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意义重大的「天佑中华」? 第1页

              

user avatar   yun-hai-shang-d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到天佑中华,浩荡几千年实在有太多精彩之处,有治世的高歌猛进,有盛世的锦绣华章,还有乱世的涅槃重生。有很多你想都想不到的转折点,固然有中国人自身顽强的精神,但也许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按照时间截点来往下说。

上古时代:

  1. 大禹治水,在大洪水面前,全世界不是祷告上天,就是造船逃亡,还准备杀儿子祭天。中国人没逃,觉得反正都要完蛋了,看看洪水能不能治理,于是用石器,木器和骨器跟洪水搏斗。作为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灌溉农桑,增加粮食产量不说,而且养成了中国人顶天立地,顽强生存的韧性,以致于后来无论中华大地发生什么危险,中国人都凭着这种韧性一一度过。

《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


先秦时代:

  1. 诸子百家,现代人一般都知道文艺复兴,其实早文艺复兴两千年,中国已经经历过这种时期,诸子百家最大的历史意义在于让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原生文明,并进化到理论层次。这是个人认为中国人无法被彻底同化,反而很容易同化别人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有多少煊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埃及,雅典,波斯,贵霜,巴比伦,一个个不是被别人同化了,就是只能出现在棒冰包装上,要么就是彻底被人忘了。

2. 秦帝国,始皇统一六国,创造大一统文明,书同文,车同轨,货同币,人同礼,秦制绵延2000多年,经久不衰。虽然对秦朝争议很大,但从历史角度看,秦帝国能算天佑中华里最大的一块。东罗马帝国1000多年都不能将欧洲统一起来,多少国家和人种风化在历史长河中。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 大泽乡起义, 去看西欧历史,怎么都看不到农民起义,贵族被杀了,居然要绑个贵族上去继续当王,去看阿三历史,人家只跟你谈今世受苦,来世享福,这逻辑看不懂。貌似全世界针对贵族统治,只有中国平民能表示不服,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有点没有一家一姓可以永久,但此国永存的味道。

陈胜、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风时代:

  1. 汉朝-汉人-汉族-中华民族主体,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冥冥之中真的像是有什么力量在引导这片土地似的,先是有了人,接着对抗了天灾,然后发明了文字,增加粮食,形成国家,思想解放,提炼理论,大一统,扩张土地,形成族群。又千百年来形成主体民族,可谓天不绝炎汉。汉朝的张骞为今天新疆的合法统治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自古以来。

班固·《汉书·律历志》:“汉高祖皇帝著纪,代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汉。”

2. 冉闵,简直就是BUG存在,就好像华夏系统有点玩不转,感染病毒要删档重来的时候,来了个猛人全面修复系统,然后挂了。 敏感了,民族团结万岁。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3. 隋王朝,科举制度,西方高举血统论,东方门阀九品中正时代,硬生生的从中间撕开一条口子,划出了科举制度的亮光,等大英帝国采取同样的制度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300年。因为这种制度,人们不再拘泥于血统,不拘泥于血统,人人都有了期望,一旦有了期望,就会有无穷的奋斗精神,那这个社会一定是充满生命力,活力四射的。

4. 元王朝,辽国南下灭宋,天看看情况不对劲,安排了金灭了辽,金要南下灭宋,天看看情况不对劲,安排了蒙古灭金,蒙古要南下灭宋,天看看大怂实在是扶不起了,于是安排了北方汉人渗透了蒙古王朝,弄出个元王朝来,于是南宋被灭,蒙古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蒙古人找谁说理去,明明是灭了中华,结果成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之一,请看忽必烈同志写的好诗一首。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沾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陟玩春山纪兴》忽必烈

5. 清王朝,这个天佑中华会比较有争议,主要是领土问题,网上有个笑话,假如没有清朝,明朝也不可能割让什么外蒙,贝加尔湖之类的,本来这就不是明朝的领土,更别说西藏。但其实唐朝和元朝势力范围都有到这里过,但确实是清朝将有效统治在这些地方沉淀下来(这个欢迎历史大拿指正)。新疆青海西藏的加入为新中国奠定了雄厚的国土纵深和庞大的宝贵资源。在我看过去,清朝跟元朝有点类似,都是天觉得西方要进入工业快车道,华夏仅凭秦地十八省力量不太够抗衡,本土资产阶级力量又无法撼动悠久的王朝体系,于是撵清朝来入主华夏,占领偌大疆土,又没头没脑的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最后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复兴奠定物质基础。

《周恩来选集(下卷)》接见嵯峨浩、溥杰、溥仪等人的谈话(一九六一年六月十日):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它做了许多坏事,所以灭亡了。但也做了几件好事:第一件,把中国许多兄弟民族联在一起,把中国的版图确定下来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第二件,清朝为了要长期统治,减低了田赋,使农民能够休养生息,增加了人口,发展到四万万人,给现在的六亿五千万人口打下了基础。第三件,清朝同时采用满文和汉文,使两种文化逐渐融合接近,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清朝在确定版图、增加人口、发展文化这三方面做了好事。


近现代文明

  1. 抗日战争,日本人和蒙古,满族人不同,日本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史,这货进入华夏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教育,废掉汉字,兴办日语教学,据说东北那一带上了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点日语。这就是打算从根子上打算废了华夏系统,也是今天为什么灯灰将来会遗臭万年的根本原因。 天一看这下完犊子了,没了华夏以后谁给我祭祀,于是先是安排了军阀催眠,委员长从形式上统一中国,接着是全体国民民族觉醒,然后是全面抗战,再给日本人精神攻击弄了个下克上,搞得日本人想占领不安定,想撤退国内无脑冲锋,陷入泥潭,北上打毛子又打不过,南下找石油跟老美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安排了正义的使者A出场,今天用上帝视角回过去看,简直就像是各种设定好的剧本一般,强烈的体现中国人不想亡国,老天也不想华夏灭亡的意志。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26日: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2. 抗美援朝,东亚病夫,百年弱国,立国一年,跟世界最强金腰带在朝鲜战争堂堂正正打了一场,双方动用上百万军队,各国人民眼瞅着世界最强被一个衣衫褴褛之徒一路平推,要不是后勤跟不上,第八集团军就在釜山这个后来的丧尸聚集地被推下海了。连挑十七个堂口,将他们抓过来举办战俘奥运会,并颁发奖品遮阳伞。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拍吧,你开挂也要按照基本法。。。


