一。先不说这种方式有无道理,我只是奇怪他当时用的什么秤能量的这么准。不同水里那几微克几毫克的差距都量得出来。


除去山水泉水江水井水这些地上的水,有追求的古人还喜用天落水(雨水、雪水等)天落水使用时多用旧年陈水,以其放后味更甘甜。清袁枚《随园食单》载:“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疏,陈则味甘。”




雨水为古人赞美,所谓“阴阳之和、天地之施,水从云下,辅时生养者”也。现代研究认为雨水其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有“空气中的维生素”之美称。饮用雨水应取“和风顺雨,明云甘雨。皆灵雨也”。雨水四季皆可用,但因季节不同而有高下之别,明屠隆《考槃余事·择水》:“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惟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所致。”总结就是秋雨第一,春雨第二,冬雨第三,夏季暴雨最次。

关于雪水,《红楼梦》里对此有段精彩描述: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妙玉也是真风雅,要喝就喝梅花上的雪,连隔年存的雨水都入不了她的眼,不知道看到你用家里的自来水泡茶她会翻个多大的白眼呢。


天寒地冻,家里又没存雨雪怎么办?敲冰煮水,“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认香寻梅亦不恶,敲冰煮茗宁皆非。”传说以前住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出门在外与人交谈时,话一说出口就会冻成冰,对方就把那块冰小心翼翼带回家用炉火烤化掉,聆听里面的声音。想来古人敲冰也是敲下一块冻结的春光,炉火一煮,便是那满室鸟语花香。


所以古人十分重视泡茶用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如果有幸得到一款好茶,没有相得益彰的好水来配,这茶宁可不喝。所以王安石会托苏东坡在瞿塘峡乘船时帮他舀一桶中峡水,所以苏东坡品尝到惠山泉泡的茶后欣喜异常,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所以当寒冬腊月友人前来时,他们会扫下梅花上的雪,会敲下溪流结的冰,烧水共品茗。


好了,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到此为止,欲闻煮水用炭的讲究,且听下回分解。



————————————————————我又来了———————————————————

——————————————————后面的朋友你们好吗?———————————————


继续写炭。陆羽大大说:“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意思是烧水最好用炭,其次用能燃烧得很旺的薪柴。如果那炭你曾用来烤过羊肉串啥的,会让炭染上膻腥之气,还有那些富含油脂的木材,这些都不能用,因为会有“劳薪之味”。(好像可能大概就是松木那种油脂味吧?)



所以,你以为搞个干净的炭就行了?No~No~N0,“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本性末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你用的炭必须要烟气要少,否则像起了狼烟一样黑烟滚滚,不知道还以为匈奴入侵呢。所以你的炭最好搁外边先烧一会,等烧到赤红色没有烟尘的时候,再上炉煮水。


为了解决木炭有烟尘的问题,古人又捣鼓出了橄榄炭、荔枝炭和龙眼炭。这里所说的橄榄炭、荔枝炭或者龙眼炭,不是用这些水果的树身烧成的炭,而是用橄榄、荔枝和龙眼果核烧成的炭。目前荔枝炭和龙眼炭因为价格的原因早已绝迹,工艺也早已失传,唯有橄榄炭在潮州工夫茶文化中保留了下来。下面看一下橄榄炭的介绍:

橄榄炭,以乌榄剥肉去仁之核,入窑室烧,逐尽烟气,碎之莹黑,俨若煤屑;一经点燃,室中还隐隐可闻“炭香”,以之烧水,焰活呈蓝色跳跃,火匀而不紧不慢;如此核炭,最为珍贵难得。余者如松炭,杂炭,柴炭,煤等,就没有资格入工夫茶之炉了。乌榄炭烧起后有一种香味,用砂铫可起过滤作用,有一部分榄香溶于水里,烧出的水有一种淡淡香气。


答主就在淘宝购置过橄榄炭,橄榄炭中质优的叫乌榄炭,售价每斤将近100元,贵是贵了点,不过好处就是没有烟尘,经久耐烧,晚来天欲雪时烧个红泥小火炉,暖暖手泡泡茶还是很有气氛的。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把水和炭搞定了。下面上家伙,烧水用什么呢?


