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B 站官方号「观察者网」? 第1页

        

user avatar   xie-xin-67-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污名化群众运动

智利人民反对私有化,为了捍卫生活水平的抗议活动,你观察者网说是风景线,热评说外国人闲着没事为了几块钱闹腾;

印度工人全国大罢工,真真正正的工人运动,就像我们新中国诞生前一样,你也说是风景线,热评说看看我们国家多好没有罢工(我差点信了);

澳大利亚大火大量伤亡,这是澳大利亚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你还能扯上美丽风景线幸灾乐祸,拿中国东北火灾救援速度去讽刺澳大利亚无能;

最近美国黑人运动热火朝天,但由于缺乏领袖和指导思想,运动很可能以失败告终。而你观察者网天天发这被烧那被炸,诉求呢?百姓的目的呢?热评一堆"哎哎哎那是黑人维权,他们黑人还歧视我们亚裔呢"……1963:中国人民坚决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

2020:美。。。美丽的风景线。

每当一个国家爆发群众运动,观察者网总是不着重报道事件起因,群众诉求,只是大肆宣传游行罢工等运动中的冲突和暴力,更没有理性分析,提出合理见解——评论热评清一色嘲讽其他国家人民,从他国群众运动的混乱中找民族优越感。别忘了我们国家就是群众运动一点点打出来的。

历史告诉我们,玩命强化民族主义,最终自己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2.为资本洗白,对内报喜不报忧

996事件,来看看你观察者网什么态度,腾讯爱奇艺新收费模式,你第一个站出来夸,行,我们暂且当你虽然是官媒但也需要赞助恰饭;

疫情爆发前夕1-2月,许多平台都在指责和曝光武汉地方在应对疫情问题上的严重失职,已经其他部门的问题。在这里要肯定我国自3月初以来对疫情斗争的杰出成就,这是无数的无产阶级同胞们,尤其是医护人员们用生命缔造出来的战果。当然,对内的好话你观察者网肯定是第一个出来夸,那值得反思的东西绝口不提,是不是有捧杀国家之嫌呢——好吧,知道你是为了保命。

3.断章取义,白痴化其他国家政治问题

观察者网受众群体主要是中学大学的青年学生,这是最容易被带节奏的年龄阶段。国际新闻视频素材,观察者网基本都会剪辑成短短几分钟,所挑选的片段也基本是避重就轻,往"其他国家都是白痴我们最牛逼"的方向引导——上面其他答主都举了例子,这不叫爱国,这叫加速。

在政治问题上,脱欧风波的报道几乎全是关于会场多乱多乱,还有order——,而脱欧公投的原因,是什么制度问题引发了这种闹剧,反思,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好的,你说你是观察者,不是评论者,那对国内问题咋评论分析个没完,因为你引导我们外国政治家全是白痴,就像你三天两头放一波特朗普出丑,莫迪出丑,他们不是白痴,是政治家,即使你想把民族主义点起来,把其他国家当成敌人,这般引导大家轻敌也是极大的错误——况且我们的敌人只应该是各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民。

4.低创投自制

身为b站认证的大官方号,公然从YouTube上截取视频片段,加个水印,加个字幕片尾,投自制——我虽然不是版权小将,我也不知道这么做能恰多少钱,我只知道其他up要像你观察者网这么干早就被观众们骂死了。不过还好你的热评全是被民族主义弄高潮的年轻人,没人计较这些。

不过也不能全怪观察者网,也有想和它对着干的好媒体,应该还在小黑屋。


user avatar   za-wu-xiang-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好多答案,在最高赞下,我留了一条评论:有吗?观察者网王骁不是说了黑人运动的历史由来吗,还带全面的分析。还有除了发这被烧那被抢,还发了对抗议人群的采访啊。

这条评论得到了比我很多回答都多的赞同,看得出不是所有人都像知乎回答那样讨厌观察者网的。

首先,观察者网里面主讲人非常多,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有王骁、陈平、督工,观察者网和观视频工作室是一家。

