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发展不好,想学XXX破局,你觉得合适吗?
这种咨询每周我能收到好几次。但现实很骨感——很少有人通过微信学习编程,或者下个英语app学口语,实现了职场突破
没有方向的「自我提升」,寄希望于我努力之后就一定能升职涨薪的想法,最终大概率是自我安慰而已。
我把职场上的技能提升,分成三个领域:
回答4000字+,图是我从过往讲课PPT中抠出来截图的,也花了不少时间,被收藏了近2000次,也希望认为有价值的小伙伴收藏之余也给个赞同。
希望这些来自咨询公司和人力资源圈的经验能够为大家自我提升找到合适的方向,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路上省下更多时间、精力和金钱。
海德思哲的CEO曾经说过:面试本质上只有三个问题
其实这三个问题,也适用于自我提升:自我提升本质上就只有三种能力。
我特意颠倒了顺序。
面试时首先考核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考核意愿。
但在自我提升的时候,规划能力优先。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努力,持续自我提升,活到老学到老」。
然而你在站内搜会发现大把这样的问题:
都知道努力重要,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呢?
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方向,无法判断努力带来的价值,当然坚持不下去。
先Do the right thing,然后再do things right。
分享一个「NPL思维逻辑层次」的概念。
「Neuro-Logical Levels (理解层次)」被普遍用于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上,帮助人们剖析自我,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自我看世界,进而对人生和职业规划更有效果。
其他层级不细讲了,详细的可以看之前的回答: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没有动力坚持下去怎么办?
而大部分职场人的「自我提升」思维停留在「行为层」和「能力层」,他们的思考方式是:
我还不够努力,我要加班,爱拼才会赢(行为层)
我还不够好,不够全面,我要学英语/Python/考CPA(能力层)
大学时候,想多学一点,不追求回报,技多不压身,挺好的。
进入职场,你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资源都很有限的背景下,每一项技能的学习,都需要严格评估,必须紧密围绕自己的职业规划。
也就是「NPL思维逻辑层次」的「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层面。
首先要做的不是选「现在学什么」,而是定「未来做什么」。
思考职业规划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第一步:先有一个长期规划:
未来5/10年后,你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岗位上,做什么事情,影响一批怎样的人?
举个例子:
我刚刚毕业,在宝洁做市场营销专员,我希望未来十年后成为一家一流互联网公司的市场VP。
那么问题来了:
大多数人只有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从来没有细想过目标的实现路径。你需要开始做「战略分析」。你的战略分析,不仅影响你的规划,也会影响你的目标——如果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你就需要重新调整。
第二步:再把长期规划拆解成短期规划:
第三步:如何把规划落地到细节行动:
为了实现每个目标,我需要怎么把规划落地成具体的行动?
考虑五个维度:
在制定规划和相应的落地行动时,需要注意:目标必须符合 SMART 标准:
即具体 (Specific)、可衡量 (Measurable)、可实现 (Achievable)、切合实际 (Realistic)、具有时限性 (Time bound)。
最重要的技能,当然是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工作中积累知识和能力。
不同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不同的,我们只谈通用的成长方式。
1、模仿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任何时候,你觉得搞不定了,你就模仿。
为什么我之前反复强调新人必须去大公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公司有成熟的体系,有Mentor,有培训机制,作为一个新人,你有的可抄。
2、请教
@王瑞恩 提到「同事留下的文档是最好的学习资料」,我很赞同。
不仅如此,向同事,特别是有经验的同事(不一定是比你年纪大的同事,其实我从很多90后年轻人那里,汲取过很多受益匪浅的知识)咨询学习。如果公司提供Mentor机制,那就不要害羞,努力去咨询你的Mentor,请Mentor喝咖啡,大部分职场前辈是愿意帮助别人的。
我特别反感的一句所谓职场道理是:
学生时代有老师,职场上要靠自己,别指望有人教你。
事实上,公司有义务教你。
没有老师,我们也许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艰辛。
给新人安排职场导师,不但对新人有价值,对公司的发展也很有价值:新人迅速融入,企业当然受益。
事实上,很多大企业都有成熟的老人带新人机制(外企常叫做Mentor)
相反,一些小企业也没有意识到培训新人的重要性,而有些老员工担心新人抢了饭碗,故意不教新人,反而编出毒鸡汤:职场都别指望有人教你。
对于这种人和这种企业,职场新人能躲就躲——这是不欢迎新人的文化。
你在这里即使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但这种程度的努力可能已经让你在一个友好环境下,取得3-5倍的成就了。
新人进入职场后,要以谦虚的态度抓紧时间找自己的导师,如果找到,别人给了你帮助和提点,记在心里。未来有机会,记得感恩。
(比如,这篇回答对你来说有帮助。也请点赞支持,让更多小伙伴们看到,不要光收藏就结束了。)
3、演练
熟能生巧,在咨询公司,我们有STAR模式,有MECE分析法,有定位理论。
而且我们有定期的培训机制。
但是,如果没有反复的演练尝试,光靠培训,永远记不住。
只有开始笨拙的尝试把这些优秀的方法论,适用于工作中,我们才能掌握。
咨询公司的一个优势就是,你可以在这里把你学过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论,套用到不同的公司里,其中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
但对顾问来说,都是莫大的收获,这也就是为什么咨询公司明明越来越不如当年,但优秀的顾问,在市场上总不缺少雇主。
4、反思
前一次创业失败后,团队里的一位小伙伴出去求职,面试完哭丧着打电话来说:估计面试挂了。
我问他怎么回事?