3. 钱学森,很多人说新中国起点低,其实从科技的角度来看,起点其实一点都不低,一开国就拥有了战略科学家,据说把规划弄到了2050年,直到今天我们的科技发展据说还在钱老的笔记本里写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很雄壮,问题是总会碰到很多弯路死路或者坭坑路,钱老的存在等同于一百年的路,人家已经给你规划好了,你都不用去试探,只要照着走就行了,这个跟外挂辅助器没什么两样了吧?

4. 工业化,政委说中国历史分两段,1949年以前是农业国,1949年以后是工业国,我个人保留意见,1957年以后才是真正的工业国。1953年-1957年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涉及到基本全部的工业大项,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其实工业上的王冠之一原子弹就是这种情况下被征服,实现中国人至少不败的地位。纵观历史,似乎以前没有,将来貌似也不会有一国帮另一国如此大规模实现工业化,这段历史几千年以后有被神话的可能。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国,被一群喝伏特加的达瓦里氏全面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天意?

6. 塔利班和小布什,这个是个系列,克林顿想搞中国,被莱妹拖下水,小布什想搞中国,被拉灯截胡,奥观海想搞中国,被医改陷泥潭,历任总统不是不想压制,但是真的这里只能说一句天公不作美,国运赌不起,奈总统何。

大概就这些天佑中华的事件吧

The End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九二七年九月份,某人穿着长衫,打着雨伞下基层,结果在去铜鼓的时候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抓了。

在被押去枪决的路上,他想方设法用大洋贿赂对方,结果民团队长不答应,觉得他甚是可疑,一定要把他押去枪毙。实在没有办法,他仗着身高腿长,强行跑路,在离刑场还有200米不到的地方跑掉了。由于鞋子质量不行,跑掉了,脚受了伤,只能找了个草丛藏起来,民团的狗腿子几次从他身边经过,没发现,于是他成功逃出生天。

晚上还遇到一位农民,也不知道他对人家说了什么,农民招待他吃饭,住了一晚。第二天,他就又有了钱,又有了一双鞋和一把雨伞,还多了一根树枝做的木头拐杖。

后面的事情,你们就都知道了。

如果那一回他没有跑掉,如果没有遇到那个农民,可能就没有那场农忙时候的起义,警备团和煤矿工人大概率全军覆没,很多人牺牲,某些蠢货大概率会死磕长沙城,失败后投机叛变;就更没有后来的根据地,没有著名的会师,没有“不周山下红旗乱”,没有“躁动在母腹的婴儿”,没有“伟大的转折”,没有最终的胜利。

如果那一次他没有活下来,那些短视、愚蠢、固执、冒进和投机,会让火种早早熄灭,会让同志们血流成河,会让整个事业万劫不复。

虽然,他总是说,这胜利是大家的。


user avatar   cometrue-all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还没被验证,不知道算不算。中国在机器人足够发达到可以代替很多人力劳动之前狠狠的享受了一把人口带来的优势。

再往后,机器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很有可能人口的优势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将人口变成高端劳动力资源,人口甚至变成负担。而中国恰好在前几年利用人口优势,狠发展了几年,这几年人口优势逐渐减弱,然后机器人来了。。。。

更新

确实,现在的机器人还没有发达到可以代替人。即使是日本这种机器人强国,所做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机器人的控制方面,精度更好,反应更快,力量更强,轴数更多。但是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事先编好程序,譬如车间的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必须把工件放在特定位置,一旦偏离了这个位置,机器人就失效了。

而以后机器人的发展必然要结合视觉识别,让机器对外界环境有自己的感知和判断。这样的机器人才能在很多工作中代替人类重复的工作。而这样的时代正在随着人工智能悄悄到来。

再更新

关于市场,不管你接不接受,以后很多职业都会遭受人工智能的降维打击。要么适应,要么改变,要么就被淘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有无数的工作被机器替代,不仅没有导致什么消费下降,反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说因为机器人代替人力,就会导致大部分人失业,人们购买力下降,消费萎靡,我是绝对不信的。也许会有失业的,那就是那些不肯接受改变的,比如明明汽车已经很普及了,还非要拉人力车的。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赶紧扔掉你的人力车,学学怎么开车吧。


user avatar   da-wei-zh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年1月16日是伟大的于敏先生逝世一周年……

在真正的伟大面前,一切赞美之词都显得黯然失色

在中美激烈碰撞,几乎滑落冷战边缘的今天,重新审视核武器对于中国的意义,再回看核武器的创造者则更加呈现出一种空前的伟大

于敏的诞生以及发挥的作用,不管用怎样的伟大来形容都不为过,堪称20世纪最大的天佑中华之一!于敏这个名字用来回答有哪些国士无双也是完全切题的,只是我认为仅仅是国士无双完全无法将其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

有朋友评论说不喜欢这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很是赞同。但有时候历史的发展又是非线性的,甚至雷同于物理上三体中的混沌效应,充满了偶然性,一次微小的蝴蝶翅膀的挥动,甚至可以引起一场飓风…所谓的“天佑中华”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正向的偶然性,是一种概率事件。于敏幼时差点被日军的卡车撞死,高中毕业因家境困窘濒临失学,是一个同学的父亲不忍心这样的天才被埋没才资助他上了北大,在大学时又生重病生命垂危,是物理系同学们集体献血才挽救回来,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或许造就了某种程度的必然,两弹一星的事业也成就了天才施展拳脚的舞台,这也是我强调“诞生”和“发挥作用”的原因。