所以讨厌观察者网的人可能是讨厌某个主讲人,可能是看了某期节目觉得不对自己心意,就认为是观察者网传输了歪的价值观。

我看了几年的观察者网了,说说争议比较大的几期吧。

王骁说的不要盲目独立思考,不是叫人不思考了。而是在某件事情发生后,你不了解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发言。不要因为自己不明真相的“独立思考”而形成谣言。

例如,当年暴漫被锤,就不会有人关心暴漫出事的那期节目里面暴漫到底在表达什么。暴漫做那期节目的时候还没有关于保护烈士的法律。暴漫为了讽刺小学课本出现了广告这一事,便改编了两首诗,谁知道过了几年暴漫被人翻了旧账。

我认为王骁说的没毛病啊,你不了解事情细节思考个什么嘛?你自己独立思考那就是凭空想象。

还有说观察者网对资本洗白?我实在找不到哪一期节目里面,观察者网对资本有洗白迹象。反倒是被知乎锤烂了的督工,有些观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在解决慈善组织的问题:


督工提出,慈善组织就是个商业组织,人们花钱行善买满足感,管理人员替这些人行善,收入管理费。所以,捐款者就是客户,慈善组织就是提供服务的公司。政府不应该插手慈善组织的宣传和管理,且慈善组织应该提供每一笔钱的去向,因为捐款者有权利知晓。

或许,按照公司逻辑来管理慈善组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令人气愤的事情了?

春蕾计划资助男孩,本就违反了捐款人的意愿,没什么好争议的。

我认为督工的很多观点都很新颖,很开阔眼界,我也不知道督工为什么在知乎被锤烂,看起来不像。

还有很多其他的观察员和节目系列就不细说了。观察者网绝不像最高赞说的那么不堪,丑化外国政治事件?


王骁过去开始分析,每一步都有理有据,没看出哪里丑化国外事件让中国沸腾。

还有最高赞说观察者网低创?

你要是说他发那些观察动物,观察川普什么的,那确实。

总之,沉默的人永远是大多数,回答里面清一水的讨厌观察者网,可能是我显得格格不入了吧。


user avatar   ji-pin-wei-niang-ling-shao-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察者网,别的不说,洗白资本恶行是跑不了的。

之前觉得督工讲话偏颇。

跟观察者网一比……

督工哪儿配叫偏颇啊。


user avatar   er-ci-yuan-shao-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目前来看,

观网正在积极地向世界第一网红头子川普学习。

你们什么CNN,BBC报道的都是FAKE NEWS,都是胡说,

你特朗普周围的什么班农,什么蓬佩奥,那都是媒体业余政客,哪懂什么国际战略?

没有人, (摊手)

比我观察者网, (摆手)

更懂世界政治。 (此处拉手风琴)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一档小岛节目叫《关键时刻》。

但你估计会知道里面有个“榨菜哥”,本名黄世聪,之前说过“大陆人都吃不起榨菜”的那位。

有趣的是,同样是和黄世聪一档节目的邱敏宽,看到五粮液股价大涨时,他给出的解释竟然是“大陆经济不景气人民才喝酒,借酒消愁。”当时里面给出的五粮液价格是一千多元。

于是小岛财经专家们得出一套伟论:我们经济太不景气了,人民吃不起两块一包的榨菜,只能靠喝一千多元的五粮液借酒消愁。

观网现在做的事,本质是和《关键时刻》一样的。不过我更喜欢看《关键时刻》,因为相声功底更强。

每次看见宝杰和世聪俩人一捧一逗,因为发现

“大陆人民吃不起榨菜”

