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对中国历史还原度比较高的影视剧? 第1页

  

user avatar   laoyan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山东影视出的《孔子》,王绘春版本的!

谁看谁知道!

鲁昭公冕旒为九

季孙宿冕旒为五

孟孙獗、叔孙诺冕旒为三

考证如此之细,也算是登峰造极了吧。

孔子讲学

“八佾舞于庭”

王绘春版孔子

2.还有《东周列国志·春秋篇》!

周天子下葬,两列黑色的是陪葬的奴隶,坑里是陪葬的车马,中间是周天子的棺材板和殉葬的宫人啥的。

就是他们

丞相(误),是郑庄公。

楚庄王

还有《贞观之治》,马跃版本的!

丞相版的《贞观长歌》就是渣渣。

李渊、李世民、李元吉

李世民

长孙皇后

帝后相视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宰相刘罗锅】

先讲个段子:

历史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真的、都是假的;小说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假的、都是真的。

【宰相刘罗锅】就是这样一部“历史剧”,没有几个真事儿,但却透露着无数历史事件的影子,或者说,这部剧是一个有关历史与政治的寓言

第一集,乾隆听西洋乐,享受天朝上国的美梦,他笑、百官跟着笑,他不笑、百官跟着不笑,他一举一动左右了这个帝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求佛,地方官就组织一堆假和尚,穷书生李靖应了假和尚的差事,被乾隆看重,皇帝一句话,就让李靖莫名其妙地当了一辈子和尚,那个热恋他的女子在孤独中耗尽余生;乾隆喜食芋头,不顾民力,乾隆为博妃子一笑,建了豪华宫殿,真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清客们可以用“皇帝也是人”这么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搪塞掉,可百姓的血泪谁又在意呢?

有一集文字狱,整个大街小巷的“敏感字”都被盖住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和珅跟着乾隆微服私访,说了一句“明儿我告官”,直接就被逮捕了——“明儿?分明是甘当前朝的孝子贤孙!”荒诞吗?早先QQ空间,我写日记“在做早操你等会儿”发出来就变成了“在做早**等会儿”,管理员很龌龊。

乾隆只是个庸常的帝王,屡屡在明君与昏君中转换着角色,刘罗锅与和珅,恰似他脑中的天使与恶魔,他宠信奸佞、挥金如土、贪恋美色、好大喜功,他也着实在意江山社稷和祖宗基业,否则激起民变,第一个倒霉的不就是他们家么?煤山上的老槐树万年长青。和珅说自己非忠臣非奸臣、只是个弄臣,乾隆笑而不语。

王犯错时,是该拼命谏言还是来顺从?朕所作所为暗合敌人之意,你都不为之担忧,你就是奸臣!——电影《奸臣》

乾隆不懂吗?他懂得,所以重用刘墉;他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宠信和珅,如此而已。

可悲的是,在刘墉与和珅的博弈中,刘墉致仕,和珅自缢,然而和珅们还在,刘墉输得一败涂地。千叟宴时候,和珅坐在轿子上直入神武门,只有刘墉再大喊:“你看看,和珅你的顶戴是不是都歪了”。从他面前经过那么多人都是无动于衷。当贪污成为官场的常态,底子里又含着多少贫民的愤怒?

川陕白莲教爆发了,六王爷装了一辈子糊涂,这时候再也装不下了,心急火燎地跑去报告,百姓反,第一个倒霉的是他们家,怎能不着急?然而六王爷被和珅阻挠了,六王爷是装醉,其他人是真醉,醉得醉生梦死。人们总是善忘的,忘了煤山老槐树,忘了李自成那五千具夹棍,不过放心,所幸历史总是在循环,川楚白莲教、太平天国、武昌屠满、军阀混战,最后在1950-51年的镇反中,近百万人头落地、被一锅端起。