于敏这个名字第一次为人所知是因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共和国给予国家功臣的最高嘉奖,一共23位科学家,任何一位都功高盖世都是各领域的泰山北斗,与核武器相关的一共有10位(邓稼先、朱光亚,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王淦昌、郭永怀、钱三强、陈能宽、于敏)。也有人把郭永怀先生算在航天领域。若要论资排辈,于敏恐怕要排最末,而且只有他一人没有留过洋。但要按贡献大小来排序,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吧,于敏对于核武器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且远远大于另外九位功勋科学家。这句话从来没有人敢公开说过,这么说似乎有夸张成分和博人眼球之嫌,因为那些名字一个个都太如雷贯耳。但我依旧坚定地用陈述句来描述这样一个主流媒体的八股文无法言说的事实。其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的明晰,从1958年九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1959年6月苏联专家撤走,自力更生开始,到1996年停止核试验全面转入实验室研究的整个阶段来看,邓稼先于1986年英年早逝;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依次于七十年代离开核武器研制单位,基本上未参加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朱光亚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就在国防科工委做领导工作;程开甲于1963年受命组建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专攻核试验诊断测试;钱三强除在最早期拉队伍外没参加任何科研工作;郭永怀在原子弹爆炸后主要从事核武器的工程化,1968年遭遇空难不幸牺牲;陈能宽主要解决了原子弹的聚心起爆问题……如果必须用几个定语来形容于敏所做的工作,那只能是贯穿始终、攻坚克难、引导方向、决定作用!考虑到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不能够线性叠加,或许有不尽准确之处,我所说的也仅限于核武器科技这一个方面,丝毫没有贬低其他科学家的意思。王淦昌、程开甲在实验物理领域,彭桓武、周光召在理论物理领域都是几乎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级科学家。有朋友留言说,一直以来都认为两弹一星是理所应当板上钉钉的…那只是宣传口宏大叙事的说辞,其实则不然,这当中的艰难困苦是非曲折甚至惊心动魄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写这个回答的初衷就是于敏先生逝世后各种媒体上所有纪念文章都实在太垃圾了,真的对那些搞宣传的太失望,没有知识背景去稍微深入挖掘一下,连于敏和陈能宽在一次会议上背个《出师表》都好意思写上去,这些宣传工作者们到底要表达什么?一个初中生都学过会背的古文,难道是要说这两位大科学家都上过初中?每念及此,总是心有不甘……但真正认为我应该写一篇,则是在2019年国庆那天,为建国七十年大庆定制的共和国勋章追授在了于敏先生身上,隐姓埋名数十年的他本该在人生最璀璨高光的时刻接受他穷极一生保护着的所有国人的顶礼膜拜,可是来到天安门广场的只有一副遗像,那一刻我真的悲从中来,泪湿眼眶。伴随着东风浩荡进行曲,核导弹压轴驶过,此时此刻,卑微如我是否也能为他老人家做些什么?思来想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所知道的点滴事实稍稍来展开一下,作为我人生最宏大的一篇命题作文,这篇文章就如同一抹萤火虫,在目之所及处掠过一丝日月,而我们仰望的应当是日月的辉光。我也不敢打涉密的擦边球,而且个人物理水平较低,加上专业所限很多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很多细节只能模糊过去点到即止,有空的时候会写几个字,没想到前前后后写了大半年。以我非常有限的文字水平,写这样一个命题文章真的是捉襟见肘,总感觉语言苍白,平淡无力,但即使再平淡的事实也总会胜过一切华丽虚构的描写,我唯一能保证的是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来告诉大家一些存在着却不太为人知的事实。

于敏最为人所知的称号是所谓的氢弹之父,曾经我还看到有人质疑说夸张和过誉,其实如果仅仅是氢弹之父这一个头衔,最多也只能把于敏一生的成就概括了不到五分之一!

1960年,于敏被调进轻核理论小组,做一些预先研究。由于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当时尚不能确定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哪种热核反应适用于氢弹。由于氘从海水中提取非常昂贵,而氚的制备只能依靠核反应堆,都是极为稀缺且获取困难的材料,价值远超等量的黄金。美国人用的方法是,修建海水提纯氘的工厂,再用提取出的氘在反应堆中人工嬗变造出氚,然后做氚靶和氚束加速器进行打靶实验来测量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这是最自然不过的步骤了,但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和几乎为零的工业基础来说,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没法保证,这就还需要修发电站,有了发电站,还要修铁路运煤炭给电站发电,等这一切都造完就绪,多少年都过去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到底需不需要生产氚,如果氚是氢弹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的话,又不是说造第二天就能造出来的,要用的时候没有,直接就是死路一条…轻核的反应截面完全是一个实验参数,也绕不过去,怎么办,要做饭难道不用米?大神就这样第一次登场了,于敏当然没有条件做试验,只能用理论方法,于敏并没有直接计算各个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而是用一种巧妙的近似方法估算出了所有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的上限,发现氚氚反应并不具有特殊优越性,进而否定了该路线,确立了氘化锂材料核反应中现场造氚的技术路线。令人感叹神乎技矣的就是仅用了一支笔加草稿纸就顶替了数十万人去建工厂做实验,光这一项成果而少走的弯路恐怕至少让氢弹提前五年!