这种诺贝尔经济学奖级别的发现而一起忘我地大叫,我总能会心一笑。

因为第二天,他俩又能发现下一个新的诺奖议题。

对比下观网,

美国人月收入3000美金,水深火热。中国人月收入2000人民币,太舒服了。

西方媒体指责孙杨,那是霸权主义。我国媒体抹黑霍顿,那是正义。

中国学者发论文在国外,那是让中国学术万劫不复。外国期刊评影响因子,那都是骗人的数字游戏。

我原来以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和我抱着一个心态看待的,后来从我在b站被怼的情况来看(其中还有一个40多万粉丝的博主,加我微信battle)。并不是。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几年,一些“”历史读物”非常火。

把历史中的事件,挑出来民众喜闻乐见的梗包装一下,打上XX逗比、XX二货的标签,画成漫画,搞出来一种快餐零碎化读物。

比如《XX分钟漫画唐朝》,《漫画欧洲通史》一类的,很火,很受欢迎。

实质上是把低幼化的普及读物,包装成成人可以接受的形式,加上一些条件反射的浅薄“道理”,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基本知识的作用,但充满对历史真相的无知、扭曲和盲人摸象。

跟“戏说乾隆”啥的价值接近吧。

观察者网的内容就是类似的,只不过形式是视频,领域变成了政治和经济、金融。

他的目标表面上是普及知识,为粉红站台。

实际上呢,感觉是靠“”巴普洛夫梗反射”内容吸引没有太多历练的粉红。

吸粉,然后潜移默化的,让这些粉红习惯于戏说政治,戏说金融。习惯于对资本的容忍甚至崇拜。

还好。

资本的短视逼着ta早早就暴露了。


user avatar   wei-william-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斗力远超其他中国媒体,有那么一点儿RT的味道。客观上对打破西方中心论,和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权威起到了作用,但也有其妥协性的一面,这是由观察者网在政治光谱上的位置决定的。

观察者网作为国内民族资产阶级媒体的代表,相比买办资产阶级媒体和跨国资产阶级媒体,有其进步性的一面。然而只要是资产阶级,就摆脱不了其固有的立场。比如各种变着法的洗996什么的。

长远来看,我还是天真的期望能出现一些真正的左翼媒体。不过短期内,没有观察者网这种媒体玩点邪的,可能连舆论阵地都丢干净了。毛教员说人民日报是二流报纸,但也没有直接关了人民日报。


(怎么那么多人问我RT是什么……RT是Russia today今日俄罗斯,一家毛媒,擅长用自由主义话术攻击西方国家,长于诱导式提问,假设型采访,春秋笔法,yygq,跟欧美内部受排挤的少数派合流,熟悉西方媒体的运作规则并有样学样,在西方舆论场上各种搞事。让美国尤其头疼。)


user avatar   mei-you-ren-24-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代表国家资本、民族资本的媒体。

至于他立的功和造的孽,翻翻上世纪10-30年代的中国民族资本发展史,你会发现太阳底下无新事,目前甚至还没有单独拿出来分析的必要。

至于最高赞,应该是在以比观网更过分的手法黑观网,智利抗议和法国律师那几期我都看过,不仅节目没带风景线的节奏,甚至评论区里呼吁冷静不嘲讽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有几期甚至占了热评的多数。说观网夸大其词,然后自己再用夸大其词的方法黑观网,怎么看都有种黑色幽默。这倒和观网用夸大其词的手法回击外媒的夸大其词有的一比,看来大家都是站好立场后开始套娃。

我觉得知乎在这种不问是不是,只对着为什么虚空输出的风气下,以后最好尽量少去批判其他平台,不然容易闹笑话。我不怎么喜欢观网,然而观网在实事求是这方面做的比知乎要好,这就很要命了。即便是张冠李戴的巅峰—人民富豪事件,在知乎也有联帝反修这个神奇的思潮作为对应,论谁比谁恶心还真不好说。

至于未来,这几年观网不论是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变好,嘉宾群体也在大幅改良,翻车事件比几年前少的多(当然这和之前太能翻车不无关系),而知乎则在往反方向加速,所以未来的走势大致是清楚的。


user avatar   cui-jia-jun-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察者网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媒体。主要是它发的视频太多。你不能用一期视频或者一个系列来评价一个媒体。但总体上要如何评价必须要看你怎么看待观察者网。

