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帮大家梳理下根本原因吧。
这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设立之初没有完全考虑到现实和可能发生的情况。
学校和教育部也是一直在博弈。
所以大家互踩没有必要!
以前的研究生是分在职和全日制
在职是单证,主要针对定向的在职人员,你自己的单位认可就行,所以单证也无所谓。
大家注意,在职研究生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学历)。
重点是:毕业证(也就是学历证)统一在学信网可查。
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和发证(学位证),基本学校说的算,因为并不需要上传到教育部官方的学信网,学信网查不到。
所以导致了:在职研究生在近些年基本演变了花点钱就能弄到的文凭,很水。
高校为了创收和一些不得不培养的关系户,把在职搞得很简单,甚至有很多人从来没上过课,都能拿证,甚至在职博士,学校只在乎你交没交学费,或者你能不能给学校带来一些项目、关系等等。
你能给学校带来百万级的项目,你人根本不用来,送你在职研究生文凭,带来千万级项目,送你在职博士文凭,这都是太正常的现象了。
教育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在职越搞越水,自己也控制不了,必须改革。
于是在前两年,将在职研究生化作历史,推出非全日制。
初衷是这样的,统一考试,把难度提上来,让真正有水平的人上,叫做非全日制,毕业双证,毕业后具有和全日制相同的待遇。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很水,还必须要搞个文凭,只对自己的单位有用即可,那么也留条后路,就是同等学力申硕。
于是,非全日制铺开了。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1、已经工作的同志们,已经逐渐的丧失了安心学习的能力
2、刚出的政策,大家都在观望,不敢轻易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所以导致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本身大家都在观望报的人就少,而一志愿报的,大部分人根本过不了国家线,名额空出来很多,但非全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好吃的肥肉,学费高(很多专业两年近十万),学生占用学校的资源还少(不提供住宿等)。所以学校把大量全日制没考上的调剂到了非全日制。美其名曰,教育部都发文了,全日制非全日制都一样,大家就上吧。
然后到就业就又出了问题。
有的学校非全是统一上课,有的学校是周末上课,有的学校是寒暑假上课等等。大部分学校的非全日制录取线比全日制的低,小部分名校由于不缺人报考全日制和非全则统一划线。但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他不管你教育部是怎么规定的,更不会一所一所的学校去查你这个非全是否和全日制统一划线,统一培养来判断能力是否一样。
HR美其名曰,我全日制的简历的筛选不过来,干嘛再去看非全日制的?
这种现象不只在私企,在高校、公务员更是,连教育部直属高校自己招老师,都不要非全。根本原因不还是全日制的就已经供大于求了吗,你拿着教育部的文件有啥用?
所以,今年教育部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亡羊补牢,在非全的文件上加了一句话,原则上非全日制针对在职定向人员。
其实当初设立也是这个原则,只是没有考虑到没工作的应届生占了非全的大头,在职人员定向考非全,能考上的太少了。但学校不管你那些,名额不能浪费,鼓励应届生调剂到非全。
本身一个政策的发布到社会接受,就会有时间上的延迟响应,而在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都供大于求的前提下,非定向的应届生考非全的日子不好过,就再正常不过了。
近期湖南大学有一个新闻也很热。
如何看待?其实这69名放弃读研的同学,有近60人是非全。
说句题外话,大家都知道在北京落户很难,有两个方法不但可以落户,还能直接把配偶的户口直接落在北京。
啥方法?
1、博士后
2、军人
这导致了北京好多博士没解决户口的,都去做了博士后。甚至有土豪想落户,花小一百万跟博士后结婚的,拿到户口再离婚。
但是呢,去年博管会说了,在职博士后(也就是博士后工作站),不给你解决户口了,只给流动站全日制博士后解决北京户口。一刀切,政策发布就执行,导致很多北京工作站的博士后非常不满。
但是无论哪个站,无论何种形式,博士后做的工作,出站要求等等,都一样。
这算不算歧视呢?
这能怪谁呢。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如此,即使内在什么都一样,
名字不一样,他就不一样。
你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没想到这些吗?
这些东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如果你从没考虑过。
我觉得更大的问题是。
你不了解社会,自己也不成熟。
真的,这个问题比学历更可怕。
我当时情愿调剂到非211。
也不考虑非全日制。
因为我看了几个公司的招聘要求。
一直都不考虑非全日制啊。
又不是这几年才变的。
我作为211全日制在读研究生,首先承认有工作的人考非全来提升自己,那肯定是很优秀的,我们院也有这样的同学。
但是你一个应届考生考个非全,还要求和全日制待遇一样,这就是不讲道理了吧。你怎么上的非全你心里没数么?