陆大大(How old are you =_=)说:“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唐朝盛行的是煮茶法,所以那时候烧水器具和煮茶器具是一体的,根据陆老大的说法他们那时候的人一般用铁锅煮水,但洪州与莱州两地比较奇葩,用瓷器和石器做锅煮水,虽然够逼格但就是不结实,摔碎了收破烂的都不要。也有土豪用银锅煮水,银器虽然洁净雅致但涉嫌侈靡浪费,若长久使用还是铁器为妙。



到了宋朝,煮茶法变成了点茶法,好比以前是煮米糊吃,现在升级了改泡奶粉喝了。唐朝为了烧水时方便放茶,烧水器具一般用鍑,像个大铁锅。宋朝为了点茶时方便注水,烧水器具一般用水瓶,就像花瓶上长了一个流嘴。(见下图)



宋朝人点茶一般用特制瓷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不过讲究的宋代君王高官可不止于此,宋徽宗说:”瓶宜金银。“大学士蔡襄说:“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哎,这下连银子都看不上要用金子了。


茶事到了明朝又发生了重大转变,苦孩子出身的元璋兄体恤民情,觉得宋朝龙团凤饼(茶饼)那一套太劳民伤财,于是罢团茶进散茶,点茶法由此也转变成现在流行的泡茶法。由此水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烧水器具变成了茶銚,大体形制和煮中药的罐子差不多,也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烧水壶“玉书煨”。 茶銚的材质相比唐宋也没多大变化,只是有好些文人提倡用锡,张源在《茶录》里讲:“桑苎翁(就是陆羽)煮茶用银瓢,谓过于奢侈。后用瓷器,又不能持久。卒归于银。愚意银者宜贮朱楼华屋,若山斋茅舍,惟用锡瓢,亦无损于香、色、味也。但铜铁忌之。”周高起也说: “惟纯锡为五金之母,以制茶铫,能益水德,沸亦声清,白金尤妙,茀非山林所办尔。”(这里的白金指的是银。)


好了,看来有条件的就用银壶(银锅,银瓶)煮水,没条件的就用锡铁啥的吧。

烧水器具搞定了(我已吐血T^T),什么?!你说炉子还没有呢。哎……一把辛酸泪。


唐·陆羽《茶经》之器篇:(这么长你还是别看了。)


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土臬]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陆兄烧水用风炉,一般用铜铁打造,还有的是用锻铁或者泥巴,形状像古代的鼎,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这炉子又是题字,又是画卦又是作画的,还用各种花纹装饰,这是普通的炉子么?这是尚方宝炉啊!不仅能拿来烧火,摆在那还是件工艺品,估计还能驱邪避瘟呢。


后面朝代的文人雅士对炉子的介绍就很少了,

臞仙(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云:古之所有茶灶,但闻其名,未尝见其物,想必无如此清气也。予乃陶土粉以为瓦器,不用泥土为之,大能耐火。虽猛焰不裂。径不过尺五,高不过二尺余,上下皆镂铭、颂、箴戒之。又置汤壶于上,其座皆空,下有阳谷之穴,可以藏瓢瓯之具,清气倍常。”

朱权说古时那些火炉只听过名字,没有见过实物,他觉得那些泥炉子没有清气,于是改用陶土粉(估计是烧造瓷器的高岭土一类)做火炉,耐火性大大提高,猛烧也不会裂。

看似对炉子的改进到此为止了,但是聪明的古人又给炉子穿上了衣服——竹子,“王友石《谱》:竹炉并分封茶具六事:苦节君(湘竹风炉也,用以煎茶,更有行省收藏之)。”想必博学多闻的你一定听过那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吧。


1392年春,大画家王绂因要医治眼疾,住在幽静的惠山寺听松庵内。恰一日来了一位湖州竹匠,得知性海禅师和诸学士喜欢一起饮茶,便提出为寺院造一竹炉。王绂和性海禅师受古式所启示,设计了一个底方顶圆的竹炉,外部以斑竹编织,内部涂坚实细泥,炉心以铁栅分离。经过竹匠的巧手制作,一只结构精巧的竹炉诞生了。”(节选自《江南晚报》)

这一竹炉的出现可谓填补了古代精美茶具的一个空白,王绂和性海禅师常在惠山寺召集当地学者名流开办雅集,小小庭院多次上演文人煮茶吟诗的风雅景象,这边是无锡历史上值得称颂的竹炉雅集。清代乾隆皇帝对此钟爱有加,南巡惠山时不仅为其题诗,赐“竹炉山房”匾额,并仿制竹茶炉带回北京,在静明园(今玉泉山)内仿建竹炉山房,加以收贮。


好了,下面总结一下,讲究的古人若喝功夫茶,水最好要清轻甘洁的山泉水,炭要用无烟耐烧的(橄榄)炭,烧水壶顶好是用银子的,火炉嘛就用惠山竹炉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齐备,下面就开始烧水吧!


——————————————————一楼是傻瓜————————————————————

——————————————————楼上亮了—————————————————————


小伙伴们,好久不见,你们想我了么?(众人:你谁啊?)


话说我们诸事齐备,接下来要开始烧水了。那么水烧到什么程度为宜呢?