无脑爱国主义肯定觉得它特别好,看观察者网就类似回家一样;对国家有认同感的共产主义者,观网对你而言就是一个屁股歪的爱国媒体;一个要求媒体完全客观的理想主义者,会觉得观网是弱化版福克斯;恨国党估计看都不会看观察者网。

观网成立之初是10年,那时候的中国网络上充满了公知,舔狗,恨国党,那时候提到发达国家,就是德国的油纸包,日本的夏令营。国内就是柴静之流。观网是一家眼光毒辣,抓住了官媒外宣能力差,语言刻板,而关注度高的自媒体大部分是公知和民间力量想要表达但力量分散的空白,数年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一个自媒体,熟练的使用作为自媒体的优势,推出各种不同的节目,视频平易近人,内容浅显易懂。给年轻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舆论自信,在抵御西方的舆论战和颜色革命上也有出力。

而且观网自己也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能看到不同学者不同主持人之间观点的对撞,比如最近对马丁路德金私德的争议等,这点非常好。有时在评论也能看见少量关于主持人的饭圈文化,我虽然讨厌饭圈,但不得不承认饭圈文化是输出观点的好方式之一。

但是也要承认,目前观察者网的内容存在不少的以偏概全,或者刻意引导。

官网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与学者的合作内容,自己做的各类节目,小动物,以特朗普为首的各国短视频。

主要讲讲视频时间较长的与学者合作内容和独立节目。

与学者合作的视频,普遍质量较高。学者的身份也很重,格局大,虽然视频的质量有些不齐,但整体还是相当不错的。这里点名表扬隔壁观视频的又见系列,主讲人都是去过目标国的,是做目标国研究的学者,而且时间长,对于国家介绍角度多内容全面。而且又见系列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批评资本主义,而是深入分析。比如又见印度上来先澄清对印度的种姓偏见再介绍印度。

独立节目就比较一言难尽了,节目有亮点也有缺点。看你怎么看待,比如懂点儿啥的更新频率高,相对的他的视频较公式化,观点较为普通,相对而言缺少新意又不深刻,有时来一段阴阳。干货的数量较少。其实也正常,这么高的更新频率,如此广的选题范围,本来就不应该希望别人能有什么深刻见解。骁化一下也是类似,但是更新慢,带来的就是内容多,文笔也很不错,介绍国家或者故事时介绍的很不错。选题也很好,比如美国学贷,卢旺达那期。介绍故事比如台湾演义,连续三期,基本介绍了45年后湾湾的政治局势,对于不了解的人是非常好的,与其说是时政视频不如说的作为外国的历史政治科普视频(王骁的节目似乎存在控评的问题,我不确定,故放在括号内,希望有人补充)。


但是必须要注意,观察者网自身也是有倾向是事实,换句话说就是不中立。其实在B站带节奏是风险非常大的事情,因为B站有弹幕,弹幕内容很大程度是观众想法的体现,带没带节奏一看弹幕就知(所以许多时政评论UP主喜欢让观众在弹幕扣1什么的,因为弹幕数量是有限的,无意义弹幕多了,有意义弹幕就少了)。举个例子,王骁有一期关于利比亚的视频,分析了半天,卡扎菲搞福利巴拉巴拉欧美对利比亚怎么样,结果关键的内容人家一笔带过。

这是简单的领导人好恶问题吗?卡扎菲儿子访台,06年马英九去利比亚与卡扎菲会面。卡扎菲在台湾问题的态度可想而知。两岸问题是原则问题这和我国领导人的好恶差别还是很大的。讲卡扎菲半天,卡扎菲鬼才一样的能同时惹毛全部五常的外交政策不提,只提欧美制裁不太好吧。