氘化锂材料在常温下是固体,最简单直接的想法就是可不可以在原子弹外面套一层氘化锂做的壳子?这种结构最简单,最符合一般的思路。那有了聚变材料做成的壳子,该如何来点燃聚变材料?聚变点火所需的要达到劳森判据的能量该通过何种方式来传输?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传输能量是否可行?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用同样能量的一块煤和一块炸药来做个烤肉,煤可以点个小火把肉烤熟,而炸药只能把肉炸飞,因为煤的能量是缓慢释放的,而炸药的能量是瞬间释放的。点燃氘化锂发生热核聚变就好比要烤肉,原子弹就是炸药,氘化锂就是要烤的肉,如果用爆炸冲击波来传输能量,那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肉在被烤熟之前就已经被炸飞了…于敏认为必须用光辐射来传递能量,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速度是340米/秒,而产生的光辐射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两者相差6个数量级,就是这6个数量级的时间差,如果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光辐射聚焦就可以在冲击波到来之前先点燃热核聚变,然后再随着冲击波的到来一齐飞散,叠加在一起释放能量,这也被称作放光模型。当大家都对放光模型满怀希望的时候,于敏又是只用笔和草稿纸就把这个方案直接击碎,原因就是于敏证明了氘化锂材料中的核外电子会把放光能量全部吃掉,放光能量无法被用作聚变。

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于敏所在的轻核理论小组整体加入九院理论部,从预先研究的闲棋冷子瞬间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主力队员。一时间理论部群英荟萃猛将云集。为尽快突破氢弹原理,主管理论部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院士将科研人员按照不同的技术路线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由于敏、黄祖洽和周光召领衔。于敏小组一开始提出的“放光模型”和黄祖洽小组提出的“挡光模型”都被证明不可行,理论部的一位科学家感叹说“这光挡也挡不住,放也放不出”。周光召小组则陷入冲击波聚焦传输能量的泥潭…研究处处碰壁,几乎无法继续进行。没办法只能大鸣大放,不管是谁,每天都要提出一个点子,有的科研人员说家乡的东北小扁锅烧开水大锅不开小锅开,都拿出来当理论模型……此时,高层对于能否研制出氢弹心里也完全没底,不得已根据形势需要,把主要任务转变为尽快研制出一颗一吨重100万吨爆炸当量中心加入聚变材料的加强型原子弹,被称为1100计划。由于当时中科院只有一台计算机,无奈之下于敏小组于1965年9月远赴位于上海嘉定的华东计算所,那里拥有全中国另外一台电子计算机,由此开始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百日会战”。这里摘抄一段亲历者的回忆:

1965 年9 月,理论部决定由于敏副主任率领13 研究室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到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出差,利用该所的J501 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 万次),完成加强型核航弹的优化设计任务。邓稼先主任要求去上海出差的人员在国庆节前赶到上海,以便利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庆节假日期间空出的全部机时,集中突击。4 个组的科研人员和为数不多的科研辅助人员共50 多人参加此次任务。
9 月27 日,队伍抵达上海。创造历史的“百日会战”开始了。
那时的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一碰到机器跳动,算出来的结果就不对,就会前功尽弃,浪费很多机时。解决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计算结果存在计算机的磁鼓里,一旦机器跳动,就把存在磁鼓里的前一时刻的计算结果取出来作为初始条件由计算机重新计算,叫做“取鼓重做”,用这个办法来减少机时损失。但这样一来,机器就离不开人,机器24 小时工作,人也要在一旁睁大眼睛,看着纸带上打印出来的计算结果。那时物理工作者与数学工作者混合编组,一起到计算机房算题,数学工作者负责把磁带里的程序输送到机器里,并时刻关注程序的运行情况,物理工作者则负责监视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于敏在计算机房和宿舍里,埋头于输出纸带卷中仔细分析计算结果。他从众多的计算模型中挑出三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
于敏发现在加强型原子弹中,聚变材料虽然能起到加强原子弹威力的作用,但对于加强弹中聚变材料自持燃烧,这种加强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个量变到质变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技术途径不对”。
“这是个大科学工程,必须要凝聚大家的共识,依靠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我就想着把在原子能研究所探索氢弹机理时积累下来的氢弹物理知识,结合眼前加强弹优化设计的实践给大家做系列报告。”
10 月13 日,于敏开始了他在上海持续约两周的一系列报告的第一讲。他从炸药起爆开始,将加强弹的全过程分为原子阶段、热核爆震阶段和尾燃阶段,并对其中每一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学术报告,大家对加强弹的物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系列报告,于敏也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加强弹中“火球内的能量释放率干不过能量损耗率,差了几倍”在如此巨大赤字的压力下,火球温度焉能不每况愈下呢?当然找不到“点火点”。“这不是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能解决的问题,利用率提的再高也是远远不够,只有利用原子能,并且把它作为驱动力,进行内爆压缩”。
于敏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反复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原子能压缩热核装置,包括如何选用性能合适的材料,采取什么样的构形,才能促进起好作用的物理因素,抑制起破坏作用的物理因素?
随着物理实质把握下的剥茧抽丝,氢弹构型的方向越来越清晰,新的构型开始浮现在于敏的思考中。于敏将新构型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梳理成6 个问题。于敏就这6 个方面的问题给大家做报告,对这些过程做了详细的物理分解,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他又将初级能量传输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随后将三个阶段的物理现象凝练成20多个具体问题,进行物理分析。
10 月29 日晚饭后,于敏和研究室副主任蔡少辉在住地附近田间小道上散步,以得到短暂的身心放松。当他俩谈到应如何创造条件让热核材料充分燃烧时,于敏直截了当地谈到加强型核装置的构形不利于热核材料的压缩和燃烧。接着,于敏向蔡少辉详细地谈了他几天几夜以来苦苦思索出的想法。蔡少辉被于敏的崭新思维所吸引,也被于敏所列举的无可辩驳的论据所折服,并马上说:“那我们就马上动手干吧!”于敏说:“可以先计算两个模型看看。其中的一个会比较理想……另一个则比较接近实际……”显然,这是于敏经过深思熟虑后想要走的关键两步。
回到住处后,蔡少辉立即向研究室主任孙和生讲了于敏的想法。孙和生听后表示十分支持。当即找到物理小组的副组长孟昭利一起商量落实。新模型试算结果,当量和聚变燃耗果然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自持“点火”燃烧。兴奋之余,临时又加算了一个材料比例不同的模型。结果也不坏。隔天,另一个模型的计算也取得了完美的结果。至此,两类共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只要能驾驭原子弹的能量,我们就能设计出百万吨级的氢弹!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主楼五层东侧大教室里,全体出差人员安静地围坐在大黑板前。蔡少辉简略地介绍了上述两类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特点。黑板上列出的数据立即引起台下一片热烈的议论。
于敏接着登上讲台给大家做学术报告。他首先向大家介绍新模型的设计思想。他说“过去大家都很重视对原子弹的压缩,现在看来,热核材料压缩更重要!”接着他列举了最近算的一个理想模型的结果。年轻同志从纸带里看不出来的东西,经过于敏一分析就变成了活的知识,透过现象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一条条规律被归纳出来了,就这样通过把基础理论与计算机实验的结合,深化了对规律的认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明确了充分进行热核反应的条件。

