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灵活就业者已达 2 亿人,你身边有灵活就业的人吗?为什么年轻人会更偏爱线上工作? 第1页

           

user avatar   liu-su-xue-jie-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灵活就业】这个词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轻描淡写四个字,就把“朝不保夕,有今天没明天,毫无任何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描绘成了一种时尚、自由、充满活力和生活品质的新式生活方式。

“中国无业游民已达两亿人”

如果这么说,是不是要炸锅?

别说啥就业的事儿,社保都没有,打打零工,这要是算就业,那么失业率这个概念就可以从人类历史进程中消失了,毕竟我啃啃老,给爹妈扫扫地洗洗碗,也算是灵活就业了。

这两亿灵活就业者,大概还不包括巨量的被无数小微企业消化掉的劳动力人口。

严格说来这些小私企里面的打工人,其实也属于无业游民类型,一月也就赚个几千块,要么干着干着公司没了,要么年龄大肝不动没有优势被淘汰,想在私企安稳干到退休养老?梦是要醒的。

你可能会说,你身边很多人开的企业都一直活的好好的,是,没错,我身边也有,基本能活十年以上的企业,也都已经活了十年以上了(废话),就是说他们当年从众多小微当中活了下来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稳定的有口饭吃。但这种企业太少了,你看的的这些企业背后是数倍的连声音都没发出一下就沉没了的。

绝大部分的私企都是辣鸡,好多还是创业公司,能活过两年的都是佼佼者了。你要是跟这些创业小作坊谈五险一金,能把老板气出翔。合同都不想跟你签的好吗。

你看从一线到三四五六线城市,都被无数的小微企业充斥着,这些没有资源的小微,要在夹缝里讨饭吃,就决定了必须向下传导压力,要么把员工待遇压到底,要么自己原地歇菜。

知道为什么无论是毕业生,还是体制外的打工人,都是挤破头的往体制里挤吗?国考省考、事业编、招教、政府购买岗等等,哪个不是挤破头?哪怕连十八线小县城政府购买岗,放出来十几个名额,都能引来七八千人争的头破血流,有的在外地公司打工都要赶回去考试。

因为绝大部分私企画的饼,大家连闻都懒得闻。

稳定真的是压倒一切,不稳定就不可能幸福,尤其是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稳定两个字更是值万金。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认识到自己很普通,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很牛逼很厉害,以后肯定要干一番大事业,结果真到了三四十岁,又有几个干成事了?98%的人都干不成多大的事,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这就是科学,对于普通人而言,稳定就是最宝贵最核心的东西。

那些拼搏闯荡的人,绝大部分到现在还是个普通打工人,每月也就是赚个糊口钱,并且还非常不稳定,这才是最残酷的现实,能成功的人那都是凤毛麟角,稀有的很。而体制内,哪怕自己很普通,在金字塔的底端也能踏实安稳过一辈子,在私企要是很普通处在金字塔的底端那就要滚蛋了,哪怕天天削尖脑袋干,也不能保证明天会怎样,因为可能连公司都没了,这才是最扎心的现实。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身边有不少灵活就业的人,有知名自媒体,有美术工作室,有策划和FA,有滴滴司机,有送餐小哥。

这里面一些人其实是创业,自己当小老板了,虽然暂时就一个或两个人,可都有后期扩张计划。

至于其他真正的灵活就业者,有三个共同点:

  1. 找不到理想工作。
  2. 没交社保。
  3. 还要养活自己。

反正俺周边不存在主动选择灵活就业的人。有能力的人那是创业,除此之外那是无可选择才去灵活的。


user avatar   hua-tian-47-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连我爸这个最高学历仅有初二的五十岁老头都知道。

所谓灵活就业,无非就是一群没有正常工作的人。

或者说行业真的不景气,一大伙年轻人在温饱线上挣扎,等待下次机会。

我爸常和我说,打工永远没前途,没有一家企业是能开个十几二十年不倒的。

只要某个行业倒了,你再多的工作经验到了新的环境中也得重头开始。

爸爸以前是铝厂工人,干了十多年,都做成厂长了,但当铝厂倒闭之后,甚至说这个行业已经处于消失边缘之后,他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帮不了他分毫。