中国茶文化史可简化为唐煮宋点明清泡,不同时期伺候茶的方法完全不同,由此泡茶所需水温也不太一样。先看唐代: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唐·陆羽《茶经》


陆羽不愧为茶圣,此三沸之论观察入微,开煮水定汤之先河。(说人话)

我们平时在家烧水基本就是电热水壶按下开关,等它烧开后自己跳开就算大功告成,殊不知此水在陆羽看来已是老水废汤,不能取用了。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当水加热到90度左右就有沸腾的迹象了,这就是陆羽所指的“一沸”,壶中开始有一个接一个的气泡浮现。再加热到95度左右,就是“二沸”,边缘有一串串的碎珠一样的气泡不停冒上来。再之后水温升高,就变成腾波鼓浪一样的“三沸”了。唐人煮茶是在一沸时水中调盐,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同时在水中央搅出漩涡放入茶末,之后在到达三沸,有奔涛之势浮沫溅出时用二沸舀出的一瓢水浇下去,谓之“育其华”。三沸之时间不容发,需要煮茶人眼疾手快,有条不紊完成整套动作。


接下来到了宋朝,流行点茶法,所制茶叶精细异常,所采原料想必是最为娇嫩的茶芽一类,用类似蒸青法杀青后压饼,用时要碾开罗匀制成抹茶,然后再注入热水用茶筅打开。宋茶金贵,所用水温相较于唐要低一些。如下所论:


余友李南金云:《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沦茶,鲜以鼎鍑;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辩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又陆氏之法,以末就茶鍑,故以第二沸为合量。而下末若以今汤就茶瓯瀹之,则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乃为声辩之。诗云;“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磁杯。

其论固已精矣。然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之,岂不过于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沦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未讲者也。因补一诗云:“松风桂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瓶春雪胜醍蝴。”

由上文可知,有个叫李南金的人说唐朝用鼎鍑煮茶,所以可以看出一二三沸水的区别,但宋朝用瓶煮水,瓶深口小,瓶中之水不容易观察怎么办?用耳朵听。水温升高,开始时像虫鸣像蝉叫,之后像千万两车奔驰而过,等你听到松涛声和山涧流水的声音时,就可用了。


但罗大经对此颇不认同,他认为点茶用水“欲嫩而不欲老“,水温低点泡出的茶味道甘美,水温过高茶就苦涩难耐了,像李南金那样等到声如松风涧水再用,就已是过老的水了。那该怎么办?应该在水烧到声如”松风桂雨“的程度时,迅速把水瓶拿开远离炉火,等到瓶中沸腾的水渐渐平稳没有声音,水温稍降后再用。


蔡襄《茶录》里也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水若没烧开茶末就会漂浮,水烧得太老茶末就会沉在底,以前的人说水要烧到蟹眼(接近于一沸),这已经是烧得太过了。我们煮水用瓶看不到水,所以掌握水温是最难的了。

再来看明代,明代的饮茶方式与现代一般无二,均是冲泡散茶,那时的人对烧水有什么看法呢?


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张源《茶录》


对烧水的观察鉴别再没有比张源更细致的了,不仅完善了唐朝的“形辨”,宋朝的“声辨”,更进一步提出“气辨”,根据烧水产生的水蒸气来辨别水温火候。张源认为他们那时的茶不经碾磨的工序,完好无损,所以水要烧到纯熟(三沸及以上)才能激发茶的元神,完全泡开茶叶。

但许次疏则认为水还是应当用二沸为宜,

“故水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息其老钝。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时老汤,决不堪用。”

如果搁现在我就应该用新浪微博@他们一下,让俩大腕切磋一场了。

张源和许次疏不仅对烧水有讲究,对煽火也有说法。古人用火炉烧水,需用扇子煽火的。张源认为


烹茶旨要,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铫始上。扇起要轻缓,候汤有声,稍稍重疾,斯文武火候也。若过乎文,则水性柔,柔则茶为水降;过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之要旨。”

扇风开始时轻缓,等到水烧到有声响后稍稍加重加快,这叫“文武火候”(看不懂,哥哥太会玩了)。火性也讲究个中和之道。


许次疏又不认同啦,他说

“沸速,则鲜嫩风逸。沸迟,则老熟昏钝。故水入铫,便须急煮。”

水烧得越快越好,所以要急煮,估计扇风也要扇得迅猛点好。他和清代袁枚意见是一致的,

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


其实这个观点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这些气体随着水温的升高会逐渐从水中溢出,(也就形成烧开水后的气泡了。)含气量高的水富有刺激性,(极端如气泡水。)用以泡茶茶汤会更加鲜活。水温过高,沸腾过久水中气体溢出,水就变得木口,用这样的水泡茶无一可取。至于水是应该烧到一沸二沸还是三沸,就要视茶而定了。


好了,大功告成,我觉得这可以当一篇毕业论文了。哼!