这篇回忆文章一开始仅仅在九院内部发表,后来经过了政治部保密部的层层把关,发表在公开刊物上,作者是理论部的老人,也是百日会战时于敏小组的成员之一,是历史的见证者。作者的措辞用句显然已经非常克制了,因为九院有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无比强调集体智慧,不能突出个人。但不管作者再怎样刻意平淡都无法否认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那就是氢弹原理构型基本上是于敏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不管宣传部门用多么宏大的春秋笔法来刻画出多么伟岸的群像,说一千道一万,背后的事实就这么简单粗暴!

要说原子弹的研制苏联的确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从教学模型到技术资料,我们可以不用从头摸索。氢弹的突破则是完全的原始创新,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和借鉴,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东西可以确定被造出来。从原子弹成功爆炸的1964年10月,到1965年11月“百日会战”后突破氢弹原理构型,仅一年时间,到1966年12月28日的氢弹原理试验(塔爆,12.2万吨,从材料原理构型是百分之百的氢弹)又是仅仅一年时间,再到1967年6月17日试爆武器级的330万吨空投氢弹,这个速度远远超越了其他四个核大国,并赶在了法国前面。

这超乎寻常的惊人速度背后是于敏在轻核理论小组将近五年的前期探索。由于保密原则,这五年他没有被告知任何关于原子弹的信息,完全依靠个人的天赋从最基础第一性原理、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出发点滴摸索氢弹原理,否定了放光模型,解决了诸如氘氚反应截面在内的大量理论难题,就像在一间漆黑幽深的迷宫,一点点摸索出了光亮…在氢弹攻关的阶段,于敏几乎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孤军奋战,他所依靠的仅有一台每秒五万次的打孔计算机(最初只分配给于敏小组百分之五的上机时间),而他所面对的是非线性非定常非平衡态复杂偏微分,极端高温高压下极短时间内多重物质形态变化多种辐射扩散多群粒子输运叠加核反应与宏观运动的多重尺度重耦合的顶级难题。于敏凭借极其明晰而深入的物理直觉,吸取“放光模型”的教训,牢牢地扭住出光后“先压缩后点火”这一关键点,将无比复杂纷乱的现象归纳凝练、理清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并将这些物理现象凝结成无数个极为复杂相互耦合又层层迭代的偏微分方程组。由于绝大多数偏微分方程在理论上没有解析解,只能靠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这在当时的算力下是不可能逾越的障碍。于敏真正封神的一战开始了,他善于用大量的近似和粗估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舍弃一些次要因素,层层逼近最核心的问题。比如在计算过程中用将二维问题局部近似为一维问题,在能量传输过程中将等离子体、电子、光子的三温方程近似为单温,令平均自由程短的伽马光子就地沉积从而忽略伽马射线,将辐射输运过程退化为特定条件下的扩散和热传导过程,在辐射传输时忽略宏观运动等等…从而在近乎原始的计算条件下找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完成了纷繁复杂难于登天的计算,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这个计算究竟有多困难?核爆炸级别的数值计算对于算力的需求几乎是无穷大的,计算维度高一维,方程描述再精确一些,跟踪粒子数多一些,计算网格打的密一些都会使计算量呈指数形式上升。美国能源部2002年出台的玛丽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发展出百亿亿次(10的18次方)超级计算机也就是E级计算来进行核武器全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这也是目前各大国争夺的一个技术制高点,对比一下1960年和2020年这60年的跨度,再对比一下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次和每秒50000次计算,差多少个0可以数一下…听九所的老人描述说当时于敏就守在计算机旁边,计算机出打孔纸带,他在旁边凝神心算,然后突然指出从这里往后都错了,一群人把计算机停下来逐一检查,果然是打孔出现了故障。在电视上见过心算多位数加减乘除的,当现在物理系的本科生动不动就直接MATLAB调用ODE45的时候,谁能想象心算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是种怎样的特异功能。

要知道物理上的近似和粗估是最考验一个人对物理本质的洞察力和认知水平的。在极窄的时空分辨率下,当各种宏观介观微观的物理量交织耦合在一起时,哪些量有数量级上的差别,哪些量和参数可以忽略,哪些又发挥主要作用,又需要近似到什么程度而不使之丧失物理性质,这不是凭空武断的,需要站在全局角度在更高层面对所有涉及的物理过程有一个准确地认识。于敏恰恰是那个仿佛站在上帝视角降维打击来解决难题的人。他几乎在所有的专业领域都有着深不可测的理论功底,如果按照学科专业来凭院士,于敏起码能在十几个细分的专业学科分别评上院士,在偏微分方程理论、计算数学、爆轰物理、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状态方程、本构理论、输运理论、辐射流体力学这些在核武器理论研究中横跨数学物理的专业领域随便单独拎出来一个评上院士都绰绰有余,还不算由他本人开创的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等学科。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知识都在一个人的大脑里交织排列、融会贯通发生出奇妙的反应,生成出旁人不可能想到的创造性思路和方法,因此他总能看得更深,在关键时刻起到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有人说于敏突破氢弹原理是灵感闪现,就算是,这些灵感要厚植于多么精深的知识土壤中啊,背后要有多少个夜以继日夙夜忧叹的衣带渐宽,才换来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的那一刻迸发!