原来HR问到我们的创业项目,他只是负责技术,敲代码,对于业务了解很少。HR问这个项目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做失败了?
他却无法回答,因为他只负责敲代码。他没有对这个项目从业务上有反思。
如今,很多人在简历里都有各种各样的亮眼的项目。
而专业的人力资源面试官最喜欢问项目的细节:
本质上,面试官想考核的是,你有没有反思的能力。
定期对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反思评估,是如今职场人的必修课。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成功的?未来你就不可能复制这个成功;如果你不知道,你是怎么失败的,那么你下次还会接着失败。
之前世贸组织在5年前出过「十大工作技能的趋势走向」,预测2020年最重要的职场技能
其中,你会发现其中一半的能力,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而无论是协调、谈判还是管理,想要成功,你必须了解对方的诉求,必须愿意倾听对方的声音,愿意想人所想,愿意换位思考。
举一个例子,我在之前一个回答里分享过:
很多人认为沟通能力是说,是辩论,是口吐莲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却忽视了聆听和提问的技巧。
真正说服别人,不能靠强势或者口才,而是要靠双赢,那么你怎么才能帮助对方赢?
举个例子,你需要主导一个新项目,需要各个团队支持,那么没有直接管理权力的你,如何在跨部门项目沟通中寻求支持?
你是纯粹索要资源,还是也能提供资源?
你提供的资源是不是别人想要的?
你的项目多大程度上帮同事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
共情能力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能力
有一个关于共情和同情对比的经典视频,主讲人是Brené Brown,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665809327497216很多30岁焦虑转行的职场人,可以重点关注一下。30岁以后转行,想要完全抛下过往的经验积累,是不现实的。
如今的企业希望招来立即就能干活的人才,经验不说100%匹配,也需要70%匹配。
企业很难接受零经验转化。
但如果你有可以迁移来的能力和经验,就另当别论了。
其中共情能力,恰恰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目标,与其在业务会议上互相diss,挑战,拍桌子,美其名曰直爽,不如退后一步思考一下,我怎么理解对方的立场,怎么能够帮到对方?然后把能够共赢的解决方案抛到桌面上来。
如果你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有丰富的团队协调组织经验,能够换位思考,聆听别人的需求,无论在哪家公司,哪个行业,你都是最闪光的人才。
扯远一句,如今互联网的饭圈文化,和共情往往是完全相反的:
我认为好的,大家都得说好,谁说不好我举报他。
我认为不好,那一定要消灭,别人的处境完全不考虑
我认为电影该打五分,你们只打了1分,那我就去其他电影那里刷一分
……
总结一下,在职场上,想要更有竞争力,就需要:
第一步:根据自己的使命、价值观,找准方向,并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落地行动;
第二步:在工作中复用他人成功的经验,边学边做,提升自己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让我们立足职场的能力。
第三步:硬技能之外,可以迁移的软技能,尤其是是情商相关的沟通谈判协调能力,是职场人实现成长蜕变或者成功转型的魔法加成。
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职场技能不是三五千字就能说明白的,我在这里推荐一个专栏(我和 @小红拖拉机 老师都有贡献内容),里面介绍了获得提拔的诀窍,以及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思维方式。
欢迎围观: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谢谢知乎致知计划教育季邀请,我只从对互联网产品运营这个岗位的了解来谈两点个人体会:
1、同事留下的文档,是免费且好用的教科书。
我刚入行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其他业务线的周报,看别人的项目策划,看其它项目的分析报告,刷内网看前人留下的文档。对于新加入一个陌生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甚至比听很多课程、看很多商业分析文章更管用:要先见到自己、见到身边人,才能更好地见到世界众生。连自己公司的业务模式、产品形态和发展战略都没吃透,就开始拽热门概念,这在懂业务的 leader 面前其实是「不懂装懂」。