那几年,老爸只能找一些苦力活做着,顺便花时间考驾照,他打算去开货车。

那时候的他,就已经是灵活就业的一份子了。

无非就是年轻人没有更好的路子,只能先混着,等待有更多的机会再出来工作。

那几年,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温饱。

好在那个时候义务制教育普及,真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刚普及的时候,我一个学期只要三十块钱,真的减轻了我爸妈很多负担。

后来他跟着师傅从北京拉烟花到三亚,从上海到青海,从南京到西藏。

从头开始的父亲,跟着国家的基建轨迹,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2008年开始,收入水平开始逐渐提升,小日子也开始蒸蒸日上。

那时候的他,有份稳定的工作。

后来没过多久,爸爸回到家里,说是不能送烟花了,爸爸送了三年的货车,又要重头开始。

他卖了货车,还了贷款,那两年哪里缺苦力,他就往哪里跑,没有社保,没有医保,就这样今天赚两百,明天赚三百。

又成为了“自由职业者”

慢慢的,他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就自己组建了一支工程队,就没那么辛苦了,正巧到处拆房子建房子,他的工作又稳定下来了。

这两年也给家里添置了一套房,买了两辆车。

他常说吃了没文化的亏,但有文化的人,中国才多少。

灵活就业,乍一听好像年轻人已经率先走进了共产主义,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养活自己。

实际上呢?

大部分的人,无非就是送外卖,做苦力。

还在生存线上挣扎。

说白了,还是没有工作机会。

就连我爸这个没文化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年轻人在蛰伏,等待工作机会来临。

要不是没钱,还要养家,他才不会去做兼职,做苦力。

听了他的话,我还问过他,人送外卖一个月还能赚一万多块钱呢,写稿子一个月也能赚个几万。

他说:灵活就业要是真有那么好,哪有那么多人去抢一个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的村干部岗位,那不如大家都灵活就业就好了?


user avatar   jian-xi-xi-xiao-ha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口不止两亿啊。

非灵活就业,至少得交社保吧。

中国光农民工就快3亿了。这只是农民工人

不包括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城市农村家庭妇女和没有退休金的老人。

我觉得中国五亿灵活就业人员能有!

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一定低,只是不太稳定。

有一些工作,他也没办法成为长期的交社保的工作。他只能折成现金发放掉。

以我为例吧。

本人很难说算不算灵活就业人员,公司挂着社保公积金,每年都换工作,工资每个月五千不到,但是额外收入综合每个月都有万把块。

老婆,上市公司客服,每月4-5k。

老爸,电焊工,五百左右一天,月收入7000到1.5w不等(灵活就业吧)

老妈,颈椎按摩3-9k不等,(灵活就业)

妹妹,县城化妆师,没交社保4k左右,外快2k吧

(灵活就业)

妹夫水电工(灵活就业)每天280,每个月8k左右吧,外快1k。

丈母娘老丈人,农民工,两人收入一年6w

小姨子,上市药企,每个月5-6k


灵活就业率超过50%

东部沿海最差的一个城市里面最差的一个县城,内斗省。


感觉没什么不好,稳定不稳定的周围基本上都这样,也就没差了。

父母现在准备给母亲一次性补缴十五年社保,又纠结征地的时候会帮着补。在犹豫。


user avatar   helanyizhim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语言是门艺术

30年以后,我们希望每年向社会推荐输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灵活就业者已达2亿人?

这个统计看着很兴奋,感觉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静下来,细想也是有些腹诽,不吐不快!

从事主播行业及其相关才160万,在这2亿人里简直沧海一粟。

我还想问,“灵活就业”什么意思?有没有严格定义?2亿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假如没有这个灵活就业的概念,是不是说这2亿都算在“失业”里了?

那么,同期失业率怎么统计?我们怎么区分“灵活就业”和失业?