七十年代末,另外四个核大国在突飞猛进,陆续研制出中子弹和第二代小型化的核武器,中子弹是特殊类型的核武器,而第二代核武器的比威力和实战性均大幅度提高。在身后的印度以色列也纷纷迈进了核门槛…可以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第二代核武器是完全不同于氢弹的小型化核武器。小型化并非寻常意义上小修小补地改进提升,而是从最底层的基本原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由于计算条件太差,使用了大量近似和粗估的参数,以至于很多参数的不确定度非常大,所以必需留足很大的设计裕量来确保可靠,就好比某一个物理量理论上达到1就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这个量是不确定度较大的近似值,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可能要把这个量留到10,甚至是100,这样才能造成压倒性的雪崩效应来确保可靠性。这样的后果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整个核装置过大和过重,不利于武器化。第二代核武器由于小型化的要求,在重量和体积上均做了非常苛刻的限制,因此减小设计裕量就变成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就必然要求理论上要更加地准确和精密,因此技术难度上又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当时的美国已经拥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超级计算机,而我国才刚刚拥有百万次的计算机,比美国的算力又差了好几个数量级,也就意味着理论计算的难度要远超美国,这真的是硬碰硬的较量,没有任何曲线救国迂回转圜的余地。如何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规划出可行路线,是一个无比艰巨的挑战!

九院则陷入空前的混乱状态。位于北京北太平庄花园路六号的九所作为理论部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上级二机部的瞎指挥要求理论部必须搬迁到三线的深山里。之所以说是瞎指挥是因为理论部需要的是大型计算机,三线深山里又没有相应的条件,当时九所的所长周光召据理力争,请求理论部科研人员不离开北京,结果被免职调离。九所全体科研人员和家属只好坐上闷罐火车开到四川北部梓潼县一个叫曹家沟的深山老林里,一开始住的是漏雨的牛棚,人可以住牛棚,可娇贵的计算机却无法在牛棚里工作,无奈之下科研人员又被迫撤回北京。就这样九所的科研人员在北京和四川三线深山里来回撕扯。科研人员拿着微薄的工资,上的是四川农村户口,在北京上班算出差,这一出差就整整二十年,九所的科研人员就在首都北京当了二十年的黑户。更令人无语的是,每个月初需要从四川派专人送来全国粮票,稍微耽搁一下整个九所就没饭吃。没有北京户口就领不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副食本,连做饭的盐和香油都买不了,孩子上学也只能借读,分不了房子只能住最简陋的筒子楼,在走廊里烧煤球做饭。一次领导来慰问,看到一个科研骨干在走廊做饭,被烟呛的咳嗽不止,一手拿着菜铲一手还拿着书…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多数人受尽了委屈坚持不下去了。此时南国的春天已经到来,孔雀东南飞成为了一种常态,当时的理论部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数理人才,在文革后的百废待兴中,所有高校都缺老师,理论部的人只要愿意离开,各大高校都抢着要人,立马给分房子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理论部曾经的八大主任离开六人,七百多科研人员走的只剩下三百多人,流失了一大半。理论部著名的计算数学家周毓麟院士曾痛心疾首地哀叹:仅仅流失的骨干就够再重建一个理论部!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这些柱石一般的重量级科学家全部出走。美国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结果被我们自己的上级超额完成了任务……一边是改革开放的冲击,一边是文化大革命的延误,一边是军队要忍耐的窘迫,一边是官僚主义造成的混乱,对于整个核武器事业都是致命的打击!在这种地狱级的艰难情况下,于敏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万般勇气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至暗时刻独木撑起了整个核武器事业。

当时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坦克数万辆,是悬在国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燕山山脉以南的华北平原又几乎无险可守,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无数次从这里长驱直入逐鹿中原。苏军在大纵深理论下,装甲集群的驰骋将毫无阻碍。战争一旦开始,半壁江山将在极短的时间内沦陷。如何阻挡来自北方的钢铁洪流?只能寄希望于中子弹这种强杀伤力却低放射性沾染的新型核武器。当时中子弹在美国也刚刚问世,何种原理连只言片语也找不到。在泰山压顶的重担下,于敏带领人迎难而上,直接啃最硬的骨头,在极短的时间内,独立探索出中子弹原理和中子弹应具有的主要物理特征和技术指标,提出三次核试验定型的实现途径,最终于1988年完成了中子弹的研制。

由于第二代核武器的技术特点是武器动作中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反应提供条件,一步失效则后续步骤全部失效。减小设计裕量后,则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强烈界面不稳定性和物质喷射难题,每一步都堪称悬崖,随时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导致完全失败!一方面核试验耗资甚巨且失败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美苏等超级大国早已通过上千次的核试验拿到了应有的数据,探索了大量的极限边界条件,可以从容转入实验室研究。为了掐断后来者的道路,在国际上到处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向中国施压,如果整个进程稍加延误,该做的核试验没有做,就被迫加入禁核试条约的话,则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数十年的努力会瞬间归零,我们将永远也无法真正研制出适用于实战的第二代小型化的核武器!

于敏凭借他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从理论上预估到美国核武器已经逼近物理极限,随时可能停止核试验,这让他夜不能寐。邓稼先院长当时已经病入膏肓。弥留之际,由邓稼先、于敏口述,胡思得执笔的加快核武器小型化研制进程的报告终于递交到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案头。

于敏在最紧要的关头挽狂澜于既倒,可以说是牵拉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与时间赛跑!他审慎地选择技术途径,从规划二代核武器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物理模型,梳理关键问题,到制定核试验方案,再到每一次核试验后取得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总结出物理图像和动作过程,来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再提出改进方案,除他一人之外,九院再没有一个人能对核武器全物理过程作出确定性的论断,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周光召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他们都可以离开九院,唯有于敏不能。从七十年代中期的技术探索,到整个八十年代的奋力攻关,再到九十年代初加快核试验,二十余次核爆在西北荒漠的地下不断震颤,多种新型核武器依次研制成功,完成了多次重大的技术跨越,这背后的理论总负责人都是这位当时已年过六旬的老人。如果说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一共有六次重大技术突破,那么其中五次都是由于敏领衔,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内,吊打了美苏英法四大国的五代科学家!