看到最后的小朋友,我见你骨骼清奇,是学茶文化的好材料,来来来,给我点个赞,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好么?~(≧▽≦)/~

以下是本人自己淘宝店售卖的茶叶,感兴趣的可以进来逛逛哦,不买没关系,加个收藏也好啊。如果购买可以备注知乎,额外赠送茶样哟。

欢迎继续收看:

为什么茶味道只是好一点,价格却相差十几倍? - 维清的回答

什么茶适合粗人喝? - 维清的回答

茶艺和茶道入门? - 维清的回答


user avatar   duo-shuo-x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人如果喝汤的话,他们就能有不断沸腾的水,这个能想明白吧。

工夫茶主要集中在潮汕地区,那我说一下潮汕地区传统的煮水工具。今天去潮汕地区,依旧可以看到用到这种传统的煮水工具。

首先要有一个泥炉,基本就是下图这个样子吧,小号的煤球炉造型。

然后就是煮水的工具,当地人叫砂铫,用料和泥炉一样,横把儿的,和日本的急需差不多,日本茶道本来就是按照中国茶道继承来的。

当地喝工夫茶烧水用的炭很讲究,不是用一般的炭,而是用的橄榄核做的炭,叫做榄碳。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用橄榄核做碳烧水呢?因为橄榄核有香气,而泥做的砂铫可以透气,可以把这股香气带到水里,配合潮汕地区喜欢喝的工夫茶,更有味。所以至今潮汕地区还是保留这套传统的煮水方法。

古人文人喝茶还是挺隆重的,关键当时没互联网,没有飞机高铁,没什么娱乐,喝茶是一个休闲方式之一,所以闲着的文人把烧开水分成肉眼可辨的三个样子:虾眼、蟹眼、鱼眼。看这三个不同大小的眼睛就知道说的是煮沸过程中产生的起泡大小,到鱼眼水马上就开了。不单看水煮沸的过程,古人还喜欢用声音来判别水开的情况。

这事苏东坡就干过,他写过一首诗:

《试院煎茶》

宋·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情相随。

不用撑肠挂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头两句就是说烧水的,飕飕欲作松风鸣,形容的就是水要开时候的声音,古人挺浪漫的,浪漫源自他们实在是没什么事做。

“砖炉石铫情相随”里面的砖炉和石铫就是炉子和水壶,和潮汕地区用的不同,当时苏东坡用的路子是砖的,铫是石质的。

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对烧水也有解释,他写的就没苏东坡那么浪漫了,《茶经》算当时的工具书,写的很直白:“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陆羽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认为的水大开是三沸,如果让水一直这么沸腾着,水就煮来了,不能喝,我们一直有不喝所谓“千滚水”的传统,其实现代医学的主张是白开水滚几遍问题不大,但汤类煮时间长会有嘌呤之类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另外黄庭坚写过《品令 茶词》: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里面的“汤响松风”和苏东坡说水要开的“飕飕欲作松风鸣”的意思一样,水要开之前发出的声音比作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响,说明这个形容古人很认可。

那一开始说的潮汕地区用泥炉烧火,古人不止泥一种炉子,还有砖的,当然砖也是泥烧出来的,还有金属的,还有竹炉。

炉和铫都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用的未必一样。

像明朝魏时敏写的《残年书事》最后两句:“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这里写的炉子是石头的。

金属的炉子:唐代柳宗元有首诗,名字很长,叫做《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这首诗里的“呼儿爨(音同窜)金鼎”,就是叫家人把烧水的金鼎拿过来。

还有一个炉子我就搞不懂了,是竹子的,是砖头炉或者石头炉外面包层竹子防烫或者做装饰?

《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应该是最能直接回答题主问题的,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个时候水已经沸腾了,但炭火刚刚开始红,说明炭火还能烧好一阵,能保证水开好一阵。




  

相关话题

  一个人租房,有哪些比电磁炉好用的电器? 
  积年的雨水、雪水、露珠儿,泡茶好喝吗?时间过了那么久,真的能喝吗? 
  为什么咖啡店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传统的茶就没有这样的连锁经营模式? 
  冬天的时候有什么适合喝的热饮? 
  你喝过的最好喝的茶是什么茶? 
  茶叶是奢侈品吗?喝茶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爱喝咖啡而不是茶? 
  能介绍下茶叶吗?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茶叶越便宜越浓,越贵越淡? 
  如何评价小罐茶在茶行业的表现? 

前一个讨论
腿长得过分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买华为 P30,你后悔了吗?





© 2024-1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