说得更直接点,这也是开拓更多的道路。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分分钟都有可能试水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业务模式就意味着新的岗位,新的岗位要么现招人,要么从内部挖挖潜。对于公司其他人在做什么保持关注,暗中观察跟着学习,其实也是在给自己预埋更多回转余地。
2、别只盯着业界「大佬」们灌鸡汤,多跟基层业务型 leader 们请教
多看看身边从行伍之中得到提拔的管理者,特别是内部晋升上去刚开始带小团队的 leader,这些人往往代表了你在当前业务线通过个人努力能达到的阶段性「天花板」。他们能在现行业务模式中凭本事上位,多少有点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一般是在当前业务中能够即插即用马上复制的即战力。
相比之下,互联网大佬们的「成功学」,因为面向的是大众,所以难免有美化加工,难免为了适合更广大的受众而流于空泛,而且可能带有幸存者偏差:这本不是最优解,但因为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殊的时代环境,偶然地成功了。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不建议上来就学具有偶然性的,相对空泛的「道」;注意通过内部分享和私下请教,学一下在当前业务中具体的、身边人验证可行的「术」,收益更为直接,这些人教给你的才是真正能打的本事。
关于问题后半部分,有哪些「加分项」,我的好友 @Jacob贾超 说得很好了,跟超哥长谈过几次,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体验补充两点:
一是写作能力:写作不限于写报告或者写工作文档,发微信、邮件,都是写作。我个人总结了几条规则:
简单的事情发微信,复杂的事情写文档;
熟悉的人发微信,陌生的人发邮件;
开放讨论群里聊,明确的诉求邮件说。
展开讲下前两条:如果是彼此共事过,都了解一件事情背景信息,不会产生歧义,那么用即时通讯沟通省时省力,可以快速落实。但如果涉及跨业务线沟通,涉及不太熟悉的人,那么微信沟通坑就很大了。可能双方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有不同。
比如内容类平台「日活跃用户」,你以为打开 app 就算是活跃,殊不知对方业务线另有定义,要求浏览过 app 里面的文章内容才算活跃用户,双方在微信沟通中,可能聊得很开心,认为都是在推进日活用户的目标,结果搞到半路才发现定义都不一样,他想着的是用爆款内容触达用户,做好内容 seo,让更多人读内容;你想的是优化在应用商店的展现,把 app 整体去做投放,让更多人打开 app,结果双方认为最有效的策略说不到一块去。这是因为三观不合吗?未必,可能就是双方说的概念都不是一回事,各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也因此不同。这种情况下,附一个文档,说清楚必要的背景再聊,就能避免很多误解。
至于「开放讨论群里聊,明确的诉求邮件说」则相对比较直观:微信工作群中的沟通,很容易变成「大家聊得很 high,想的点子都很好,最后谁也没执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把最终确定的共识和待办事项发个邮件,抄送对应的业务负责人,就会清晰很多,把开放性的讨论用文字固定下来。(同时,也能让 leader 对你参与了什么工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别到头来想提拔你都不知道有什么理由。)
二是要有向上管理的意识,学会「管理」自己的老板。这不是说要谋权篡位,也不是单纯给自己表功、跟领导提要求,而是要用合理的方式,让领导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扫清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上下一心做事情。
举个例子:老板突然喊来了产品经理,说「哎我觉得这个界面不够有吸引力,你啊来改改」。如果没有向上管理意识,可能就是一句「yes sir」开始忙活了。但如果多问一句呢?
老板,想了解下「不够有吸引力」这个结论是怎么做出的?有没有相关分析报告,能让我看下这个页面的渗透率和用户停留时长,或者能不能帮忙联系分析师支持下,我看看用户在这个页面的行为?
老板,我看现在前端和 UI 设计师的排期都比较紧,我提了需求他们可能推,想问问公司对这件事情的判断是怎么样的,优先级和业务价值如何?您能不能具体介绍下我好去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其实这些沟通,都是「向上管理」意识的体现:第一个问题,是在让老板和你充分共享进行决策的依据,基于这些依据来寻求共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在借老板的尚方宝剑,方便自己去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说起来,都是要让老板和自己形成工作伙伴关系,让他把自己的想法更好地表述出来并且想明白怎么支持你工作,而不是闷着头瞎捣鼓,最后可能用最不经济的方法、废了最多的嘴皮子,解决了一个其实对方也没觉得多重要的问题,那还怎么升职加薪==
嘿,这问题问的有意思,说的好像是每个人主要的提升学习成长是来自工作前?
