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准备答辩的博士一枚。硕士3年、博士3年,除去读研刚开始第一年处在一个懵逼和懵懂的状态不算,到今天也在科研的道路上摸索了四五年。没有多大的成绩,但是体悟和感受到还是有一些的。分享给即将迈进科研生活初级阶段的师弟师妹们。
1、坚持运动、锻炼身体
最简单、最有价值的道理我们从小就知道,但有多少人真正地能够践行到底呢?你以为我想表达的是身体健康、健壮才能熬夜肝论文、做实验么?当然,这的确是一方面。但我更想说的是,运动和锻炼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你因为各种挫败感带来的持续性情绪低落。
在读博期间,你可能会因为被导师骂、论文被多次拒稿、实验屡次失败而整个人陷入一种颓丧的状态。情绪和心理不是电灯开关,你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已经有实验表明,人的情绪尤其是正面情绪的生发与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的分泌关联紧密。而运动,特别是有规律的有氧运动,真的会有助于我们心情愉悦度的提升。
我以前执拗地以为,当我情绪低落消沉时,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把自己想明白,然后就不难受了。这可能就是长期在科研环境中待着,总想琢磨出根由。但后来我才发现,如果你发现想不明白、靠理性根本无法调节你的心理状态时。那就放空吧,去跑步、去打球、去游泳。
相信我,运动完锻炼完,真的会有改变。
2、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和任何人比较
如果说,小学、中学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课程,你觉得自己怎么学不过别人,感到沮丧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搞科研的道路上,时不时、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研究方向不同——遇到一个好的课题和方向,真的,paper发到手软;反之,若是选了一个相对不那么容易出成果的方向,只能自求多福...这个偶然性蛮大的。很多时候,在你最开始进组和老板开会讨论选A方向还是B方向时,老板的建议并不一定就是百分百准确。毕竟,时代变化快啊!
本科出身不同——我的本科就很一般,所以自己在过去的几年中接触了不少后来进实验室的好本科出身的师弟师妹。或许本科出身不同不能完全说明智商、潜力、天赋方面存有巨大差异,但总的来说,985本科大概率未来的发展前景要比本科双非的更好(只是从总体上看,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
精力体力不同——这个就太容易理解了!硕博这几年,认识了不少同学。有的人真的是充满干劲,一周七天、一天12个小时,持续性科研付出,最后收获总不会太差。而有的人,每天满打满算干到5、6个小时已经觉得心累了。这个绝对是因人而异,后天可以通过锻炼、调整有所改善,但底层的源动力很难发生重大升级。
生活状态不同——你觉得人家怎么那么多文章啊、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写文章啊。你也不看看,你是一个什么状态,他是一个什么状态。你有对象,每周都要出去吃饭、逛街、看电影,然后你还有着众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爱好:打球、打游戏、追剧、摄影。你觉得你的生活,不应该全部只有科研和论文,还有诗、酒和远方的朋友。然后,别人可能真的是热爱科研,花费了99%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那人家的产出比你多,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综上,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和别人比较。想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平常心,而已。
3、科研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是牛顿爱因斯坦转世,生来便注定要为突破人类文明的边界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讲。对于99%的博士来说,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只是众多人生选项中普通的一个。我一直很认同导师经常和我们讲的一句话,搞科研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能力、有条件、有想法,在科研方面建功立业自然好。如果没有能力、条件一般、想法普通,那么扎扎实实毕业,谋一份糊口的工作,也是另一种成功。这两者,并无高下之分。
人生不过百年,多少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去做,多少有意思的人我们还没有见。不能作茧自缚,也绝不坐井观天。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