哪怕是王播放量最高的外国人条例那期,大部分很中肯但也存在部分问题,比如“嫁个白人可以,黑人不行”,只提种族不提中国数千年的以白唯美的价值观?只提广州黑人少,不提广州黑人围攻派出所?除了这些还回避了部分的问题。但有一说一,王骁的这期视频也算挺敢说的,总体瑕不掩瑜。

再比如亚洲特快关于高达那期,被贴吧知乎等等狂骂,就这主持人还在下期作品里嘴硬。这就属于做的很差的那种。(给不懂的观众说一下,高达本身是绝对的反战作品,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反战作品之一,主持人拿高达里唯一偏右翼的作品(因为监督是右翼)来直接否定所有高达作品)

推特因技术性失误误封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账号,斯里兰卡大使馆账号关注只有1千多,我是推特要封也封个粉丝多些的号。观网的态度是什么?“呵呵”。再比如官网吉祥物特朗普,我个人也不喜欢特朗普,但是有一说一,有时候观网这种搬运人家推特搬一半确实有以偏概全,混淆视听的嫌疑。真要看还是建议出去看原文。在孙杨禁赛后力挺孙杨,伊朗击落客机怀疑美国等等操作就不提了,作为媒体,事情没明朗就暗示欧美迫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位答主的回答也指出了部分存在问题的内容


回到观察者网本身,其实官网的内容是非常纠结的。举两个例子,官网自己一边自己天天批评欧美资本主义吃人,一边自己屁股不正,恰烂钱,为国内资本主义洗地。恰迪士尼烂饭,人民富豪之类的事情。(引用王骁的图和文中多次指出王骁不代表我对他有看法,只是随意举的例子)

现在的观网开始变得民粹化,观众想看什么就给写什么。比如只看观网视频,感觉美国似乎明天就会解体,特朗普就是XX,但看看观网合作的逸语道破中沈逸对美对特的认识与评价,高下立判。什么是民粹?这就是民粹。作为大媒体,应该是观网来引导观众,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如果有人好奇为什么民粹化不好。民粹化会让我们无法理智的判断,比如台湾选举前我们的宣传如何,结果是民进党大胜国民党大败,孙杨宣判前国内的宣传如何?结果如何?也许这都是小事,被误导的也都是百姓,但放任这种风潮迟早会吃大亏的。

观网自己一直批评西方媒体不客观,然后自己对西方报忧不报喜,煽动民族主义,结果自己活成了外媒的样子。不是说不要抢占舆论高地,也不是说民族主义不好,观察者网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凡事讲究过犹不及。过了度也许就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说了那么多,虽然观网有不足,有节奏,但是总体而言,观网是一家挺不错的自媒体,就是观众们看视频还是要多留个心眼。最后希望观网能越来越好。



这里举一个观网做的很差的视频的例子。

乍一看这个视频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了解前因后果后会发现这个视频犯了许多的错误。问题1,视频里人家明明说自己是亚裔,观网却说人家是华裔,在评论指出后才改成韩裔,结合观网的一贯行为,其中动机不言自明。问题2,观网事件叙述不完整,关于这件事,既然说到脱衣至少要提到后续,即还有一批学生也脱衣支持。否则只说一个亚(华)裔女生脱衣是不是有把性别问题变成种族问题的想法?(哪怕给个引用的出处也好)问题三,观网小编没有仔细的审核自己发的视频。虽然观网每天要发许多视频,但是观网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啊,基本都审核还是要有的吧。

整个视频实际应该怎么报道?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很模糊,但这个论文的标题是有问题的(涉藏),如果观网编辑没有指韩为华,能发现并指出其中错误,这就是一篇优秀报道,视频评论的风气也会完全改变。但是也要指出,这只是一个较极端的例子,并不是每一个视频都是如此,但是结合一些其他视频,给人留下其他不好的印象也自然。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明确,有答主认为观察者网只作选择性报道,显然这并未正确认识观察者网。