坦率来说,工作后才是每个人成长学习变化的速度要远远快过读书的时候。
为什么呢?是因为进入职场后绝大多数人的学习态度比在读书的时候会更加自律。
我们分别从两个方面来看:
高校学生的态度不如职场人士学习态度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高校学生即使是家境贫寒要靠自己才能赚到生活费,学费很大概率还是父母帮着交。加之大多数人在这个年纪这个阶段对于金钱和财富还不是很敏感,没有投入产出比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②作为中学生活的延续,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③高校缺乏有效的正副向激励机制。其实奖学金保研这些对于没有志向于深造的同学来讲确实意义不大。对于我这种当年大一就想清楚一辈子不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我的高校期间读书立场就是各门及格顺利毕业。这个标准对应到职场里其实就等于每天点卯混日子完成工作勉强不被劝退。
反过来职场人士一般学习态度比高校学生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大学里学习的知识有90%以上的概率跟从事的工作不一定对口,很多东西要从头学习。即使是专业对口,大学里学的知识也往往较为陈旧或者不接近实际工作应用场景。学习是必然的生存要求。
②每个人是唯一能真正为自己职业发展负责任的人,读书的时候还可以靠父母给生活费养活自己。毕了业总要自己生存,而起步阶段甚至毕业五年后都很可能行业、职能、城市、薪酬水平、工作氛围、领导能力各方面不尽如人意,想要自己更上一个台阶,争取稍微舒心满意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道路,就必须要不断学习。
③在高校中,学习是被安排的,基本不是基于兴趣。而毕业后不管是工作几年后回炉MBA或者在职/全职硕士深造,亦或是自己读书,亦或是用碎片时间在线学习,亦或是参加某个训练班,都是花自己的钱学自己真正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事情。从这个维度上来讲两者也不是一回事儿。
好多人感叹,工作后好忙啊,完全没工夫进行自我提升和学习。
问题是......工作前,我们几乎所有人不也只是为了考试考证而学习么?真正为了自我提升而主动进行的学习动作,又有多少呢?学的死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尤其如果又恰巧是专业不对口没有啥相关知识储备的工作岗位,那以前读书的时候学的哪些知识点考的一系列不相关的证书又有多大用处呢?
还不是得靠我们工作后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呀?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工作后,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提升自己?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成人学习的基本原则。有两个普遍被成人教育和培训领域认可和接受的原则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叫3A(Awareness-Acceptance-Action)原则。
成人学习和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发生行为的改变,即知行合一。3A理论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个简单方法,即通过“认知-接受-行动”的触发器,激发学员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说更加清晰明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是自我发展和提升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当然自我认知有很多方法和手段,我在这个回答中不赘述,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回答
第二个原则 叫 成人 学习的721原则。
好,讲完了两个选择,我们现在来谈工作后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提升自己。
1、自我认知很重要,通过测评工具也好,他人反馈也好,不断深化对自己的了解,尤其是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明确提升学习的方向,努力让长处尽量更长,短板尽量补全。
2、通过自己主动申请或投资报名参加公司内外的各项综合培养项目或者争取各种面授课程学习机会。面授虽然只占成人学习的10%,但依然不可或缺。
3、与上司或者尊重的同事定期沟通,寻求反馈辅导。
4、碎片化的学习,类似得到APP、喜马拉雅FM、混沌商学院等类似的线上学习项目。我持保留意见和态度。最多合并到第二点的成人学习的10%。而且由于碎片化且不够专业体系,对个人的视野拓展 有帮助,但对于工作本身的指导和帮助提升改善有限。
5、知行合一,在 工作 过程中 进行 总结反思。举一反三。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不总结不改善。
至于哪些技能是当前职场中的“加分项”,我也简单罗列几点吧。
1、扎实的office技能,PPT、Excel、Word的熟练掌握和操作,对于几乎绝大多数行业绝大多数公司的绝大多数岗位,都是受益有用的。
2、良好的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条不紊的多线程处理各项工作而不是手忙脚乱乱。
3、比较好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公众演讲和表达。良好的商务汇报和会议组织引导能力。
5、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快速学习能力。
至于网上 很多广告,类似学好爬虫升职加薪的,都是大忽悠。这么多年除了用电脑中的office我只会用电脑打游戏。该升职加薪也一样升职加薪。
为了兴趣去学习没问题,别迷信就行。
不兜圈子,不贴各种官方招生简章,直接给你答案——肯定是安泰的提面更难,没有任何疑问,随便问问上海的考生都知道。
从16年高金大涨价之后,安泰的提面难度就一直是上海最难,没有之一,复旦由于死守着60分的英语C线,导致笔试过线率极低,必须依靠提前面试放水才能保证生源数量,这个研究一下数据,自己都可以推断出来。
其实去年安泰涨价,复旦按兵不动,两者的差距在今年大幅度的缩小了,我们都以为复旦要追求提面生源质量了。结果,年底直接飙到50万。
这下好了,如果明年安泰不跟涨,可以想见复旦的提面难度会继续拉胯,安泰仍然会是上海最难!
除非,复旦把60分的C线放弃,这样可以大幅度收紧提面口子,难度和安泰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