1.首先你按正常程序流程你就是上不了全,不管你初试高也好,复试发挥失常也罢;
2.初试分数线不一样的学校就不用谈了,全肯定比非全高。说初试录取分数线一样的,你一个应届生考研,两个初试分数线为什么一样,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分数线一样完全是因为非全纳入统考后,为了降低非全的难度,强行把全的分数线拉下来了啊,应届生考研不会不知道往年招生专业多少分吧?今年分数线为什么低这么多,难道是以为自己运气好今年没人报这个专业么?
3.能拿双证已经不错了,非全本来就是给有工作的人读着用来晋升的。应届生一定要读非全,建议你参考成人高考,函授本科,这些都是本科,你凭什么歧视他们!
看了一下,这个问题下面太多支持非全的,原因清一色都是因为自己考上了非全,或者是来卖课赚钱的,利益相关的人当然会给自己洗地,我没多少战友,就匿了。
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HR确实是有问题的,这是对本科生的歧视。
应该是:
非全日制研究生=交了智商税的本科生<本科生
罗云熙挺帅的,但是不适合现代造型,古装才凸显气质。
至于这个片花,说实话画面质量和制作水平一般,算是正常国产剧制作水准,置景打光和拍摄手法都不高明,其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陈情令也一样。不过陈情令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类的剧有一种伪高级感,通过滤镜,构图和自然景观让电视剧表现出来一种典雅飘逸,这种伪高级很容易忽悠普通观众。
接下来看看画面优秀的正面典型,下面是海上牧云记的画面效果
下面是长安十二时辰
接下来是韩剧鬼怪
大多数国产剧的伪高级在真正高级剧面前立刻原形毕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类剧注重造型和构图美感,但是仔细看其中充斥劣质道具。特效怪物制作尴尬,假山洞假水池假宫殿都随处可见。而且画面质感不高,滤镜惨白且单薄,自然光运用不足,对比来看长安十二时辰和海牧的画面就满满的油画感和厚重感,韩剧普遍画面也远超三生三世。
去年大火的东宫中相拥就要转圈子,跳崖也要转圈子,被大家称为“爱的魔力转圈圈”,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制作团队表达手法的缺失和简陋,东宫的画面效果也基本上处于国产剧平均水平,靠自然风光和构图造型来制造伪高级画面。
当然东宫的故事讲的还算不错,画面效果并不干扰剧作情节发展,仙剑一现在看画面简直难以忍受,可是因为它故事讲的好所以依然被奉为经典。同样大明王朝1566今天很多人看还是津津有味。
但是三生三世这种剧实际上故事也大多讲得很一般,像宸汐缘这种画面还行,故事不错,制作水准中上的好剧其实非常稀少。对大多数国产剧来说,画面已经是最能拿得出手的部分了,它们就是靠美景美人刷好感,故事往往是次要的。
月上重火小说还是可以的,可是受限于种种原因,现在这一版片花的画面还是伪高级的行活,没有突破性进展。至于电视剧的情节发展从片花看不出来,只是希望制作团队能对故事上些心吧。
不兜圈子,不贴各种官方招生简章,直接给你答案——肯定是安泰的提面更难,没有任何疑问,随便问问上海的考生都知道。
从16年高金大涨价之后,安泰的提面难度就一直是上海最难,没有之一,复旦由于死守着60分的英语C线,导致笔试过线率极低,必须依靠提前面试放水才能保证生源数量,这个研究一下数据,自己都可以推断出来。
其实去年安泰涨价,复旦按兵不动,两者的差距在今年大幅度的缩小了,我们都以为复旦要追求提面生源质量了。结果,年底直接飙到50万。
这下好了,如果明年安泰不跟涨,可以想见复旦的提面难度会继续拉胯,安泰仍然会是上海最难!
除非,复旦把60分的C线放弃,这样可以大幅度收紧提面口子,难度和安泰相提并论
北航北理和中传的难度差距非常大,不能归位一类。
别的不说,单就大专学历来说,清北人航没机会。
从今年的趋势来看,北理也开始对教育背景和工作年限设了更高的门槛。
所以工作背景一般的话北理同样没机会
中传很可能是这些院校中题主唯一的指望
同时,也建议题主建议加上:交,科,政,邮这几所211一起备选
当然,结合学校名气和题主冲提面的可行性,国科大MBA也应该是主攻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