Kinesiskt naturmedel mot covid-19 sprids i Europa 观察者网称瑞典海关检测中药,只检测出薄荷醇,我将瑞典海关的原文链接奉上,不如自己品品。

bilibili.com/video/BV13 再比如,孙杨事件,在已经看完公开听证会之后,做出如此导向性的失实视频,令人失望。当然这也是观察者网一贯的作风,有意无意将某些事件导向中外矛盾。

bilibili.com/read/cv488

haokan.baidu.com/v? 观察者网并未发布完整视频,也许是和督工谈《后浪》的问题看法差距过大。阅文集团话题上刻意回避了主要问题,将话题引导至免费阅读和付费阅读上。这个视频是可以显示出观察者网的一贯策略的。

观察者网非常善于塑造一个自己只选择性报道,而没有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春秋笔法造谣抹黑的形象,以至于很多人对官网的认知还停留在只有选择性报道上。

大众传播对现代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在舆论中的议程设置能力和价值引导能力遭到冲击。在定制化传播的环境下,信息获取往往来自基于网民自身兴趣的算法推荐,同质化的资讯引发偏见和分裂,带来了群体极化的风险。

观察者网的报道,简化了政治的复杂性,增加了娱乐性,这种方式使得观察者网传播能力更强,但是也引导了极端化的网络舆论表达。

在街头巷议和公共广场,人们能够经历不经事先选择的不同意见和共同体验,这是民主讨论能够开展的前提。但是人类的本性是趋易避难的,相比于理性客观富有逻辑的分析,人们天然喜欢简单的情绪宣泄和表达,现阶段的互联网对我们的趋易本性是有助长放大效果,哪怕它对问题解决毫无益处。

显然,观察者网的报道,用简单的情绪宣泄和表达让人的观点趋于偏颇。那些沉迷于宏大叙事的学生,平时在学校或者家里养尊处优,毫无工作和生存的压力,也因此极少接触社会的黑暗面,苦难这个词对他们个体来说,只能作为国家与历史的宏大叙事来展现。他们原始的、幼稚的三观还不足让他们获得正确的认识……然而他们已经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力了,而且抱团使得他们无限的放大这种权力,以此去攻击那些意见不同的他人,这些人对待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是十分简单粗暴的,这种爱国本质上和追星并无区别。就现阶段而言,观察者网的导向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宏大叙事。从结果看,观察者网让一部分人的观点趋于偏颇,让社会更加分裂(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宏大叙事),使得政治舆论饭圈化,不利于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能力,反而污名化政治,妖魔化政治和简化了政治。

再来说说观察者网对内部问题的观点。这也是观察者网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观察者网不仅未尝试提出解决当前矛盾的方法,甚至都不正视当前内部的阶级问题。观察者网评论出“人民富豪”“共产党员富豪”这种缝合怪词语,美化996(视频已经删除)。试图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作宏大叙事,显然,这是观察者网不受民众信任的重要原因。随着文化教育的加强,我们的参政议政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随之而来我们的政治诉求也会越来越多,用软化的方式面对问题,而不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显然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国家。观察者网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对内问题上充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把阶级分析带回来——再谈李世默与去政治化问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一些人讨厌b站? 
  在腾讯成为哔哩哔哩第二大股东后,阿里巴巴又对 B 站投资,说明了什么? 
  怎么看待B站的《诡秘之主》漫画版没有原作者署名? 
  为什么你们反感墨茶official? 
  如何评价在哔哩哔哩大火的《内圆外方》? 
  如何评价B站搬新家请了道士做法? 
  《后浪》被抨击后B站为什么不道歉而是遏制负面评论? 
  bilibili《后浪》真的有公众号骂得那样不堪吗? 
  如何看待B站大up 巫师财经经历及部分内容抄袭自知乎匿名回答,及其可能代表的垂类内容媒介大规模迁徙?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在B站发布的视频评论区沦陷? 

前一个讨论
你为什么不喜欢克苏鲁神话?
下一个讨论
《CS:GO》五个大地球玩家只开透视能打 Navi 吗?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