刘墉要乾隆爱民勤政,终究是要保住君臣彼此的头颅而已,真个激起民变,列位公卿,满朝大臣,孰能幸免?我们那些不懂事儿的帝王将相们啊。

历史上,有时候有些天大的动乱变局,硬是握在这种“不懂事的公子哥”之手,而我们这些小民,却恰恰是他的垫背。

江淮大水、八百里颗粒无收,乾隆却要花百万两银子大兴土木,刘墉力争进谏,直到被拖出宫殿依旧大叫,“你要以民生为本、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刘墉被赶出殿外脱掉朝靴大喊:”这等昏君我保你何用!“回到家中,一一告别,无限伤感。多年后,刘墉致仕,被和珅诬陷,关入死囚监狱,一夜白发。刘墉忠君爱国,一生清贫,却险些落到赐剑自裁的下场。——“这等昏君我保你何用!”

结尾处,大清帝国,日薄西山,嘉庆听戏,恍如第一集乾隆听西洋乐,他笑,百官跟着笑,不同的是,他不笑,百官还在笑,文恬武嬉,一片喧闹中,嘉庆满脸惶恐。治国能臣在街边与顽童弹弹珠取乐——“你们要离皇上远远的”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

很多人纠结“明朝以后无宰相”,我无语了。评论里

@末痕

提了一句: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朱元璋废的是丞相制度,丞相≠宰相。

再次强调【宰相刘罗锅】是这样一部“历史剧”,没有几个真事儿,但却透露着无数历史事件的影子,或者说,这部剧是一个有关历史与政治的寓言


再再次强调!!!我已经写的很明白了,请不要再刷什么“明朝以后无宰相”了!知乎er现在都没看完答案就急着评论了吗?


user avatar   zhi-zhi-94-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楼上还没有推荐这部的《大明劫》

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度很高很良心,可惜票房很惨淡看得人不多,听说当初爱好的人还有穿着汉服去看的。推荐大家去看!

======================================================================

知乎上第一次回答过百赞!!纪念下!看来很多人都喜欢这部好剧嘛,分享下我最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


user avatar   li-wen-97-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这方面些都来看,果断还是推荐一部诚意电影:


《大明劫 》





大明末年,江山气数竭尽,一官一医,官试图医朝之积弊而败,一人之力无法力挽狂澜;医则尽力医治瘟疫之蔓延,虽成,然终不敌战之惨烈。官战死沙场,医则退隐水乡。医者仁心,医得瘟疫却医不得人心;官绅皆腐,国之将倾,官欲医国而不成,是为大明劫。


user avatar   di-ji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图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平原游击队》,下图是近年拍摄的《双枪李向阳》

差距就出来了!

所谓的差距不是说老电影没带墨镜

真正的差距在枪。

仔细看就能看到,老电影里,李向阳右手的枪没有准星。那是因为:准星被锯掉了。

当年的武工队,能用双枪的都是高手里的高手,一般都不用准星,但是把准星锯掉主要是因为双枪要插在腰带里,如果有紧急情况,一般也是先拨右手的枪,在实战中,准星往往会绊住腰带(那种布带)非常影响拨枪的速度,所以就把准星锯掉了。

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一般一部要拍大半年,对所有细节的考证都是极其严苛的,拍出来的东西也会让人百看不厌




  

相关话题

  阿提拉所属的匈人民族和中国的匈奴有什么关系? 
  如何评价恩斯特罗姆以及他的主张? 
  二战中波兰军队骑兵砍坦克事件确有其事么? 
  如何评价维也纳会议中梅特涅的选择? 
  如果中国用更加平等、友爱、开放的心态对待日本, 会是什么一种状态? 
  中国版的《你的名字》会是怎样的? 
  令你十分想知道真相的历史未解之谜都有哪些? 
  汪达尔王国是如何建立的?他们的民族特点和作战方式是怎么样的? 
  人类历史上著名的邪恶战胜正义的历史有哪些? 
  有了电影之后,小说的存在意义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武汉,成都,南京重庆等城市会经常写进文章或书里,而沈阳,大连,吉林就比较少见呢?
下一个讨论
轰6k为什么不用太行发动机?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