我不是不承认还有新形势下的新的谋生方式,我只是质疑这2亿“灵活就业群体”是如何判别以及如何统计出来的。

因为2亿的数字太大了,这直接涉及到我们失业率统计,以及如何促进就业问题。

今年毕业生就会有一千万冲入社会,如何引导就业,也是一个大课题。最大问题就是供需失衡:有的企业需要的,但是市场没有。


user avatar   wang-ya-bin-21-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处都是劳务派遣,你想想吧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的,是两亿多人游离在劳动法的保护之外,怎样让灵活就业者享受到工伤保险、拥有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避免被不合理的派单机制压榨,是关系到两亿人的大问题。

如果仅仅看新闻开头,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灵活就业者就是从事内容创作、直播电商等工作的网红,是 Z 世代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

但新闻所描绘的「视频制作、网络主播、文案写手」人数又有多少呢?哔哩哔哩 21 年 Q3 财报提到,有 48 万人参与了创作激励计划,也就是说,在拥有 2.67 亿月活用户、270 万月活 UP 主的一个内容平台,也只有一少部分人能获得经济收益。就算把抖音、快手之类的平台加起来,中国能通过做视频赚钱的人在两亿灵活就业者中占比有没有百分之一都不好说。

再说网络主播,的确,这两年电商直播很火,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表明,2020 年电商直播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较 2019 年翻了三倍多,但增长总得有个尽头。电商主播虽然还在风口,但电商行业整体的增长已经放缓了(下图中来自 Fastdata 的统计图说明了这个问题),到底 22 年还能不能实现新闻中所描绘的大好形势,难说:

就算我们乐观一点,有两百万网红在灵活就业,这也就占了两亿人中的百分之一,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并不是新闻中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的后浪,而是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家政保洁等等。

就拿骑手来举例,根据美团发布的财报,截止 2020 年末,一共有 950 万名外卖骑手通过美团平台提供劳动并获得收益,单这一项人数,就是在 B 站这样的视频平台创收的灵活就业者的数十倍。再说了,一些互联网平台之外的零工、帮工,同样是灵活就业者,谁才是灵活就业者大军中的主力,不言自明。

网红之外的灵活就业者在新闻报道中并没有露面,在问题描述中的新闻稿件里,记者采访了一名从 up 主转型的特效制作员、一名做科普视频的地质学专家,他们的确是这两亿人之中的代表,但代表性有多强、能不能代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很成问题了。

新闻报道把灵活就业愈发普遍的趋势,解读为大快所有人人心的大好事:

灵活就业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途径,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便利。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等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我可能内心比较阴暗吧,看到的更多是风险:也就是说,中国有超过 60% 的企业享受了一些劳动者以灵活就业形势提供的劳动,但并没有义务为这些灵活就业者提供五险一金。

没能成为网红的他们,该怎么办?法律该如何保护他们?

我之前跟 @郭律Esq 讨论过这个问题,郭律师提出的一个观点,可能会有点「招黑」,但很现实,大致意思是:一刀切地将其算作公司雇员,看似大快人心,但可能会导致用人成本上升、人身依附型加强,反而断送了一些人通过零工经济增加收入的机会。

对此,我当时是这么说的:

灵活就业的魅力和局限性,都在于这个「灵活」。如果强行用传统的劳动关系把灵活就业者吸纳进来,就失去了灵活性;但如果太灵活,又会导致劳动者在各种风险面前裸奔,失去必要的保护。

具体尺度如何拿捏,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是这一代人的问题、事关两亿人的大问题,虽然不能想当然地给出解答,但并不妨碍我们在看到类似报道时多去思考。


user avatar   wu-zhi-zh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大学生毕业季来临,就业问题又开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高达2亿,占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互联网平台就业人数已达7800万人。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者中大学毕业生占比持续攀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约55.7%,比2019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近30%的企业打算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如何定义灵活就业,一般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如兼职、自由职业、个体工商户、劳务派遣等都属于灵活就业。58同城招聘研究院《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灵活用工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配送、家政服务、共享交通、物流仓储、数字营销、直播/短视频6大领域。

灵活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应多角度透视。乐观的角度会认为,灵活就业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悲观的角度则认为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如何看待灵活就业现象,还需回归理性。笔者认为,就业现象的变化,本质上还体现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首先是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企业用工需求发生变化,说到底是源于数字网络时代的背景。比如一些业务往来并不需要办公人员常期呆在办公室,企业为降低成本,更倾向于选择聘用兼职人员或短期聘用等灵活用工模式。其次,企业的用工理念也逐步在发生变化,由人才“为我所有”变为“为我所用”,特别是一些网络平台企业的兴起,使得用工理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其三,企业用工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劳务派遣等。总而言之,企业倾向于降低用工成本,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是一种新趋势。