最终的事实大家都清楚了,中国用最少的核试验次数研制出了第二代小型化核武器,取得了一次试验多方收益的巨大成果,拿到了应有的数据,技术上没有走任何弯路,以美国几十分之一的核试验次数和百分之一的经费投入达到了和美国同一技术水平,为转入实验室模拟提供了支撑,赶上了禁核试的末班车。这个末班车到底有多急迫?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最后两次核试验,晚间确认拿到数据,7月30日中国政府就宣布加入全面禁核试条约,最后关头真的是按天甚至按小时在算!当美国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得知1992年9月25日试爆的新型核武器的试验数据后恐怕是直接惊掉了下巴,这种新型核装置的物理设计水平之高,与美国核武器的巅峰之作w88弹头相应部分的差距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美国人的应激反应就是马上开始找内鬼,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和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随即而出。在美国人看来,如果中国不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盗取w88核弹头的技术,那么取得这样的成果完全是无解的。美国人这么想其实并非盲目自大和被迫害妄想症,而是因为美国才是踏踏实实进行1054次核试验,一步一个脚印走完核武器研制发展全过程的选手,中国是仅仅46次核试验连美国人零头都不到的阶跃型选手,走一步跳三步,一跳上一个台阶,而于敏就是让这一切事实合理化的外挂的作弊器,有这样一个人在,美国人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于敏,中国的核武器水平也就是略强于朝鲜和印度,永远不可能成为五个核大国之一!两万吨和一千万吨的爆炸威力永远不可能等价在天平的两端!有了小型化的实战核武器,东风快递才真正拥有了尖锐锋利的獠牙。在那些波诡云谲的日子里,这些数量不多却机动隐蔽的“沉默雷霆”,是中华民族平稳度过一次次危机时的终极底牌。从此中国人才能真正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两次以第一完成人一次以第二完成人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注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2014年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奖章能挂到于敏身上则是这个奖颁发以来最大的荣耀!一枚共和国勋章怎抵得过贡献之万一!从历史的视角看,于敏和他创造的核保护伞护佑着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永远杜绝了华夏大地再被大规模入侵再遭铁蹄蹂躏的惨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纵观人类万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被一个人这样的保护着!以科学的眼光看,他解决的极端条件下顶级的科学难题由于高度保密的原因可能永远无法被人知晓,原谅我的物理水平之低下,语言能力之贫乏无法描述其中的艰难和奥秘,也许一百年之后核武器消失了,随便买本物理书就可以看到于敏当年的工作,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理解这究竟是怎样智慧的一个伟大的人!






于敏对于核武器的贡献早已是功在当代,他的另一项主要研究更有可能利在千秋!于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创了惯性约束可控热核聚变的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对于核能的终极利用,相比于托卡马克磁环约束聚变永远还有五十年的应用时间,惯性约束或许可能优先一步取得热核点火。惯性约束主要利用强激光照射高Z材料组成的黑腔产生X射线,X射线驱动靶丸内爆实现聚变。在驱动过程中,激光能量被黑腔内壁吸收,腔壁升温、电离,同时辐射出大量X射线。利用这些X射线驱动内爆靶球,压缩聚变燃料使其到达点火和自维持燃料条件。美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的NIF装置(国家点火装置)在2011年点火失败。而按照于敏精确制靶思路设计的椭球型多孔黑腔靶段比美国人圆柱形的设计更加优异,待我国的光束更多的神光装置建造完毕后,或许可以先于美国完成人类第一次可控聚变点火,如果真到了这一步,斯人虽逝,但穿越时空操控的神火应该足以和华夏始祖燧人氏相比肩了!

中科院物理所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在1960年代轻核小组时和于老共事过,他的原话是我的理论物理水平太低了,最多只能算是个高水平的旁观者,关键问题都是于敏解决的,我们是球场上传球的人,而于敏是临门一脚的人。何祚庥院士在七十年代末曾写过一篇关于氢弹的文章,里面提到很多细节,而于老当时怕泄密,担心一些细节会给印度人以启发,就压着没让发表,大概近两年才发表,当时预估印度能在原子弹爆炸六年后突破氢弹,结果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印度的氢弹还不知道在哪里…2020年6月15日,中印军队在阿克塞钦加勒万河谷爆发激烈冲突,杀伤数十名印军。如果没有核武器上对于印度的绝对碾压,我们不知道要驻扎多少军队在人迹罕至的绝域天险…印度可以有拉马努金、拉曼、钱德拉赛卡,但他们没有于敏!

有不少朋友可能会认为像于老这样的旷世功臣是否会像佛一样供着,或是封妻荫子,这完全是想当然。听九所的老同志说起过,七十年代由于九所的科研人员都没有北京户口,有一次于老的儿子得了重病,没有户口医院都挂不了号,于老这种“书呆子”急得不知所措,情急之下找别人借了个户口本去医院挂号,挂号的女护士故意刁难问你儿子叫什么名字,户口本上别人的名字于老答不上来,结果被护士狠狠地辱骂了一通,于老气愤加情急,眼泪直往外流……我当时听了这个事情以后,简直无法言说心中的滋味,心说如果是我,老子直接撂挑子不干了,那个辱骂于老的女护士也不可能知道是谁了,我觉得这个女护士很有那只扇动翅膀引起飓风蝴蝶的潜质,如果于老不是把责任和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哪怕只是稍微少一分,跟别人一样一走了之了,那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完全不敢想。所以说于老不仅是智慧上的神人,他同样也是品德上的圣人。

于老逝世前的几年,可以说是非常地不幸和悲伤的,他感情极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人在2012年突发心脏病,就在于老面前倒下了,子女匆匆忙忙送去医院,留于老一个人在家,老人家心急如焚摔倒在地,由于无人搀扶站不起来,就躺在冰冷的地上没吃没喝将近一天,直到子女们回家才发现,八十六岁的老人,不敢想在地上躺一天是个怎样的情景。这样的人给个二十四小时特护该不该?失去夫人之后他老人家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再也没有笑容,也再也离不开轮椅,连在人民大会堂获颁最高科技奖时都是轮椅推上去的,央视的采访都是强颜欢笑的,提到夫人时,引用了一句唐代元稹哀悼忘妻的诗:“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之后双目含泪,良久不语……

于老的仙逝当真是国倾一角,悲痛之余,我甚至有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我觉得于老逝世后应该和爱因斯坦一样把他老人家的大脑保留下来供脑科学研究之用(绝不敢对他老人家有丝毫不敬),这样似乎他老人家还在世,但我相信就算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想法,也绝对没有人敢提出来,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老人已经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精力都贡献给了核武器科技事业,逝世前的两个小时还最后一次听取了学生蓝可研究员关于可控热核聚变研究进展的汇报,直至最后一息!正如一位朋友在评论区说的,他老人家本是天庭核子武德真君下凡转世,功成身退又重新位列仙班,从此天上多了一颗星。他没有走,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凝望着他的事业,继续守护着他的国家和人民……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2020年10月30日,受疫情的影响大半年后,于老的骨灰终于安放在了北京万安公墓。极其朴素的墓碑,加上极其简单的仪式,整个骨灰安放仪式的参加者除了刚刚在京参加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九院党委书记,只有寥寥数位亲友。于老的儿子于辛说,万安公墓是子女精心为父亲选择的,它紧邻颐和园,背靠香山,颐和园和香山是小时候父母亲带他们游玩最多的地方,充满美好的回忆。一个伟大的灵魂终于入土为安,天上的那颗星却将永远闪耀,照耀出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希望下次去北京能亲手擦拭墓碑的尘土,深鞠躬,再献上一束淡然的花…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53年,斯大林去世

苏联(不含沙俄)是中国历史上近200年来最有可能实现斩断中华文化根源,控制中国民族情绪走向以及撕裂中国国内认同的国家,没有之一


user avatar   you-li-wu-si-da-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26年,于敏作为【位面之子】出生于中国,开启了他开挂的一生。

1960年担任“轻核理论组”总负责人,直接从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核理论、量子电动力学这些基本原理出发硬生生摸清了氢弹从原理到构型再到材料方案的秘密。

1967年,第一颗氢弹就完成了武器化,超过300万吨当量,直接让中国迈入核大国行列。

自此以后,领导完成了氢弹小型化,使中国拥有了用洲际导弹发射热核武器的能力。从此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反击能力。

于敏还在中子弹、冲击波弹、增强X射线弹等特殊性能氢弹的研发中立下汗马功劳,同时是中国“神光”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的奠基人之一。

于敏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暴跳如雷的老毛子,让邪恶至极的美帝胆战心惊,拯救了华夏无数生灵。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活在于敏的荫蔽之下。

2019年,作弊器被上帝收回。


user avatar   daruq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隆平杂交稻试验中多次遭遇坎坷。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就遇上了文革。

他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职员,被归为“黑五类”出身,本人对于政治运动不感兴趣,一门心思搞研究,被批为“白专”,杂交水稻的理论依据是孟德尔、摩尔根的“资产阶级”遗传学说。一度遭批斗,试验的材料被人破坏,他把捡回来的几颗秧苗藏进了臭水沟里面。幸好得到了上级的及时保护,文革中总算有惊无险。

在后来的研究中,也同样遇到了令人痛心的事件。

1968年5月18日晚上,袁隆平在黔阳安江农校试验田里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永远的谜案。袁隆平在事发后第4天才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了幸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武宗海山在与自己的叔叔安西王阿难答在争夺元朝大汗和中国皇帝争斗中胜出。

元武宗笃信汉文化,信奉儒家思想,而阿难答则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他的封地是今天的宁夏。


user avatar   wang-meng-yan-2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911美国转变战略方向。当时的世界格局是欧洲被干老实了、冷战苏联被干死了,日本被经济泡沫干废了,伊拉克被打趴下了,未来有可能和美国刚一下的,还剩个中国大陆。美国当时是绝对对华碾压的实力,炸使馆,撞飞机,摩擦不断,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不服开干?当时中美开战大陆必残。但是911让美国开始干阿富汗了,大陆得到狠宝贵的喘息发展机会,同时也认识到,光有钱,没用。

从古老文明的第一声号子,到武昌起义的第一声炮火,中国历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而耐人寻味的过程,其间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过去的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从不间断,了解中国历史,人们可以从王朝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的智慧,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经历中感悟人生真谛。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案讲的很详细了。补充一下近20年的事儿。

国运这个事情,真的很玄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相互影响完全充满随机性,另外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并非完全理性在决策。

如果不是正好碰上戈地图和叶蒙古这俩祸害,如果安大将可以多活10年,苏联真的未必输。

就近几年的事儿而言。

911很重要,给复兴松绑了。

2008年很重要,傻逼美利坚坑了欧洲队友,

这两件事没有的话,我们现在会很难很难。

另外,奥巴马真的是通共。蠢的没边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因清王朝而衰落” 这样的观点?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历史必然吗?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 
  任长霞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对于车祸没有详细报道? 
  为什么中国各个朝代始终没有吞并朝鲜地区? 
  孔子被推崇了二千多年,他到底发明创造了什么? 
  李定国能在短时间内“两蹶名王,震动天下”,而后期却逐渐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仅仅是孙可望叛变这么简单? 
  韩国拒绝与美日举行三边军演,称「这是连想都不可想的事情」,如何解读?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如何看待《自然》统计和意大利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占比超过 50%?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赞中国疫情防控成果? 
  李建成为什么输给了李世民? 

前一个讨论
大熊猫究竟有多可爱?
下一个讨论
如果中国人登月把美国人插的国旗拔掉了,美国会怎么做?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