随着理念、需求和方式的变化,助推了灵活用工市场快速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灵活用工市场2016-2019年高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4779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催化了灵活用工的应用,预计未来几年灵活用工市场将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若未来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25%,预计2022年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可见,灵活用工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还在于企业雇主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灵活用工市场不断增长,可谓促进灵活就业现象的直接原因。

对于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增加收入、改变生存状况是根本需求。据有关报道,灵活就业人员往往来自于中低收入家庭,大部分是农业转移人口,如滴滴网约车司机中有一半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获得收入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灵活就业不仅改善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状况,而且成为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

当然,我们在看到灵活就业对社会利好一面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灵活就业存在的痛点。如一些劳动者在灵活用工市场中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工作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薪酬不完全透明、缺乏安全感与主动性、缺乏职业晋升的希望与途径以及缺乏相关社会福利等

正因为这些痛点的存在,有关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也引发社会普遍关注。有专家呼吁,“推进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十分重要,餐饮、外卖、快递等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需要保障,当前是一个短板,需要有社会保险支持、财政支持、金融支持。

据了解,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在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快递、送餐等灵活就业行业并未纳入《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应参保群体范围。但随着灵活用工需求增长,灵活就业人口不断增多,劳动用工去雇主化趋势明显,当前2亿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其工伤、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参保如何突破,亟待进入实质性探讨

灵活用工、灵活就业是经济、社会、技术以及企业构架变化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一趋势,不仅需要多视角理性看待,更需积极应对。

来源:toutiao.zgjrw.com/jk/20


user avatar   wang-ke-dan-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应该感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带动生产力的大幅度增加,为全球提供着优质且高性价比的产能,包括农业的现代技术应用大幅度提高人均产出,一个经济体的产出决定了人均的生活质量水平,以此才能支撑大量的资源和商品的消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出足够才能支撑第三产业的发展,你消耗别人创造的产出同时要为他人提供商品和劳务,是催生大量的产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应该感谢50~60岁以上还外出打工的群体,以及农业生产主力,据我观察这几年农村高龄打工群体反而变多了,我国的中低端产业毕竟还是产出的大头,就对劳动力红利要求极高,年轻人补不上只能放宽门槛吸纳年龄更高的群体进场,这辈人吃苦耐劳,支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稳定供给,农村种地的主力则偏向更高年龄。

最后灵活就业也未必都是文中所说的新兴行业从业者,拿着高工资,万人追捧,很多不稳定就业的群体都会纳入这个统计中,我观察一些所谓的灵活就业更加接近啃老,反正有五六十岁的父母辈不断劳动创造收入,毕竟上一辈父母眼里劳动赚钱就是为了下一辈的生活质量,而恰好部分下一辈也是这么想的,对于家庭来说,年轻群体的不稳定收入和老一辈的劳作,不影响家庭的总产出,只是参与产出的义务交给了上一辈,而更多的消耗权利交给了下一辈。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川师杀人碎尸案? 
  哪里可以读到「没有态度的新闻」? 
  如果你手底下的员工直接越级找老板怎么办? 
  俄媒称几内亚「政变」领导人宣布解散政府,现总统被扣留,真相如何?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谷歌工程师透露谷歌有20亿行代码,相当于写40遍Windows? 
  你怎么看待目前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环境? 
  什么样的领导,让人心甘情愿的想要一直追随? 
  从东京奥运会暴露出的丑闻能否看出日本是一个腐败滋生的国家? 
  对于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只有一个思路可以创业吗? 
  如何看待「双减」后,猿辅导转型做羽绒服业务?双减下的教培行业出路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古代的食用油是不是很稀罕?那他们是怎么吃得起油条的?
下一个讨论
美国拉拢盟友发布《联合太空作战愿景 2031》,加速太空军事化,这将对「和平利用太空」带来哪些挑战?





© 2024-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